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102年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102年交通事業郵政、港務、公路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代號:
等別(級): 佐級晉員級
類科(別): 各類科-郵政、港務、公路
科 目: 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全一張
(
)
50710-51110
61210-62510
71110-71910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先秦各家多有對伯夷的
評論,下列何者反映出法家的立場?
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
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
伯夷、叔齊者,武王讓以天下而弗受,二人餓死首陽之陵。若此臣不畏重誅,
不利厚賞,不可以罰禁也,不可以賞使也,此之謂無益之臣也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立於惡人之
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
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焉
荀子學說標榜性惡,認為人先天有好利之心,如果沒有善加引導,終將趨惡,也
因此荀子特重學習的重要,下列文字摘自《荀子.勸學》,試問那段文字最能表
現上述觀點?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
為聖人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
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
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關於下列文字敘述,何者在文義理解上具有生態保育意識?
蘇堤度六橋,堤兩旁盡種桃柳,蕭蕭搖落。想二三月柳葉桃花,遊人闐塞,不
若此時之為清勝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
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
材木不可勝用也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
用,而莫知無用之用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
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左光斗)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
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姦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下列對人物言語動作的說解,正確的選項是:
「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實乃寫史可法履險如夷的勇敢
「無俟姦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實為憂心史可法安危
「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可見史可法戒懼謹慎之個性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喻指左光斗之不知變通
下列有關書信的敘述何者正確?
寫信給老師的「啟封詞」可使用「敬啟」
寫信給同學的「提稱語」可使用「台鑒」
蘇軾寫信給蘇洵的「提稱語」可使用「如晤」
書信結構的「前文」依序應包含:稱謂/開頭應酬語/提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