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題 代號:22240  全一張
(正面)
等 別:高考二級
類 科:水利工程
科 目:高等水文學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請接背面) 
 
 
一、假設有一均質(homogeneous)滲漏拘限(confined)含水層,其穩態、一維水流
(x方向)的水力水頭(hydraulic head, h)滿足下列微分方程式: bK
I
dxhd −=
2
2[I為滲
漏率,K為水力傳導係數(hydraulic conductivity),b為含水層厚度]。已知含水層的
左邊( 0=x)邊界和右邊( l
=)邊界皆為定水頭(constant head)情況,兩邊水力
水頭皆為 c
hh =。 
請推導出該含水層之水力水頭隨 x方向變化之方程式。(10 分) 
請計算當 x坐標位於何處時,水力水頭有最大值?(5分) 
承上題,水力水頭之最大值為何?(5分) 
請計算在左右邊界之中點(即 2
l
x=)的單位寬度流量。(10 分) 
二、假設某一集水區 2小時有效降雨之單位歷線 ),2(
U如下表所示: 
時間(hr)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流量(cms)  0  2  18 24 35 48 32 21 15 5  0 
試計算該集水區面積。(以 km2表示)(10 分) 
試求該集水區 3小時有效降雨之單位歷線 ),3(
U。(10 分) 
若此集水區有兩場延時各為 3小時之降雨事件,其中第一場降雨強度為 3.5 cm/hr,
第二場降雨在第一場降雨後中止 1小時才開始,其降雨強度為 2.2 cm/hr。已知
第一場與第二場降雨事件平均入滲率分別為 5 mm/hr 與2 mm/hr,且河川基流量為
5 cms,試計算該集水區由於此兩場降雨事件所形成之最大流量為何?(10 分) 
 
 
  
 

105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題 
代號:22240 
全一張
(背面)
等 別:高考二級
類 科:水利工程
科 目:高等水文學
 
 
 
 
三、假設一水庫之出流量 Q與蓄水量 S關係如下圖所示。已知該水庫初始(
0=t
)出流量
等於入流量,下表為水庫某水文事件之入流歷線資料,試求該水庫在此水文事件下
之最大出流量。(20 分) 
時間(hr)  0 1 2 3 4 5 6 7 
入流量(cms)  0  50 100 75 50 25  0  0 
 
 
 
 
 
 
 
 
 
 
 
 
 
四、某一集水區已連續監測 20 年的年尖峰洪水位 Q(cms),其紀錄資料有下列統計值: 
 
∑
=
=
20
1
370
ii
Q , 
∑
=
=
20
1
2
7100
ii
Q ,  142000
20
1
3
=
∑
=ii
Q 
假設該集水區年尖峰洪水位滿足皮爾遜第 III 型分布(Pearson type III distribution)。 
請推估 100 年迴歸期之洪水的年尖峰洪水位 Q為何?(10 分) 
請推估第 21 年之尖峰洪水位 Q大於 23.33 cms 的機率?(10 分) 
標準常態分布累積機率表 
F(z) 0.5 0.6 0.7 0.8 0.9 0.95 0.98 0.99 
z  0  0.25 0.52 0.84 1.28 1.65 2.05 2.33 
∑
=
−
−
=
n
ii
QQ
n
S
1
2/12
])(
1
1
[,
3
1
3
)2)(1(
)(
Snn
QQn
C
n
ii
s
−−
−
=
∑
=
,
}1]1
6
)
6
{[(
2
3
−+−=
ss
s
T
CC
z
C
K
 
0 20 40 60 
0
100
200
300
Q(cms)
t+Q(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