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應檢參考資料

pdf
413.29 KB
38 頁
yeazu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
※※※※※※※※※※※※※※※※※※※※※※※※※※※※※※※※
試題編號:12300-930201
審定日期: 93 11 27
修訂日期: 97 11 7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應檢參考資料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應檢參考資料
錄
壹、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使用說明.......................................................1
貳、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應檢人注意事項...................................................2
參、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 3-34
肆、測試規則及安全事項.....................................................................................................35
伍、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辦理單位時間配當表.........................................36
1
壹、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使用說明
一、 本術科試題共分四項,其中第一項有二站,第二項有四站,第三項有三站,第四項有
一站。四項中如有分站,則由抽選方式決定之。除第四項化工廠裝置(蒸餾塔設計)
筆試外,其餘均為現場實作。
二、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總共操作時間 6小時 40 分)
第一項:基本操作(由應檢人抽題決定,操作時間 100 分鐘)
第一站-液體密度的測定
第二站-液體黏度的測定
第二項:化工技術操作(由應檢人抽題決定,操作時間 160 分鐘)
第一站-溶解熱的測定
第二站-液體蒸氣壓的測定
第三站-離心泵浦之特性實驗
第四站-閥特性係數的測定
第三項:工安、衛生、環保(由監評長指定一站操作,操作時間 40 分鐘)
第一站-化學防護衣及防毒面具的穿戴
第二站-背負式呼吸器的穿戴與卸下
第三站-緩降機的正確使用
第四項:化工廠裝置「蒸餾塔之設計」(試題由監評人員決定,操作時間 100 分鐘)
三、 上述四項技能,應檢人均須參加測試每一單項均及格者60 (含)以上)術科
方為合格。
2
貳、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應檢人注意事項
一、 應檢人接到技能檢定通知單後應依通知準時到達檢定地點並向承辦單位辦理報到
手續。
二、 報到後,聽候通知進入檢定場,並出示報到通知單、准考證及身分證。
三、 檢定時依編號順序,聽候叫號入場,檢定開始與停止悉聽監評人員哨音或口頭通知,
不得自行提前開始或延長操作。
四、 檢定操作時,除應照試題解說規定進行外並注意自己及他人安全,如未依規定操作
致發生意外傷害,須自負責任;若有損害設備及機具時,並應負賠償責任。
五、 進入檢定場時,應穿著整齊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六、 凡遲到超過 15 分鐘者,視同放棄測試,其已繳術科報名費用不予發還。
七、 應遵守檢定場內秩序,如有滋事、侮辱監評或工作人員者,得令其中止作業,並取消
其應檢資格。
八、 於應檢測試期間,若發現異聲,洩漏等意外狀況時,應立即停止測試,並告知監評人
員處理。
九、各項 測試完畢後,應檢人須向承辦單位領回已簽章之技能檢定通知單,請試場人員簽
章後,並妥為保管,以備爾後查詢成績時之用。
十、 其它未載明事項,悉依測試場之規則辦理。
十一、 應檢人應自行考量本身體能狀況,若有身體不適或體能不足者,不宜參加。
十二、 應檢人應自行準備(1)工程用電算機(2)鉛筆(3)原子筆(4)橡皮擦(5)墊板(6)30
公分直尺(最小單位為 1mm)。
3
叁、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一項
一、 本試題係採公開方式,分二站舉行測試。
二、 術科試場應依每站所需之器具及材料準備齊全。
三、 本試題每站檢定時間 100 分鐘,每位考生均須操作其中一站,由應檢人抽題決定。
四、 承辦單位應於檢定前二星期,將應檢人須知及試題內容等資料,寄交各應檢人。
五、 本試題每一站的測定應由承辦單位於事先操作並提供合於術科測試試題一般說明中
所規定之分析數據,供監評人員做為評分標準。(註:操作數據務必列為機密,承辦
單位應妥為保管。)
4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一項第一站
一、 檢定項目:基本操作-液體密度的測定
二、 試驗內容:
() 利用比重瓶法測定液體試樣的密度。
() 瞭解視比重和真實比重的計算方法。
() 實驗步驟:
1. 取出比重瓶以天平精秤空瓶重。
2. 將比重瓶注滿純水(使略低於測定溫度),加蓋置入恆溫槽中約 5分鐘後,
當達至恆溫(T
)[註:該測試溫度由承辦單位決定]。
3. 從恆溫槽移離比重瓶以乾淨濾紙擦乾附著於比重瓶外部的水精秤其重量。
4. 將比重瓶洗淨乾燥後置入欲測定的液體試樣秤得重量 WS重複上述 2.3.
