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离现在 1
年 11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1/共 5 頁
學期補考由此試題庫中,挑選 25 題出題
恆毅中學 112 學年第二學期國一自然與生活科技科 學期補考
試題庫
(第二冊全)
一、單一選擇題
1.
( ) 人類細胞中的染色體通常兩兩成對且大小、形狀皆相似,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請問這些成對的染色體稱為什麼?
(A)複製染色體 (B)非同源染色體 (C)同源染色體 (D)親代染色體。
答案:(C)。
解析:同源染色體具有相似的大小及形狀,其中一條來自於父親,另一條來自於母親,兩兩成對。
2.
( ) 下列何者是生態學上所謂的「生物放大作用」? (A)生物累積了許多變異後,促成新種的形成 (B)大氣中累積了許多
的二氧化碳,造成了全球暖化效應 (C)生態系中若無分解者,將造成生物遺體的累積 (D)生態系中某些無法被生物分
解的毒物,在食物鏈中層層累積的過程。
答案:(D)。
解析:(D)生物累積的毒物,最後進入最高階層的消費者。
3.
( ) 有七種不同生物,編號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
若依其分類原則排列如表。請問何者與甲的關係最為疏遠?
(A)乙 (B)丁 (C)戊 (D)庚。
答案:(D)。
解析:甲與庚同門,但不同綱、不同目、不同科、不同屬、不同種。
4.
( ) 同一時間裡,在某一地區的一個族群是指哪種生物? (A)不同種的生物 (B)同種的生物 (C)同屬的生物、不同種的生物
(D)不同屬的生物、同種的生物。
答案:(B)。
解析:同一時期、生活在同一地區的所有同種生物個體,稱為族群。(D)同種必同屬。
5.
( ) 如圖為變形蟲示意圖,關於變形蟲的介紹,下列何者正確?
(A)在分類上屬於動物界 (B)可藉由偽足進行運動或攝取食物
(C)可藉由產生孢子的方式繁衍子代 (D)具有細胞膜、細胞核、細胞壁等構造。
答案:(B)。
解析:(A)分類上屬於原生生物界;(C)可藉由分裂生殖的方式繁衍子代;(D)不具有細胞壁的構造。
6.
( ) 很多清潔劑或是洗衣粉都強調「無磷」,主要是要避免什麼汙染? (A)溫室效應增強 (B)酸雨 (C)臭氧層破洞
(D)優養化。
答案:(D)。
解析:磷化合物排放至河川或湖泊,會造成河川、湖泊的優養化。
7.
( ) 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主要區別方式為下列何者? (A)交配的有無 (B)呼吸的方式 (C)受精的有無 (D)陸生的與否。
答案:(C)。
解析:(C)有性生殖具有受精現象,無性生殖沒有受精作用產生。
8.
( ) 有關生物及其生殖方式的配對,下列何者錯誤? (A)酵母菌—出芽生殖 (B)海星—斷裂生殖 (C)變形蟲—分裂生殖
(D)青黴菌—出芽生殖。
答案:(D)。
解析:(D)青黴菌為孢子繁殖。
9.
( ) 如圖為某生態系的食物網,此食物網中不同生物的特性及其所含總能量多寡的比較,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00. 聯測〕 (A)草是生產者,在此食物網中所含的總能量最多
(B)蟋蟀個體最小,在此食物網中所含的總能量最少 (C)鷹是最高階的消費者,
在此食物網中所含的總能量最多 (D)老鼠為蛇和鷹的食物來源,在此食物網中所含
的總能量最多。
答案:(A)。
解析:(B)(C)鷹是最高階的消費者,在此食物網中所含的總能量最少。
10.
( ) 下列哪一個敘述是正確的? (A)可吸收、利用太陽能的是分解者 (B)如果沒有分解者,則各種物質會大量留在生物圈中,
無法再循環、利用 (C)生產者可將生物遺體分解 (D)如果沒有消費者,則整個生態系將會毀滅。
答案:(B)。
解析:(A)生產者;(C)分解者;(D)生產者、分解者。
門 甲乙丙丁戊己庚
科 甲丙丁戊
綱 甲乙丙丁戊己
屬 甲丙丁
目 甲乙丙丁戊
種 甲丙
2/共 5 頁
11.
