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1060
頁次:4
-
4
17 「雨是一種單調而耐聽的音樂,是室內樂,是室外樂;戶內聽聽,戶外聽聽;冷冷,
那音樂。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
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穀咕咕的啼聲。」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下列選項,何者最貼近上文中作者的心情?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8 王鼎鈞《碎琉璃.序文》(節錄):「琉璃是佛教神話裡的一種寶石,它當然是不
碎的。/人不可能擁有真正的琉璃,於是設法用礦石燒製,於是有晶瑩輝煌的琉璃
瓦。/琉璃瓦離「琉璃」很遠,「琉璃燈」離琉璃更遠。/至於「琉璃河」,日夜
流去的都是尋常淡水,那就離「琉璃」更遠了。/生活,我本來以為是琉璃,其實
是琉璃瓦。/生活,我本來以為是琉璃瓦,其實是玻璃。/生活,我本來以為是玻
璃,其實是一河閃爍的波光。/生活,我終於發覺它是琉璃,是碎了的琉璃。」作
者文中所要表達的人生體驗為何?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掌握自我、從容出入各類角色,甚至由事件中全身而退 
我們每個人能夠活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是一項奇蹟,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
一無二的傳奇主角 
在人們虛虛實實的交通中,不免感到迷惑,一切彷彿是真實,卻又那麼虛浮 
尋找答案的過程雖然不免酸楚,但卻也是一種成長,一種對生活的理解 
閱讀下文,回答第 19 題至第 20 題: 
    如同智慧需從生活經驗裡提煉,一個人對家族歷史的興趣也必須等到青春烈焰燃盡
了,眼瞳裡沒了火苗,才能靜心尋找先人足跡。然而,一人、一家、一族歷史皆是時代
洪流之旁支,我沿著幽深的時光甬道洄溯,原以為會找到我的先祖    他年輕力壯,在
彼端等我,沒想到一攤開臺灣開發史,出了時光甬道,赫然看到成千上萬荷鋤戴笠,正
等待船隻欲尋找海外天堂的浪子。 
    他們面目黧黑,衣衫藍縷,眼睛裡閃著最後一絲希望。 
    他們生死未卜。 
    他們之中大部分成為各姓宗祠裡虔誠禮拜的「入臺開基祖」。 
    (摘錄自簡媜《天涯海角》) 
19 本段文字主要傳達的文意,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古早臺灣,一人之生,往往建築在眾人的死亡上 
當我們追索自身的家族史,同時也鉤沉了其他氏族的歷史 
每一支姓氏遷徙的故事,都是整個族群共同記憶的一部分 
臺灣以她海域般的雅量匯合每一支氏族顛沛流離的故事合撰成一部大傳奇 
20 根據上文,「出了時光甬道,赫然看到成千上萬荷鋤戴笠,正等待船隻欲尋找海外
天堂的浪子。他們面目黧黑,衣衫藍縷,眼睛裡閃著最後一絲希望」的文意判斷,
這一批「浪子」,指的是那一時期移民臺灣的漢人? 
1949 年隨國民政府渡海來臺的各省百姓 
1895 年甲午戰爭失敗,因清廷割讓臺灣而移民來臺的百姓 
乾隆至嘉慶年間,因沿海天災鬧飢荒而渡海來臺開墾尋糧的百姓 
明末清初,受鄭氏父子號召攻打被荷蘭人殖民佔領的臺灣的官兵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