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計畫
(核定本)
中華民國98年10月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行動計畫
目錄
壹、前言…………………………………..…...………………..1
貳、農業發展情勢評析………………………………………..1
參、發展願景與實施策略…………………….……..…………3
肆、精緻產業發展規劃……………………….……….………3
伍、資源(經費)需求……………………….…………………33
陸、預期效益……………………………...……………..……35
柒、結語……………………………………………………….38
捌、附件……………………………………………….……….40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行動計畫
壹、前言
為因應全球化及國際經貿自由化,確保農業永續發展,發揮台灣農業的科技優勢與地理條件,農委會基於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施政理念,提出「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該方案業經本(98)年5月7日行政院第3143次會議通過,為行政院推出生技、觀光、綠能、醫療照護、精緻農業及文創等六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政府將推動的重點發展產業。農業是傳統的生產事業,也是現代的綠色生態與服務業,不僅是經濟產業,更兼具自然保育及人文建設等多元功能,是創造人類優質生活環境的產業。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提供前瞻的農業願景,創造國人新的生活價值,是「軟實力」的展現。精緻農業有許多無形的外部經濟效益,除可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外,更具有守護國人健康、安定社會功能,其價值無法用傳統GDP計算,重要性極高,故精緻農業並不以GDP為導向,而是引導農業從生產朝向生活產業發展,以增進民眾飲食健康、維護產業永續經營及保障農民福祉,及為子孫留下美好的生態與家園為目標。
貳、農業發展情勢評析
由於國民所得增加及社會結構改變,國人生活水準提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趨向多元化,也更加重視食品的衛生安全及品質,農業生產結構也應隨消費結構的改變因應調整。近年來LOHAS「樂活」成為社會時尚潮流,其意義為「考慮到健康和環境、能夠持續的生活型態」,即講究消費健康及環境保育,顯示全球正興起一股綠色消費風潮。我國加入WTO後,農產貿易自由化的腳步將更為快速,如何加速農業產銷結構之調整,滿足消費者注重方便、新鮮、衛生安全、高品質及多樣化之需求,增進對國產農產品的支持與信心,已成為一重要課題。
一、農產品衛生安全備受重視
農產品衛生安全之相關議題,在全世界皆備受矚目,消費者對農產品衛生安全日益關切;另近年來幾起因為原料或製程管制不當而引發國際化食品消費安全事件,使各國紛紛加強對進口食品及原料的管制措施;為順應國際潮流與消費者需求,發展安全農業,以確保生產者與消費者之健康與安全,已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新契機。
二、全球化與商業模式推陳出新
由於全球貿易的開放,商業經營模式也產生重大變革,各式各樣高效率的貿易型式出現,研發、運籌、生產、銷售及物流高度分工又高度整合的全球運籌模式日漸形成,如何在全球運籌的模式中,定位我國農業之利基為重要課題。
三、農業產銷結構快速改變
加入WTO後,開始履行降低關稅、開放市場及削減農業補貼等入會承諾,農產貿易自由化的腳步更為快速。在因應WTO之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也帶動農地與人力之移轉與重新配置。另外,由於國民所得增加及社會結構改變,國人生活水準逐漸提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趨向多樣化與高品質化。在人口結構高齡化、保健意識增強、休閒及外食機會增多等趨勢下,如何加速農業產銷結構調整,滿足消費者注重新鮮、方便、衛生及安全之需求,已成為一重要課題。
四、生物技術等新科技突飛猛進
面對全球競爭局勢,安全、品質、速度及創意為決定產業優勢的關鍵因素,台灣農業要追求永續發展,必須走向科技化、資訊化與企業化,發展重點與潛力產業,使農業轉型升級。20世紀末開始,生物技術、電腦科技蓬勃發展,大幅提高生產力,傳統農業經營,必須大量運用這些技術,才能在世紀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五、追求品味與環保減碳蔚為時尚
人類在20世紀,以進步的科技發展達成了高度經濟成長,但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不當的開發,在享受充分的物質生活之餘,卻也戕害了大地環境,甚致產生各種文明疾病。部分人士開始捨棄物質數量的滿足,轉而追求生活質感的提升,以及回歸自然、崇尚健康環保的樂活生活,並在本世紀初蔚為風潮,且將引領產業的發展方向。
參、發展願景與實施策略
一、願景
本方案將透過開發好產品,提升服務品質,開拓新市場,促進農村活化,提供優質生活品質,藉此向上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實現台灣農業成為全民共享的健康農業、科技領先的卓越農業及安適時尚的樂活農業。本方案推動願景如下:
(一)健康農業-深化安全驗證,打造健康無毒島
(二)卓越農業-領先科技研發,打造卓越農科島
(三)樂活農業-重塑農村風情,打造樂活休閒島
二、實施策略
透過台灣高素質研究人力、多樣性生態、文化及發達的資通技術環境為基礎,推動農村再生計畫、海岸新生計畫及6萬公頃綠色造林計畫,共同支持精緻農業的發展。其實施策略如下:
(一)開發新技術
運用分子層級基因選種、高效能高生物安全生物工廠、機能性益生菌與活化益菌素、生物性農藥與肥料開發、疫苗開發與疫病篩檢技術等尖端技術的開發與運用,發展高價值優質農產品。
(二)發展新經營模式
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擴大規模效益、結合觀光與文創深化休閒農業經營、以品牌農業帶動農業升級、經由農業研發中心整合上中下游能量、建立台灣下單大陸取貨模式、運用資通技術推動遠端服務行銷等方式擴大農業經營效益。
(三)開拓新市場
開創多元行銷通路,設定新目標市場,例如:銀髮族飲食休閒養生市場、高所得與訂婚精品市場、節慶與旅遊伴手市場、國外目標市場及大陸高所得地區市場。
肆、精緻產業發展規劃
本方案包含健康農業、卓越農業、樂活農業等三大精緻產業,其未來發展規劃如下:
一、健康農業
(一)產業現況
「健康農業」即透過建構作物健康管理模式,推動吉園圃安全蔬果、有機農業、CAS優良農產品及產銷履歷農產品,建立從農場到餐桌可追溯生產供應體系,強化安全把關與推動國際接軌。各產業現況說明如下:
1、吉園圃安全蔬果
(1)隨著國人生活水準的提升,及對農產品品質安全衛生之重視,吉園圃農產品訴求以衛生、安全,深受消費者喜愛,已蔚為近年農業發展之主流。
(2)迄98年8月底止,已輔導1,275個產銷班通過吉園圃審查,生產面積1.7萬餘公頃,年產量約35萬餘公噸。
2、有機農業
(1)有機農業是一種對環境友善的耕種方式,除可生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亦可降低對環境污染之衝擊。96年全球有機農業面積已達3,055萬公頃,較89年1,055萬公頃,增加2,000萬公頃,成長率達189%。94年全世界有機食品市場達330億美元,每年成長率達10%。
(2)迄98年8月底止,我國通過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驗證之有機農糧產品驗證面積共2,509公頃,驗證合格農戶1029戶,包括水稻、蔬菜、果樹、茶樹及其他作物,年產值達15億元以上。
3、CAS優良農產品
為提升國產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的品質和競爭力,並和進口農產品區隔,自78年即推動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制度。目前CAS驗證產品類別有肉品、食米、蛋品、水產品及林產品等共14大類,計有296家業者之6,053項產品獲得CAS驗證,年總產量達70萬公噸,產值超過420億元。
4、產銷履歷農產品
為順應國內外消費者對於衛生安全農產品之要求,目前產銷履歷制度之相關法制基礎環境及認驗證、資訊系統等配套措施業已齊備,已完成訂定及公告155項農漁畜產品良好農業規範,14家驗證機構通過「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目前已陸續有1,569家農產品經營業者通過驗證,生產品項包含農漁畜等126種產品於市面上販售,97年生產面積9,000公頃,產值約38億元。
(二)政策目標
健康農業將以推動建構作物健康管理模式及推廣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為基石,輔導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與國際接軌。循序漸進,輔導農民由吉園圃、產銷履歷、有機農業及CAS優良農產品,建立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體系,逐步邁向無毒農業島的理想。其政策目標分述如后:
目標一:101年累計輔導3,000個蔬果產銷班通過吉園圃審查,生產面積30,000公頃,產值126億元。
目標二:101年有機農業面積倍增至5,000公頃,產值30億元。
目標三:提升國產優良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品質與價值,101年產值將增為530億元。
目標四:推動與國際接軌之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101年生產面積達15,000公頃,產值達54億元。
(三)實施策略及措施
1、擴大推動健康安全的吉園圃生產制度
(1)建立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體系。
①加強農產品源頭及流通過程安全管理監測。
②輔導農民安全用藥。
③強化農藥使用及販賣管理。
(2)建立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制度,培養農民生產安全農產品之理念
①輔導蔬果產銷班通過吉園圃標章審查使用標章。
②強化標章使用管制與查核及田間、市面抽驗,確保吉園圃蔬果安全品質。
③輔導吉園圃標章蔬果行銷通路,建立產地與消費地間各通路階層緊密之供銷關係,輔導外銷蔬果以吉園圃標章行銷。