二步驟求出比重,再重複測定 2次,求其平均值。
5. 利用視比重和真實比重的公式,求得欲測定的液體試樣的密度。
6. 計算公式:
視比重: 0
0
WW WW
S
W
S
A
=
真實比重(T/T))1( A
W
a
AT S
d
d
SS ×+=
試液密度(T/T)dS
ST× dW
SA:視比重
STT℃時視比重
W0:比重瓶淨重(g)
WST℃時比重瓶加試樣重(g)
WWT℃時比重瓶加純水重(g)
da:測定時溫度之乾燥空氣的密度(g/
3),查表 1-1-1
dWT℃純水的密度(g/
3),查表 1-1-2
dST℃時試液的密度(g/
3)。
5
1-1-1 乾燥空氣的密度(da760 cm Hg)
溫度
() 密度
g/3 溫度
() 密度
g/3 溫度
() 密度
g/3溫度
() 密度
g/3
10 0.001247 16 0.001221 22 0.001197 28 0.001173
11 0.001243 17 0.001217 23 0.001193 29 0.001169
12 0.001239 18 0.001213 24 0.001189 30 0.001165
13 0.001233 19 0.001209 25 0.001185
14 0.001230 20 0.001205 26 0.001181
15 0.001226 21 0.001201 27 0.001177
1-1-2 純水的密度對照表(dW10100)
溫度
() 密度
g/3 溫度
() 密度
g/3 溫度
() 密度
g/3溫度
() 密度
g/3
10 0.99973 24 0.99733 38 0.99300 52 0.98715
11 0.99963 25 0.99708 39 0.99263 53 0.98669
12 0.99952 26 0.99682 40 0.99225 54 0.98621
13 0.99940 27 0.99655 41 0.99187 55 0.98573
14 0.99927 28 0.99627 42 0.99147 60 0.98324
15 0.99913 29 0.99598 43 0.99107 65 0.98059
16 0.99897 30 0.99568 44 0.99066 70 0.97781
17 0.99880 31 0.99537 45 0.99025 75 0.97489
18 0.99862 32 0.99506 46 0.98982 80 0.97183
19 0.99843 33 0.99473 47 0.98940 85 0.96865
20 0.99823 34 0.99440 48 0.98896 90 0.96534
21 0.99802 35 0.99406 49 0.98852 95 0.96192
22 0.99780 36 0.99371 50 0.98807 100 0.95838
23 0.99757 37 0.99336 51 0.98762
三、 完成時間:100 分鐘
6
四、 考場設備及佈置:
() 預先將所需的儀器設備裝置完成,並做好測試。
() 將恆溫槽的水溫調整到欲測定之溫度(T ±0.1℃)。
() 將比重瓶清洗乾淨,並充分乾燥備用。
() 場地機具設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奧士瓦或給呂薩克比重瓶 10 mL 1
2. 橡皮安全吸球 50 mL 1
3. 橡皮管 6㎜ψ ×20 ㎝長 1
4. 恆溫槽(溫度範圍 2050℃) 電熱式,溫控在 ± 0.1 1
5. 烘箱(共用) 電熱式,105110 1
6. 熱空氣設備 整髮用吹風機代用 1
7. 玻璃乾燥儲存器 1
8. 燒杯 100 mL 2
9. 水流抽氣器 1
10. 刻度吸量管 10 mL 2
11. 移液吸管 10 mL 2
12. 精密天平(共用) 總重 200g、精密度±0.0001g 1
() 材料表
名稱規範 數量
1. 待測液體試樣(由承辦單位提供) 100 mL
2. 純水 適量
3. 丙酮(或其他溶劑) CP 50 mL
4. 濾紙(或紗布、衛生紙) 適量
5. 碎冰 適量
7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一項第一站
