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雄市立蚵寮國民中學1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八年級社會科試卷 
 版本:康軒 範圍(L1~L2)                              八年 班 座號: 姓名: 
 *請將答案畫於答案卡 
1. ( )文字是民族之間溝通的工具,也是文化聯繫的樞紐。文字、語言的不一致是很
多國家和民族走向分裂的重要因素。請問:根據下圖,統一文字這項功業是何
人完成?  (A)周武王 (B)商鞅 (C)秦始皇 (D)齊桓公。 
2. ( )歷史學者發現「封建」是這個朝代的根本,他們將宗室成員與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以確保王室的安全。貴族的身分世
襲,貴族們的行為受到禮樂制度的規範,整個社會看起來井然有序。請問:上文描述的是哪個朝代? (A)商朝 (B)
周朝 (C)秦朝 (D)漢朝。 
3. ( )隋唐時代,胡人商旅來華貿易頻繁,使胡風、胡樂、胡食在中國盛極一時,各地充斥著胡人文化的色彩,由此可顯示
唐朝的時代特色為何? (A)夷夏之防嚴格 (B)充滿異國風情的多元風貌 (C)有崇洋媚外的色彩 (D)喜好標新立異
的風格。 
4. ( )「政府要求諸侯、地方郡守等官員,考察他們所管理的老百姓和官吏中有賢才的,每年向朝廷推舉兩人,還要求地方
每年舉孝子、廉吏各一人。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不但為政府選取了大量的人才,鞏固了統治,而且為知識分子進入
統治階層開闢了一條道路。請問:這種選才方式出現在何時? (A)秦朝 (B)漢朝 (C)魏晉南北朝 (D)唐代。 
5. ( )「萬里長城」是當今世界上最壯觀的建築,在秦朝時,萬里長城便是一道強而有力的國防屏障,阻擋外敵南下入侵。
這裡所謂的「外敵」,是指下列哪個民族? (A)商 (B)鮮卑 (C)犬戎 (D)匈奴。 
6. ( )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史上有多次的人口南移現象,大量的人口從北方遷移至南方。請問:最早的一次人口大
規模南移是在哪次事件之後?(A)秦滅六國 (B)永嘉之禍 (C)大秦入侵 (D)
犬戎入侵。 
7. ( )附圖是中國某時期的漢化政策示意圖,由圖中的內容判斷這應該是哪個君主
所推動的政策? (A)漢武帝 (B)北魏孝文帝 (C)秦始皇 (D)周武王。 
8. ( )「絲路」起源於漢代,從中國出發,途經中亞、最終到達大秦(羅馬帝國),這
條道路是古代中西交流相當重要的一條路徑。請問:有關絲路的敘述,下列
何者正確? (A)這條道路開通於東漢 (B)張騫出使西域,因而打通了絲路 
(C)絲路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漢朝想聯絡匈奴共同抵抗西域國家 (D)基督
教、音樂、繪畫都是透過絲路傳入漢朝。 
9. ( )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改行郡縣,郡縣的長官由朝廷調派。這項重要行政措施
的轉變,對當時的政局有何影響? (A)造成外戚與宦官的奪權 (B)形成藩
鎮割據 (C)中央集權 (D)引發民亂。 
10. ( )「東亞文化圈」有時也被稱為「漢字文化圈、中國文化圈」,關於東亞文化圈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大
食、吐蕃屬於受到東亞文化圈深刻影響的國家 (B)東亞文化圈主要成形的時間點為隋唐時期 (C)日本受到深刻的影
響,曾被當時的中國稱為君子國 (D)朝鮮推動大化革新運動,主要目的是用來抵抗東亞文化圈造成的強勢影響。 
11. ( )歷史老師講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概況後,要同學以簡單的幾句話表達這個時期的社會特色。甲生:「世族社會,
對社會影響力大。」乙生:「社會動亂,宗教活動興盛。」丙生:「貴族沒落,平民崛起。」丁生:「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上述哪幾位同學的說法較為正確?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2. ( )老師介紹某一段歷史:「該朝的高級將領與節度使中有很多是外族,較著名的有高仙芝,他是高麗人曾任安西都護、
安西節度使,最有名的事跡是帶領軍隊在中亞與阿拉伯帝國打了一仗——怛羅斯戰役。有學者認為怛羅斯戰役是當時
歷史上最強大的東西方帝國間的直接碰撞,其中中國有一項重要的技術外傳,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大。」請問:這項
重要的技術為何? (A)造紙術 (B)伊斯蘭教清真寺建築技術 (C)大型佛教雕像雕刻技術 (D)建造長城的建築技
術。 
13. ( )某個朝代晚期,朝廷中大臣因為「出身」不同而發生政治鬥爭,「世家大族」出身的集團,對「科舉新貴」的集團彼
此互看不順眼,雙方對於政治理念並無太多不同,只是因為「出身」不同就進行政治鬥爭。請問:造成兩種出身不同
的大臣原因為何? (A)漢代的累世當官、經學傳家 (B)隋代廢九品官人之法改行科舉制 (C)唐代科舉依舊對世家大
族有利 (D)宋代時期科舉制度漸趨完備 。 
14. ( )源自印度的佛教約在西漢末年經西域傳入中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盛行。請問: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
為何會在中國盛行? (A)社會動盪,人心尋求宗教的慰藉 (B)大量佛教僧人來中國傳教 (C)朝廷以佛教思想治國 
(D)當時流行西域文化,佛教自然也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15. ( )諸葛亮《前出師表》提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說明諸葛亮從一介平民成為蜀漢丞相,這樣的案例在中國歷
史上其實並非常態。請問: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平民有機會成為一國重臣的時期
是何時? (A)封建時代的西周 (B)兼併激烈的東周 (C)中央集權的秦代 (D)
尊崇儒術的西漢。 
16. ( )玄奘法師自幼即在佛門,亟欲一睹佛土的真面目,因此決定長途跋涉到西土一
探究竟。於是他從河西走廊向西,一路經新疆、阿富汗、喀什米爾,總共在外
19 年。請問:玄奘所處的時代背景應為下列何者? (A)周天子勢力衰微,中央
全力鬆綁 (B)張騫出使西域,歐亞交通暢通 (C)秦始皇修築長城,陸上貿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