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1010
頁次:4
-
4
28 下列何者是認知行為理論主要的處遇目標之一? 
 
提升案主的壓力管理能力 協助案主維持系統間的穩定性 
修正案主不理性的自我對話 增加案主實現自我期望的機會 
29 「離婚」是屬於下列那一種類型的危機? 
發展性危機 意外性危機 存在性危機 環境性危機 
30 下列何者並非評量案主是否陷入危機狀態的重要要素之一? 
 
個人平時因應問題的機制,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 本身經常使用防衛性機轉解決問題 
個人本身有明顯嚴重的情緒困擾 個人面臨的問題具有複雜度與緊急性 
31 有關 Reamer 的倫理抉擇指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他人的自我決定權優先於個人的基本福祉權利 
個人本身的基本福祉權利優先於個人的自我決定權 
維護個人私益優先於公共利益 
當個人基本福祉權利與民間組織的規則相衝突時,個人基本福祉權利可優先考量 
32 有下列情事,何者並非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81 條的規定,不得擔任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兒
童課後照顧服務班及中心之負責人或工作人員? 
 
有性騷擾行為,經有罪判決確定 
有性侵害行為,被起訴 
行為不檢損害兒童及少年權益,其情節重大,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身心狀況違常,經主管機關委請相關專科醫師認定不能執行業務 
33 強調行動的後果要帶給整體社會最大的快樂,是下列那一個倫理學的核心觀點? 
權利論 義務論 效用主義 直覺論 
34 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根據社會工作師法第 17 條訂定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中,下列何者並非其倫理
守則之原則? 
 
尊重 關懷 守法 服務 
35 根據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訂定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中,有關社會工作師應保守業務秘密,但是有
特殊情況時保密是需要受到限制。請問下列何者並非倫理守則中所規範的特殊情況? 
案主死亡時  負有警告責任時 
負有法律規定相關報告責任時 案主有致命危險的傳染疾病時 
36 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3條所定家庭成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配偶或前配偶  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家長家屬或家屬間關係者 
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或直系姻親 現為或曾為三親等以內之旁系血親或旁系姻親 
37 下列何者為採優勢觀點個案管理者的任務?①協助案主覺察其問題的成因  ②促進案主澄清與確定目標 
③增強案主運用自然資源  ④協助案主確認其目標的意義與重要性 
①②③④ 僅①②③ 僅②③④ 僅①③④ 
38 依據 Reamer 的說法,下列那一項是允許揭露機密資訊的條件? 
有足夠證據顯示,案主有精神疾病 案主的暴力行為是可以預見的 
案主的問題行為是即將發生的 社會工作人員必須認識可能的受害人 
39 社會工作人員在助人的過程中,進行處遇之前的階段工作為何? 
建立關係 探索,評估和計畫 分類和分析 探索和總結 
40 一個 17 歲的案主被性侵犯後尋求社會工作人員(以下簡稱社工)的服務。案主的母親已經簽了一份資訊
揭露同意書,允許社工與學校討論。社工接到案主的英文老師電話,其擔憂案主的成績下降問題,並想
知道案主最近是否發生了什麼事。社工應先如何回應? 
 
先與自己督導討論,以確定有那些資訊可以揭露 
先與案主的母親討論,以確認她覺得有多少資訊可以讓老師知道 
告訴老師案主不幸被性侵犯,並要求其要保密 
先與案主討論她是否同意有任何資訊被揭露,和揭露資訊的可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