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題 代號:20150  全一頁
等 別:高考二級
類 科:ㄧ般行政(一般組)
科 目:公共政策研究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請接背面) 
 
 
一、哈佛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中,從
哲學思想層面來論辯各項政策議題。請說明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與自由至上主
義(Libertarianism)的主張,並舉實際政策案例來說明兩種主義的政策立場。(25 分) 
二、第一代政策執行研究學者 Sabatier 與Mazmaniann 所提出的政策執行模型,指出「政
策問題的可處置性」、「法令規章的執行能力」與「影響執行的非法規因素」三大自
變項,會影響「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請用這個模型來描述與解釋臺北市
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的執行結果。(25 分) 
三、國內外關於民意與公共政策間實證關係的研究,有一類是針對多項政策議題來蒐集
民意調查資料,以比較多數民意是否支持目前的公共政策。研究結果顯示,有相當
比例的公共政策與多數民意並不一致。為何一個民主國家的許多政策會與多數民意
不一致?試闡述其產生之原因。(25 分) 
四、政府制定與執行公共政策是為了要解決問題,因此能精確診斷問題的嚴重程度,不
但是政策制定的前置作業,也是政策執行後評估成效的必要工作。有關問題嚴重程
度的診斷,一般可採用客觀與主觀兩類指標來衡量。請以貪瀆問題為例,說明可運
用的客觀指標與主觀指標,以及這兩類指標的功能與限制。(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