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照顧者視角看長照3.0

pdf
1.46 MB
24 頁
ASU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長照安排假
公共化服務的推進
婦女新知基金會 秘書長
周于萱
1
2019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年度研討會
~從家庭照顧者視角看長照 3.0
35歲的一對夫婦
上有70歲的高齡父母
下有5歲的子女
2
現在都是誰在照顧?
行政院主計處103 年中高齡工作歷程調查統計結果
發現,45-64歲有一半以上需要照顧家屬,其中又以
45-54歲者最多 3
性別工作平等法
僱者任職滿六個月後,於每一子女滿三歲前,得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期
間至該子女滿三歲止,但不得逾二年。同時撫育子女二人以上者,其育嬰
留職停薪期間應合併計算,最長以最幼子女受撫育二年為限。(16
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
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
家庭照顧假薪資之計算,依各該事假規定辦理。(20
4
其實光照顧孩子就用光光了
5
托育、照顧的工作
意外/生病
腸病毒
停課
疫苗預
防接種
6
那,長者的照顧該怎麼辦?
7
台灣的高齡化社會趨勢
2018年已經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二十人中有三位老人
2026年超高齡社會(五人當中就有一位老人
當然,除了高齡化之外,
還有少子化,工作貧窮,老年生活缺乏保障等問題
8
對勞工來說,照顧+工作會發生什麼事?
2016年,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與
104銀髮銀行合作的「在職照顧者狀況調查」發現
84%的照顧者認為照顧影響工作表現,依次為
無法參加工作
以外的聚會(84%)
無法配合加班
(83%)
遲到早退
頻率增加(73%)
無法專注工作
(72%)
請假頻率變高(86%)
9
在職照顧者以熟練勞工、中高齡居多
2016年「在職照顧者狀況調查」發現
44%在職照顧者是中高齡
37%的在職照顧者有十年以上年
這些人是相對熟練勞工,離職很可
勞工年資屆滿前提前離職,也會影
年金給付額度,晚年經濟安全堪慮
因此,高齡化社會如何讓勞工留在
場,將是台灣社會的一大挑戰
因料理家務(含照顧家屬)而自願性離職的人,竟高達18.6%
10
所以我們要有長照安排假!
拒絕照顧離職!
2016年「在職照顧者狀況調查」發現初遇照顧問題的新手照
顧者最容易手忙腳亂,49%的在職照顧者認為在前六個月
混亂不安平均要花2.9個月「才能穩定照顧工作」
2017年家總針對台灣950名企業員工進行調查,問卷中,144
人是每周負擔20小時以上的「在職照顧者」,平均照顧至少
8年,超過半數在前六個月最混亂不安,平均要6.1個月才能
穩定生活。因此長期照顧安排假最多180(即6個月)
11
長照安排需求是什麼?
當家人發生突發狀況,「已經」或是「預期」會需要長期照顧服務,
就會需要時間來安排:
……等。
在長照及失能者的認定上,
我們採用長期照顧服務法》第 3 條的定義:
長期照顧(以下稱長照):
指身心失能持續已達或預期達六個月以上者,依其個人或其照顧者之需要,所提
之生活支持、協助、社會參與、照顧及相關之醫護服務。
身心失能者(以下稱失能者):
指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致其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 12
簡單來說,長照安排假到底是什麼?
「已經」或是「預期」會需要長期照顧服務,就會
需要時間來安排:
申請長照服務、等候評估、適應機構、臨時狀況、
入醫院、移工聘僱或轉換的空窗……等等
不是勞工本人親自去照顧,
是照顧「安排」假!
13
民間版《長期照顧安排假
至少30天連續假期+150天彈性運用
至少前30天可請領津貼,津貼為投保薪資六成,由
就業保險支出,若經精算現有就保不夠支應,得
1%費率作為支出。
新增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6-1
長期照顧假留職停薪比照育嬰留職停薪,雇主應予
以復職。
14
公務員有侍親假,那勞工呢?
公教人員侍親假 家庭照顧假 育嬰假 長期照顧安排假
(婦女新知 家總 北市產總草案)
本人或配偶之直系血親尊親屬
滿六十五歲以上或重大
傷病須
侍奉配偶
或子女重大傷病須照
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
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
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
僱者任職滿6個月後
每一
子女滿3歲前
得申請
直系血親、配偶、
兄弟姊妹
、家屬
因有照顧需求
醫生證明需緊急處理照顧安排
受僱者任職滿六個月得申請
2年為限
必要時得延長1
併入事假計算,
全年以7為限
期間至該子女滿
3歲止
但不得逾2
最多180
其中至少30天得申請津貼
勞工可要求提早復職
若雇主不同意
應以原先協議請假期間為準
雇主 就業保險 就業保險
/
停止支薪 依事假規定辦理
育嬰留職停薪
津貼6
投保薪資6成薪
15
立刻加入連署!
支持長照安排假,照顧不離職!
政策構想說明https://reurl.cc/p89Rb
上連署連結:https://forms.gle/tZnooe3UnTgFPKiz5
線上連署連結 16
FAQ
17
長照安排假要放在哪裡?