(3)推動吉園圃蔬果安全用藥示範區
①強化產銷班組織及輔導蔬果產銷班安全用藥。
②輔導鄉鎮蔬果產銷班均申請通過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審查。
③辦理優良吉園圃安全用藥區示範觀摩,並建立共同品牌行銷。
2、推動有機農業倍增計畫
(1)推動有機農業專區,擴展群聚效益。
①利用台糖公司土地、退輔會農場及連續休耕田建立有機農業專區。
②輔導有機農業專區結合農村再生計畫,每年營造兩處有機休閒村,其中一處選擇東部地區。
(2)加強有機農產品推廣與認驗證管理
①組成有機農業經營技術輔導團隊,協助農友從事有機栽培及申請驗證。
②結合宗教團體及志工人士力量,投入有機農業生產與推廣。
③強化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驗證能量、落實驗證稽核與產品品質檢驗及標示管理,推廣CAS台灣有機農產品標章。
(3)加強拓展有機農產品行銷通路
①協助有機專區產銷經營成立理貨物流中心,統籌產品包裝設計、理貨、配銷,建立品牌。
②建構多元化有機農產品行銷通路,輔導有機農夫市集、推廣校園有機餐飲、企業認購、電子商務等。
③推動全國有機日宣導活動,並透過各種廣宣、促銷活動,宣導有機農業,強化消費者認知。
(4)強化作物有機栽培整合技術與經營管理。
①作物有機栽培整合技術研發及推廣。
②有機栽培病蟲草害防治資材及關鍵技術研發及推廣。
③作物有機肥培管理資材及技術研發及推廣。
④有機農業專區經營管理研究及推廣。
⑤有機農產品市場行銷研究及推廣。
3、推動CAS優良農產品
(1)推動CAS優良農產品驗證制度,確保驗證產品品質及標章公信力
①加強驗證查核及產品檢驗機制。
②推廣CAS優良農產品標章,建立CAS優質品牌形象。
(2)開發國產CAS鮮乳、羊乳及牛肉等產品市場
①辦理乳牛場生產及品質保障。
②辦理CAS驗證牛乳、牛肉及其產品生產場所、產品品質及其標章之查驗工作。
(3)推廣便利性鮮食,拓展行銷市場
①開發具優質、健康概念之便利性鮮食及家庭代用餐商品,並結合通路推廣和行銷。
4、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
(1)推動產銷履歷與國際接軌
①加強產銷履歷政策面規劃、檢討分析與評估,逐步建立我國產銷履歷與國際接軌。
②輔導農商建立登錄、審核機制,生產優質、安全果品。
③輔導成立外銷專區,加強農藥殘留監測。
④輔導農民生產施作紀錄,建置條碼追溯系統。
(2)選擇適當產品落實推動產銷履歷制度。
①增(修)訂及公告台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
②透過各試驗改良場所、縣市政府及鄉鎮市農會等遴選輔導對象。
③辦理產銷履歷制度資訊化、宣導及訓練。
④協助生產團體完成內部稽核程序,取得驗證。
(3)落實驗證戶生產管理、追蹤查核與輔導
①加強考核驗證中心,辦理通過產銷履歷驗證之單位及產品查驗。
②落實生產業者自主管理與追蹤查核。
(4)擴展產品通路,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①加強產品包裝設計,結合TAP標章建立產品自有品牌。
②擴大媒體宣傳與廣告,宣導教育消費者認識TAP產品。
③強化國際間產銷履歷產品互相認證,簡化通關程序,加強TAP產品行銷國際市場。
(四)實施內容及執行單位
1、擴大推動健康安全的吉園圃生產制度
推動策略
計畫名稱
執行單位
策略一:建立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體系
策略二:建立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制度
策略三:推動吉園圃蔬果安全用藥示範區
強化健康農業之農藥使用管理計畫
防檢局、藥毒所
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輔導及推廣計畫
農糧署、藥毒所、農業改良場、各縣市政府
2、推動有機農業倍增計畫
推動策略
計畫名稱
執行單位
策略一:推動有機農業專區,擴展群聚效益
策略二:加強有機農產品推廣與認驗證管理
策略三:加強拓展有機農產品行銷通路
策略四:強化作物有機栽培整合技術與經營管理
發展有機農業計畫
農糧署、水土保持局、農業改良場、縣市政府、驗證機構
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提昇有機農業之驗證及產銷技術
建立作物健康管理生產體系與有機農產品供應鏈計畫
農試所
3、推動CAS優良農產品驗證制度
推動策略
計畫名稱
執行單位
策略一:推動CAS優良農產品驗證制度,確保驗證產品品質及標章公信力
策略二:開發國產CAS鮮乳、羊乳及牛肉等產品市場
策略三:推廣便利性鮮食,拓展行銷市場
加強台灣優良農產品管理計畫
畜牧處、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
推動畜產品安全生產及產品檢驗計畫
畜牧處、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
肉品衛生安全維護計畫
防檢局
優良水產品管理計畫
漁業署
推廣便利性鮮食計畫
畜牧處、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
4、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
推動策略
計畫名稱
執行單位
策略一:推動產銷履歷與國際接軌
策略二:選擇適當產品落實推動產銷履歷制度
策略三:落實驗證戶生產管理、追蹤查核與輔導
策略四:擴展產品通路,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建構農產品產銷履歷安全體系計畫
企劃處、農糧署、漁業署、畜牧處
建構安全農產品管理資訊體系計畫
資訊中心
農糧產業:
(1)推動外銷水果追溯系統計畫
(2)推動果樹產銷履歷計畫
(3)推動蔬菜及雜糧特作產銷履歷計畫
(4)推動稻米產銷履歷計畫
(5)推動茶葉產銷履歷計畫
農糧署、茶改場、各區農業改良場所、各縣市政府
推動水產品產銷履歷計畫
漁業署、水試所、各縣市政府
推動畜禽產品產銷履歷計畫
畜牧處、畜試所、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財團法人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各縣市政府
二、卓越農業
(一)產業現況
卓越農業是將發展農業生物技術、蘭花、觀賞魚、石斑魚、植物種苗及種禽畜等產業。各產業現況說明如下:
1、農業生物技術
(1)全球農業生技產業發展趨勢其應用係以雙軌並行,一方面結合傳統育種、防疫、養殖、肥料及農藥等,提升傳統農業的品質;另一方面利用新興生物技術促進農業與醫藥、食品及環保等結合,開拓新的應用領域。
(2)全球農業生技產業商機可期,97年產值411億美元,同年我國農業生技產值新台幣35億元,占新興生技產業總產值226億元之15.4%。目前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已核准67家業者進駐,20家已營運生產,總投資額36.7億元。
2、蘭花
(1)我國97年蘭花種植面積579公頃,產值26.5億元,外銷比率70%以上,外銷金額22.7億元,主要外銷美國、日本、荷蘭及韓國等國。栽培技術不斷精進,組培苗從出瓶成長至3.5吋成熟株之量產時間較日本、歐洲等地縮短約6個月,另積極參加國際蘭展,產業已具國際能見度及競爭力,又國內新品種育種能力強,品種智財權保護制度已建立,有利於國內外行銷。
(2)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已完成開發115公頃,核准30家業者進駐,19家營運生產,產業群聚效應逐步呈現,並配合每年3月舉辦之國際蘭展,蘭花產業已具國際能見度及競爭力。
(3)莫拉克風災蘭花產業受損面積16公頃,受損項目含瓶苗、小、中、大苗,溫室主體結構雖仍留存,但週邊設施毁損,且植株病害發生嚴重,已承接之訂單短期間將無法如數供應。
3、觀賞魚
(1)台灣南部擁有較高硬度與鹼度水質天然條件,加上四季氣候穩定且溫度較高的優點,使台南、高雄與屏東一帶的觀賞魚養殖場快速發展。目前台灣繁殖場約250家,以生產中高價位之非洲慈鯛、美洲慈鯛及血鸚鵡等約250種魚。全球觀賞魚貿易額58億美元,含週邊產品產值可達140億美元。97年國內觀賞魚含週邊產品年產值約20億元,外銷產值持續增長,七彩神仙、水晶蝦等也屢獲世界大賽冠軍,螢光魚2003年被Time雜誌評選為該年度最酷40項發明之一。
(2)由於台灣觀賞魚繁殖技術成熟,相較於鄰近中國、印尼、菲律賓、泰國等主要生產國家仍保有品質及技術領先優勢。台灣觀賞魚出口值占全球1%,產業除有發展潛力外,仍必須厚植國內市場基礎。
4、石斑魚
(1)石斑魚為暖水性魚類,全世界約有400種,目前已成功繁殖之石斑魚共7種,其中6種在台灣已可量產。依據FAO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世界養殖石斑魚已近7萬公噸,產值2.05億美元,其中台灣產量17,234公噸(占全世界總產量之25%);產值1.18億美元(占全世界總產值之58%)。
(2)政府投資設置養殖區,改善海水統籌供應系統及排水設施,提供優質海水及養殖環境,提高石斑魚養殖品質。鄰近之中國為目前主要消費市場,透過活魚運輸至中國沿海城市,所需時間最短(台灣至香港2天,較東南亞國家少約1至10天),大幅提高存活率。
(3)屏東縣林邊、佳冬、枋寮為國內石斑魚之主要生產地,莫拉克風災造成台灣地區漁產損失高達41億餘元,養殖魚塭受災面積6,942公頃,尤其對屏東地區造成嚴重損害,須快速協助漁民復養,希望至101年能恢復石斑魚既有養殖規模,至104年達到產值倍增之目標,以維持台灣「石斑魚養殖王國」之美譽。
5、植物種苗
(1)國內生產環境受限於土地資源及高生產成本限制,因此以高技術門檻、高附加價值及體積小、容易運輸之種苗,應為我國未來發展為外銷之主力農產品。
(2)植物種苗為農業生產根源,97年我國植物種苗產值約81.1億元,97年度台灣種苗總出口值約10.8億元,台灣農業科技研發創新成果豐沛,歷年來研發之優良作物品種不計其數,例如國內花卉類已取得品種權共計203種,農友公司種苗行銷各國。(以上數值均不含蝴蝶蘭)
(3)莫拉克颱風種苗業者農場網室設施、蔬菜採種用之盤苗毀損,部分水稻及蔬菜採種品質及產量受影響,短期供應略有困難。
6、種畜禽
(1)東南亞各國現正大力發展畜牧產業,我國的種畜生產體系藉由出生登記、性能檢定、種用登錄及種畜場評鑑之助,將畜牧業轉型為「品種、品質、品牌」之具競爭型產業,種畜禽產值10億元。
(2)藉由「亞太種畜禽中心」之建立,以健全種畜禽生產效率、產品加值、產業升級之目標,培育出具適應亞熱帶高溫多濕氣候之耐熱型種畜禽,對我國畜牧產業發展及開發亞洲特有畜禽品種為一大利基。
(3)莫拉克颱風重創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畜牧業者,其中毛豬部分計損失16萬9千餘頭,占全國豬隻在養量626萬餘頭之2.69%。養豬場災後復養重建工作,對優良種畜的需求更形殷切,將可加速促成建置優良種畜供應體系。
