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北屯區文心國民小學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社會領域試卷 
五年____班____號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是非題:(每題1分,共14分) 
1. ( )清廷統治臺灣初期,中國大陸沿海的居民可
以自由來臺灣定居。 
2. ( )清代臺灣移民的開墾順序,大致是由南往北
、由西向東逐漸開墾。 
3.  (  ) 稻米和蔗糖是清代時臺灣銷往中國大陸的主
要商品。 
4. ( )清代來臺灣開墾的移民,大多是來自中國大
陸的福建、山東一帶。 
5. ( )清代時,因爭奪土地、水源等利益而引發不
同移民間的武裝衝突,稱之為「民變」。 
6.  (  ) 清代來臺的漢人與原住民族相處融洽,漢人
幫原住民族耕種,原住民族教漢人打獵。 
7.  (  ) 清代臺灣與中國大陸通航港口,北部府城,
中部鹿港,南部艋舺,「一府二鹿三艋舺」 
8.  (  ) 清代時在臺灣設立的書院,都是私人經營的
,是清代最普及的教育機構。 
9.  (  ) 臺灣廟宇建築和傳統音樂、戲劇等,多半從
中國大陸傳入,經過傳承與創新,已形成具
有臺灣本地特色的文化。 
10. ( )三峽祖師廟是臺灣極具特色的廟宇建築。 
11. ( )清末西方文化大多經由傳教士的傳教融入臺
灣人民生活中,許多傳教士也投入教育、醫
療等工作。 
12.  (  ) 清代末期,因為日本的侵擾,促使清廷將臺
灣從福建省分出,單獨設省,以便加強統治 
13.  (  ) 想要滿足生活上的各種需求,需要各行各業
的分工合作。 
14.  (  )當商品促銷時,多買一些囤積,以免吃虧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38分) 
1. ( )樟腦、茶葉帶動臺灣哪個區域的發展? 
(1) 北部 (2) 中部 (3) 南部 (4) 東部 
2. ( )清代從臺灣輸往中國大陸的主要商品有哪
些? (1) 建材、鹿皮 (2) 蔗糖、稻米
(3) 藥材、布匹(4) 稻米、藥材。 
3. ( )清代時常發生械鬥,臺北市 芝山岩的 
(1) 拱橋(2) 隘門(3) 穿堂(4) 涼亭 ,
是先民興建做為防禦之用。  
4. ( )王叔叔信奉三山國王,他的祖先最有可能
是從哪一個地方移民來臺? (1) 福建 (2) 
澎湖(3) 廣東 (4) 山東。 
5. ( )下列何者是客家人的傳統文化? (1)歌仔
戲(2) 八部合音(3) 採茶戲 (4) 豐年祭 
6. ( )清代時期,廟宇的主要功能?(1) 節慶祭
典的活動中心 (2) 民眾的精神寄託(3)居
民聯絡感情的場所  (4)以上皆是。 
7. ( )海上的守護神,也是臺灣社會普遍信仰的
神明?(1) 開漳聖王(2) 保生大帝(3) 三
山國王(4) 媽祖。 
8. ( )清代至今,臺灣保存最為完整的庭園建築
?(1) 林本源園邸(2) 磺溪書院(3) 三峽
祖師廟(4) 以上皆是。 
9. ( )清代時,漢人來臺合作墾荒的歷史遺跡? 
(1) 金廣福公館(2) 孔廟(3) 安平古堡(4) 
紅毛城。 
10.  (  ) 清代在臺灣北部傳教,對臺灣北部的醫療
及教育有所貢獻? (1) 馬雅各 (2) 馬偕 
(3) 巴克禮 (4) 曹謹。 
11. ( )清末開放臺灣的通商港口,位於南部的兩
個港口?(1) 滬尾、安平(2) 雞籠、滬尾 
(3)安平、打狗(4) 雞籠、打狗。 
12. ( )將臺灣茶葉推展到世界舞臺的英國商人? 
(1) 馬丁‧路德(2) 史蒂芬‧金 (3) 威爾
‧史密斯(4) 約翰‧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