五、 結果報告:液體密度的測定
姓名 應考日期
准考證號碼 考場
() 實驗數據記錄
mmHg
() 實驗結果整理:
液體試樣比重與密度之計算
次數 測試溫度 空瓶重 瓶加
水重 瓶加
試樣重 視比重 真實比重
ST 試液密度
(g/cm3)
T
W0 W
W W
S S
A T/T
dS
平均值
試液密度平均值 dS (g/cm3) (kg/m3)
T
空氣密度(查表)
d
a
(g/cm3) (kg/m3)
T
水的密度(查表)
d
W
(g/cm3) (kg/m3)
計算式:(共 4式)
8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一項第二站
一、 檢定項目:基本操作-液體黏度的測定
二、 試驗內容:
() 利用毛細管法以奧士瓦黏度計測定未知試樣於指定溫度下之黏度(試樣種類及溫
度由評審決定)。
() 了解奧士瓦黏度計的構造及其操作方法。
() 了解黏度的定義,並區別絕對黏度與其相互間之換算。
() 了解相對黏度的定義及其測定方法。
() 實驗步驟
1. 將恆溫槽調整至測定溫度為 T ±0.1℃並保持之。
2. 將適量的純水注入奧士瓦黏度計中並將黏度計置於恆溫槽中約 5分鐘左右
使其與恆溫槽溫度相當,用安全吸球將管中純水抽至高於上標線之位置,拆
下吸球任液體向下流動,測量液體由上標線降至下標線所需的時間,再重覆
兩次,共計三次並取其平均值為 tW
3. 將黏度計洗淨乾燥後置入試樣,再依照步驟(2)之程序,測試三次並取其平均
值為 tS
4. 由公式 WW
SS
Wtd td
×=
ηη
d
v
η
=,求出試樣之絕對黏度及動黏度。
η
:試樣之絕對黏度
ν
:試樣之動黏度
η
w:純水黏度(查表)
dST
試樣密度(試場提供)
tS:試樣測定時間(s)
dW:純水密度(g/cm3)(查表)
tW:純水測定時間(s)
三、 完成時間:100 分鐘
四、 考場設備及佈置:
() 現場佈置:
1. 預先將所需的儀器設備裝置完成,並做好測試。
9
2. 將恆溫槽的水溫調整到欲測定之溫度(T±0.1℃)。
3. 將奧士瓦黏度計清洗乾淨並乾燥備用。
() 場地機具設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奧士瓦或烏伯樂黏度計 2
2. 恆溫槽(溫度範圍 2050℃) 電熱式,溫控在 ±0.1 1
3. 刻度吸量管 10 mL 2
4. 橡皮安全吸球 50 mL 1
5. 橡皮管 ψ6 ×20 ㎝長 1
6. 碼錶 電子式,精密度 ±0.1 1
7. 燒杯 250 mL 2
8. 玻棒 1
9. 固定架 1
10. 移液吸管 10 mL 2
() 材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純水 適量
2. 待測試樣(由承辦單位提供) 100 mL
3. 方格紙 A4 2
10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一項第二站
五、 結果報告:液體黏度的測定
姓名 應考日期
准考證號碼 考場
() 實驗數據記錄(需考慮有效數字)
mmHg
(1) 純水絕對黏度的測定(試樣密度資料由試場提供)
溫度
T() 時間
t1(s) 時間
t2(s) 時間
t3(s) 時間平均
tW(s) 黏度
η
W(cP) 密度
dW(g/cm3) 動黏度
ν
W(cm2/s)
(2) 試樣溶液絕對黏度的測定(試樣密度資料由試場提供)
溫度
T() 時間
t1(s) 時間
t2(s) 時間
t3(s) 時間平均
tS (s) 黏度
η
S (cP) 密度
dS (g/cm3) 試樣動黏度
ν
S (cm2/s)
計算式:(tSηS
ν
S
11
1-2-1 純水的密度對照表(dW
10100)
溫度℃ 密度(g/3 溫度℃ 密度(g/3 溫度℃ 密度(g/3 溫度℃ 密度(g/3
10 0.99973 24 0.99733 38 0.99300 52 0.98715
11 0.99963 25 0.99708 39 0.99263 53 0.98669
12 0.99952 26 0.99682 40 0.99225 54 0.98621
13 0.99940 27 0.99655 41 0.99187 55 0.98573