(二)政策目標
卓越農業將推動建立植物品種智財權保護制度,規劃籌設農業科技研究院,發展農業生物技術、蘭花、觀賞魚、石斑魚、植物種苗及種禽畜等產業,打造卓越農科島的理想。其政策目標分述如后:
目標一:籌設農業科技研究院,加強農業生技研發,建置商品化平台,成立農企業輔導體系,加速農業轉型升級,至101年產值倍增。
目標二:99年恢復蘭花產業原有生產規模,以全球布局為目標,蘭花於103年達種植面積800公頃,總產值53億元,外銷金額提高至42億元,以達到蘭花產值及外銷值均倍增。
目標三:利用高科技繁養殖技術發展觀賞魚產業,並促進國內消費市場普及化及提高國際競爭力,拓展觀賞魚產業產値101年增加至40億元。
目標四:輔導石斑魚產值倍增,104年石斑魚產值增加至76億元。
目標五:運用科技研發成果,輔導種苗產業精緻化及國際化,建構外銷市場為導向之「亞太植物種苗中心」。
目標六:推動畜禽產業成為高效率、高品質,兼顧環境維護及國際競爭力之產業,建構成為「亞太種畜禽中心」。
(三)實施策略及措施
1、農業生物技術
(1)籌設「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①配合中興新村活化計畫,研擬「農業科技研究院」籌設計畫書暨「農業科技研究院」設置條例。
②業務以產業導向之農業生技為核心,初期由政府經費支援,未來建立自籌財源之功能。
③規劃兼具上游前瞻研究、分析國內外市場、整合研發成果及產業育成功能之研究單位,與現有農業試驗研究單位研發能量及農業生技產業化方案充分銜接。
(2)強化產業性先導研究,並接續輔導進入商品化平台
①研擬農業生技產業短中長程發展目標與策略,聚焦具產業化潛力之研發計畫。
②進行農業生技產業政策研究與重點產業策略佈局,建立連結產學研之農業生技研發體系。
③擇優推展預期研發成果具市場潛力之跨領域整合型計畫,每年5件以上。
(3)建置商品化平台,補強中小企業研發人力與技術缺口
①建立目標產業商品化平台之營運管理與人才培育機制及學界與業界人才銜接機制。
②強化人才培育,傳承與開拓農業生技產業之知識、技術及營運。
③推行產學合作與產業化輔導計畫,落實研發成果之雛形產品開發及試量產。
(4)推動農業生技投資案例,扶植具競爭力跨國農企業
①建立農業生技業輔導體系與目標產業價值鏈機制。
②設計多元化資金融通管道與訂定農業生技產品管理規範。
③推動至少6件每件0.5億元以上之投資案例,扶植至少3家資本額各1億元以上並具國際競爭力之跨國性農業相關企業。
2、蘭花
(1)開發關鍵技術,擴大技術領先
①強化育種及國內外品種權保護,並協助業者快速測試新品種生理特性及品種權登錄。
②導入自動化產銷設備,開發節能及長程貯運技術,並組成技術服務團輔導業者應用科技研發成果。
③加強蘭花疫病蟲害監測與監控,發展相關檢驗技術,建立健康種苗認證系統,推動具潛力市場之雙邊檢疫諮商。
(2)建立蘭花品牌,耕耘國際通路
①輔導台灣蘭花企業成立國際行銷公司或策略聯盟,推動國際品質認證,建立品牌。
②積極參與國際展覽,並辦理貿易洽談會爭取商機。
(3)導引資金流入,建構優質環境
①鬆綁貸款條件,建立農業金融支援體系。
②輔導業者逐步邁向興櫃、上櫃、上市取得資金。
③加強生產體系垂直及水平整合,以利拓展國際市場。
④於蘭花生技園區建構蘭花全球運籌中心。
(4)擴大產業規模,營造產業群落
①持續蘭花生技園區開發及輔導,帶動產業發展。
②分年擴增設置蘭花外銷專區,推動標準作業流程,提升產能及效率。
(5)推動災後輔導措施,協助蘭花產業重建
①協助業者及農民低利貸款,籌措復建資金。
②補助設施設備修繕及更新。
③補助淹水災損蘭園所需復育種苗,協助早日恢復生產。
④由技術服務團分組赴產地協助災後栽培管理及園區消毒、病蟲害管理之輔導。
3、觀賞魚
(1)加強科技研發,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①建立觀賞魚種原保種、馴化及評估設施。
②研發觀賞魚完全養殖及量產技術。
③研發觀賞生物長程運輸技術。
(2)加強產業輔導,健全經營體質
①擴大辦理水族展覽,推廣國內市場,提高新品種觀賞魚市場能見度,以厚植產業基礎。
②建立觀賞魚養殖技術諮詢團隊,降低產業經營風險。
(3)擴展市場行銷,提升外銷競爭力
①參與國外展售,以提高產品銷售機會。
②籌組觀賞魚輸出業同業公會,統合業者外銷能力。
(4)設置觀賞魚外銷物流中心
①興建設置「外銷觀賞魚及水產種苗研發產銷暨物流中心」。
4、石斑魚
(1)開發關鍵技術,推廣漁民使用,維持世界第一
①建立石斑魚無特定病原(SPF)種魚培育與產卵模場。
②建立龍膽石斑種苗量產模場。
③開發七星斑與金錢斑完全養殖與量產技術。
④開發龍膽石斑高效能飼料。
①協助莫拉克颱風災損魚塭客土及消毒,恢復災前既有規模。
②改善生產設施,提供業者購買種魚、魚苗及設備所需低利資金融通。
③建構養殖中衛體系,確保產業垂直及水平分工,提昇經營效率及品質。
④增設養殖區海水供應系統,擴大石斑魚養殖面積。
⑤建構魚病防治體系,並加強魚病國際通報。
⑥參與國際交流,主導制訂國際生產標準規範。
(3)便捷運輸管道,加強行銷通路,耕耘全球市場
①獎勵建造高效率新型活魚運搬船及改善活魚運搬船岸勤設施。
②建立高活存率之長程運輸規範與機制。
③協商大陸對石斑魚免進口關稅及快速通關。
④鞏固廣州、福建、香港等傳統石斑魚市場行銷,開發大陸上海等華人新興市場。
5、植物種苗
(1)植物種苗國際市場行銷調查及智財權佈局
①植物種苗產業國際市場行銷調查與發展策略研究。
②植物品種保護檢定國際雙邊認同及智財佈局策略研究。
(2)強化品種開發及建構量產技術
①配合產業需求,加速品種開發,透過品種檢定技術,落實品種保護。
②加強植物種苗量產技術開發,提升種苗品質及市場競爭力。
①建構植物品種保護檢定作業環境,成立植物品種檢定中心,落實品種保護制度。
②成立植物種苗驗證專責單位,建構優質種苗認證體系。
(4)輔導改善種苗經營管理體質及企業化
①公部門研究機關育種研發成果移轉產業運用。
②植物種苗產業企業化經營管理。
③植物種苗產業輔導。
(5)推動災後輔導措施,協助種苗產業重建
①協助業者及農民低利貸款,籌措復建資金。
②補助受損業者設施設備修繕及更新。
③由種苗改良繁殖場技術服務團赴產地協助災後復建輔導。
6、種畜禽
(1)推動亞太種畜禽中心及產業科技整合應用
①辦理乳用公牛檢定及研製國產乳公牛冷凍精液。
②辦理種豬特定疾病清除及建立最少疾病種豬群。
③推動種畜場內檢定、種豬中央檢定,並結合資通訊科技,建構高生物安全畜禽品種改良體系。
④建立種畜禽種原供應產業鏈。
⑤開發亞太地區種畜禽市場。
(四)實施內容及執行單位
1、農業生物技術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籌設「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策略二:強化產業性先導研究,並接續輔導進入商品化平台 策略三:建置商品化平台,補強中小企業研發人力與技術缺口 策略四:推動農業生技投資案例,扶植具競爭力跨國農企業 |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 | 科技處 (含各所屬機關) |
「2010-2011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爭豔館」農業科技大展計畫 | 科技處 |
2、蘭花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開發關鍵技術,擴大技術領先 策略二:建立蘭花品牌,耕耘國際通路 策略三:導引資金流入,建構優質環境 策略四:擴大產業規模,營造產業群落 策略五:推動災後輔導措施,協助蘭花產業重建 | 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計畫 | 科技處 |
建立優質蘭花輸出檢疫技術及推動雙邊檢疫諮商計畫 | 防檢局 | |
蘭花市場拓銷及參展計畫 | 國際處 | |
蘭花產業重建計畫 | 農糧署 | |
蘭花產值倍增計畫 | 農糧署 |
3、觀賞魚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加強科技研發,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策略二:加強產業輔導,健全經營體質 策略三:擴展市場行銷,提升外銷競爭力 策略四:設置觀賞魚外銷物流中心 | 發展觀賞魚產業計畫 | 漁業署 |
觀賞魚市場拓銷及參展計畫 | 國際處 | |
強化基因轉殖水產生物安全評估設施計畫 | 水試所 | |
優質水產種苗及觀賞魚關鍵技術研發-開發觀賞魚產業關鍵技術計畫 | 水試所 | |
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計畫(外銷觀賞魚及水產種苗研發產銷中心) | 屏東生技園區 |
4、石斑魚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開發關鍵技術,推廣漁民使用,維持世界第一 策略二:加強災區復建,重視國土保育,建構優質環境 策略三:便捷運輸管道,加強行銷通路,耕耘全球市場 | 石斑魚產值倍增計畫 | 漁業署 |
發展水產種苗產業計畫 | 漁業署 | |
水產品參展計畫(石斑魚) | 國際處 | |
優質水產種苗及觀賞魚關鍵技術研發-優質水產種苗量產技術計畫 | 水試所 | |
石斑魚新興魚種關鍵技術研發計畫 | 水試所 | |
建立石斑魚無特定病原種魚培育與種苗量產模場計畫 | 水試所 |
5、植物種苗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植物種苗國際市場行銷調查及智財權佈局 策略二:強化品種開發及建構量產技術 策略三:設置植物品種保護檢定與種苗驗證專責單位 策略四:輔導改善種苗經營管理體質及企業化 策略五:推動災後輔導措施,協助種苗產業重建 | 辦理亞太種子協會(APSA)2010年會計畫 | 國際處 |
生物技術於植物品種開發及種苗驗證之應用研究計畫 | 農試所、種苗場、林試所 | |
植物品種保護檢定作業環境建構計畫 | 種苗場 | |
植物種苗產業輔導計畫 | 農糧署 |
6、種畜禽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推動亞太種畜禽中心及產業科技整合應用 | 推動亞太種畜中心計畫 | 畜牧處 |
種畜禽產業科技整合應用計畫 | 畜試所 |
三、樂活農業
(一)產業現況
樂活農業包含農業深度旅遊及農業精品,相關產業涵括森林生態旅遊、休閒產業與農村旅遊、海岸漁業旅遊及農林漁牧等精品產業。各產業現況說明如下:
Ⅰ.農業深度旅遊
1、休閒產業與農村旅遊
迄97年底累計劃定63處休閒農業區,輔導177家休閒農場取得許可登記證,每年吸引近1,000萬遊客人數前往農村休閒旅遊,創造年產值57億元,若包含經典農漁村旅憩產業17億元,總產值達74億元。97年來台從事休閒農場旅遊客數63,739人;此外,農村社區亦紛紛將生產活動融入生活,並透過行銷推廣策略,促進農村發展多元化,積極擴展農村旅遊市場。民眾對於休閒遊憩的需求日益增加,且逐漸轉向精緻、特色與主題深度遊,目前農業旅遊主要客層來自星、港等都市化地區,馬來西亞及日、韓遊客之農村深度旅遊市場與非假日客群應具開發展潛力。
