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地質學、地球物理概論 第 2 頁,共 4 頁
12.經過大地震之後,發現鐵軌錯動如右圖所示 ,請問可能是何斷層所造成的?
(A)正斷層 (B)逆斷層 (C)左移斷層 (D)右移斷層
13.有關古生代之時間單位,連續由早期至晚期,下列何者正確?
(A)寒武紀、志留紀、泥盆紀 (B)二疊紀、石炭紀、泥盆紀
(C)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 (D)泥盆紀、志留紀、寒武紀
14.有關碳-14 定年法(Carbon-14 dating)所使用之樣品,下列何者有誤?
(A)火成岩 (B)貝殼 (C)枯木 (D)骨頭
15.有關野外地質調查時,尋找露頭的有利地點,下列何者有誤?
(A)海岸地區之海蝕崖或波蝕台處 (B)懸崖面上
(C)老年期的河道兩側 (D)峽谷地帶
16.有關時間單位和地層單位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上部始新世 (B)中新統卓蘭層 (C)早期石炭紀 (D)晚期大寮層
17.以適當的比例尺,表示不同地層在調查區域內之分佈範圍與形態的圖幅,下列何者正確?
(A)地下構造圖 (B)地質圖 (C)地形圖 (D)地質剖面圖
18.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台灣西部海岸平原屬於:
(A)張裂盆地 (B)前陸盆地 (C)弧後盆地 (D)弧前盆地
19.山崩會造成巨大財產和生命的損失,有關可以防止山崩的方法,下列何者有誤?
(A)開挖排水道 (B)建築擋水牆
(C)減少山坡地的人類活動開發 (D)加大山坡坡度
20.地形圖上 1公分代表地面距離為 100 公尺,請問此張地形圖之比例尺為何?
(A)一千分之一 (B)一萬分之一 (C)十萬分之一 (D)五千分之一
21.大陸漂移學說因缺少下列何種論證或證據而受當時許多學者反對?
(A)古生物 (B)古氣候 (C)動力來源 (D)古地理方面
22.莫荷不連續面(Moho discontinuity)大約在地表下:
(A) < 100 公里 (B) 500 ~ 1000 公里 (C) 1000~2000 公里 (D) 2000 公里以上
23.目前地震強度(Earthquake intensity)或簡稱震度,是由下列哪一項來界定:
(A)人體的感受 (B)震波加速度 (C)建築物受損狀況 (D)地貌改變程度
24.海洋岩石圈(Lithosphere)生成的地方在:
(A)隱沒帶 (B)中洋脊 (C)環太平洋火山帶 (D)島弧邊緣
25.地球的熱源主要來自那些元素?
(A)鈾、釷、鉀 (B)鐵、錳、鎳 (C)氫、氧、氮 (D)鈉、鈣、矽
26.泊松比(Poisson’s ratio),對流體而言,其數值為?
(A) 0 (B) 0.5 (C) 1 (D)無限大
27.地震波有 P波(速度 VP),S波(速度 VS),表面波(速度 VL),它們間之速度快慢關係為:
(A) VP>VS>VL (B) VP>VL>VS (C) VL>VS>VP (D) VS>VP>VL
28. V = (
/
)1/2(
:density,
:shear modulus)是下列何種地震波之傳播速度公式:
(A) P 波 (B) S 波
(C)雷利波(Rayleigh wave) (D)洛夫波(Love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