14 0.99927 28 0.99627 42 0.99147 60 0.98324
15 0.99913 29 0.99598 43 0.99107 65 0.98059
16 0.99897 30 0.99568 44 0.99066 70 0.97781
17 0.99880 31 0.99537 45 0.99025 75 0.97489
18 0.99862 32 0.99506 46 0.98982 80 0.97183
19 0.99843 33 0.99473 47 0.98940 85 0.96865
20 0.99823 34 0.99440 48 0.98896 90 0.96534
21 0.99802 35 0.99406 49 0.98852 95 0.96192
22 0.99780 36 0.99371 50 0.98807 100 0.95838
23 0.99757 37 0.99336 51 0.98762
1-2-2:純水的絕對黏度對照表(cP)(
η
W 10100℃)
T,
η
T,
η
T,
η
10 1.3077 31 0.7840 52 0.5315
11 1.2713 32 0.7679 53 0.5229
12 1.2363 33 0.7523 54 0.5146
13 1.2028 34 0.7371 56 0.4985
14 1.1709 35 0.7225 57 0.4907
15 1.1404 36 0.7085 58 0.4832
16 1.1111 37 0.6947 59 0.4759
17 1.0828 38 0.6814 60 0.4688
18 1.0559 39 0.6685 61 0.4618
19 1.0299 40 0.6560 62 0.4550
20 1.0050 41 0.6439 63 0.4483
21 0.9810 42 0.6321 64 0.4418
22 0.9579 43 0.6207 65 0.4355
23 0.9358 44 0.6097 66 0.4293
24 0.9142 45 0.5988 67 0.4233
25 0.8937 46 0.5883 68 0.4174
26 0.8737 47 0.5782 69 0.4117
27 0.8545 48 0.5683 70 0.4061
28 0.8360 49 0.5588 71 0.4006
29 0.8180 50 0.5494 72 0.3952
30 0.8007 51 0.5404 73 0.3900
12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二項
一、 本項試題係採公開方式,分四站舉行測試。
二、 術科試場應依每站所需之器具及材料準備齊全。
三、 本試題每站檢定時間各 160 分鐘,每位考生均須操作其中一站,由應檢人抽題決定。
四、 承辦單位應於檢定前二星期,將應檢人須知本題的使用說明,每站的場地機具設備
表及材料表等資料,寄交各應檢人。
五、 本試題每一站的測定應由承辦單位於事先操作並提供合於術科測試試題一般說明中
所規定之分析數據,供監評人員做為評分標準。(註:操作數據務必列為機密,承辦
單位應妥為保管)
13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二項第一站
一、 檢定項目:化工技術操作─溶液溶解熱的測定
二、 試題內容:
() 求量熱器水當量
1. 將量熱器置於室溫下,經過一長時間使其達穩定或加入與室溫相同之水保持
10 分鐘以上使其達穩定再取燒杯置入純水冷卻至低於室溫 10精秤此冷
WC克,注入量熱器之筒內。
2. 將純水,調整溫度約高於室溫 10℃,精秤 WH克。以水銀溫度計先測量溫水
溫度 TH℃,再測量冷水溫度 TC℃。
3. WH克溫水迅速倒入內筒中,攪拌,並觀察溫度計之溫度變化,等達到熱
平衡時,讀取所示溫度 TM℃。
4. 假設量熱器的水當量為 k值,列出冷水、熱水和量熱器三者的能量平衡方程
式。
5. 將水倒出後,再重複上述步驟 2次。
6. 計算量熱器的水當量(k值),並求 3次的平均值(k)。
() 溶解熱測定
1. 先取少量試樣以水溶解,判定其為放熱或吸熱反應。
2. 調整貝克曼溫度計或精密溫度計,使其適用於指定的操作溫度。
