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106年交通
事業鐵路、公路、港務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代號:
20110-29410
40110-40910
50110-50610
60110-60610
61110-61510
70110-70510
71110-71510
全一張
(背面)
等 級:薦任、員級晉高員級
類科(別):各類科-公務、各類別-關務、鐵路、公路、港務
科 目: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3.
董仲舒曾對漢武帝獻〈賢良對策〉說道:「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
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關於本文意旨,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為政當循自然變化而變化,不宜過度干預擾民
勤能補拙,只要武帝奮發向上,國政必然欣欣向榮
武帝應廣納賢臣建言,政策思考才能綿密如網,以收功效
武帝欲求國治民安的願望,必須在施政上採取相應的改革與調整
4.
「無智不是一定會生罪惡的;而產生危險的罪惡,只有誤謬底觀念而已。我們迷惑方向的,
不是不知,而由於我們底知和誤解。」下列選項與上文內涵相近的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說苑.臣術》:「簡子有臣尹綽、赦厥。簡子曰:『厥愛我,諫我必不於眾人中;綽也不
愛我,諫我必於眾人中。』尹綽曰:『厥也愛君之醜,而不愛君之過也;臣愛君之過,而不
愛君之醜。』」此寓言旨在勸戒吾人:
察言觀色,機智勸諫 體貼入微,婉言相勸
明辨是非,聞過則喜 隱惡揚善,忠心護主
5.
「茇仔、芭樂、番石榴,都是同一種植物。中文正名番石榴,說明它是外來的,和番茄、番
薯、番麥,以及別名番薑的辣椒一樣,都是原產於美洲的植物。徐珂纂輯的《清稗類鈔》有
一條『閩人食番石榴』,說『……(番石榴)價至賤,一二文即可市斤許,小兒且以之充飢,
幾乎人人喜食之,謂可辟瘴癘。然初至其地者,觸之,即覺有一種惡臭,然久而亦聞其香矣。』
我是吃茇仔長大的,聽到人家說它臭惡,當然氣惱不平,番石榴這麼馨香,怎麼會是臭呢?
這些人真是沒見識,不懂行。」根據引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氣味之美惡,除主觀因素之外,還深受風土習俗的浸淫濡染
番石榴原本是舶來品,落地生根後,價值感不高,並不受歡迎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番石榴獨令人珍愛,衍生可觀的商業價值
番石榴風味奇佳,屬於庶民食物,難登大雅之堂,世人嗜臭,故習焉不察
6.
程顥〈酌貪泉〉:「中心如自固,外物豈能遷?」其表述的心境,與下列詩句相似的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淵明〈飲酒詩〉之五)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鹿柴〉)
7.
春秋時代子產有「天道遠,人道邇」的思想,下列選項何者意涵最相近?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8.
「儲存、刪除。成千上萬已然記不清的簡訊,曾經不經意的流失,如同斷絕記憶。……微小的
一片晶體靜靜地藏匿在手機內層,儲存著、遞換著各種無聲的吶喊,只有它真正分享過人們
的歡悅與哀傷,只有它刪除去人們的愛和遺忘,彷彿逐漸替代人們的思念及其情感,有一天,
是否人們會放棄大腦與心跳,是否拋盔棄甲的全然交付給一片比指甲還要微小的晶體;金屬
冷冽,浸蝕毀壞,淪陷所有靈魂。」關於此文意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現今社會使用簡訊出現浮濫現象
頻繁的簡訊來往反而使得人情淡薄
人們過分依賴晶片儲存記憶,最後靈魂終將淪陷
簡訊儲存於微小且會浸蝕毀壞的晶片中極易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