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下列何者不是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生命現象?
(A)眼蟲由1隻變成2隻 (B)水蘊草進行光合作用 (C)水分滲透進入細胞 (D)榕樹長出新枝枒。
14. 下列選項中共有幾項是屬於:需要能量,並能表現出生命現象?(甲)龍眼乾 (乙)植物人 (丙)蜂蜜
(丁)細菌 (戊)眼蟲 (己)魷魚絲 (庚)黑板樹 (辛)珊瑚。 (A) 3 項 (B) 4 項 (C) 5 項 (D) 6 項。
15. 迷豆子原本在複式顯微鏡視野底下觀察草履蟲,
結果義蛹偷偷轉動旋轉盤,將乙轉成了甲,
則關於迷豆子現在觀察到的狀況,下列何者正確?
(A)物鏡的倍率變小 (B)視野下草履蟲的數目變少
(C)視野的亮度會增加 (D)視野下看到的草履蟲會變小隻 。
16. 下列有關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可提供人體所需能量 (B)每天攝取的量需很多,才能維持正常生理作用
(C)鈣質和人體的造血功能有關 (D)缺乏維生素A會得夜盲症。
17. 小閔用顯微鏡觀察以亞甲藍液染色後的口腔皮膜細胞,下列關於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需使用複式顯微鏡進行觀察 (B)被染色後的部位主要為細胞膜
(C)可觀察到呈半月形的保衛細胞 (D)其構造與植物表皮細胞相同。
18. 右圖為物質進出細胞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澱粉利用甲方式進出細胞 (B)氧氣可用甲方式進入細胞
(C)葡萄糖利用乙方式進出細胞 (D)水可用甲或乙方式進出細胞
19. 如果將植物細胞放在清水中,水分可自細胞外滲透進入細胞,
卻不致使細胞脹破,是因為植物具有什麼構造,可保護細胞、維持細胞的形狀?
(A)細胞膜 (B)葉綠體 (C)大型液胞 (D)細胞壁。
20. 下列關於以科學方法進行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操作變因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需保持相同的因素
(B)實驗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其控制變因必須不同 (C)實驗時,各種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稱為變因
(D)必須先提出結論,才能分析得知實驗中的應變變因為何。
21. 使用解剖顯微鏡時,若想要讓兩眼所觀察的視野一致,
應該調整解剖顯微鏡上的哪一項構造? (A) a (B) b (C) c (D) d。
22. 要鑑別一個細胞是屬於動物細胞或植物細胞時,
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依據下列何者來判斷?
(A)粒線體的形狀 (B)細胞的大小 (C)液泡的有無 (D)細胞壁的有無。
23. 下列哪種生物,單一個細胞就能執行維持生命的所有活動?
(A)草履蟲 (B)螞蟻 (C)蝸牛 (D)小黃瓜
24. 「生物分解食物中的養分,合成身體所需物質」,是屬於何種生命現象?
(A)生長 (B)感應 (C)代謝 (D)繁殖。
25. 義蛹利用實驗室的特殊藥品,將細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質通道全部堵住,則下列哪些物質仍能進入細胞?
甲.二氧化碳;乙.蛋白質;丙.纖維素;丁.胺基酸;戊.礦物質;己.水。
(A)甲乙丙丁戊己 (B)丙丁戊 (C)乙戊 (D)甲己。
26. 關於粒線體與葉綠體的比較,哪一項正確? (A)甲 (B)乙 (C)丙 (D)丁。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