( ) 下列哪種生殖方式屬於「有性生殖」? (A)非洲菫利用葉片繁殖 (B)酵母菌側邊長出小個體 (C)草莓的種子發芽
(D)青黴菌的孢子繁殖。
答案:(C)。
解析:(A)營養器官繁殖、(B)出芽生殖和(D)孢子繁殖皆屬於無性生殖。
12.
( ) 近年在東部沿海盛行觀賞鯨豚,下列關於海豚的敘述,何者正確? (A)屬於軟骨魚類,和鯊魚是近親 (B)用肺呼吸,
為內溫動物 (C)體表有鱗片以防止水分散失 (D)屬於卵生之哺乳類。
答案:(B)。
解析:海豚非魚類,屬於胎生哺乳類。
13.
( ) 有關「無性生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無性生殖的個體比較有辦法面對環境的劇變 (B)需要雌雄配子的結合
(C)後代的特性與親代不同 (D)對農作物的培育與品種保存非常重要。
答案:(D)。
解析:(A)(B)(C)皆為有性生殖的特色。無性生殖不須經過精子與卵結合的過程,產生的後代可以完整保存親代的特性,對作物培育
與品種保存上,具有很大的意義。但也由於後代的特徵均相同,一旦遭遇環境改變,可能會無法適應而群體滅亡。
14.
( ) 下列有關人類「性染色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 Y 染色體比 X 染色體長 (B)男性個體的 X 染色體來自母親
(C)染色體的組合為 XY 者為女性 (D)女性可能產生兩種含不同性染色體的卵。
答案:(B)。
解析:(A) Y 染色體比 X 染色體短;(C)女性的性染色體組合為 XX;(D)男性才能產生 X 或 Y 染色體的精子。
15.
( ) 鐵線蕨的葉緣有數團褐色物,每一團可稱為什麼? (A)種子 (B)孢子 (C)孢子囊 (D)孢子囊堆。
答案:(D)。
解析:鐵線蕨的葉緣有數團褐色物,每一團可稱孢子囊堆,而孢子囊堆是由孢子囊聚集而成。
16.
( ) 資源回收除了政府宣導全民進行之外,還有一些民間機構也在默默進行資源回收的工作,因為資源回收對人類有哪些好處?
(甲)資源再利用;(乙)減少垃圾量;(丙)垃圾變黃金;(丁)減少森林砍伐;(戊)養成珍惜自然資源的習慣。 (A)只有甲乙丙
(B)只有乙丁戊 (C)只有丙丁戊 (D)甲乙丙丁戊皆有。
答案:(D)。
解析:重點是垃圾減量、減少資源的浪費。
17.
( ) 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何者錯誤?(A)基因位於染色體上 (B)人的基因是由 DNA 所構成 (C)一條染色體上通常只有一個
基因 (D)通常一種性狀由成對的基因控制。
答案:(C)。
解析:(C)每一條染色體上都有許多不同的等位基因。
18.
( ) 一個正常的食物鏈很少超過三、四階,主要的原因為何? (A)有毒物質經由食物鏈的累積,使第四階段消費者體內達到致死量
(B)食物鏈超過四階時,由於關係複雜,容易造成生態不平衡 (C)能量在食物鏈的轉移過程中逐漸散失,不足以供養第四階消費
者 (D)四階以上的消費者體積過於龐大,以致無法獵捕食物。
答案:(C)。
解析:食物鏈中,食物所含的能量經由攝食關係而傳遞,能量在食物鏈的轉移過程中大量以熱的型態散失,不足以供養第四階消費者。
19.
( ) 有關環境的問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汽車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可能使大氣平均溫度升高 (B)過度的墾荒、伐林,會
加速風化侵蝕作用 (C)湖中營養源過多,引起「優養化」,使水中氧氣增加 (D)超抽地下水,造成臺灣部分地區地層下陷。
答案:(C)。
解析:(C)「優養化」會使水中氧氣減少。
20.
( ) 取甲、乙兩種母細胞,其分裂過程中遺傳物質含量變化如附圖所示。關於甲、乙
細胞的分裂過程及其子細胞比較,下列何者錯誤?(A)甲細胞的分裂過程為減數分
裂,乙細胞的分裂過程為細胞分裂 (B)人類精子的形成需經過甲細胞的分裂過程
(C)甲細胞所產生的子細胞,其染色體為單套;乙細胞所產生的子細胞,其染色體
為雙套 (D)在肌肉組織中均可找到甲、乙細胞。
答案:(D)。
解析:(D)在生殖器官中可找到甲、乙細胞。
21.
