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考 社會工作師 H1國文(作文與測驗) 試卷

pdf
264.1 K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2年第一次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醫師中醫師考試
分試考試中醫師營養師心理師醫事檢驗師護理師、
社會工作師考試、特種考試聽力師、牙體技術人員考試、
102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特種考試語言治療師考試試題
別:高等考試
科:社會工作師
目:國文(作文與測驗)
考試時間: 2 小時
※注意:禁使
代號:11110
頁次:4
1
甲、作文部分:(60 分)
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由左至右橫式作答,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不得於試卷上書寫姓名或入場證號。
作家劉克襄嘗言:「作家在長年的生活歲月裡,以家園山川做為背
景,展開生命悸動的書寫,描繪自己的成長,往往是一塊土地最深沉感
人的文字紀錄和生活刻劃。」身處寶島臺灣這塊土地,每一個人對於孕
育自身成長之家鄉歷史人文山川地理風物文化定當有深刻感受,
請以「家鄉之美題,在「地理景觀」與「心靈風景」之間,作文一
篇,見證您與土地的微妙互動。
乙、測驗題部分:(40 1111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20 題,每題 2分,須用2B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張秘書要布置縣政府辦公室,下列那一副對聯不適合作為縣長的座右銘?
百里才疏勤補拙,一官俸薄儉能廉
枉要民眾一文錢,請唾吾面;實行公僕兩個字,勉盡我心
庶民築靈臺,其惟賢者乃能樂此;工師得大木,毋許匠人斲而小之
為政不在多言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當官務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
下列詩詞,何者所描寫的是秋天的景象?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
多。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新笋看成堂下竹,落
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戰國策》:「衍將右韓而左魏,文將右齊而左魏。二人者,將用王之國。」
中「右」通「佑」字,有佑助之意。下列選項中「右」字的用法及詞性,何者與
此相同?
濱渠下田,賦與貧人,無令豪「右」得固其利(《後漢書.顯宗孝明帝紀》)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王叔陳生與伯輿爭政「右」伯輿王叔陳生怒而出奔《左傳襄公十年》
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漢書.高
帝紀》)
代號:11110
頁次:4
2
下列選項中各組名詞意義何者近似?
瓊漿∕杜康∕壺觴
軌範∕繩尺∕子規
漏壺∕銅鈴∕日晷
汗青∕丹墀∕韋編
下列各詩句所詠,皆與節慶有關,何者配對正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重陽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中秋
下列詩作: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崔顥) 不堪今日望鄉意,
強插茱萸隨眾人(楊衡)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
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若依節令先後排序,正確的是:
①④③②
④①③②
④③②①
④③①②
「時然而然,眾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聖人之道在焉
夫君子有窮苦顛跌不肯一失詘己以從時者不以時勝道也故其得志於君,
則變時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術素修而志素定也(王安石〈送孫正之序〉
此段文字認為君子能「變時而之道若反手然」的原因是下列何者?
理解時代變化
素有清高聲望
堅守正道之志
奉獻國家之心
「處身者不為外物眩晃而動,則其心靜;心靜,則智識明。是是非非,無所施而
不中。夫是是近乎諂,非非近乎訕。不幸而過,寧訕無諂。是者,君子之常,是
之何加?一以觀之,未若非非之為正也。」(歐陽修〈非非堂記〉)文中所言,
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作者勸人不宜多涉入人事之是非
作者認為只要平心靜氣,生命中便不再有是非之爭
作者認為指出別人的缺失以求改正比讚美他人之長重要
作者追求的是不去批評上司,亦不接受下屬諂媚的寧定心態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
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蘇洵〈名二子說〉)蘇洵為兒子蘇轍命
名,從「處乎禍福之間」,可見其意為何?
禍福相倚,常懷憂患
禍福惟人,謹言慎行
禍福與共,相互扶持
禍福同免,遠害保身
歐陽修〈上范司諫書〉:「布衣韋帶之士,窮居草茅,作誦書史,常恨不見用。
及用也又曰彼非我職不敢言或曰我位猶卑不得言得言矣又曰我有待。
是終無一人言也可不惜哉!」依據上文的內容以及行文的對象,下列何者不會
是歐陽修對於諫官的期許?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勇於論事,不畏誅罰
一朝拜官,夕上奏疏
直辭正色,面爭廷論
代號:11110
頁次:4
3
閱讀下文,推斷□內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柔軟的海面恰是飛魚季節正常的氣候划了一百多槳的光景小蘭嶼在星空下成了
凸出於海面的影子,祖靈□□的島嶼。九人十槳,動作劃一是經驗豐富的槳手們的
組合和默契,各個皆顯得□□□□,意志堅定。(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
客遊∕精神抖擻
客遊∕趾高氣揚
休憩∕精神抖擻
休憩∕趾高氣揚
「沿用『匠氣』這樣的形容詞來形容一些不自然與造作的畫幅,雖然可以算是貼
切,但是,卻也總有誤導的影響讓我們有了錯覺,以為畫畫不成就可以轉行去
做工匠,以為真正的工匠在才情與努力的程度上都低於真正的畫家。」(席慕蓉
《寫生者》)此段文字能給我們那一種啟示?
