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國中112學年社會科補考題庫解析

pdf
207.35 KB
4 頁
win7_pc01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旗津國中 112 學年度上學期領域補考社會科二年級試卷題庫
範圍:社會第三冊 二年 座號: 姓名:
一、 選擇題:共 30
1.( )中國某一時期中央派任「中正官」評定地方人士選拔人才,選拔標準為家世背景、才能、
道德,將人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的九個等級,
並加以評語,作為授官的依據。依據上述內容,較有可能產生下列哪一種社會現象?
(A)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B)經學傳家,累世當官 (C)百家爭鳴,學術發達
(D)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答案:()
2.( )戰國時期秦國任用商鞅改革,其主要內容其中之一為改革戶籍制度下列何項措施是秦國
根據戶籍制度所實施?(A)徵稅徵兵 (B)統一文字 (C)統一貨幣 (D)分封諸侯。
答案:()
3.( )文字是民族之間溝通的工具,也是文化聯繫的樞紐。文字、語言的不一致是很多國家和民
族走向分裂的重要因素。請問:統一文字這項功業是何人完成?
(A)周武王 (B)商鞅 (C)秦始皇 (D)齊桓公。
答案:()
4.( )唐朝曾面臨北方強大異族(外患)的武力威脅。請問:此異族(外患)的名稱是下列何者?
(A)犬戎 (B)東突厥 (C)匈奴 (D)鮮卑。
答案:()
5.( )「各地州郡長官每年必須向政府推舉『孝子』『廉吏各一人,以因應政府取才的需求,
若有違反則將追究相關事責。」這應該是何時期的取才情況?
(A)秦朝 (B)漢朝 (C)西周 (D)商朝。
答案:()
6.( )歷史學者發現「封建」是這個朝代的根本,他們將宗室成員與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以確保
王室的安全。貴族的身分世襲,貴族們的行為受到禮樂制度的規範,整個社會看起來井然
有序。請問:上文描述的是哪個朝代?
(A)商朝 (B)周朝 (C)秦朝 (D)漢朝。
答案:()
7.( )「萬里長城」是當今世界上最壯觀的建築在秦朝時萬里長城便是一道強而有力的國防屏
障,阻擋外敵南下入侵。這裡所謂的「外敵」,是指下列哪個民族?
(A)東突厥 (B)鮮卑 (C)犬戎 (D)匈奴。
答案:()
8.( )慈禧太后挑起了八國聯軍的禍事受到朝野不小的壓力為了籠絡人心決定主動下詔變法
請問:當時推動的應該是什麼樣的改革?
(A)庚子後新政 (B)自強運動 (C)戊戌變法 (D)立憲運動。 答案:()
2
9.( )明清時期,人口數量大幅增加,幸好哪一地方的作物引進,舒緩因人口增加所導致糧食不
足的問題?
(A)臺灣的小麥 (B)占城的早熟稻 (C)西域的葡萄 (D)美洲的玉米、番薯、馬鈴薯。
答案:()
10.( )小丸子在整理上課筆記時,畫出附圖()的組織圖,但是她將上面的部分漏掉了,她應該
填上什麼才對? (A)鴉片戰爭 (B)甲午戰爭 (C)英法聯軍 (D)自強運動。
附圖()
答案()
11.( )下列中國三級階梯的地勢分布影響何者正確
(A)利於冬季暖溼氣流深入內陸 (B)河流多由東向西流 (C)中國多發西高原
(D)東部較少
答案()
12.( )思育:「中國季風氣候區與乾燥氣候區大致以年雨量□□毫米等雨量線為界。」,請問「
□□」為下列何者? (A)750 (B)500 (C)250 (D)100 毫米。
答案()
13.( )此線為中國重要分界線,不僅是中國南、北的分界,也是主糧稻米、小麥栽種的分界,同
時,恰好等同於年雨量 750 毫米及一月均溫0C的分界請問這條分界應該是下列何者?
(A)大興安嶺-太行山線 (B)黑河-騰衝線 (C)秦嶺-淮河線 (D)北回歸線。
答案:()
14.( )「島國吐瓦魯,資源貧乏,農業落後,但漁業資源豐富。由於地勢極低,全球暖化造成的
海平面上升 對吐瓦魯造成嚴峻威脅使得國家的平地面積日漸縮少請問根據文中敘
述,吐瓦魯最有可能屬於 下列哪一種島嶼類型?
