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資訊志工緣起:縮減數位落差與偏鄉教育推廣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25.5 KB
頁數
1
上傳者
moejsmp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1-03-02,离现在 14 23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教育部資訊志工緣起

為了鼓勵大專院校青年學子在專業領域的學習之餘,更能學會用心關懷家鄉土地,教育部於90年執行「縮減中小學城鄉數位落差」計畫時開始推動「資訊志工」計畫,積極鼓勵大專院校師生運用所學專長,組織資訊志工團隊投入縮減數位落差之行列,協助偏鄉地區學校改善資訊使用與學習環境,以及提昇師生資訊素養與應用能力,並藉此培育具備人文關懷情操與積極實踐能力之大專青年,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

另一方面,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有均等的機會,並具備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資訊社會應有之資訊素養,行政院於93年度將「縮減數位落差」列為國家重大政策,94年度起由教育部與相關部會,分別從基礎建設、民眾資訊素養、服務學習、e化政府服務、文化與創意典藏及產業發展等方向,致力縮減群體間與城鄉間之數位落差,創造數位機會。

教育部推動之「創造偏嫏數位機會推動計畫」截至9912月止,已於全國偏鄉建立173個數位機會中心,「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簡稱DOC)」為提供偏鄉民眾電腦與網路應用之場所,其目的在於創造偏鄉地區居民方便上網與收訊之環境,提升民眾之電腦使用率與上網率,照顧偏鄉地區學童之數位應用學習,培植在地弱勢族群,提升原住民族群及偏鄉地區居民數位能力及學習能力,促進當地文化、農林漁牧及觀光等特色產業發展,健全活絡偏鄉地區發展,縮減數位落差。

為配合DOC計畫之推展、協助DOC發展具當地特色之營運模式,從96年度起資訊志工計畫開始轉型,服務範圍由偏鄉中小學逐漸延伸至DOC,服務對象不再侷限於偏鄉學校師生,擴大為服務偏鄉地區所有民眾,服務內容亦由支援資訊與網路環境維護及學童輔導,擴展為協助鄉鎮社區文化典藏、協助鄉鎮社區產業行銷、協助鄉鎮民眾資訊素養培訓等。

資訊志工團隊自90年起至99年度止共組成929隊,約有15000多位志工前往服務1,832個偏遠中小學及DOC。志工學生運用所學之資訊專長參與服務活動,除可經由親身之體驗瞭解志願服務之意義與付出之喜悅,亦可認清自身專業素養之不足,「教學相長」中加強專業之學習。另外於服務中與民眾之廣泛接觸,從服務過程中體會「人本關懷」之真諦,並擁抱無窮之課堂外學習機會,成就個人「自我成長」之契機,期以資訊志工團隊計畫之推展,培養參與志工成為台灣社會,甚或是人類社會之珍貴人力資源。

中文參考連結:https://ecare.moe.gov.tw/ecare/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