3. 以秤量瓶精秤 WS克之試樣,然後再測其示溫(TS)。
4. 若試樣為放熱反應則秤取 WW克純水其溫度約高於室溫 2並注入量熱器
之筒中(約八分滿);若為放熱反應時,純水溫度則約低於室溫 2℃。
5. 10 分鐘後,倒入已稱得重量(WS)之試樣,以攪拌棒攪拌,每隔 30 秒記錄
溶液的溫度一次,持續至溶液示溫(T0)不再改變為止。
6. 倒出溶液清洗後,再由步驟 3起,重覆兩次。
7. 計算溶解熱,求 3次平均值。
8. 由試場提供試樣之比熱 S(cal/g),計算出試樣之溶解熱 q(cal)及其莫耳溶解
熱ΔHS (cal/mol)
9. 實驗結束時,必須將實驗器具清洗乾淨和歸定位之後才離開。
10. 計算公式:
14
C
CM
MHH W
TT TTW
k
=)(
)())(( 00 TTSWTTkWq SSWW
+
+=
S
S
SWMq
H×
=Δ
k:量熱器之水當量(g
MS:溶質之莫耳分子量(其值由試場提供)
q:溶解過程之熱量變化量(cal
WS:溶質質量(g
S
HΔ:溶質之莫耳溶解熱(cal/mol
S:溶質之比熱(其值由試場提供)
三、 完成時間:160 分鐘
四、 考場設備及佈置:
現場佈置:
() 預先將所需的儀器設備裝置完成並做好測試。
() 場地機具設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量熱器(含攪拌器) 1
2. 貝克曼溫度計(或精密溫度計) 精確度 ±0.01 1
3. 水銀溫度計 050 1
4. 碼錶 電子式,精確度 ±0.1 1
5. 恆溫槽(溫度 2050℃) 電熱式,溫控在 ± 0.1 1
6. 秤量瓶 50 mL 2
7. 藥匙 1
8. 燒杯 250 mL1000mL 1
9. 上皿電動天平 總重 1000g、精確度 ±0.01g 1
10. 三角架 1
11. 本生燈(或加熱器) 1
12. 陶瓷心網 1
() 材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碎冰 適量
2. 純水 適量
3. 待測試樣(由承辦單位提供) 50 g
4. 方格紙 A4 2
15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二項第一站
五、 結果報告:溶液溶解熱的測定
姓名 應考日期
准考證號碼 考場
() 實驗數據記錄(室溫: ℃;量熱器之平均水當量(k)= g)
次數 冷水溫度
TC() 冷水質量
WC(g) 溫水溫度
TH() 溫水質量
WH(g) 混合溫度
TM() 列出 k值計算式及其結
k(g)
平均值
1
2
3
() 試樣之名稱、分子量及其比熱資料應由試場提供(q、ΔHSHsΔ均須列出計算式及其結果)
試樣名稱 試樣分子量 溶質比熱
S(cal/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試樣重量 WS(g)
純水重量 Ww(g)
水溫 TW
溶質示溫 TS
溶液示溫 T0
熱量變化量 q(cal)
莫耳溶解熱ΔHS(cal/mol)
平均莫耳溶解熱 HsΔ(cal/mol)
() 溫度變化紀錄表(請以第一次實驗數據於方格紙上畫出溶液示溫對時間之變化曲線)
時間()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溶液示溫
T
0
時間()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溶液示溫
T
0
時間()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溶液示溫
T
0
時間()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溶液示溫
T
0
時間()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溶液示溫
T
0
時間()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溶液示溫
T
0
16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二項第二站