( ) 有一個細胞內具有 15 對染色體,在細胞分裂形成子細胞的過程中,染色體複製 A 次,分裂 B 次,形成子細胞的數目為 C 個,
若子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為 D 條,則 A+B+C+D 應為多少? (A) 19 (B) 22 (C) 34 (D) 37。
答案:(C)。
解析:A+B+C+D=1+1+2+30=34。
3/共 5 頁
22.
( ) 小明在水族箱中裝置了燈光,並放入 5 條孔雀魚、4 種水草還有 10 隻黑殼蝦,再灑下一些硝化細菌,請問水族箱和其他生物
形成了下列何者? (A)食物鏈 (B)食物網 (C)族群 (D)生態系。
答案:(D)。
解析:水族箱(環境)+6 個族群(1 種孔雀魚+4 種水草+1 種黑殼蝦)+硝化細菌=生態系。
23.
( ) 從西元 1 年~2000 年,世界人口成長曲線圖可以用哪一個圖形表示?
(A)
(B)
(C)
(D)
答案:(B)。
解析:(B)世界人口在西元 1800 年之後,由於科技發展和醫學進步,使得全球人口快速增加。
24.
( ) 若你找到甲、乙、丙、丁四種生物,其中甲和乙為同屬,乙和丙為同目,丙和丁為同科,則甲和丁的關係為何?
(A)同目 (B)同科 (C)同屬 (D)同種。
答案:(A)。
解析:甲乙同屬;丙丁同科;甲乙丙丁同目。
25.
( ) 如圖的食物網中,既為次級消費者又是三級消費者的是下列何者?
(A)甲及丁 (B)甲及己 (C)丁及戊 (D)丁及己。
答案:(D)。
解析:鳥(己)吃蚱蜢(庚)時,為次級消費者;鳥(己)吃蛙(戊)時,為三級消費者。人(丁)吃牛(丙)時,為次級消費者;
人(丁)吃蛙(戊)時,為三級消費者。
26.
( ) 如圖為變形蟲的生殖過程,則變形蟲是在進行下列哪一種生殖方式?
(A)出芽生殖 (B)孢子繁殖 (C)有性生殖 (D)分裂生殖。
答案:(D)。
解析:草履蟲、變形蟲為分裂生殖。
27.
( ) 附圖為動物細胞的模式圖,當接受 X 光照射時可能會發生基因突變的部位為何?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甲—細胞質、乙—細胞核、丙—液胞、丁—細胞膜。細胞核(乙)內含有遺傳物質,接受 X 光照射時可能會發生基因突變。
28.
( ) 若將蘿蔔的基因轉殖甘藍菜,讓甘藍菜長出像蘿蔔的根,以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請問這樣的技術是屬於下列何者?
(A)基因轉殖技術的範圍 (B)突變的範圍 (C)遺傳諮詢的範圍 (D)優生學的範圍。
答案:(A)。
解析:基因轉殖技術是將特定基因片段分離出來,然後植入其他生物的細胞內,藉以讓生物出現新性狀的技術。
29.
( ) 關於競爭行為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競爭可能發生在同種生物之間 (B)競爭有時是為了爭奪食物
(C)競爭有時是為了爭奪地盤 (D)只有雄性的生物才會互相競爭。
答案:(D)。
解析:競爭發生在同種、異種、同性、異性生物中。
30.
( ) 歐洲乳製品遭戴奧辛汙染,引起民眾恐慌。已知燃燒廢電纜會產生戴奧辛的氣體,其可溶於脂質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戴奧辛只會累積在草食性動物體內 (B)露天燃燒廢電纜產生的戴奧辛,對當地造成危害,對其他地區則無影響
(C)戴奧辛的汙染只存在於乳製品中 (D)戴奧辛會隨食物鏈轉移累積至高層的消費者體內。
答案:(D)。
解析:(A)也會累積在肉食性動物體內;(B)會隨著空氣飄到其他地區;(C)也會存在於肉製品中。
31.