2、森林生態旅遊
已整建太平山等18處森林遊樂區、8處自然教育中心及全國步道系統,提供民眾生態旅遊。森林生態旅遊事業年產值33億元,遊客人數480萬人次。96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民眾選擇參加或規劃旅遊據點時的考慮因素,以「景觀優美」及「自然賞景活動」所占比例最高,發展森林生態旅遊事業深具潛力價值。
莫拉克風災造成阿里山公路中斷,阿里山森林鐵路421處災害,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將運用災害後遊客較少之期間,積極辦理區內攤商之改善與美化,並配合大阿里山地區的環境特性及風險分析,以兼顧保育與觀光發展,審慎思考其定位與未來發展,俾打造具國際水準與服務品質的森林遊樂區及生態旅遊環境。
另受到莫拉克颱風影響,嘉義阿里山、屏東雙流、藤枝、台東向陽等森林遊樂區設施及聯外道路嚴重受創,每月影響遊客人數約10萬人次,除積極辦理復建工作外,亦加強促銷宣傳,鼓勵民眾蒞臨正常營運之各森林遊樂區及步道體驗自然。
3、海岸漁業旅遊
目前國內漁港計225處,已有77處漁港提供娛樂漁船停靠,全國娛樂漁業漁船專(兼)營共計266艘,每年載運遊客出海海釣或賞鯨達120萬人次,而國內現有遊艇港僅3處,都因距都會區較遠,致目前並無大量遊艇停靠,無法帶動遊艇遊憩運動發展。至全國潛在釣魚人口約230萬人,但欠缺舒適,安全釣魚場所。國內既有陸上休閒娛樂設施呈飽和狀態,拓展海洋觀光休閒活動恰為適當時機。串聯各地觀光景點,由「點」延伸至海岸「線」,並擴展為「面」,形成「帶狀海岸」發展,可達到建構濱海綠色廊道及清新海岸風貌之目標。
Ⅱ.農業精品
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精良,部分產業已達國際水準,包含水果、養殖魚業及畜禽等產業,除可供應國內無虞,並已行銷國際。惟衡酌以鮮食為主之水果產業具有產期特性,加以鮮果類不耐長期貯藏,發展精品與行銷較易受到限制。本方案「農業精品」強調時尚、安全與樂活之概念,是創造較同類一般產品具高附加價值,具品牌形象,其價差是一定客層可接受且會重覆購買,進而成為一種生活需求者。茲以全年供應、耐儲性高及具有品牌特色的產業,現階段優先選擇茶、小包裝米、農村酒品、優質畜產品、水產品及竹製產品等項,作為發展成為農業精品之標的,其現況概述如下:
1、台灣茗茶
台灣茶葉總產量1.7萬公噸,其中廠農合作、產銷履歷及產地證明標章之特色茶葉精品產量900公噸,產值9億元,因氣候環境及製茶技術研發,發展出各地特色茶,同時在日本、大陸等市場被視為高貴禮品,極具拓展潛力,台灣茗茶將透過生產優質特色茶、強化產地標示、建立品牌及發展具外銷潛力的產品,維持茶產業永續發展。
2、農村美酒
國內目前已取得酒製造業許可執照之業者約460家,酒類進口業者約2,340家,其中農業組織設置酒莊有23家,年製酒量為20萬公升,年產值約1億餘元。我國農村酒莊具有「在地」優勢,已輔導結合地方人文、旅遊、農村產業特色,未來可加強運用當地農產資源與故事化行銷,形塑台灣「農村美酒」品牌形象,區隔大型酒廠及進口酒類市場。
3、經典好米
97年度水稻栽培面積為25.2萬公頃,糙米總產量約117萬公噸,良質米96.2萬公噸,其中2,500公噸白米可發展為優質好米精品禮盒,產值達4億元。國內水稻試驗研發能力強,已育成兼具品質、口感且市場接受之品種,且農友栽培管理技術精良,年收穫兩次,新鮮度佳,並成功建立具穩定品質之產地品牌,可將「送好米、上好禮」之送禮新選擇意念推展至消費者及企業,建立精典好米品牌形象,提升國產稻米附加價值。
4、竹製精品
傳統竹材產業以農用竹竿、竹筷為主,92年產值約為1千萬元,經推動竹產業轉型,開發竹炭、竹藝品及精緻複合竹材等,97年產值達20億元。國產竹材技術領先國際,已開發200餘項新興產品及高效能生產與檢驗設備。竹製品應用範圍廣,具發展潛力,可拓展新興市場。
5、金鑽水產
台灣近、遠洋及養殖漁業發達,魚獲種類多,年產量達130萬公噸,其中蜆、鰻、烏魚等十數項漁產品,除直接供作食用外,如經加工製成超低溫鮪魚、蜆精、烏魚子及海鱺等項精緻水產品,銷售金額約達8.8億元。另估計97年台灣整體保養品市場約300億元,鑒於魚鱗膠原蛋白或藻類多醣體萃取技術成熟,未來如能商品化,加上策略性行銷,應可成為保養品之新精品。
6、優質畜產
在畜禽產品中有許多地方性或特殊性的產品甚受消費者喜愛,經過加工、設計包裝與行銷後,可變成高附加價值、高單價之農業精品,例如:雞精、養生膠、香Q膠化蛋、風味皮蛋、紅麴肉製品、鴨賞、調理肉製品、鹿茸膠囊、動物膠原蛋白、乳鐵蛋白、休閒化乳品等97年產值達29億元。未來結合觀光、休閒及文化活動之地區性農特產品的發展,亦可帶動農村經濟之繁榮。
(二)政策目標
樂活農業包含農業深度旅遊及農業精品,其整體目標為打造優質農業深度旅遊環境,產值倍增,並邁向國際;開發金鑽農林漁牧精品,享譽全台,與國際齊名。其政策目標分述如后:
Ⅰ.農業深度旅遊
目標一:促進農村多元活化,建置多樣農業休憩產業。
目標二:發展以自然為取向、兼顧環境保育與環境品質的森林生態遊程。
目標三:促進漁村及漁港活化,提昇海洋遊憩產業與活動安全及共享港灣資源。
Ⅱ.農業精品
目標一:建立農業精品產銷新模式,擴大市場及銷售量。
目標二:形塑台灣茗茶精品品牌,建構多元行銷管道,健全精品茗茶通路。
目標三:提升農村美酒品質及品牌形象,開拓差異化新消費市場。
目標四:建構國產米新鮮優質特色,經典好米禮盒之產值倍增。
目標五:擴大竹製產品應用領域,提升品牌形象及邁向國際市場。
目標六:運用機能優勢,打造水產精品及頂級水產休閒食品。
目標七:地方農特產品精緻化,中華美食調理產品廚藝化,開發優質具機能性畜產精品。
(三)實施策略及措施
Ⅰ.農業深度旅遊
1、休閒產業與農村旅遊
(1)打造優質農村旅遊環境
①推動4處示範級休閒農業區,改善環境與運輸接駁等服務設施,提升農村旅遊品質與便利性。
②建立休閒農場識別標章及服務品質認證制度,提高農業休閒旅遊服務品質。
③改善農村環境,結合農村休閒,促進農村活化發展。
④結合有機產業、自然資源、農村社區活化,發展東部有機深度特色旅遊。
(2)開發多元主題遊程及旅遊商品
①依據不同客層開發健康養生、親子知性、體驗學習、美食饗宴、園藝紓壓等多元主題遊程。
②發展鄉村特色田園料理,開發旅遊伴手產品,增益農村經濟。
③推展農會品保商店業務,提高旅遊伴手與地區特產之優質販售環境。
④發展具地方特色的產業文化活動,展現農村重要產業風華,結合人文、藝術與創意的農業美學,建構兼具自然與人文的台灣農業旅遊產業特色地圖。
(3)發展新興農業旅遊市場
①開拓遊學體驗、校外教學及企業農村體驗假期市場;重點開拓銀髮族與定點漫遊客群。
②推動「機票+農場」遊程,拓展星、港及歐美等背包客市場,開發馬來西亞及日韓客群及外籍人士來台農業體驗寄宿(farmstay)客源。
③加強策略聯盟,結合觀光景點,將農村旅遊納入旅遊業遊程,規劃適合陸客及外國遊客之農業深度旅遊;加強參與國內外旅遊展,拓展台灣農村旅遊知名度。
(4)發展樂活社群平台
①建立樂活農業數位電視網,運用網路電視(IPTV)技術,整合國內數位電視頻道資源,建立農業資訊隨選系統(Agricultural Content on Demand, ACOD),媒合消費者所需樂活休閒資訊。
②建構樂活農村在地資訊體系,結合在地人士建置樂活農村在地資訊,型塑特色產品品牌,並發展樂活微網誌社群開發健康養生、親子知性、體驗學習等主題遊程,應用微網誌服務,發展樂活社群,帶動揪團旅遊商機。
③適地性農業休閒影音資訊服務,提供適地性影音串流及互動服務,提升在地行動導覽服務並帶動當地休閒農業商機。
2、森林生態旅遊
(1)健全森林育樂基礎設施
①配合國土保育政策,以體認尊重及順應自然為原則,完備森林遊樂區、步道系統之硬體與景觀品質,於兼顧環境保育與遊憩需求前提下,改善各項公共、服務設施,加強景觀林營造與美化。
②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藉莫拉克風災重建,打造具國際水準與服務品質的森林遊樂區及生態旅遊環境。
③選定花蓮大農大富、嘉義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屏東林後四林平地森林遊樂區3處進行規劃具備多元林相、豐富生態、學術與休閒多目標功能園區,預定自99年起分年開放。
④強化無障礙旅遊環境之營造。
(2)提升服務及環境品質
①精進森林育樂服務品質,持續辦理ISO9001國際驗證,提升森林遊樂區服務品質。
②維持森林生態環境品質,推動無痕山林運動,內化適合台灣山林之環境倫理、態度、行為至使用者及管理者觀念中。
(3)提供公眾參與服務機會
①藉由森林志工與工作假期推展,將志願服務及休閒旅遊觀念,推展至環境參與之深度體驗。
②擇選潛力發展社區,輔導社區獲得在地產業利益;運用策略聯盟與產業界建立夥伴關係,創造市場吸引力。
①分年設置自然教育中心,提供國人親近自然、瞭解自然、關注在地文化,進而師法自然之基地,以深化森林自然教育內涵。
②界定各自然教育中心獨特定位,建構核心管理系統,有效提升專業知能,完備全台最大之自然學習網絡與最優質的環境教育場域平台,以確實發揮自然教育功能。
(5)發展森林育樂主題活動
①依月份、季節性、活動內涵及環境資源等,規劃賞鳥、賞楓、賞櫻、定向、瀑布、自然創作等主題活動。
②進行主題資源調查與物候變遷紀錄,建立森林環境資源及遊憩體驗監測模式,掌握環境整體及各分項條件,配合主題活動之推展。
(6)充實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資訊
①出版環境教育與森林遊憩文宣,深化森林育樂內涵。
②建置更新導覽網站內容,強化資訊服務與互動性。
3、海岸漁業旅遊
(1)發展休閒樂活漁港,推動漁港設置遊艇碼頭
①在八斗子漁港推動設置旗艦級漁港遊艇碼頭,另於烏石、梧棲、安平漁港等3處第一類漁港內建設示範級漁港遊艇碼頭及在八斗子、烏石漁港建設釣魚平台。
②選定北部的烏石漁港及南部的安平漁港辦理示範景點,打造北部及南部各一處樂活漁港之目標。
(2)提升漁遊服務品質,規劃優質休閒遊程
①規劃專業訓練,提升漁業休閒旅遊解說服務人員素質及專業知識。
②改善直銷中心周邊環境並強化相關設施,以提升設施及服務品質。
③規劃漁村生活體驗(摸蛤、牽罟、賞鯨)及漁業文化導覽等休閒遊程,提供國人優質休閒遊程。
Ⅱ.農業精品
1、農業精品整合行銷
(1)規劃建立整合行銷平台
①加強農民團體與超市、量販店等通路業者之聯繫與交流,運用資通訊科技,建立農業精品資訊網絡直銷平台,規劃網購整合行銷服務,並配合「地產地銷」的新消費行為,創造便利的安全農產品採購模式。
②配合外貿協會設置台灣精品館,加強農業精品之參與,並強化國際展示(售)活動,提高我國優質農業精品之知名度。
(2)建立農產品台灣下單大陸取貨運作機制
①辦理兩岸農產品相關政策分析、大陸農產品銷售市場調查、商業模式規劃。
②辦理政策推動說明會及廣告宣傳工作,拓展我國農產品市場通路。
(3)加強農漁會百大精品行銷
①輔導農漁會發展經濟事業,產製優質農漁精品。
②辦理農漁會百大精品之選拔、輔導及行銷工作。
2、台灣茗茶
(1)發展地方特色好茶,提昇消費信心
①辦理產銷履歷驗證及產地證明標章核發與宣傳,提供茶品來源追溯,建立台灣茗茶優質形象。
②輔導辦理地方特色茶評鑑及多元化茶品研發,提升茶品風味,塑造精品形象,並加強媒體行銷推廣。
