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湘霖在網路書店買了《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改變中
英帝國財富版圖的茶葉貿易史》書上的簡介表示:
「世界地圖曾因植物而重繪。中英兩大帝國掀起戰
爭,致使版圖巨變,導火線不過是兩種植物:罌粟與
茶。」請問上述的戰爭應該是?
(
A
)
鴉片戰爭
(
B
)
中法戰爭
(
C
)
英法聯軍
(
D
)
甲午戰爭。
25. ( )滿清末期因為藩屬問題引發多場戰爭,請問下列何
人配對正確?
(
A
)
元宏:臺灣─甲午戰爭
(
B
)
至榮:琉球─甲午戰爭事件
(
C
)
至華:越南─中法戰爭
(
D
)
惠雯:緬甸─中法戰爭。
26. ( )一份報紙斗大的標題寫道:「洋人的世界末日……
在民眾日漸升高的仇洋情緒中,各地都有燒教堂、
殺洋人、殺清軍,並到處毀壞鐵路及電線桿等洋物
的現象,北京城籠罩在恐怖的殺戮氣氛中……。」
請問:報紙描述的應該是哪一個事件?
(A)英法聯軍 (B)八國聯軍
(C)太平天國之亂 (D)義和團事變。
27. ( )有關「八國聯軍」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列強想剿滅借基督教義作亂的義和團
(B)此次戰爭焚毀了圓明園
(C)光緒帝和慈禧太后逃亡到西安
(D)辛丑和約割讓北京部分土地給列強。
二、題組:
羽潔整理中國歷史上某事件的資料,將其最後失敗的原因條
列,如下表:
28. ( )請問下列選項人物跟該歷史事件最沒有相關?
(
A
)
林則徐
(
B
)
李鴻章
(
C
)
曾國藩
(
D
)
洪秀全。
29. ( )羽潔若想親自造訪該事件歷史遺跡應該去下列何處
旅行?
(
A
)
北京
(
B
)
天津
(
C
)
南京
(
D
)
西安。
三、配合題:請將下列人物與各題配對
A.咸豐 B.道光 C.慈禧 D.李鴻章 AB.康有為 AC.馬加爾尼
AD.伊藤博文 BC.後藤新平 BD.林則徐 CD 奕訢
30. ( )我經歷了太平天國之亂、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
國聯軍等重要事件,親自參與北洋艦隊的創始,在
甲午戰爭戰敗後與日方簽訂合約。
31. ( )皇帝根據我等建議,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書和諭
令。但變法失敗,我只好逃至海外,組織保皇黨。
32. ( )我是推動日本明治運動的功臣之一,也是日本的憲
法之父,1885 年擔任內閣總理大臣,致力於現代
化。簽訂馬關條約,為國家得到第一個殖民地。
33. ( )1793 年我代表大英帝國來到了這個國家,目的是疏
通當時的貿易限制。但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卻因為跪
拜禮節問題對大使團不高興,最後拒絕了大使團提
出的所有項目。
第三部分:公民科(34分)
一、選擇:
34. ( )依據法律的授權,可以將法律條文進一步補充和規定
的是下列哪一種規範? (A)條例 (B)憲法增修條文
(C)法律 (D)命令。
35. ( )公民課時,老師請各小組介紹憲法的基本權利,每一
組負責一個權利,總共分成四大組,請就以下同學的
介紹,選出同組的成員。
(A)元宏、阿榮 (B)燕祖、阿榮
(C)佩玲、至華 (D)元宏、至華。
36. ( )防疫期間,刑事局接獲民眾檢舉,有網友在 PTT
發圖文說:「收到重要情報請大家儲備一個月份
左右的糧食和生活必需品!」的假訊息,警方循
線查獲北市 38 歲張男和 46 歲蔡男,依違反
《社會秩序維維法》送辦。請問:上述新聞表現
出法律的何種功能?
(A)保障人民權利 (B)促進社會進步
(C)維護社會秩序 (D)增進公共利益。
37. ( )在我國法律或命令是否牴觸《憲法》而有疑義時,
是由下列何者負責解釋?
(A)監察院委員 (B)立法院
(C)司法院大法官 (D)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
38. ( )有關平等權的意義,下列哪些敘述正確?
(甲)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乙)享有自行決定做哪些事或不做那些事的權利
(丙)達法定年齡者才能享有的權利
(丁)強調形式平等
(戊)追求實質平等,對弱勢族群給予合理差別待遇
(A)甲乙 (B)甲戊 (C)乙丙 (D)丁戊。
39. ( )法律在人民的生活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下列關
於法律的敘述,何者錯誤?
(A)法律是最第低限度的道德
(B)法律保障人民的權利
(C)法律不僅約束人民,也約束政府的行為
(D)法律不具有強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