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教案
市立安和國小 五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16.09 K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26
,离现在
0
年
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新北市
土城區
安和國民小學
10
8
學年度
第二學期
第二次定期考查
試題
科
目
社會
年
級
五年
班
座
號
姓
名
分
數
※請依照題號將答案
填入答
案卷的正確位置
一、
是非題:
每題
1
分、共
10
分
1.
近年來政府推
動減塑政策,
一些商店
開始不提供
吸管,我們可
以配合政策自
備環保吸
管,展現公
民行動力。
2.
五院的院長都
是由人民直接
選舉出的
。
3.
人民接受教育
可以充實知識,使個
人有更
好的發
展,對國家來說,可以提升人民素質,
進而增強
國力,因此受國
民教育是義務
也是權利
。
4.
臺灣
除了本島
建有航空站外,一些
離島也
設有航
空站。
5.
嘉南帄原
,
位於中部的
嘉義跟台南
之間
,
是
臺灣的
大穀倉。
6.
自然環境的特
性
、
交通便利
性及就業
機會等因素,
經常影響人們對
於居住地點的
選擇。
7.
可宣
來到
臺東,看到
美麗的海洋,大
聲呼喊:
「大
海我來了!」
可宣
看到的海洋
是臺灣海
峽。
8.
人民可以投票
罷免不適任的
政府首長
。
9.
金門縣
、連江縣都是
位於太帄洋上
的離島地區
。
10.
臺灣「
少子化、高齡
社會」的現象
,會加重青、
壯年人口的負擔。
二、選擇題:
每題
2
分、
共
30
分
1.
昔日將
臺灣分為
「前山」
與
「後
山」
是
依據哪個自
然地形為分界
的?
○
1
玉山山脈
○
2
中央山脈
○
3
阿里山山脈
○
4
海岸山脈
。
2.
當國家
65
歲以上的人口占
總人口百分
之多少以上
時,便稱為高齡社會?
○
1
7
%
○
2
8
%
○
3
9
%
○
4
14
%。
3.
從臺灣
的氣候特徵來看
,
每
年
1
月
,
下
列哪一個地
方的降雨天數應該最多?
○
1
新竹○
2
臺中
○
3
基
隆
○
4
臺南。
4.
艋舺、
鹿港昔日的繁
榮逐漸褪色的原
因是什麼?
○
1
河港泥沙淤積
○
2
年輕人創意不足
○
3
傳統技
藝失傳
○
4
居住空間狹小。
5.
下列何者不是
中央行政機關
的主要工
作?
○
1
訂
定國家教育政
策
○
2
興建桃園市的公
車專用道
○
3
編列中央政府
經費
○
4
規劃國家經濟
發展方向
。
6.
民國
60
年代以後,出
現什麼現象,
使得生育率
逐
漸降低?
○
1
女性勞動參與人
數逐年提
升
○
2
晚
婚者逐漸增多
○
3
不婚者逐漸增多
○
4
以上皆是
。
7.
對考古有興趣
的兆偉
到秀姑巒溪泛
舟後
,
可以到哪
裡尋找文化遺跡?
○
1
八以洞
○
2
池上
○
3
三以
臺
○
4
知本。
8.
以下哪個縣市
,擁有
台灣最大的果
菜集散市場
?
○
1
苗栗
○
2
彰化
○
3
台中
○
4
雲林
9.
彰化縣
鹿港鎮與
雲林縣
斗六市
,均妥善保存早
期
街屋與騎樓
,
屬於什麼類
型的聚落?
○
1
都市
○
2
市鎮
○
3
農村
○
4
漁村。
10.
何先生和
邱小姐相戀多年,
但是沒有
結婚的打
算,更別說要
生小孩,這種
現象會造
成臺灣
社會
出現什麼問題
?
○
1
帅年人口減少
○
2
老年人口
減少
○
3
班級學生人數
太多
○
4
年輕人找
不到工
作。
11.
下列哪一項可
以用來形容目
前臺灣
公路的分布
情
形?
○
1
稀稀落落
○
2
阻絕不通
○
3
密如蛛網
○
4
曇花一現。
12
有關人民的權利與
義務,下列哪
一個跟其他的
性
質不一樣
?
○
1
投票選舉民意
代表
○
2
男性入伍
從軍報效國家
○
3
從南部搬到北部居
住
○
4
每個
人都可以參與
公共事務的討
論。
13.
俊嘉在報紙上
看到一則新聞
:
超過六成的
上班族
,
認
為自己是
「三明治
族」
,薪水得養年
邁雙親、年帅
子女,經
濟負
擔大。因此有
91
%的
上班族有「退而不
休」
的想法,認為要
有
1602
萬的退休金,
才敢真
的完全不工作,
好好養老。
這則新聞說明
什麼現象?
○
1
青
、
壯年人口負擔沉
重
○
2
老年人口福利增
加
○
3
政府鼓勵退
休年齡
延後
○
4
政府鼓勵年輕
男女生育。
14.
蘭嶼船祭、
阿美族豐
年祭等原住民
族祭典,主要
是哪個區域的
人文特色?
○
1
北部區域
○
2
中部
區域
○
3
南部區域
○
4
東部區域。
15.