(A)大陸島 (B)火山島 (C)珊瑚礁島 (D)冰山島。
答案:()
15.( )紐西蘭氣候溫和全年有雨被發現後也吸引許多歐洲移民前來建立新家園請問:紐西蘭
終年皆有雨的原因與下列何者有關? (A)地形 (B)緯度 (C)西風 (D)洋流。
答案:()
16.( )鐵礦可依其所生成的地質條件,分成蘊藏在堅硬岩層中的岩石礦床與蘊藏在紅土層中的紅
土型礦床等類型。澳洲是臺灣中鋼公司最主要的鐵砂供應國,該國所產的鐵砂九成以上來
自西澳地區。請問:澳洲有豐富的鐵礦,與下列哪一項因素最為相關?
(A)地形平坦 (B)氣候穩定 (C)人口稀疏 (D)地質古老。
答案()
17.( )澳洲大部分貿易往來對象是位於鄰近的國家,故就地理位置而言,澳洲應積極參與下列哪
個區域貿易組織? (A)WHO (B)APEC (C)WTO (D)EU
答案()
3
18.( )人類有紀錄以來最低的溫度出現在南極的「沃斯托克」測站於西元1983721日測到
的-89.2℃。請問:下列何者是造成南極氣溫比北極更低的原因?(A)南極海拔高度較高
(B)北極降水比較稀少 (C)北極的緯度比較高 (D)南極的人口比較多。
答案:()
19.( )「飛行釀酒師」是一個特別的行業他們搭乘飛機穿梭在全球各地的葡萄園 提供技術指導
尤其是在秋季葡萄採收時最為忙碌某一釀酒師在澳洲葡萄採收的季節前往該國協助
他在澳洲停留的月分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1-2 (B)3-4 (C)6-7 (D)9-10月。
答案()
20.( )「南島語族的起源地是□□」?請問: □□是指下列何者?
(A)紐西蘭 (B)澳洲 (C)復活節島 (D)台灣。
答案()
21.( )近來各項民生用品不斷漲價,民眾紛紛要求政府必須控制物價上漲的情況,使人民能維
持原有的生活水準。由人民對政府的要求可以看出,民主國家的主人應該是下列何者?
(A)總統 (B)人民 (C)民意代表 (D)政府官員。
答案:()
22.( )近年來地球海水面逐漸升高,造成有些太平洋島國需要「遷國」,例如吐瓦魯、馬紹爾
群島及其他環狀珊瑚礁地區,這幾個國家國土僅高於海水面數公尺,其政府應將遷移計
畫列為當務之急。 由上文可知,這些國家面臨到存亡的危機,是因為未來國家的哪一項
組成要素可能消失?
(A)人民 (B)主權 (C)政府 (D)領土。
答案:()
23.( )人民透過投票表示對於執政者的支持或反對,也可以表態對於政策的認同與否,下列何者
是對於事情表態的方式?(A)總統選舉 (B)市長選舉 (C)公民投票 (D)罷免立委。
答案:()
24.( )不分性別、收入、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階級、黨派為何,只要符合投票資格的人民,人
人都有投票權。請問:此為選舉的何項原則?
(A)普通原則 (B)平等原則 (C)直接原則 (D)無記名原則。
答案:()
25.( )老師上課時引用新聞報導,請學生辨別報導的作者、新聞來源、參考資料,以及是否包含
廣告內容等訊息,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為何?
(A)改變公共事務參與方式 (B)消除媒體的存在 (C)提高媒體的立場
(D)培養學生的媒體識讀能力。
答案:()
26.( )關制定《公民投票法》的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立法院三讀通過 (B)經公民
投票複決 (C)由行政機關自行訂定 (D)須由總統提案。
答案:()
27.( )《憲法》是「人民權利之保障書」,因為《憲法》制定之後,無論政府或人民,都要遵
守《憲法》的規範,這說明了民主政治具有何種特色?
(A)政府的組成應得到多數選民的支持 (B)在野黨負責監督政府施政
(C)政府機關在執法上有明確的依據 (D)法律是統治者拿來限制人民的工具。答案()
4
28.( )下列關於公民投票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在實現人民的選舉、罷免權 (B)以民意為基
礎,用以決定執政者去留 (C)是否通過取決於政府對此議題的關心程度 (D)能帶動民眾
對公共議題的討論。
答案:()
29.( )近年來,許多無法到場參與政治行動的民眾,會透過網路捐錢響應某項政治行動的募資,
表達對該項議題的支持,不僅讓募資迅速達標,也讓議題有經費運作。請問:上述內容顯
示了何種公共參與的現象? (A)公共參與的內容從多樣逐漸單一 (B)閱聽人能主動製作
媒體進行宣傳 (C)媒體讓每個人有公平發聲的機會 (D)網路改變了人們公共參與的模式
答案:()
30.( )在臺灣,民眾可以透過民選的公職人員來為民服務。下列哪一項公職人員不受「連選得連
任一次」的限制? (A) 總統 (B)縣市長 (C)直轄市市長 (D)立法委員。
答案:()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