(2)形塑精美、創意之茶品包裝,提高消費意願
①輔導地方特色茶結合當地茶藝文化,設計精品禮盒改善包裝,建立品牌,提昇台灣茗茶吸引力。
②辦理茶品故事徵文、包裝設計比賽,結合地理人文特質及茶藝文化,禮盒設計導入茶品故事及泡茶藝術,提昇茗茶吸引力,並成為伴手禮品。
(3)積極拓展行銷通路,擴大多元行銷管道
①結合觀光休閒旅遊體驗、電子商務、喜慶節日與地方文化,開拓飲茶新族群,提升喝茶風氣,行銷台灣茗茶。
②規劃全方位之茶品行銷策略,透過整合行銷傳播工具,強化台灣茗茶之銷售與拓展茶葉消費市場,宣傳台灣茗茶之安全優質及機能性,發展台灣茗茶成為市場之特色精品。
③整合茶品推廣行銷網站及各特色茶之行銷宣傳資源,建構國內外茶品行銷資訊平台,並參與國際食品展、茶博覽會、貿易洽談會等,拓展多元化行銷通路,宣傳「台灣茗茶」。
3、農村美酒
(1)提升製酒技術及酒品品質,強化市場競爭力
①辦理農村酒莊評鑑及輔導通過酒品評鑑。
②改善製酒設備及產品包裝,釀酒原料農藥殘留及酒類衛生檢驗。
(2)型塑「農村美酒」品牌形象
①結合地方人文、景觀等農村人文情境,營造獨特風情之台灣農村酒莊。
②強化酒品製程衛生安全及發揮地區農特產酒品獨特風味,型塑「農村美酒」品牌形象。
(3)穩固在地銷售,開拓新行銷管道
①運用釀酒技藝化、酒品故事化及精緻視覺包裝,結合農村體驗,穩固在地銷售量。
②建立台灣農村酒品專賣據點,輔導酒莊與宅配通路業者合作,開拓禮盒行銷及都會宅配管道。
(4)發揮真實體驗優勢,開拓新消費市場
①辦理大型展覽會、成果發表會及農村酒莊巡禮體驗活動,並透過各式媒體行銷。
②依消費者性別、年齡、嗜好性等開發量產各式優質酒品,以開拓個性化、性別化新消費市場。
4、經典好米
(1)建構國產米新鮮優質特色
①辦理稻米品質競賽,引導農友生產高品質稻米,提昇各優良產地知名度與強化各地區特色。
②輔導稻米產銷專業區、有機米產銷班及CAS工廠之農會與糧食業者精選所生產轄內品質優良、具特色品種,供包裝精緻禮盒。
(2)開發多元行銷通路與市場
①規劃經典好米禮盒包裝設計評選活動、辦理各式行銷展示展售會活動,吸引目標客層關注、購買。
②鼓勵農會、糧食業者及有機米產銷班針對不同禮品市場,以不同之重量、包裝形式設計,開發適合各種需求之禮盒,如年節送禮、訂婚禮盒、結婚回禮、彌月禮、伴手禮、股東贈品等。
5、竹製精品
(1)開發創新竹製產品技術,應用於民生及高科技產業
①開發核心技術開發應用於健康、休閒、時尚之樂活民生產業,包含美容護膚、蓄熱保溫纖維、樂器、藝術品等。
②開發高階前瞻材料,應用於能源、醫療等高科技產業,包含奈米濾材、電極載體、複合炭素材料。
(2)提升竹炭生產品質管理,推動國際驗證
①建立CAS竹炭原料品質驗證標準,進行CAS竹炭產品產銷輔導,及持續追蹤管理。
②推動ISO國際標準,與日本等國家合作,共同推動ISO國際標準,與FSC林產品驗證,形成國際鏈結,輔導業者建立台灣共同品牌。
(3)建構國際竹產業網絡資訊平台
①建立CAS竹炭產品產銷及驗證資訊系統。
②輔導業者與國際竹產業網絡鏈結,建立資訊交流平台。
(4)營造群聚聯盟,拓展國際新興市場
①輔導業者進行技術移轉與輔導,形塑地方特有竹種與竹材產品。
②營造群聚聯盟,協助業者分析目標市場,營造竹材產業群聚聯盟,創新價值產業鏈,強化國際行銷。
6、金鑽水產
(1)提高技術門檻,創新加工及保鮮技術
①建立技術諮詢服務平台,創新生產加工及容器保鮮等技術,開發易攜帶特色加工精緻水產(食)品。
②垂直整合精品產銷並導入中衛生產體系,建立計畫性生產,確保品質ㄧ致性及提高產業進入門檻。
③委託研究各水產精品營養、機能性分析,突顯水產精品健康營養價值,差異化區隔市場。
(2)擴大品質驗證,保障產品品質
①導入品質管理制度及推動流程作業標準化,重視顧客滿意與售後服務,型塑差異化品牌服務價值。
②建立技術諮詢服務平台,輔導通過CAS、HACCP等認驗證,或委外生產,保障產品品質。
(3)建構品牌特色,建立頂級精品市場
①搭配五星級飯店及聘請知名大廚,開發精品料理,以及辦理競賽及評鑑分級制度,建立精品市場。
②運用海洋及漁產機能成分,研發及技轉商品化生產功能性保養品。
③依據市場區隔與消費者習性,設計環保、健康及高質化包裝,搭配產品特色發展高級消費文化。
(4)拓展行銷通路,建立穩定供應鏈體系
①搭配節慶與系列性行銷展售活動,以故事行銷及產品代言人方式,吸引目標客層關注、購買。
②發展婚宴送禮等特殊需求之客製化商品與頂級禮盒市場、搭配企業認購,以聯合行銷擴大市場規模。
③建構多元化高級行銷通路,開拓精品店、連鎖(有機)超市等管道,及建立供應鏈體系,穩定供貨。
7、優質畜產
(1)建立特色禽品供應體系及推廣行銷
①輔導家禽產銷班組織運作功能、結合在地文化及產業特色,運用特色家禽,配合認證及履歷制度,結合產品設計,以故事或文化行銷方式,賦予產業內涵,建立加值型精緻禽品產銷體系。
②應用食品科技開發即食便利、休閒或機能性之禽品,推動禽品消費多樣化。
③以本地特色家禽為基礎,利用生物技術選育符合市場需求之家禽品系,建立核心種禽及種原供應體系。
(2)開發農水畜機能性精品
①利用台灣農產品與本土微生物,建立本土發酵食品菌種庫以及發酵食材樣品庫,篩選發酵關鍵菌株,建立生產製程,開發特殊功效的機能性精品。
(3)開發具有健康概念的優質畜產精緻產品及可常溫流通之調理產品
①與國內食品工廠合作,將目前廣受消費者喜愛的肉製品,添加機能性成分以強調健康概念,將產品升級,以迎合消費需求。
②篩選台灣各地農特產品,應用食品科技,提高技術門檻及產品品質,結合包裝設計,針對國內優質畜產原料,開發具有台灣本土特色之精緻產品。
③將具有中華美食特色之料理開發成可常溫流通之調理產品,提高產品便利性。
(四)實施內容及執行單位
Ⅰ.農業深度旅遊
1、休閒產業與農村旅遊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打造優質農村旅遊環境 策略二:開發多元主題遊程及旅遊商品 策略三:發展新興農業旅遊市場 策略四:發展樂活社群平台 | 休閒農業加值發展計畫 | 輔導處 |
農業後繼者培育計畫 | 輔導處 | |
參與式農村特色營造及農村體驗計畫 | 水土保持局 | |
運用資通訊科技促進農業行銷及推廣 | 資訊中心、輔導處、水土保持局 |
2、森林生態旅遊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健全森林育樂基礎設施 策略二:提升服務及環境品質 策略三:提供公眾參與服務機會 策略四:強化森林自然教育功能 策略五:發展森林育樂主題活動 策略六:充實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資訊 | 綠色造林-平地森林遊樂區計畫 | 林務局 |
加強森林永續經營-建置全國步道系統計畫 | 林務局 | |
加強森林永續經營-森林育樂發展計畫 | 林務局 | |
保育教育館生物多樣性教育推廣 | 特生中心 |
3、海岸漁業旅遊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發展休閒樂活漁港,推動漁港設置遊艇碼頭 策略二:提升漁遊服務品質,規劃優質休閒遊程 | 樂活漁港-漁港領航計畫 | 漁業署 |
漁遊台灣-推動生態旅遊計畫 | 漁業署 | |
水族生態教育展示計畫 | 水試所 |
Ⅱ.農業精品
1、農業精品整合行銷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規劃建立整合行銷平台 策略二:建立農產品台灣下單大陸取貨運作機制 策略三:加強農漁會百大精品行銷 | 農產品台灣下單大陸取貨運作機制規劃推動計畫 | 國際處 |
農漁會百大精品選拔暨行銷計畫 | 輔導處 |
2、台灣茗茶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發展地方特色好茶,提昇消費信心 策略二:形塑精美、創意之茶品包裝,提高消費意願 策略三:積極拓展行銷通路,擴大多元行銷管道 | 推動台灣茗茶計畫 | 農糧署、茶改場、各縣市政府 |
3、農村美酒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提升製酒技術及酒品品質,強化市場競爭力 策略二:型塑「農村美酒」品牌形象 策略三:穩固在地銷售,開拓新行銷管道 策略四:發揮真實體驗優勢,開拓新消費市場 | 農村酒莊輔導計畫 | 農糧署、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TAF認證實驗室 |
4、經典好米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建構國產米新鮮優質特色 策略二:開發多元行銷通路與市場 | 稻米產業結構調整計畫-良質米分級檢驗驗證及行銷推廣 | 農糧署、各鄉鎮農會、糧食業者 |
5、竹製精品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開發創新竹製產品技術,應用於民生及高科技產業 策略二:提升竹炭生產品質管理,推動國際驗證 策略三:建構國際竹產業網絡資訊平台 策略四:營造群聚聯盟,拓展國際新興市場 | 加強森林永續經營-國公有造林及林產產銷輔導計畫 | 林務局 |
6、金鑽水產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提高技術門檻,創新加工及保鮮技術 策略二:擴大品質驗證,保障產品品質 策略三:建構品牌特色,建立頂級精品市場 策略四:拓展行銷通路,建立穩定供應體系 | 推動金鑽水產計畫 | 漁業署 |
7、優質畜產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執行單位 |
策略一:建立特色禽品供應體系及推廣行銷 策略二:開發農水畜機能性精品 策略三:開發具有健康概念的優質畜產精緻產品及可常溫流通之調理產品 | 各地禽品產銷輔導計畫 | 畜牧處、各縣(市)政府、相關產業團體 |
開發農水畜機能性精品計畫 | 畜牧處、食品研究所 | |
產地特色化優質畜產精品之開發計畫 | 畜試所 |
伍、資源(經費)需求
本方案98至101年之總經費需求計242.5億元,詳如下表。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 | 99年 | 100年 | 101年 | 總計 | |
646,719 | 832,754 | 975,720 | 986,020 | 3,441,213 | |
卓越農業 | 715,596 | 1,446,708 | 2,386,800 | 1,710,500 | 6,259,604 |
樂活農業 | 2,050,398 | 3,258,197 | 4,882,500 | 4,355,500 | 14,546,595 |
總計 | 3,412,713 | 5,537,659 | 8,245,020 | 7,052,020 | 24,247,412 |
一、健康農業
健康農業4年預計投入34.4億元,詳如下表。其相關細部計畫分項經費如附件1。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66,261 | 126,310 | 127,000 | 125,000 | 444,571 | |
