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31.( )將校園中的昆蟲進行分類,其結果如附圖(一)及附表,你將利用哪一個分
類依據將甲蟲與乙蟲分開? (A)外形為橢圓形或是圓形 (B)觸角是線狀
或是羽毛狀 (C)斑點的有無 (D)斑點是圓形斑點或橢圓斑點。
32.( )從一塊骨骼化石,往往可以重建該動物的模型,例如:以大腿骨上端的形
態可推論其是否直立或可支持的生物體重;而從完整的動物骨骼化石中,
可以推論的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大致外貌 (B)生活環境 (C)攝食
習性 (D)皮膚的膚色。
33.( )AIDS 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是病毒所引起的,試問關於病毒的敘述何者正確? (A)屬原核生物界 (B)有細胞膜、
細胞質,但不具細胞核 (C)構造簡單,僅蛋白質外殼與遺傳物質(D)在活細胞外仍能表現出生命現象。
34.( )下列關於裸子植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蘇鐵會開花 (B)松子是松樹的果實 (C)雲杉的雌毬果內有胚珠,成
熟後會隨風落在花粉粒上,受精發育成種子 (D)柏樹的毬果有雌雄之分,雌毬果較大。
35.( )若真的建立一個均是中生代侏羅紀生物的「侏羅紀公園」,則公園中不會出現下列哪一種景象? (A)生長著裸子
植物 (B)天空中有翼龍飛翔 (C)部分小型哺乳類在森林底層活動 (D)暴龍捕殺長毛象。
36.( )附表為數種植物的比較,試問表中何者為蘚苔植物? (A)甲 (B)乙
(C)丙 (D)丁。
37.( )下列哪種動物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A)蟋蟀
(B)蠶蛾 (C)蝌蚪 (D)錦蛇。
38.( )下列敘述哪些為「松樹」和「蒲公英」的共同點?甲.靠風力傳播種子;乙.以花瓣吸引昆蟲;丙.具有維管束;丁.
可形成果實;戊.以花粉管授精。 (A)甲乙丙 (B)乙丙戊 (C)甲丙戊 (D)甲丁戊。
39.( )昆蟲的生活史可分為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試問這兩種生活史的差異為何? (A)幼蟲是否分成頭胸兩節 (B)
是否經過蛹期 (C)步足為三對或是四對 (D)成蟲翅膀是否退化。
40.( )香港腳是由真菌感染所致的皮膚病,試問該病原具有下列何種特性? (A)可行光合作用 (B)屬於原核生物 (C)
具有細胞壁 (D)藉種子繁殖。
41.( )下列何者不利於生物的演化? (A)動物藉有性生殖產生後代 (B)大自然有各種不同的環境壓力 (C)同一族群的
生物個體間差異大 (D)植物以營養器官繁殖新植株。
42.( )種子植物因為具有下列哪項特徵,所以分布範圍比蕨類植物廣,並且稱霸植物界? (A)具有維管束,能有效率的
運送氧氣和養分 (B)不需以水為媒介完成生殖作用,並以種子繁殖後代 (C)葉片表面特化出角質層,能防止水分
過度散失 (D)具有根、莖、葉的構造。
43. ( ) 下列關於蜘蛛的敘述何者正確? (A)身體分為頭、胸、腹三節 (B)屬昆蟲綱 (C)具有分節的附肢及外骨骼 (D)
外骨骼可隨身體生長而增大。
44.( )下列何者屬於環節動物門? (A)蛇 (B)蜈蚣 (C)渦蟲 (D)水蛭。
45.( )下列何者為軟體動物門? (A)珊瑚 (B)蠅 (C) 蟹 (D) 文蛤 。
46.( )關於生物演化的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只要物種相同,則不同個體間的特徵也會完全相同 (B)同一物
種的個體,對環境的適應力完全相同 (C)當同一物種的個體過多時,會產生生存競爭,此時較高大的個體較能適
應而生存下來 (D)同一物種的個體在生存競爭下,適應環境的個體能生存下來,繼續繁衍並將其特徵遺傳給後代。
47.( )「目前發現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約 35 億年前的藍綠菌。」依此敘述推斷下列何者正確? (A)地球形
成於 35 億年前 (B)藍綠菌一定是地球上第一個出現的生物 (C)地球上可能有比藍綠菌更原始的生物化石,只是
尚未被發現,或不易形成化石而未被保留下來 (D)現在仍有藍綠菌,可見地球環境在這 35 億年來都沒有改變。
48.( )附圖為西元 1910 年至西元 1950 年間,某火山島內同種紅鼠和灰鼠的數量變化,則下列何項敘述正確? (A)由於
灰鼠的數量減少,故紅鼠的數量會越來越多 (B)灰鼠的數量減少應是被紅鼠捕食的結果 (C)由圖中可知,紅鼠
與灰鼠各有不同的天敵 (D)西元 1930 年後,該環境越來越不適合灰鼠生存。
49.( )附圖為某種植物的生殖構造,則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由甲構造可知此植物應為被子植物 (B)丙構造可
幫助丁構造傳播得更遠 (C)丙構造由該植物的子房發育而成 (D)該植物可藉由乙構造進行斷裂生殖。
50.( )下列何種生物與其他三者不同門? (A)渦蟲 (B)吸蟲 (C)絛蟲 (D)瘧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