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康老師在她的英語課,透過視訊平台,讓學生和新加坡姊妹校學生進行
飲食文化專題分享,請問這是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SIEP)鼓勵的何種計畫
項目?
(A)課程國際化 (B)參與國際會議或競賽 (C)國際交流數位教學模式 (D)開設
外語及文化課程活動
第五篇:教育社會學篇
■傳統教甄考題:三大學派(結構功能、衝突、解釋--均分古典與現代理論)、批判教育
學學者、課程社會學、社會流動、教育機會均等種類與指標(每年必考)、多元文化教
育、課程社會學與知識社會學、新自由主義、T. Parsons 社會系統、青少年文化、學校文
化、教師專業與社會地位。
■最新教甄考題:Aronowitz 與Giroux 教育工作者的「知識份子」身份分成四
類、××資本(文化資本、人力資本)、教育知識階層化、Bernstein 理論。
1.關於教師專業實踐包括教師自身專業成長以及參與貢獻專業社群,這樣
不僅省思批判教學現況,也能投入教育與社 會的改革行動中。這是對何種
類型知識份子的期許?
(A)受難型知識份子(suffering intellectuals) (B)轉化型知識份子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 (C)順應型知識份子(accommodating
intellectuals) (D)霸權型知識份子(hegemonic intellectuals)
詳解: Aronowitz 與Giroux 進一步將教育工作者的「知識份子」身
份分成四類:
1. 轉化型知識份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教育過程中將
學生當作是一個具有批判力的主體來看待,他在進行教育活
動時,必須將知識採用問題的方式,並運用對話,使得知識
成為有意義的、具批判性的、以及成為解放的,進而使學生
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發出聲音、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
教師專業實踐包括教師自身專業成長以及參與貢獻專業社群,這樣
不僅省思批判教學現況,也能投入教育與社會的改革行動中。
2. 批判型知識份子(Critical intellectuals):在意識型態上可說是
現存制度與思考模式的另類選擇,但是他們並不涉入社會形
成的過程或是去實行某些具有政治性的社會功能。雖然可能
會基於知識份子的良知對於社會現狀提出批判,但他們鮮少
將批判轉為政治性的實踐行動。
3. 順應型知識份子(Aaccommodating intellectuals):堅定的意識
型態立場,並未自覺到自己已成為社會現況的支持者,常自
以為是中立的、遠離各種黨派與意識型態之爭的、非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