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非題:(每個答案 2分,共 30 分)
( )1. 在臺灣,四季的氣溫變化和太陽的高度角
大小無關。
( )2. 太陽是一顆會自行發出光和熱的恆星,為
地球帶來光和熱。
( )3. 植物的莖能吸收水分及養分,也能支撐植
物身體的重量。
( )4. 太陽的熱可以促進水和空氣的循環,調節
天氣變化,讓地球適合物種生存。
( )5. 以「可以/不可以用葉繁殖」作為分類標
準,落地生根和番薯可以歸在同一類。
( )6. 如果要了解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移動的
情形,可以在每天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進行
觀測。
( )7. 蕨類植物不會開花和結果,但仍可以靠種
子繁衍下一代。
( )8. 用手電筒分別從東方高度角 45°和從西方
高度角 45°照射物體,兩者影子長度大致
相同。
( )9. 一年中,夏至這一天的日出最早、日落最
晚,中午 12 時太陽高度角最大。
( )10. 相同地點,夏季上午 9時測得的物體影
子,比冬季上午 9時測得的物體影子短。
( )11. 同一種植物不一定只有一種繁殖方式,草
莓除了可以利用種子繁殖,還可以利用莖
來繁殖。
( )12. 馬鞍藤的莖不能直直的站立,但是可以纏
繞、攀爬在支架上。
( )13. 觀測「植物水分輸送實驗」的水位高度
時,眼睛須平視容器中的水位中央最低
處,觀測結果才會準確。
( )14. 毛氈苔葉上的細毛會分泌黏液,目的是讓
昆蟲動物們遠離自己。
( )15. 阿陞的日記寫道:「12 月20 日,我早上 6
點就起床了,因為今天全家要去臺北玩,
拉開房間的窗簾時,天色還沒亮呢!...」
二、選擇題:(每個答案 2分,共 30 分)
( )1. 鳳凰木、銀葉樹等樹木,為了避免傾倒,
樹幹基部演化出像板狀的根突出地面,幫
助支撐植物體,這種根稱為? ○
1突根
○
2板根 ○
3支柱根 ○
4氣生根。
( )2. 下列何者不是人們利用陽光來做的事情
呢? ○
1晒乾食物 ○
2用日晷計時 ○
3
用瓦斯爐煮菜 ○
4將棉被拿去照陽殺菌。
( )3. 下列何種現象不能繁殖下一代?
○
1落地生根的葉緣會發芽 ○
2番薯的塊
根上長出幼苗 ○
3筆筒樹葉背上的孢子
囊群成熟後散播出去 ○
4大花咸豐草的
莖同一個節上長出 2片葉。
( )4. 觀測太陽的位置時,下列哪一項不是觀測
時必須記錄的項目? ○
1觀測的日期
○
2觀測時的溫度 ○
3觀測的方位 ○
4觀
測的時間。
( )5. 在「葉片的蒸散現象」實驗中,會發現夾
鏈袋裡的葉片經過一段時間後,周圍會霧
霧的,這是因為? ○
1植物的葉子會製造
水分 ○
2植物的葉子會吸收水分 ○
3植
物的葉子會蒸散水分 ○
4植物的葉子會
壓出水分。
( )6. 強尼每天同一時刻,觀察公園裡同一棵樹
的影子,從夏季到冬季他將會發現什麼變
化? ○
1有時長、有時短 ○
2先變長、再
變短 ○
3越來越短 ○
4越來越長。
( )7. 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臺灣所在的北半
球地區會出現晝長夜短的現象,請問此時
屬於哪個節氣? ○
1春分 ○
2夏至 ○
3
秋分 ○
4冬至。
( )8. 甲植物的種子上有細毛,根據此種子的特
徵,請問它可能靠何種方式來傳播種子?
○
1水力 ○
2風力 ○
3動物 ○
4自身彈力。
( )9. 植物葉子交錯生長的主要目的是? ○
1
沒有原因 ○
2增加美觀 ○
3可以吸收更
多水分 ○
4可以爭取更多陽光。
( )10. 雄蕊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後,哪個
構造會發育成種子? ○
1胚珠 ○
2子房
○
3花絲 ○
4花藥。
( )11. 秋分中午的太陽高度角和下列哪一天中
午的太陽高度角差不多? ○
1春分 ○
2
夏至 ○
3冬至 ○
4秋至。
( )12. 植物開花後,雄蕊的花粉會傳到雌蕊的柱
頭上,此過程稱為? ○
1授粉 ○
2撒粉○
3
繁殖 ○
4發育
( )13. 若地球上沒了陽光,我們的生活環境會發
生什麼變化? ○
1沒有晝夜和天氣變化
○
2植物在夜間大量繁殖 ○
3空氣變好 ○
4
花草植物欣欣向榮
( )14. 有些植物為了生存,會發展出許多特殊的
構造及功能,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
1仙
人掌針狀的葉子能加速水分蒸散 ○
2馬鈴
薯的塊莖能儲存養分和水分 ○
3九重葛
的紅色變態葉能嚇跑昆蟲 ○
4胡蘿蔔的
塊根能夠支撐植物身體。
( )15. 古人利用日晷計時時,發現晷針的影子投
射在晷面東方 13 時的刻線上,關於當時
時刻與太陽方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當時為上午 1時,太陽在西方 ○
2當時
為上午 1時,太陽在東方 ○
3當時為下午
1時,太陽在西方 ○
4當時為下午 1點,
太陽在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