有機農業 | 166,636 | 295,929 | 374,000 | 384,000 | 1,220,565 |
CAS優良農產品 | 233,840 | 274,076 | 305,420 | 306,420 | 1,119,756 |
農產品產銷履歷 | 179,982 | 136,439 | 169,300 | 170,600 | 656,321 |
總計 | 646,719 | 832,754 | 975,720 | 986,020 | 3,441,213 |
二、卓越農業
卓越農業4年預計投入62.6億元,詳如下表。其相關產業計畫分項經費如附件2。
細部計畫 | 98-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農業生物技術 | 197,200 | 211,200 | 238,600 | 262,500 | 909,500 |
蘭花 | 137,368 | 451,508 | 436,200 | 165,000 | 1,190,076 |
觀賞魚 | 55,080 | 207,000 | 1,024,000 | 534,000 | 1,820,080 |
石斑魚 | 293,435 | 423,000 | 588,000 | 649,000 | 1,953,435 |
植物種苗 | 23,813 | 105,000 | 45,000 | 45,000 | 218,813 |
種畜禽 | 8,700 | 49,000 | 55,000 | 55,000 | 167,700 |
總計 | 715,596 | 1,446,708 | 2,386,800 | 1,710,500 | 6,259,604 |
三、樂活農業
樂活農業4年預計投入145.5億元,詳如下表。其相關產業計畫分項經費如附件3。
細部計畫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休閒產業與 農村旅遊 | 1,064,486 | 1,126,000 | 1,310,000 | 1,433,000 | 4,933,486 |
森林生態旅遊 | 822,250 | 1,265,900 | 2,100,000 | 1,720,000 | 5,908,150 |
海岸漁業旅遊 | 95,927 | 650,000 | 1,185,000 | 910,000 | 2,840,927 |
農業精品整合行銷 | 22,500 | 35,500 | 60,000 | 75,000 | 193,000 |
台灣茗茶 | 1,368 | 10,000 | 15,000 | 15,000 | 41,368 |
農村美酒 | 13,000 | 29,000 | 30,000 | 30,000 | 102,000 |
經典好米 | 10,000 | 10,000 | 15,000 | 20,000 | 55,000 |
竹製精品 | 15,000 | 50,000 | 55,000 | 60,000 | 180,000 |
金鑽水產 | 3,367 | 46,000 | 70,000 | 50,000 | 169,367 |
優質畜產 | 2,500 | 35,797 | 42,500 | 42,500 | 123,297 |
總計 | 2,050,398 | 3,258,197 | 4,882,500 | 4,355,500 | 14,546,595 |
陸、預期效益
本方案政府在4年內預計將投入經費新台幣242億元,預期至民國101年精緻農業產值約為1,349億元,其中健康農業結合農民生產與栽培管理之產值達到740億元,卓越農業生技、蘭花、石斑魚、觀賞魚、種苗及種畜禽產值達287億元,樂活農業產值達322億元,總計4年可創造約5萬3千個就業機會,促進農漁村經濟繁榮,農民所得提高,也提供安全的農產品,更多的造林綠化,更少的污染,開創自然的生活空間,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讓國人健康生活、生活健康。
97至101年度各年度產值(單位:萬元)
年度 項目 | 97年度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健康農業 | 5,265,543 | 5,688,665 | 6,040,350 | 6,579,870 | 7,402,900 |
卓越農業 | 2,106,000 | 1,975,000 | 2,238,000 | 2,498,500 | 2,866,500 |
樂活農業 | 1,967,450 | 2,175,000 | 2,413,205 | 2,784,255 | 3,216,100 |
總計 | 9,338,993 | 9,838,665 | 10,691,555 | 11,862,625 | 13,485,500 |
98-101年度各年進用就業人數(單位:人數)
年度 項目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健康農業 | 4,019 | 3,827 | 4,039 | 4,577 |
卓越農業 | 895 | 1,645 | 1,900 | 2,430 |
樂活農業 | 5,256 | 4,909 | 8,724 | 10,502 |
總計 | 10,170 | 10,381 | 14,663 | 17,509 |
一、健康農業
97至101年度各年度產值(單位:萬元)
年度 項目 | 97年度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吉園圃 | 546,000 | 840,000 | 1,008,000 | 1,134,000 | 1,260,000 |
有機農業 | 140,000 | 170,000 | 210,000 | 240,000 | 300,000 |
CAS優良農產品 | 4,200,000 | 4,250,000 | 4,350,000 | 4,700,000 | 5,300,000 |
農產品產銷履歷 | 379,543 | 428,665 | 472,350 | 505,870 | 542,900 |
合計 | 5,265,543 | 5,688,665 | 6,040,350 | 6,579,870 | 7,402,900 |
98至101年度各年度進用就業人數(單位:人數)
項目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吉園圃 | 1,000 | 300 | 300 | 400 |
有機農業 | 1,100 | 1,400 | 1,400 | 1,600 |
CAS優良農產品 | 225 | 275 | 360 | 425 |
農產品產銷履歷 | 1,694 | 1,852 | 1,979 | 2,152 |
合計 | 4,019 | 3,827 | 4,039 | 4,577 |
二、卓越農業
97至101年度各年度產值(單位:萬元)
年度 項目 | 97年度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農業生物技術 | 350,000 | 400,000 | 470,000 | 570,000 | 700,000 |
蘭花 | 265,000 | 235,000 | 270,000 | 292,500 | 362,500 |
觀賞魚 | 200,000 | 220,000 | 300,000 | 350,000 | 400,000 |
石斑魚 | 380,000 | 200,000 | 250,000 | 300,000 | 380,000 |
植物種苗 | 811,000 | 800,000 | 808,000 | 816,000 | 824,000 |
種畜禽 | 100,000 | 120,000 | 140,000 | 170,000 | 200,000 |
2,106,000 | 1,975,000 | 2,238,000 | 2,498,500 | 2,866,500 |
98至101年度各年度進用就業人數(單位:人數)
年度 項目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農業生物技術 | 250 | 300 | 350 | 430 |
蘭花 | 150 | 250 | 250 | 300 |
觀賞魚 | 100 | 500 | 600 | 800 |
石斑魚 | 300 | 500 | 600 | 800 |
植物種苗 | 90 | 90 | 90 | 90 |
種畜禽 | 5 | 5 | 10 | 10 |
合計 | 895 | 1,645 | 1,900 | 2,430 |
三、樂活農業
97至101年度各年度產值(單位:萬元)
年度 項目 | 97年度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休閒產業與 農村旅遊 | 740,000 | 830,000 | 910,000 | 1,060,000 | 1,200,000 |
森林生態旅遊 | 330,000 | 366,000 | 402,205 | 467,255 | 549,100 |
海岸漁業旅遊 | 181,000 | 196,000 | 211,000 | 226,000 | 241,000 |
台灣茗茶 | 90,000 | 110,000 | 132,000 | 155,000 | 180,000 |
農村美酒 | 8,000 | 10,000 | 12,000 | 14,000 | 16,000 |
經典好米 | 40,000 | 48,000 | 56,000 | 67,000 | 80,000 |
竹製精品 | 200,000 | 220,000 | 250,000 | 300,000 | 400,000 |
金鑽水產 | 88,450 | 90,000 | 120,000 | 160,000 | 200,000 |
優質畜產 | 290,000 | 305,000 | 320,000 | 335,000 | 350,000 |
合 計 | 1,967,450 | 2,175,000 | 2,413,205 | 2,784,255 | 3,216,100 |
98至101年度各年度進用就業人數(單位:人數)
年度 項目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休閒產業與 農村旅遊 | 3,141 | 2,496 | 5,983 | 7,518 |
森林生態旅遊 | 900 | 973 | 1,106 | 1,134 |
海岸漁業旅遊 | 350 | 385 | 420 | 455 |
農業精品整合行銷 | 50 | 80 | 100 | 120 |
台灣茗茶 | 50 | 50 | 50 | 50 |
農村美酒 | 140 | 150 | 160 | 170 |
經典好米 | 200 | 250 | 275 | 300 |
竹製精品 | 200 | 250 | 320 | 400 |
金鑽水產 | 220 | 230 | 260 | 300 |
優質畜產 | 5 | 45 | 50 | 55 |
合 計 | 5,256 | 4,909 | 8,724 | 10,502 |
柒、結語
