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標示:物理-橘、化學-紫、生物-綠、地科-藍、合科或跨科-紅
TASA 自然評量架構 5
214 溫度與熱量
2a 知道可用很多方法去比較冷熱的程度,察覺熱會由
高溫處傳到低溫處
2b 察覺溫度高低,造成水的三態變化
3a 知道熱可由傳導、對流、輻射等方式傳播,並利用此
傳播性質於日常生活中(例如保溫、散熱…)
217 能的形態與轉換
3a 知道太陽能可使水溫上升(成為熱能),也可用來發電
(產生電能)
413 電能及其應用 2a 利用電線、電池接成通路驅動玩具馬達 3a 知道利用物體的導電性,在用電時避免危險
412 機械應用
2a 察覺容器漂浮在水中能承載東西,物體在水中拿起
來比較輕
2b 能利用虹吸現象抽水
2c 能利用連通管測量水平
3a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利用簡單機械(例如槓桿、滑輪、
鏈條、皮帶、齒輪、輪軸等)來做事
3b 知道鏈條、皮帶、齒輪等裝置可以傳送動力
3c 知道可利用流體傳送動力
110 組成地球的物質(岩
石、水、大氣)
2a.察覺並描述水受冷熱影響改變形態的情形。察覺很
多物質能溶於水及空氣具助燃性。
3a.知道大氣中含有水蒸氣,若凝結成雲有時可降為雨。
3b.知道海水是鹹的,淡水只存在於河流、湖泊、及土壤
中。
3c.能以簡單的實驗製造氧和二氧化碳,並檢驗其性質,
知道空氣裡含有氧和二氧化碳。
130 物質的構造與功用
3a.能透過活動(例如觀察溶解、擴散現象、切割物質、
組合積木),知道物質是由粒子所組成的,因此物質
可以分解成更小的粒子(不必提原子的概念)。
131 物質的形態與性質
2a.察覺物質各具性質(例如不同物質雖然大小相同,
輕重卻不同,如導熱性不同,如有的易溶於水有
的不易,如有的硬脆有的可延展)。
2b.利用物質性質或外表特徵來區分物質(例如依形態
分成固體、液體、氣體,如依磁的吸引不吸引來
區分,如依溶不溶於水來區分)。
2c.觀察發現因溫度不同,物質的形態會改變(例如冰
的熔化、水的沸騰)。
3a.實驗發現物質性質各自不同(例如有的易導電有的不
易,有的易導熱有的不易,例如水溶液的酸鹼性)。
3b.利用物質性質的不同,藉實驗將不同物質分離(例如
利用溶解、熔化、過濾、蒸發)。
3c.實驗發現溫度高低不同,物質的形態、性質會改變(如
水的凝固或氣化,熱脹冷縮、溶解量、擴散快慢)。
211 天氣變化 2c.察覺日常生活中,常受到水有蒸發與凝結的影響。
214 溫度與熱量
2a.知道可用很多方法去比較冷熱的程處傳到低溫處。
2b.察覺溫度高低,造成水的三態變化。 3a.知道熱可由傳導、對流、輻射等方式傳播並利用此傳
播性質於日常生活中(例如保溫、散熱…)。(物理、化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