
1.世界文化史概要 2.藝術概要 第 3 頁,共 6 頁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開始一系列現代化改革,仿效歐美文化,更積極拓展海外勢力;至1885
年「脫亞論」一說出現,認為日清戰爭(甲午戰爭)為文明與野蠻之戰,主張日本應擺脫東亞
落後文明的束縛,加入西方文明國家的行列。下列何者是「脫亞論」的作者?
(A)坂本龍馬 (B)兒玉源太郎 (C)西鄉隆盛 (D)福澤諭吉
2016年經認定為國定考古遺址的宜蘭縣南澳鄉漢本遺址,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文化?
(A)舊石器時代平埔族文化 (B)中國清初泉、漳漢人移民文化
(C)鐵器時代原住民文化 (D)中國明朝時期琉球文化
1903年日本在大阪所舉辦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中,設立了「臺灣館」。據當時參觀過臺灣
館的中國外使夫人單士厘記述,「凡臺灣物產、工作皆列焉。…其進步之速,令人驚訝不已
。…草蓆、樟腦、蔗糖、海鹽,尤今勝於昔。且新發明之有用物品,多為十年前人所不及知
者。再越二三十年,必為日本一大富源。」關於此次博覽會臺灣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日本剛與英國結盟,又正與俄國爭奪中國東北,自覺躋身列強,亟欲展現殖民統治政績
(B)臺灣館的布置設計,以介紹原住民之建築、文化與風俗特色為主
(C)臺灣為日本第二個亞洲殖民地,藉由博覽會彰顯其「文明開化」之效
(D)明治天皇曾多次巡視臺灣,因此設館紀念
請參考下列資料,並選出最適當選項?
資料一:「臺灣鄉間的諺語:天下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
資料二:「1905年臺灣總督府規定:為制止各製糖工廠間的原料爭奪,避免擾亂蔗價,各蔗
作區劃定為一定範圍區域。此區域內的甘蔗未經許可,不得運出區域外,或供作砂糖以外成
品的製作原料。」
(A)保障臺灣蔗農,使蔗農有固定買主與穩定銷路
(B)保障新式糖廠,使其降低收購甘蔗原料的價格
(C)政府照顧臺人生活,引進製糖業,糖從此成為重要輸出物資
(D)使臺灣舊糖廠在政府補助下轉型為新式糖廠,奠定工業基礎
清領時期,關於「基督教長老會」在臺灣傳教的情形,下列何者有誤?
(A)馬雅各創設看西街醫館,以醫療傳教方式,漸獲當地人民認同
(B)甘為霖是臺灣特殊教育的創建者,其刊印臺灣第一本盲人點字書
(C)巴克禮在臺南地區創立神學院,這是臺灣第一所近代形式的大學
(D)郭德剛最早於高雄前金傳教,後來到屏東萬巒建立萬金聖母院
日治時期的臺灣產業發展,由初期的「農業臺灣,工業日本」,轉變成以「工業化」為主,
其轉變之最可能原因為何?
(A)推動南進政策,欲將臺灣建設成南進基地
(B)臺灣基礎建設已臻完備,農業建設可以停止
(C)臺灣農業發展面臨轉型,須透過其他產業帶動升級
(D)因應中國戰局,透過發展工業,強化臺灣基礎建設
燒王船祭典是臺灣著名的廟會活動,其原始意義為何?
(A)靖安海上孤魂 (B)祈求漁獲豐收 (C)為水上孤魂照路 (D)送瘟出海
「新港文書」是荷蘭統治下的產物,所謂新港文書,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新港地圖文書 (B)新港語教科書
(C)土地租借、買賣與借貸等契約文書 (D)荷蘭官方文書
當前中東問題的根源,其遠因可追溯到19世紀初以來,英法等國對北非與土耳其的侵略與殖
民;20世紀以來石油資源的爭奪,以及西方過度干預中東政治發展,則加劇了衝突情況。下
列四件與外國勢力介入相關的中東事件,請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後,何者正確?
(甲)敘利亞內戰 (乙)伊拉克戰爭(即美伊戰爭) (丙)蘇聯入侵阿富汗 (丁)以色列復國
(A)丙丁甲乙 (B)甲丙丁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