基於「健康、效率、永續經營」之全民農業施政理念,本會推動「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內容包含「健康農業」、「卓越農業」及「樂活農業」三大主軸,以深化農產品之安全驗證,研發領先國際之科技技術,重塑農村風情與開發深度旅遊,打造台灣成為健康無毒、卓越領先和樂活休閒之農業發展願景。
「健康農業」將推動作物健康管理模式及推廣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為基石,建立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體系,逐步邁向無毒農業島的理想。「卓越農業」將發展生技、蘭花、石斑魚、觀賞魚、種苗及種畜禽等產業,建構蘭花全球運籌中心,拓展石斑魚外銷市場。並設置3處創新育成中心,建構植物種苗、水產種苗、安全農業、分子農場、種畜禽等5種商品化平台,設置植物品種保護檢定與種苗驗證專責單位;配合中興新村設置園區成立「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以加速上中下游之資源整合。「樂活農業」將發展農業深度遊與農業精品,規劃建立農業精品整合行銷平台;籌建3處平地森林遊樂區、4處遊艇專用泊區、2處示範級休閒漁港並開發多元遊程與新興市場。本方案相關產業之發展,除結合資通訊科技運用外,並依各地區特色規劃,例如東部地區具低環境污染及農畜優質休閒資源之特色,將結合「有機」與「休閒」之概念,發展高附加價值之有機休閒村,未來4年東部地區將規劃以每年營造至少1處有機休閒村為目標,以活絡在地產業,促進地區產業繁榮發展。
此次莫拉克風災農業損失嚴重,對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及農村生態環境影響甚大,災後農業重建不只要恢復原狀,更要提升農業永續發展的工作。本方案之推動將依國土保育為原則下進行,輔導重點精緻產業之復(重)建,透過救助措施、產業重建、災區資源環境重建及金融紓困等措施,期早日恢復農業產業機能;同時引進新興產業投資、營造永續生態環境、重建農村聚落等推動策略,如石斑魚產業復建,將以國土保育為優先,建構優質永續之產銷環境;藉由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重建,打造具國際水準的森林遊樂區及生態旅遊環境,以帶動傳統農業再造與轉型,穩定農產品供需及安定農漁民生活,期儘速恢復生產規模與生機,以確保產業競爭力。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提供嶄新農業願景,創造國人新的生活價值。推動本方案行動計畫,政府將在4年內投入經費新台幣242億元,預期至民國101年精緻農業產值約為1,349億元,其中健康農業產值達到740億元,卓越農業產值達287億元,樂活農業產值達322億元。同時,將創造約5萬3千個就業機會,繁榮農漁村經濟,提高農民所得,也提供安全的農產品,更多的造林綠化,更少的污染,開創自然的生活空間,提供國人更好的生活品質。由於本方案的推動,農業不但是維持人民生活,保障糧食安全之基本產業,也是高附加價值產業之一環,加上農業非經濟性功能之提昇,未來台灣農業將不只是經濟的產業,更是生活的產業,將使台灣農業邁向新的里程碑。
捌、附件
附件1、健康農業項下計畫之相關經費需求
1、擴大推動健康安全的吉園圃生產制度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建立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體系 策略二、建立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制度 策略三、推動吉園圃蔬果安全用藥示範區 策略四:強化健康農業之農藥使用管理 | 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輔導及推廣計畫 | 58,000 | 100,000 | 102,000 | 105,000 | 365,000 |
強化健康農業之農藥使用管理計畫 | 8,261 | 26,310 | 25,000 | 20,000 | 79,571 | |
合 計 | 66,261 | 126,310 | 127,000 | 125,000 | 444,571 |
2、推動有機農業倍增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二、加強有機農產品推廣與認驗證管理 策略三、加強拓展有機農產品行銷通路 策略四、作物有機栽培整合技術與經營管理 | 發展有機農業計畫 | 30,800 | 102,920 | 191,580 | 195,838 | 521,138 |
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提昇有機農業之驗證及產銷技術 | 46,200 | 52,200 | 57,420 | 63,162 | 218,982 | |
建立作物健康管理生產體系與有機農產品供應鏈計畫 | 89,636 | 140,809 | 125,000 | 125,000 | 480,445 | |
合 計 | 166,636 | 295,929 | 374,000 | 384,000 | 1,220,565 |
3、推動CAS優良農產品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推動CAS優良農產品驗證制度,確保驗證產品品質及標章公信力 策略二:開發國產CAS鮮乳及牛肉等產品市場 策略三:推廣便利性鮮食,拓展行銷市場 | 加強台灣優良農產品管理計畫 | 25,600 | 29,254 | 30,000 | 30,000 | 114,854 |
推動畜產品安全生產及產品檢驗計畫 | 2,500 | 5,000 | 15,000 | 15,000 | 37,500 | |
肉品衛生安全維護計畫 | 200,640 | 226,822 | 245,420 | 245,420 | 918,302 | |
優良水產品管理計畫 | 5,1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35,100 | |
推廣便利性鮮食計畫 | 0 | 3,000 | 5,000 | 6,000 | 14,000 | |
合 計 | 233,840 | 274,076 | 305,420 | 306,420 | 1,119,756 |
4、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推動產銷履歷與國際認驗制度接軌 策略二:選擇適當產品落實推動產銷履歷制度 策略三:落實驗證戶生產管理、追蹤查核與輔導 策略四:擴展產品通路,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 建構農產品產銷履歷安全體系計畫 | 30,000 | 20,000 | 20,000 | 20,000 | 90,000 |
建構安全農業管理資訊體系計畫 | 23,779 | 23,779 | 9,000 | 9,000 | 65,558 | |
推動外銷水果追溯系統計畫 | 10,000 | 20,000 | 20,000 | 20,000 | 70,000 | |
推動果樹產銷履歷計畫 | 25,082 | 20,000 | 20,000 | 20,000 | 85,082 | |
推動蔬菜及雜糧特作產銷履歷計畫 | 15,390 | 16,000 | 10,000 | 10,000 | 51,390 | |
推動稻米產銷履歷計畫 | 4,500 | 3,660 | 16,100 | 17,400 | 41,660 | |
推動茶葉產銷履歷計畫 | 8,772 | 6,000 | 10,000 | 10,000 | 34,772 | |
推動水產品產銷履歷計畫 | 48,959 | 22,000 | 58,200 | 58,200 | 187,359 | |
推動畜禽產品產銷履歷計畫 | 13,500 | 5,000 | 6,000 | 6,000 | 30,500 | |
合 計 | 179,982 | 136,439 | 169,300 | 170,600 | 656,321 |
附件2、卓越農業項下計畫之相關經費需求
1、農業生物技術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籌設「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策略二:強化產業性先導研究,並接續輔導進入商品化平台 策略三:建置商品化平台,補強中小企業研發人力與技術缺口 策略四:推動農業生技投資案例,扶植具競爭力跨國農企業 |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 | 197,200 | 197,200 | 238,600 | 262,500 | 895,500 |
「2010-2011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爭艷館」農業科技大展計畫 | 0 | 14,000 | 0 | 0 | 14,000 | |
合 計 | 197,200 | 211,200 | 238,600 | 262,500 | 909,500 |
2、蘭花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開發關鍵技術,擴大技術領先 策略二:建立蘭花品牌,耕耘國際通路 策略三:導引資金流入,建構優質環境 策略四:擴大產業規模,營造產業群落 策略五:推動災後輔導措施,協助蘭花產業重建 | 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計畫 | 70,000 | 348,000 | 272,000 | 0 | 690,000 |
建立優質蘭花輸出檢疫技術及推動雙邊檢疫諮商計畫 | 3,018 | 3,508 | 4,200 | 5,000 | 15,726 | |
蘭花市場拓銷及參展計畫 | 56,350 | 60,000 | 80,000 | 80,000 | 276,350 | |
蘭花產值倍增計畫 | 8,000 | 40,000 | 80,000 | 80,000 | 208,000 | |
合 計 | 137,368 | 451,508 | 436,200 | 165,000 | 1,190,076 |
3、觀賞魚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加強科技研發,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策略二:擴展市場行銷,提升外銷競爭力 策略三:加強產業輔導,健全經營體質 策略四:興建設置「外銷觀賞魚及水產種苗研發產銷暨物流中心」 | 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計畫(外銷觀賞魚及水產種苗研發產銷中心) | 0 | 120,000 | 750,000 | 320,000 | 1,190,000 |