一、 檢定項目:化工技術操作─液體蒸氣壓測定
二、 試題內容:
() 試液的充填法:
1. 取一乾淨的等壓管,用移液吸管吸取試液適量,自 C管管口注入,再利用抽
氣器將液體吸入至等壓管的 A管。
2. 反覆上述步驟至 A管含有適量試樣。將殘留於 BC 間之彎管的液體去除。
() 蒸氣壓的測定:
1. 將裝有試液的等壓管置於恆溫槽或大燒杯中,確認裝置正確且氣密性良好。
正確讀取福廷氣壓計之讀數,並記錄之。
2. 開始進行試樣在開放系統中蒸氣壓的測定。於取得第一組數據後將系統密
閉,並抽真空。
3. 於壓力約低於大氣壓力 0.5~1.0 Hg 時,進行試樣在密閉系統內之蒸氣壓的
測定。
4. 而後,每次壓降約為 0.5~3.0 Hg,降壓後再進行蒸氣壓及溫度的記錄。至
少需取得 12 組測定值。
5. 將實驗所得數據加以整理;再以壓力的對數(log P)為縱座標,絕對溫度的
倒數(1/T)為橫座標,畫出適當之直線以求出該直線的斜率,進而求得該液
體的汽化熱(
Hvap)。
三、 完成時間:160 分鐘
四、 考場設備及佈置:
() 現場佈置:
1. 在室內放置可供實驗設備及器材使用之桌椅。
2. 先將等壓管洗淨並乾燥備用之。
17
() 場地機具設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液體蒸氣壓測定裝置 3
2. 褔廷氣壓計 1
3. 移液吸管 10 mL 1
4. 吸管 1 mL 1
() 材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試樣(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環己
烷等) 由監評決定使用何種試樣 100 mL
2. 方格紙 A4 每人二張
註:上述材料為每位考生所需數量,請依應檢人數加倍計算。
() 參考設備圖形:蒸氣壓測定裝置
C
B
A
固定架
18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第二項第二站
五、 結果報告:液體蒸氣壓測定
姓名 應考日期
准考證號碼 考場
() 實驗數據記錄
mmHg 試樣編號:
2. 數據紀錄與整理(溫度與壓力)
壓差
ΔP (mmHg)
蒸氣壓
P
(mmHg)
溫度
T(
) T
1
(1/K)
logP
(mmH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將上表數據以 log P 為縱座標,1/T 為橫座標,描繪其關係曲線於方格紙上,並求圖上
直線的斜率。(2)求該試樣的汽化熱
(△
Hvap
(須列出計算式)
Hvap= cal/mol
19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二項第三站
一、 檢定項目:化工技術操作─離心泵浦之特性實驗
二、 試題內容:
() 離心泵浦之操作:能正確啟動及停用離心泵浦並求出其特性曲線。
() 離心泵浦特性實驗:
1. 操作步驟:
(1) 量取離心泵浦進口真空計高度 h1,出口壓力計高度 h2
(2) 檢查貯槽液位是否正常(請試務人員於液位計上以藍線標出操作時之正常
液位)。
(3) 做好操作前之檢查。
(4) 正確啟用泵浦,並讀取適當數據。
(5) 操作結束後應以正確的操作,關閉設備。
(6) 需取合適之三組轉速(N做測試,整理數據後,並在方格紙上畫出泵浦
之相關特性曲線。
2. 安全事項:
操作時應注意泵浦傳動軸及管路漏水可能造成漏電之危險。
三、 完成時間:160 分鐘
四、 考場設備及佈置:
() 現場佈置:
1. 離心泵浦之特性實驗裝置如附圖。
2. 試場設備前,應附設備之操作說明書或操作簡介。
() 場地機具設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離心泵特性實驗設備 1
2. 碼錶 電子式,精確度±0.1 1
3 捲尺 10 m 1
4. 潤滑油壺 附潤滑油 1
20
() 材料表
名稱規範 數量
1. 方格紙 A4 每人二張
() 參考設備圖:離心泵浦之特性實驗裝置
() 參考公式
1. 輸入功率(WI),單位:瓦特(w)。
2. 輸出功率(Wo),由實驗計算值,單位:瓦特(w)。
3. 泵效率( 100% ×=