擬新增《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6-1
受僱者任職滿六個月後,於直系血親、配偶、兄弟姊妹或其他家屬有受長期照顧安
排之需求時,得於累計不超過180天之日期內申請留職停薪。
受僱者於長期照顧安排留職停薪期間,得繼續參加原有之社會保險,原由雇主負擔
之保險費,免予繳納;原由受僱者負擔之保險費,由政府編列預算負擔。
長期照顧安排留職停薪津貼之發放,另以法律定之。
長期照顧安排留職停薪實施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並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7
前二條受僱者於育嬰留職停薪期滿後,申請復職時,除有下列情形之一,並經主管
機關同意者外,雇主不得拒絕:
18
請假雇主可以拒絕嗎?
新增《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6-1
受僱者之直系血親配偶兄弟姊妹其他家屬
因有照顧需求,只要有醫生證明需緊急處理照顧安排
受僱者任職滿六個月以上者就可請假,
並可請領前30日的津貼,雇主不得拒絕
19
誰可以請假?
A配偶 B配偶
CD
30+15030+150
30+150
30+150
直系血親配偶兄弟姊妹其他家屬都有請假資格。
例如:
狀況1) 家中A配偶發生意外,有長照安排需求,則其子女(有受雇者)CD皆有權
申請長照安排假;若不幸B配偶亦需要長照安排,則其子女(有受雇者)CD亦有
權可以再申請長照安排假。
狀況2) 家中配偶B發生意外,有長照安排需求,則其配偶(有受雇者)A,以及B
子女CD(有受雇者)皆有權申請長照安排假30+150天。
狀況3) 家中A發生意外,有長照安排需求,則其兄弟姊妹(有受雇者BCD
(有受雇者)皆有權申請長照安排假30+150天。
A配偶 B配偶
CD
30+150
30+150
30+150
B
A
CD
30+15030+150
30+150
(狀況1) (狀況2) (狀況3)
20
長照安排假一點也不會太多!
我國老人需長期照顧者為 310,790 換算老人需長期照顧率推估12.7%
扶老比14.7%
6.7個青壯人口
扶養一個老人
2016
扶老比5.6%
1.3個青壯人口
扶養一個老人
2061
這不是越來越辛苦了嗎!
2010年行政院主計總處戶住宅普查資料
失能人口75.5萬人
全人口失能率3%
2015
失能人口120萬人
全人口失能率5%
2031
21
為什麼不是
比照公務員侍親假留職停薪2年?
歐洲國家根據過去親職假制度運作的經驗發現:
提供工作機會保障有酬的照顧假的確有助於育兒性留
在勞動市場,然而休假安排若缺乏彈性,女性在時間的
塊狀休假後重返勞動市場的心理與社會阻力也會隨之增加
人力資本低的女性影響尤其大。因此歐盟對其會員國親職
假的改革建議是:非塊狀的彈性」請假模式
台灣若實施長期照顧安排也應參照此改革建議,
保住勞工工作權照顧不離職)為核心。
相關經驗研究請參考:Ruhm, C. J. (1998).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arental Leave Mandates: Lessons from Europ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3(1): 285-317. 以及
Ray, R. , Gronick, J. C. and Schmit. J. (2010). Who cares? assessing generosity and gender equality in parental leave policy designs in 21 countries.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20(3): 196-216.
歐盟對各會員國親職假政策之改革建請參考歐洲工會聯盟(European Trade Union Confideration, ETUC)2019年提出的 Framework Agreement on Parental Leave Revisited,文件網址如
下:https://www.etuc.org/sites/default/files/Framework_agreement_parental_leave_revised__18062009_1.pdf
22
為什麼是 30+150天?
2016年「在職照顧者狀況調查」發現初遇照顧問題的新手照
顧者最容易手忙腳亂,49%在職照顧者認為在前六個月最混亂
不安平均要花2.9個月「才能穩定照顧工作」
2017年家總針對台灣950名企業員工進行調查,問卷中,144
人是每周負擔20小時以上的「在職照顧者」,平均照顧至少8
年,超過半數在前六個月最混亂不安,平均要6.1個月才能穩
定生活
因此長期照顧安排是要讓遇照顧問題新手,在最忙亂
30天獲得支持,並且在至多180天(即6個月重整生活腳
步。
23
長照安排假對雇主又沒好處,
只是增加更多成本而已?
根據勞動部數據推估,
台灣1153萬勞動人口中,約231萬人(即五分之一勞工)
因為照顧失能、失智家人而影響工作,
每年約13.3萬人「因照顧而離職」。
1. 對勞工而言,損失不只是一份薪水,也影響未來退休金
2. 對雇主而言,痛失熟練的員工,照顧離職大多是技術成熟的
員工甚至是主管。
3. 對國家而言,不僅損失眼前整體勞動力與經濟力損失,未來
可能要為老後的離職照顧者提供經濟救助
支持「照顧不離職」,勞工、雇主、國家能三贏! 24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