( ) 臺灣因為地形特殊,而有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例如:溼地、森林和草原等不同的棲地,可提供生物棲息。這應屬於
生物多樣性中的哪一種層次? (A)物種多樣性 (B)遺傳多樣性 (C)生態系多樣性 (D)族群多樣性。
答案:(C)。
解析:一個大的區域範圍內,有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這屬於生物多樣性中的生態系多樣性。
4/共 5 頁
32.
( ) 二十年前有人引進「小花蔓澤蘭」這種植物來綠化環境,今日這種植物已經在臺灣中南部地區造成許多原生植物死亡,
甚至危害農作,因此有「綠色癌症」之稱。關於此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這是天擇的結果,應讓其自然演化
(B)不當引入外來生物,可能破壞原本的生態平衡 (C)應引入多種外來種昆蟲,以控制此植物的繁衍 (D)外來種植物
可增加本地的生物多樣性。
答案:(B)。
解析:「小花蔓澤蘭」進入臺灣的生態系中,影響到原來生態系的平衡,改變原本的生物組成,甚至造成原生物種的滅絕。
33.
( ) 下列何者可能是生物體發生性狀差異的原因?(甲)精子和卵結合;(乙)出芽生殖;(丙)營養器官繁殖;(丁)基因突變。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答案:(D)。
解析:精子和卵結合(甲)和基因突變(丁)是造成生物體發生性狀差異的原因。
34.
( ) 環境中原本濃度很低的有毒物質,會因為生物放大作用而使濃度變高,已知附圖的植物檢驗出微量的
戴奧辛,請問下列哪種生物體中檢驗出的戴奧辛濃度會最高?
(A)鼠 (B)蚱蜢 (C)鷹 (D)蛇。
答案:(C)。
解析:根據「生物放大作用」,愈高級的消費者,體內所含的戴奧辛濃度愈高,鷹是此食物網中最高級的消費者,
因此鷹體內的戴奧辛濃度會最高。
35.
( ) 某池塘中生物的食性關係為:水蚤→小蝦→大肚魚→白鷺,在這食物鏈中何者的數量應占最多,才能維持平衡?
(A)水蚤 (B)小蝦 (C)大肚魚 (D)白鷺。
答案:(A)。
解析:(A)水蚤為能量塔的底層,數量最多。
36.
( ) 如圖為花的雌蕊構造圖,何處受 X 光照射後,有可能將此突變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甲—花瓣、乙—花萼、丙—花藥、丁—花絲。發生在生殖細胞中的突變,可能經由有性生殖遺傳給後代。
花藥(丙)內有花粉,花粉內含有精細胞,如受 X 光照射後產生基因突變,有可能將此突變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37.
( ) 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將造成下列哪些現象?(甲)造成空氣汙染;(乙)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丙)使溫室效應增強,引發氣候、生物分布改變。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
答案:(A)。
解析: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空氣汙染,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快速升高,增強了溫室效應,引發氣候、生物分布改變。
38.
( ) 若甲、乙兩種生物同時生活在同一棲地,其族群量變化如圖所示,則此兩種生物之間
的交互關係為何?
(A)競爭 (B)片利共生 (C)寄生 (D)互利共生。
答案:(D)。
解析:可從圖中甲、乙兩種生物數量的曲線發現,當甲生物數量增加時,乙生物的數量也會跟著
增加。由此可知,兩種生物之間的交互關係為互利共生。
39.
( ) 下列關於生物多樣性的敘述,何者正確? (A)環境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生物,即稱為生物多樣性 (B)生態系中所存在的
生物種類是永遠固定不變動的 (C)生態系中,單一種的生物數量愈多,代表生物多樣性愈高 (D)生態系中,生物多樣性
愈高就愈不穩定。
答案:(A)。
解析:(B)隨時在變動;(C)不同種;(D)愈穩定。
40.
( ) 一對夫婦有三個子女,血型分別為 A 型、B 型、O 型。就血型的基因而言,這一對夫婦的基因組合為何?
(A) I
A
I
A
╳
I
B
I
B
(B) I
A
I
A
╳
I
B
i (C) I
A
i
╳
I
A
I
A
(D) I
A
i
╳
I
B
i。
答案:(D)。
解析:(D)夫婦的基因組合為 I
A
i
╳
I
B
i 時,才能生出 A、B、O、AB 型小孩。
41.