I
W
Wo
E
4. 總力頭(H = Hd - Hs
5. 單位換算:
1atm=1033.6g/2=1.0336 /2=101.3kPa=10.336mH2O
1f =9.8N
1J=1N-m
1W=1J/s
<>N(牛頓),J(焦耳),W(瓦特),s(秒)
貯槽
P
P
T
A V
W
rpm
Hz
轉速計
伏特計
瓦特計
電流計
變頻器
Hz
MODE
^
V
RUN STOP
變頻器
21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二項第三站
五、 結果報告:離心泵浦之特性實驗
姓名 應考日期
准考證號碼 考場
() 實驗數據記錄
水的溫度: 水的密度: /m3(查表)
離心泵入口測點高差 h1 m離心泵出口測點高差 h2 m
次數 轉速
N
rpm
流量
Q
(讀取值)
流量
Q
m3/s
壓力計
GP
(讀取值)
壓力計
GP
mH2O
真空計
(讀取值)真空計
mH2O
出口
力頭
Hd
m
吸力頭
Hs
m
總力頭
H=Hd-Hs
輸入
功率
(WI)
輸出
功率
(WO)
效率
E%
1
(指定列)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 實驗結果
1. 請將指定列各欄位數據的計算過程寫在本試卷的空白處。
2. 請在方格紙上畫出泵浦的特性曲線Q-N1組)三種轉速的 Q-HQ-WI
Q-E(共 9組)
22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二項第四站
一、 檢定項目:化工技術操作─閥特性係數的測定
二、 試題內容:
() 能判斷管件球閥和閘閥的區別。
() 能判斷球閥流動方向是否正確。
() 測定一流體在圓管中不穩定流動狀態下所產生的磨擦損失friction loss),
摩擦係數 f,與雷諾數 Re 間的關係。
() 測定球閥的特性係數(Kv)。
() 實驗步驟:
1. 先將水槽及管件清先乾淨。
2. 將水槽注滿水,記錄其液位。
3. 以管套節將側管與無閥直管相連接,並於無閥直管的出口處以橡皮塞塞緊。
4. 拿掉橡皮塞使水流出並立即以碼錶記錄時間同時由液位計觀察液面變化。
記錄液位隨時間變化的數據至少 6然後再以㏒ f對㏒ Re 之關係於方格紙
上作圖。
5. 卸下無閥之直管後,選取附球閥之直管並將其與側管相連接,同時以橡皮塞
塞緊附球閥直管的出口。
6. 將球閥全開,進行步驟 4。操作後整理數據,求取閥特性係數。
相關公式:
7. 計算公式:
(1)
Δ
=tZZ
D
D
ut
T0
2
2
μ
ρ
Du
=
Re
其中: Z 0Zt=ΔZ;Δt時間內水槽液位的改變量(m
Z
0t=0 水槽液位(m)
Z
tt=ti時水槽的液位(m)
D
T:水槽直徑(m)
D:管子直徑(m)
u
2:管子出口處的平均流速(m/s)
t:時間差(操作時間累積值)
23
(2) 2
41
2
2
u
D
L
fKvKchg
+++=Δ
其中: L:管子的長度(m)
D:管子直徑(m)
g:重力加速度(m/s2)
Kc:縮小損耗係數
K
v:閥的特性係數
f:管子的摩擦係數
(3) 2
0t
ZZ
h+
=Δ
(4) D
L
fKv e
= L
e:相當管長 (m)
三、 完成時間:160 分鐘
四、 考場設備及佈置:
() 現場佈置:
1. 整套的閥特性係數的測定設備,如附圖所示。
2. 該設備進水閥之入口處,要有自來水的來源。
3. 該設備管子的出口,要有下水道可以排水。
閥特性係數測定
槽底排水 進水
閘閥
球閥
直管
管套節或
快速接頭
旋塞閥
24
() 場地機具設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閥特性係數的測定設備 1
2. 碼錶 電子式,精確度±0.1 1
3. 捲尺 10 m 3
4. 管套節 3
5. 橡皮塞 3
6. 水銀溫度計 050 1
() 材料表
名稱規格 數量
1. 方格紙(或全對數紙) A4 每人二張
25
______
(斜率)
______
(截距)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二項第四站
五、 結果報告表:閥特性係數的測定
姓名 應考日期
准考證號碼 考場
