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組二:臺灣的黑鮪魚主要產地素有「北蘇澳、南東港」之稱,每年 4到6月間黑鮪魚洄
游到臺灣東部海域時,是最為肥美的時期,因此在每年清明節前後,即是黑鮪魚盛產季節
的開始。2022 年蘇澳地區的第一「鮪」由「漁順吉 66」拔得頭籌,重達 271 公斤的黑鮪
魚接近 190 萬元公開標出,希望好采頭能帶來今年黑鮪季的大豐收。圖 4是「漁順吉
66」捕獲第一鮪的地點,請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 )13. 以GPS 定位船主捕獲的地點,最可能是在下列哪個座標?(A)北緯 25.00 度、東經 123.59 度 (B)北緯 25.00
度、東經 119.59 度 (C)北緯 20.00 度、東經 123.59 度 (D) 北緯 20.00 度、東經 119.59 度
( )14. 由圖中捕獲的地點來看,下列哪個說明最為正確?(註:1浬約為 1.85 公里) (A)位於臺灣領海,屬於近海漁業
(B)位於臺灣經濟海域,屬於近海漁業 (C)位於臺灣經濟海域,屬於遠洋漁業 (D)位於太平洋的公海,屬於遠洋
漁業
題組三:釋迦又稱番荔枝,在臺灣除了大目釋迦外,還自以色列、澳洲等地引進鳳梨釋迦並加以改良,目前臺灣已成為全世界
鳳梨釋迦栽培面積最大、生產技術最佳的國家,產量有 9成以上外銷。號稱「臺灣水果界 LV」的鳳梨釋迦不耐貯運,過去出
口市場集中於中國。2021 年,中國無預警停止進口臺灣水果,為開拓新市場,臺東農改場研發催熟及全果冷凍技術,將軟熟
一致的果實以抑菌處理及零下 40℃急速冷凍,搭配真空包裝,可延長銷售期達 6個月以上,在室溫解凍 30 分鐘或微波解凍 40
秒即可切開食用,口感類似冰淇淋。2022 年3月,2萬顆冷凍鳳梨釋迦以海運送往日本販售,也積極開發夏威夷及中東市場。
請問:
( )15. 臺東地區廣泛種植高單價的釋迦,最適合說明下列哪個臺灣農業發展特色?(A)集約農業 (B)休閒農業 (C)有
機農業 (D)精緻農業
( )16. 鳳梨釋迦的產銷流程若簡化為「栽種→全果抑菌冷凍包裝→海運出口→超市展售」,以上流程依序分屬哪一級產
業?(A) 1→1→3→2 (B) 1→2→2→3 (C) 1→2→3→3 (D) 1→3→2→3
( )17. 中國無預警停止進口臺灣水果,違反國際自由貿易規範,臺灣應向哪個組織提出申訴?(A)聯合國 (B)國際法庭
(C)東南亞國協 (D)世界貿易組織
歷史科
( )18. 蔣中正連續擔任五任總統,直到民國 64 年逝世,但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總統只可連任一次,而他連任四
次的法源依據為何? (A)《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B)《戒嚴令》 (C)《解嚴令》 (D)《臺灣省各縣市實
施地方自治綱要》。
( )19. 麗妃在《臺灣鐵道史》書中,找到一張臺灣早期火車票的圖片,如圖一。請問:這應是哪一時期的車票?
(A)清帝國時期 (B)日治時期 (C)解嚴時期 (D)戒嚴時期。
( )20. 致遠是民國四十年代臺灣的知識分子,他可能會遭遇何種境遇?
(A)言論自由受限制,想要出版報章雜誌也會受到控制 (B)他可以自
由發表言論,批判時政 (C)言論自由受到保障,但是要出版任何雜
誌,必須經過行政長官公署的監控 (D)不可以隨便發表言論,不過出
版則不在限制當中。
( )21. 在臺灣歷史上的某一時期,民間出現了「臺北天然足會」的組織,宗
旨是提倡放足運動。上述某一時期是指下列何者? (A)荷蘭治臺時期
(B)清帝國時期 (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
( )22. 《憲法》最主要的精神即是保障人民的權利義務,然而在實施戒嚴時
卻有哪些自由被限制? (甲)出版 (乙)集會結社 (丙)言論 (丁)財產 (戊)宗教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
丙 (D)甲乙丙丁。
( )23. 對日治時代的臺灣人而言,下述何者不符合當時的時髦活動? (A)從高雄搭飛機到桃園拜訪親戚,然後一起搭
火車到基隆吃生魚片 (B)同學相約到北投泡溫泉,並在結束之後散步到附近的咖啡廳聊天 (C)帶著一家老小來
到台南林百貨百貨公司逛街購物 (D)星期日約同事到台北新公園打棒球。
( )24. 西元 1921 年,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發起了「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要求設立臺灣議會,前後歷經了十五次
的請願仍功敗垂成,但卻喚醒了臺灣民眾的政治意識,並在日本統治時期實現了下列何事? (A)臺灣總督由台
灣人投票普選 (B)實現兩黨政治 (C)首度舉辦地方議員選舉 (D)日本政府選擇臺灣人擔任總督。
( )25. 臺灣男性的平均壽命在西元 1905 年是 28 歲,西元 1945 年時增到 46 歲,此一變化的原因和下列何者最為相
關? (A)士紳倡導放足斷髮,帶動服飾改變風氣 (B)總督府宣導「預防疾病,早期治療」 (C)引進西方司法
制度,警察嚴格執法 (D)學校、社會團體均制定生活作息時間表。
( )26. 國輝是生活在西元 1930 年臺灣的漢人學生,依據當時的社會情況,下列的生活經驗描述,何者最有可能在他的
日記中出現? (A)因為政府實施義務教育,所以我一滿八歲就被編入學籍 (B)今天是上學的第一天,媽媽牽著
我的手帶我走到了附近的國民學校上課 (C)走進教室,我看到住在我家隔壁的日本警察的小孩也跟我在同一班
(D)老師有日本人也有臺灣人,但他們上課時幾乎都說日語,我聽得有點吃力。
( )27. 台灣有段時期社會政治運動蓬勃發展,民智漸開、民族意識逐漸甦醒,台灣人甚至學得自治與普選的民主素
養。請問下述何者對這段時期的描述有錯誤? (A)這段時期是在西來庵事件之後 (B)在日本統治的無方針時期
(C)當時國際上正流行民族自決的政治主張 (D)正逢台灣新知識份子崛起,貢獻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