觀賞魚市場拓銷及參展計畫 | 6,900 | 10,000 | 15,000 | 20,000 | 51,900 | |
發展觀賞魚產業計畫 | 34,880 | 34,000 | 120,000 | 160,000 | 348,880 | |
強化基因轉殖水產生物安全評估設施計畫 | 4,300 | 4,000 | 0 | 0 | 8,300 | |
優質水產種苗及觀賞魚關鍵技術研發-開發觀賞魚產業關鍵技術計畫 | 9,000 | 39,000 | 139,000 | 34,000 | 221,000 | |
合 計 | 55,080 | 207,000 | 1,024,000 | 534,000 | 1,820,080 |
4、石斑魚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二:加強災區復建,重視國土保育,建構優質環境 策略三:便捷運輸管道,加強行銷通路,耕耘全球市場 | 石斑魚產值倍增計畫 | 215,000 | 310,000 | 458,000 | 518,000 | 1,501,000 | |
水產品參展計畫(石斑魚) | 15,700 | 15,000 | 15,000 | 15,000 | 60,700 | ||
發展水產種苗產業計畫 | 16,735 | 12,000 | 29,000 | 30,000 | 87,735 | ||
優質水產種苗及觀賞魚關鍵技術研發-優質水產種苗量產技術研發計畫 | 46,000 | 46,000 | 46,000 | 46,000 | 184,000 | ||
石斑魚新興魚種關鍵技術研發計畫 | 0 | 10,000 | 10,000 | 10,000 | 30,000 | ||
建立石斑魚無特定病原種魚培育與種苗量產模場計畫 | 0 | 30,000 | 30,000 | 30,000 | 90,000 | ||
合 計 | 293,435 | 423,000 | 588,000 | 649,000 | 1,953,435 |
5、植物種苗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植物種苗國際市場行銷調查及智財權佈局 策略二:強化品種開發及建構量產技術 策略三:設置植物品種保護檢定與種苗驗證專責單位 策略四:輔導改善種苗經營管理體質及企業化 策略五:推動災後輔導措施,協助種苗產業重建 | 辦理亞太種子協會(APSA)2010年會計畫 | 0 | 10,000 | 0 | 0 | 10,000 | |
生物技術於植物品種開發及種苗驗證之應用研究計畫 | 18,813 | 35,000 | 35,000 | 35,000 | 123,813 | ||
植物品種保護檢定作業環境建構計畫 | 0 | 50,000 | 0 | 0 | 50,000 | ||
植物種苗產業輔導計畫 | 5,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35,000 | ||
合 計 | 23,813 | 105,000 | 45,000 | 45,000 | 218,813 |
6、種畜禽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推動亞太種畜禽中心及產業科技整合應用 | 推動亞太種畜中心計畫 | 7,500 | 19,000 | 25,000 | 25,000 | 76,500 |
種畜禽產業科技整合應用計畫 | 1,200 | 30,000 | 30,000 | 30,000 | 91,200 | |
合 計 | 8,700 | 49,000 | 55,000 | 55,000 | 167,700 |
附件3、樂活農業項下計畫之相關經費需求
Ⅰ.農業深度旅遊
1、休閒產業與農村旅遊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打造優質農村旅遊環境 策略二:開發多元主題遊程及旅遊商品 策略三:發展農新興農業旅遊市場 策略四:發展樂活社群平台 | 休閒農業加值發展計畫 | 652,486 | 670,000 | 790,000 | 868,000 | 2,980,486 |
農業後繼者培育計畫 | 0 | 26,000 | 40,000 | 45,000 | 111,000 | |
參與式農村特色營造及農村體驗計畫 | 382,000 | 430,000 | 450,000 | 490,000 | 1,752,000 | |
運用資通訊科技促進農業加值策略 | 30,000 | 0 | 30,000 | 30,000 | 90,000 | |
合 計 | 1,064,486 | 1,126,000 | 1,310,000 | 1,433,000 | 4,933,486 |
2、森林生態旅遊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健全森林育樂基礎設施 策略二:提升服務及環境品質 策略三:提供公眾參與服務機會 策略四:強化森林自然教育功能 策略五:發展森林育樂主題活動 策略六:充實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資訊 | 綠色造林-平地森林遊樂區計畫 | 36,000 | 500,000 | 1,000,000 | 500,000 | 2,036,000 |
加強森林永續經營-建置全國步道系統計畫 | 296,250 | 270,510 | 425,000 | 485,000 | 1,476,760 | |
加強森林永續經營-森林育樂發展計畫 | 480,000 | 481,390 | 660,000 | 720,000 | 2,341,390 | |
保育教育館生物多樣性教育推廣計畫 | 10,000 | 14,000 | 15,000 | 15,000 | 54,000 | |
合 計 | 822,250 | 1,265,900 | 2,100,000 | 1,720,000 | 5,908,150 |
3、海岸漁業旅遊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發展休閒樂活漁港,推動漁港設置遊艇碼頭 策略二:提升漁遊服務品質,規劃優質休閒遊程 | 樂活漁港-漁港領航計畫 | 75,000 | 600,000 | 1,100,000 | 825,000 | 2,600,000 |
漁遊台灣-推動生態旅遊計畫 | 10,000 | 40,000 | 70,000 | 70,000 | 190,000 | |
水族生態教育展示計畫 | 10,927 | 10,000 | 15,000 | 15,000 | 50,927 | |
合 計 | 95,927 | 650,000 | 1,185,000 | 910,000 | 2,840,927 |
Ⅱ.農業精品
1、農業精品整合行銷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規劃建立整合行銷平台 策略二:建立農產品台灣下單大陸取貨運作機制 策略三:加強農漁會百大精品行銷 | 農產品台灣下單大陸取貨運作機制規劃推動計畫 | 2,500 | 9,500 | 5,000 | 5,000 | 22,000 |
農漁會百大精品選拔暨行銷計畫 | 20,000 | 26,000 | 55,000 | 70,000 | 171,000 | |
合 計 | 22,500 | 35,500 | 60,000 | 75,000 | 193,000 |
2、台灣茗茶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發展地方特色好茶,提昇消費信心 策略二:形塑精美、創意之茶品包裝,提高消費意願 策略三:積極拓展行銷通路,擴大多元行銷管道 | 推動台灣茗茶計畫 | 1,368 | 10,000 | 15,000 | 15,000 | 41,368 |
合 計 | 1,368 | 10,000 | 15,000 | 15,000 | 41,368 |
3、農村美酒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提升製酒技術及酒品品質,強化市場競爭力 策略二:型塑「農村美酒」品牌形象 策略三:穩固在地銷售,開拓新行銷管道 策略四:發揮真實體驗優勢,開拓新消費市場 | 農村酒莊輔導計畫 | 13,000 | 29,000 | 30,000 | 30,000 | 102,000 |
合 計 | 13,000 | 29,000 | 30,000 | 30,000 | 102,000 |
4、經典好米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建構國產米新鮮優質特色 策略二:開發多元行銷通路與市場 | 稻米產業結構調整計畫-良質米分級檢驗驗證及行銷推廣 | 10,000 | 10,000 | 15,000 | 20,000 | 55,000 |
合 計 | 10,000 | 10,000 | 15,000 | 20,000 | 55,000 |
5、竹製精品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開發創新竹製產品技術,應用於民生及高科技產業 策略二:提升竹炭生產品質管理,推動國際驗證 策略三:建構國際竹產業網絡資訊平台 策略四:營造群聚聯盟,拓展國際新興市場 | 加強森林永續經營-國公有造林及林產產銷輔導計畫 | 15,000 | 50,000 | 55,000 | 60,000 | 180,000 |
合 計 | 15,000 | 50,000 | 55,000 | 60,000 | 180,000 |
6、金鑽水產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提高技術門檻,創新加工及保鮮技術 策略二:擴大品質驗證,保障產品品質 策略三:建構品牌特色,建立頂級精品市場 策略四:拓展行銷通路,建立穩定供應鏈體系 | 推動金鑽水產計畫 | 3,367 | 46,000 | 70,000 | 50,000 | 169,367 |
合 計 | 3,367 | 46,000 | 70,000 | 50,000 | 169,367 |
7、優質畜產
推動策略 | 計畫名稱 | 98至101年度經費需求(單位:千元) | ||||
98年度 | 99年度 | 100年度 | 101年度 | 合計 | ||
策略一:建立特色禽品供應體系及推廣行銷 策略二:開發農水畜機能性精品 策略三:開發具有健康概念的優質畜產精緻產品及可常溫流通之調理產品 | 各地禽品產銷輔導計畫 | 2,500 | 26,297 | 32,000 | 32,000 | 92,797 |
開發農水畜機能性精品計畫 | 0 | 7,000 | 8,000 | 8,000 | 23,000 | |
產地特色化優質畜產精品之開發計畫 | 0 | 2,500 | 2,500 | 2,500 | 7,500 | |
合 計 | 2,500 | 35,797 | 42,500 | 42,500 | 123,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