(一)實驗數據記錄(測試次數由試場決定)
管長 L(cm) 管直徑 DP(cm) 水槽直徑
DT(cm)
管直徑與水槽直徑比 溫度 T() 粘度μ( Ns/m2 )
縮小損耗係數 Kc() Z0(出口至液面高) 密度ρ(kg/m3)
(二)未裝閥之實驗及計算結果logf = × logRe + 相關係數 R=______
液位 時間Δt ΔZ ΔZ/ΔtΔh u2 Re f logRe log f
(三)裝有球閥之實驗及計算結果(測定次數由試場決定)
液位 時間Δt ΔZ ΔZ/Δt Δh u2 Re logRe log f f Kv Le
(註)請列出上表第一列之ΔZ/Δtu2Re logRe 之計算過程
26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三項
一、 本試題係採公開方式,分三站舉行測試。
二、 術科試場可依第一、二和三站器材要求分別準備器具及材料。
三、 每位考生須操作第一、二和三站之其中一站,由監評長決定,各站檢定時間為 40
鐘(操作中須覆誦)。
四、 承辦單位應於檢定前二星期將應檢人須知本項的使用說明第一二和三站試題、
場地機具設備表及材料表等資料,寄交各應檢人。
27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三項第一站
一、 檢定項目:工安、衛生、環保---化學防護衣及防毒面具的穿戴
二、 試題內容:
() 於突發事故能依照情況選擇適當化學防護衣,並能熟練簡易防護衣的穿戴。
() 能正確的穿戴全面式防毒面具,並選擇適當場所卸下面具與擦拭。
() 操作步驟(操作中須覆誦)
1. 選擇適當防護衣。
2. 依照防護衣的穿著要領確實著裝。
3. 依照防毒面具的穿戴要領確實著裝。
4. 確實做好使用前之檢查。
5. 熟練全面式防毒面具之使用。
6. 依照監評人員下達狀況解除之命令,自行迅速熟練的脫下防護衣與防毒面具
並歸位。
三、 完成時間:40 分鐘
四、 考場設備及佈置:
() 現場佈置:
1. 防護衣置於衣架上。
2. 附穿著要領簡易說明書。
3. 站牌兩支(註明 1.污染環境 2.乾淨環境)。
() 場地機具設備表[註]應有備用品,以便損壞時更換之。
名稱規範 數量
1. 化學防護衣 1
2. 防毒面具 1
3. 站牌 註明1.污染環境 2.乾淨環境) 2
() 材料表
名稱規範 數量
1. 毛刷 1
2. 抹布 1
3. 消毒用酒精 70% 1
4. 乾淨棉花 1
5. 高級衛生紙 1
[註]:上述材料為每位考生所需數量,請依應檢人數加倍計算。
28
化工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第三項第二站
一、 檢定項目:工安、衛生、環保---背負式呼吸器的穿戴與使用
二、 試題內容:
() 於災變中能自行穿戴背負式呼吸器並能正確使用之
() 能進行使用前檢查及使用後擦拭
() 操作步驟:(操作中須覆誦)
1. 進行使用前的檢查。
2. 依照背負式呼吸器的穿著要領確實著裝。
(1) 站立面對呼吸器確定鋼瓶頂端向上雙手穿過肩帶與腰帶間緊握住
背板與鋼板之間的邊緣,並使呼吸器向前傾斜。
(2) 緊握呼吸器以便穿著手肘穿過肩帶檢視肩帶是否糾纏調整肩帶調
整腰帶確認腰帶扣環已扣好並調整其鬆緊約為三指幅寬調整胸帶。
在所有調整帶都調整合適後將調整帶插到腰帶後調整面罩的頭帶
鬆至最大長度,將頸帶套在頸部。
(3) 將按鈕拉至所定狀態,作穿戴的準備。
(4) 逆時針方向打開空氣瓶的閥門最少轉兩圈在整個空氣管路系統達成壓
力前,警笛會有短暫笛聲。
(5) 拉住頭帶,用拇指穿過頭帶,將頭帶向外撐開。
(6) 將頭帶從額頭位置往後拉戴上面罩調整面罩位置使頭帶在頭的後方
中心位置。下巴與下巴杯罩密合。調整頭帶並整理好頭髮。
(7) 將下方的頭帶同時向頭後方拉緊。調整下方的頭帶。
(8) 拉緊中間的頭帶,拉緊上方頭帶。
(9) 若無空氣流進面罩,則調整面罩利用呼氣或按吹驅按鈕作正壓實驗。
(10)
讀出胸前壓力表上之數目確定此空氣鋼瓶的空氣量為飽和若無則更換
一只滿的空氣瓶。
(11)
將面罩的密封邊緣稍微拉開,作正壓實驗。
(12)
進行面罩密合測試。
(13)
測試吹驅按鈕。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