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座號: 姓名:
八年級社會科第2頁,共 4頁
◎明帝國永樂年間,鄭和奉明成祖之命率領船隊出使西洋,宣
揚國威,最遠曾經到非洲東岸。一路上經過許多地區與國家,
隨行翻譯馬歡寫下《瀛涯勝覽》,記錄所見所聞。請問:
14. 「……○月○日,大風,起錨揚帆,出發。」鄭和船隊主
要以風力推行,此時盛行的風向應為下列何者?
(A)東北 (B)西北 (C)西南 (D)東南。
15. 有關甲、乙、丙三國現代狀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國食物以稻米為主,有咖哩與西班牙燉飯
(B)甲國農家養雞鴨鵝牛,但是不吃豬
(C)乙國人民每隔七天會去屋頂上有十字的寺廟參拜
(D)丙國有阿拉伯商人的貿易據點。
◎臺北的一名雇主被控逼迫在她的工廠裏打工的穆斯林女工吃
豬肉。臺灣媒體報道,臺灣一家代理知名品牌體育服裝的老闆
娘張雯琳,被控強逼三名移工吃豬肉,明令一餐不吃扣薪新台
幣500 元。板橋地檢署檢察官表示,雇主既不尊重宗教信仰,
也違反人權,嚴重損害國家形像,因此依強制罪起訴並求刑 8
個月。 取自 BBC 新聞
16. 請問:根據文章敘述內容,可推論該名移工國籍與宗教配
對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越南-儒教 (B)菲律賓-天主教
(C)印尼-伊斯蘭教 (D)泰國-佛教。
17. 阿誠將中國近代史與主要相關地點相配合,下列何者有誤
?
(A)護國軍起義 →雲南(B)保路運動 →四川
(C)21條 →割讓廣東 (D)武昌起義 →湖北武漢
18. 袁世凱為了他的皇帝夢做了許多事:
(甲)脅迫國會選他為正式總統
(乙)更改共和為帝制
(丙)解散國會、廢除臨時約法
(丁)組「籌安會」製造假消息
請依照時間先後排列出正確順序?
(A)甲丙丁乙(B)甲乙丁丙(C)丙甲乙丁(D)甲乙丙丁
19. 孫文擔任臨時大總統兩個月後,迫於當時的形勢,同意辭
職並推舉袁世凱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但為了限制袁世凱
的權力,遂制定以下何種法令,以作為正式行憲前的國家
根本大法?
(A)臨時條款 (B)刑法 (C)憲法 (D)臨時約法
20. 下列民初時期的重要政治事件,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何
者正確?
(A)張勳復辟→洪憲帝制→二次革命→護法運動
(B)護法運動→洪憲帝制→二次革命→張勳復辟
(C)二次革命→洪憲帝制→張勳復辟→護法運動
(D)護法運動→洪憲帝制→張勳復辟→二次革命
21. 北伐期間中共製造下列哪一事件,企圖阻撓國家統一,最
後導致國共第一次合作關係結束?
(A)護法運動(B)西安事變(C)寧漢分裂(D)復辟事件
22. 下列民初人物的生平貢獻,何者正確?
(A)孫中山推動革命,希望推翻滿清
(B)袁世凱外爭主權,保護山東
(C)宋教仁倡導文學革命,提倡白話文
(D)蔡鍔支持袁世凱稱帝
23. 某國趁著西方列強深陷大戰無暇他顧之際,由駐華公使向
袁世凱投遞《二十一條要求》,內含五大主要項目。袁世
凱接到此通牒後,立刻召集外交部人員商議,外交部次長
曹汝霖看完《二十一條要求》後,著急地說:「某國的要
求,勢力由東北至福建,權利由建鐵路、開礦產以至開商
港;甚至要求各機關設立某國顧問、軍警由日人管理,這
種苛刻條件,跟要我們亡國沒啥兩樣啊!」請問是哪一個
提出《二十一條要求》?
(A)菲律賓 (B)日本 (C)法國 (D)美國
24. 溥儀生於1906年,是光緒皇帝之侄,醇親王載灃之子。
1908年11月,不滿三歲的溥儀繼承帝位,年號為「宣統」
,由其父載灃攝政。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
紛紛響應,革命巨浪席捲全國。溥儀於民國元年頒布退位
詔書,此次是由何人逼迫其退位?(A)袁世凱(B)蔣中正
(C)孫中山(D)段祺瑞
25. 民國6年,孫中山南下廣州成立國民軍政府,與當時的北
洋政府進行對抗,請問導致此一事件發生的原因為何?
(A)袁世凱主導洪憲帝制(B)台灣問題
(C)培養黃埔軍校的戰力(D)段祺瑞破壞臨時約法
26. 民國四年,新知識份子大力批評舊文化,引進西方學說,
展開一連串新思想的傳播,此一運動稱之為何?
(A)革命運動(B)六四(C)二次革命(D)新文化運動
27. 下列哪一項改革或建設,是十年建設的項目之一?
(A)廢元改兩(B)廢兩改元(C)京廣高鐵(D)北京巨蛋
28. 民初何人首先推動文學改革,主張不用典故、不講對仗、
不避俗字俗語的白話文學?
(A)毛澤東 (B)胡適 (C)蔡元培 (D)徐光啟
29. 一路被國軍攻擊,逃到陝西省北部的共產黨後來能「絕處
逢生重獲新生」,是下列哪一事件的緣故?(A)918事變
(B)西安事變(C)七七事變(D)濟南事件
30. 民國21年3月,日本在東北長春建立「滿洲國」,該國皇
帝為
(A)袁世凱 (B)溥儀 (C)光緒皇帝 (D)張勳
31. 下列哪一場戰役粉碎了日本三個月亡華的妄想,使長江下
游的工廠和物資得以搶運後撤,奠定持久抗戰的基礎?
(A)918事變 (B)盧溝橋事變
(C)813淞滬會戰 (D)珍珠港事變
32. 西元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面對日本三月亡華的野心,
中國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因此隨著戰局演變,中
國首都由南京遷往何處?
(A)重慶 (B)上海 (C)武漢 (D)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