矯揉造作是缺乏創造力的表徵
社會上經常可見對畫家的溢美
熟悉的語言可能隱含思想陷阱
不努力的人總是歸咎於沒天分
古人謂鷗,有江鷗、信鷗、信鳧等,名稱歧異,也沒有細心的分科過。而其中
《南越志》云:「江鷗一名海鷗,在漲海中隨潮上下。常以三月風至,及還州嶼,
頗知風雲,若群至岸必風,渡海者以此為候。」當是舊記載裏較詳細的描述了。
鑑於此一九四○年的人毫不客氣的下此評語他們對於鳥類的觀察,始終
不細緻、不正確,遺下的記載,尤屬簡略殘缺,常在名辭方面,輾轉注釋,乃愈
增其迷糊。
說這話的人不知是誰我想要歸究古人觀察鳥類的迷糊應是缺了望遠鏡
一九八○年時我們已有了精良的望遠觀察的又如何呢?也許更入微了,卻
未必優於《南越志》那樣詳細的記載。
下列選項,何者近於上述文字之旨?
成果之優劣,不盡然取決於工具之良窳
現代科技使人自負,破壞環境甚於以往
自然之美從無改變,但今人卻無心欣賞
當器物日益精良,人心卻開始日漸毀壞
「如何把觀察到的情景先在自己的大腦中整理出一條清晰的道理利用洗練的
敘述方法把這條理路表達出來不但是成為一個大科學家也是成為一個大文學
家的必要條件(事實上是成為任何方面的『名家』的條件之一)君不聞乎?『世
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所謂『洞明』,所謂『練達』,不外乎是理
路清楚罷了有人以為文學家不必像科學家一樣思路清晰才是大錯特錯(王
寶貫〈觀察與記錄〉本段文字認為要成為某方面的『名』具備那些能力?
分析歸納與精確表達
資料整理與檔案管理
關懷他人與理路清楚
人情練達與自我犧牲
「同樣地,簞食瓢飲不美,美的是居陋巷不改其樂的人;竹篁短籬不美,美的是
採菊東籬下的人在我們夜眠不過數尺、日食不過三頓的現實生活中,日漸繁複
精緻的物質有時可以引起一聲驚呼但總是瞬間即滅。對設計者而言,可能透過
創造的過程掌握到美對銷售者而言能經由販賣過程因擁有再運用的資金而
油然心喜可是,對擁有它的消費者而言,透過交易行為而得到的物品能在我們
的生活中引發多長的驚呼、激出多重的美麗,就很值得玩味了。」(簡媜《微暈
的樹林》)這段文字中,作者認為美的感受主要取決於:
精緻不凡的設計
充滿巧思的創造
超然自在的境界
不期而遇的獲得
代號:11110
頁次:4
4
夫孔孟之時,去周之初已數百歲,其舊法已亡舊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獨明先
王之道,以為不可改者,豈將強天下之主以後世之不可為哉?亦將因其所遇之時,
所遭之變,而為當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變固殊,其
法固異,而其為國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後,未嘗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蓋法
者,所以適變也,不必盡同;道者,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
二子者守此,豈好為異論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謂不惑乎流俗而篤於自信者也。
戰國之遊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
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
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
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
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時適變,為法不同,而考之無疵,用之無弊。故古之聖賢,
未有以此而易彼也或曰「邪說之害正也宜放而絕之則此書之不泯其可乎?」
對曰:「君子之禁邪說也,固將明其說於天下,使當世之人皆知其說之不可從,然
後以禁則齊;使後世之人皆知其說之不可為,然後以戒則明;豈必滅其籍哉?放而
絕之,莫善於是。」(曾鞏〈戰國策目錄序〉)
請依上文回答第 16 題至第 18
文中認為孔孟在「舊法已亡」、「舊俗已熄」的時代,仍主張「先王之道」的理
由是什麼?
孔孟想要返回古代的儉樸風氣
孔孟認為先王之道不因時代而改變
孔孟明察當時的時代已非過去的狀態
孔孟因為反對遊士之說而無法忘懷先王之道
文中「遊士」和孔孟選擇不同的原因為何?
目光短淺,急功好利
未受教化,思慮不周
崇武尚勇,喜好戰爭
道德低落,心術詭詐
本文作者既知這些遊士言辭之弊,卻仍主張保留其書,其理由為何?
使人能鑑於其弊而知杜絕
盼能保留菁華而去其糟粕
留下史錄予後人自行評斷
不能因人廢言而玉石俱焚
「昔呂文懿公,初辭相位,……有一鄉人,醉而詈之,呂公不動,謂其僕曰:
『醉者勿與較也。』……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獄。呂公始悔之曰:『使當時稍與計
較,送公家責治,可以小懲而大戒;吾當時只欲存心於厚,不謂養成其惡,以至於
此。』」(袁了凡《了凡四訓》)
請依上文回答第 19 題至第 20
下列選項,何者為非?
「詈」:多話
「責治」:處罰懲治
「存心於厚」:心懷仁厚
「不謂」:不料、意想不到
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上文意旨?
勿以善小而不為
規過須及時,以杜後患
喝酒易亂事,不可為之
少若為小惡,大必為大惡
類科名稱:
102年第一次專技高考醫師中醫師考試分試考試、中醫師、營養師、心理師、醫事檢驗師
、護理師、社會工作師考試、特種考試聽力師、牙體技術人員考試、102年特種考試語言
治療師考試
科目名稱:國文(作文與測驗)(試題代號:1111)
題  數:20題
測驗式試題標準答案
考試名稱:
標準答案:
題號
CBCAC BCCDA CCAAC BAAAB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備  註:
題號
答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社會工作師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