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年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104年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
104
年交通事業公路、港務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代號: 全一張
(背面)
等級: 薦任、員級晉高員級
類科(別): 各類科-公務、各類別-關務、公路、港務
科目: 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20110-29110
40110-40910
50110-51010
60110-61310
「我真正的問題其實是,這強烈美感的根源是什麼?美的感動來自於美?於愛?或者於其他,
譬如真、善?我知道我的孩子美,同時我知道他的美只對我和他父親有強烈的打動力,對別人
他不過是個可愛的孩子。我知道我先愛他,然後看見他美,然後這美強化我對他的感情。……
當我抱緊孩子,我因為自己竟而有這樣之摯愛而經驗感情的極致,而拔起到美的巔峰,這美基
於我愛孩子,而不是孩子愛我。」(張讓〈親子沈思〉)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最貼近文意?
父母對子女的愛不求回報
美感的動力來自心中有愛
懂得欣賞才能進一步去愛
用愛的眼光感受萬物之善
《幽夢影》云:「雲映日而成霞,泉挂巖而成瀑,所托者異,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貴
也。」其旨意與下列何語相同?
君子掩人之過以長善,小人毀人之善以為功
桑者閒矣,十畝其寄心也;碧山閒矣,桃花流水其寄心也
人之邪正,必謹於所習。習與正人居則正,習與不正人居則不正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
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
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者多似此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本文之意旨最接近下列那一個選項?
為學作文務必謹慎,小心筆誤
燕國大治,是由於郢人勸諫的功勞
學者不明就裡,多穿鑿附會、扭曲原意
豐富的聯想力,能夠讓錯誤轉化成前進的動力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其下有一貓,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姻家,一見曰:「此
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有
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貓眼早暮則睛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此亦善求古人筆
意也。(沈括《夢溪筆談》)
歐陽脩請吳丞相細察牡丹和貓眼的樣態,試探其鑑賞能力
吳丞相細察牡丹和貓眼的樣態,提供鑑賞畫作的一種角度
畫工雖摹繪精巧,卻沒留意牡丹和貓眼的樣態有時間之別
由牡丹和貓眼的樣態,可推知歐陽脩偏好於正午時間作畫
閱讀下文,回答第 9題至第 10 題
秦繆公嘗出而亡其駿馬,自往求之,見人已殺其馬,方共食其肉,繆公謂曰:「是吾駿馬也。」
諸人皆懼而起。繆公曰:「吾聞食駿馬肉,不飲酒者殺人。」即以次飲之酒。殺馬者皆慚而去。
居三年,晉攻秦繆公,圍之,往時食馬肉者,相謂曰:「可以出死報食馬得酒之恩矣。」遂潰
圍。繆公卒得以解難,勝晉獲惠公以歸。(劉向《說苑》)
「吾聞食駿馬肉,不飲酒者殺人」意謂:
我聽說吃完駿馬肉若不喝酒,容易傷身
我聽說吃駿馬肉的人,不因喝酒而亂性
我聽說吃駿馬肉後若再飲酒,便會喪命
我聽說喝酒前先吃駿馬肉,對身體較好
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文中的四個「之」,意義皆不相同
文中的三個「其」,指稱的對象皆相同
秦繆公認為「君子報仇,三年不晚」,故暫不追究殺馬者
劉向述此故事的主要用意,在強調「知錯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