( ) 將含有生產者及消費者的食物鏈,依生物所含能量多寡的關係,繪製成能量的金字塔,如圖所示。
此塔中哪一層的生物可利用日光進行合成葡萄糖的反應?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能量塔中最低層是丁,代表其為能量最多的生產者,可行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
5/共 5 頁
42.
( ) 下列有關學名的敘述,何者正確? (A)同一種生物有時也可能會有幾個不同的俗名和學名 (B)學名是由兩個字所組成,
而前一字表示該生物的特徵 (C)通常學名的第二個字是名詞,而屬名是形容詞 (D)屬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
答案:(D)。
解析:(A)同一種生物只有一種學名;(B)前一字表示該生物的名稱;(C)通常學名的第二個字是形容詞,而屬名是名詞。
43.
( ) 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目的在於下列何者? (A)保護森林 (B)保護溼地 (C)保育熱帶雨林的野生動植物
(D)維護遺傳、物種及生態系的多樣性。
答案:(D)。
解析: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目的在於重視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期望能永續並公平合理的分享生物多樣性所產生的利益。
44.
( ) (甲)體內受精;(乙)胎生;(丙)肺延伸出許多氣囊;(丁)骨骼中空且堅實質輕;(戊)外溫動物;(己)皮膚可幫助呼吸運動,
上述各項特徵屬於鳥類的有哪些? (A)丙丁戊 (B)乙戊己 (C)甲丙丁 (D)甲乙己。
答案:(C)。
解析:鳥類體內受精(甲)、卵生,為內溫動物,身體表面覆有羽毛,肺延伸出許多氣囊(丙),骨骼中空且堅實質輕(丁),
視力銳利,飛翔時可藉閉起的瞬膜以保護眼睛。
45.
( ) 關於能量金字塔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位於能量金字塔頂層生物,數量較少 (B)生產者位於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層
(C)能量金字塔各階層的總能量均相等 (D)多數的能量均以熱能的方式散失。
答案:(C)。
解析:(C)愈低階層生物的總能量愈大,愈高階層生物的總能量愈小
46.
( ) 小茹根據圖(一)所示之檢索表,可查出圖(二)昆蟲所屬的類別為下列何者?
(A)甲 (B)乙 (C)丙 (D)丁。 圖(一)
答案:(B)。
解析:此昆蟲的腳無細毛,觸角呈鬚狀。故選(B)。
圖(二)
47.
( ) 小涼在校園中看到一株開花的植物,若在不破壞該株植物的前提下,欲分辨此株植物為單子葉或雙子葉植物,
他應藉由何種特徵進行判斷較佳? (A)植株的高矮 (B)花瓣的數目 (C)年齡的有無 (D)根為鬚根或軸根。
答案:(B)。
解析:單子葉的花瓣為 3 或 3 的倍數,雙子葉的花瓣為 4 或 5 的倍數。
48.
( ) 會影響族群分布範圍及族群大小的原因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環境因子如:溫度、土壤等會影響族群的分布及
大小 (B)他種生物的影響如:共生、競爭會影響族群的分布及大小 (C)族群的大小及分布不會受到氣候、水等因素的
影響 (D)食物的種類及來源會影響生物族群的分布。
答案:(C)。
解析:(C)族群的大小及分布會受到光照、氣候、水及食物等環境因素的影響。
49.
( ) 臺灣沿海發生的「綠牡蠣」事件及農地汙染所造成的「鎘米」事件,均因水質受到重金屬汙染所造成,推測水中
重金屬汙染源應為何? (A)家庭廢水 (B)農地所使用的農藥及肥料 (C)畜牧養殖廢水 (D)工業廢水。
答案:(D)。
解析:工業廢水中如含有重金屬,直接排放到河川中,會形成水汙染。
50.
( ) 如圖為女性生殖器官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為卵受精的位置 (B)乙為卵的製造場所
(C)丙為胎兒發育的場所 (D)丁為尿液排出的地方。
答案:(C)。
解析:甲—卵巢、乙—輸卵管、丙—子宮、丁—陰道。
(A)乙(輸卵管)為卵受精的位置;(B)甲(卵巢)為卵的製造場所;(D)丁為胎兒產出的產道。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