哪一個縣市沒有
港口?
○
1
高雄市
○
2
基隆市
○
3
南投縣
○
4
臺中市。
三
、
填代號:
【
每題
1
分,共
21
分
】
1.
請將下列政府組織與其
功能,填
入答案卷
正確的
位置。
(
6
分)
A
總統
B
行政院
C
立法院
D
司法院
E
考試院
F
監察院
(
1
)
解釋憲法及法律
。
(
2
)
審查預算、
質詢行政院的
施政。
(
3
)
負責舉辦各
種國家考試。
(
4
)
負責調查、
糾正行政機關
、彈劾政
府官員。
(
5
)
統率國軍、
發布緊急命令
。
(
6
)
制定有關內
政、國防、外
交、教育
、交通、
法務等政策並執行
。
【第二、三頁還有題目
哦!】
2.
請根據以下提示
文字,填入正確
代號。
(每
題
1
分共
5
分)
A
新北市
坪林區
B
嘉義縣
板頭村
C
宜蘭
縣
東岳社區
D
南投縣
竹山鎮
E
屏東縣
滿州鄉
(
1
)
南
臺灣
傳承傳統藝術的重
要據點,
例如交趾
陶與剪黏。
(
2
)
位居進入
中央山脈
與通往臺灣東
部的交通要
道,有「前山第
一城」的美稱
。
(
3
)
泰雅族
青年結合長輩的傳
統智慧及
文化,使
原來的農村再生
。
(
4
)
位於南
臺灣的傳統
農業鄉鎮,由於
就業機會
不多,使得人口
不斷外移。
(
5
)
雪山隧道
的開通,讓來到
此地的觀
光客一度
銳減。
3.
下列景點分別
位於哪個
區域?請將代號填
入答案卷適
當位置。
(每個代
號
1
分共
10
分)
○
1
臺灣桃園國際機
場
○
2
鵝鑾鼻燈塔
○
3
武
陵農場
○
4
古寧頭
○
5
101
大樓
○
6
日月潭
國家風景區
○
7
芹壁村
○
8
黃金博物館
○
9
澎湖
跨海大橋
○
10
三以臺
(
1
)
北部區域:
(
2
)
中部區域:
(
3
)
南部區域:
(
4
)
東部區域:
(
5
)
金
馬區
域:
四、題組:
【
每
題
1
分,共
9
分
】
1
.
請仔細閱讀以
下文章,並將答案
代號寫在
答案卷上。
金門的發展與
傳統聚落
金門自古屬
福建省
泉州府
同安縣
所管轄
,
原
名
「浯
洲」
,
因具有
「固若金湯
,
雄
鎮海門」
的特
殊地形
,
而得名
「金門」
。
漢人對金門最
早的開發
記載為
晉朝
五胡亂華開始,因
百姓不願
受外族統
治,紛紛南遷至
此,成為最早
到金門
的漢人。唐
朝時曾在此設牧
牛場,又因產
鹽,宋
、元兩朝也
曾在此設鹽場,
如今的
金門特產還有
高粱酒、貢
糖、麵線等。
歷經一千多
年的歷史演變
,金門
保存下來的
古厝、洋樓等建
築,成為當地
獨特的觀
光特色。
為使珍貴的傳統
建築與人文風
采永續流
傳,目前
金門國家公園
內保存了
7
個完整的傳
統聚落,分
別是水頭、
珠山、歐厝
、南山、北山
、瓊林、山
后。
其中山后
聚落為一個著名
的家族聚
落,它位
於金門的東北方
,以王
氏和梁氏族人
為主。山后
聚落建於
清朝末年(西元
1900
年)
,因
族人王國
珍到日本
經商致富後,其子
王敬祥繼
承家業,基
於回饋鄉里,因
此闢建古厝宅
第給族人
居住。像
這樣的家族聚落
是早期鄉村的
特色,它
不但能解
決生產勞動人力
不足的問題,
也能維持
族人彼此
間的情
感
,更能在
生活上有較多
的協助與照應。
(
1
)
以下是關於
金門的
說明,何者
錯誤
?
○
1
原
名浯洲,
隸屬
福建
○
2
漢人於
晉朝
開
始開發
金門
○
3
金門的地名和特
殊氣
候相關
○
4
傳統的古厝與
洋樓使
金門
擁有獨特的觀光
特色。
(
2
)
目前金門國
家公園
內保存較完整
的傳統聚
落,不包
含下列何者?
○
1
山后
○
2
瓊林
○
3
珠山
○
4
二崁。
(
3
)
金門的特產
有很多,但從
古至今
未曾
出現哪
一項?
○
1
高粱酒
○
2
蔗糖
○
3
鹽
○
4
麵線。
(
4
)
關於金門
山后聚
落的敘述
,
何者
錯誤
?
○
1
是因物產運銷與
買賣而興起的
聚落
○
2
位於金門
的東北方
○
3
當地古厝宅
第闢建的時間已
超過
100
年
○
4
主要
的聚落居民以
王氏和梁
氏族人為主。
(
5
)
早期鄉村的
家族聚落具有
什麼特色
?
○
1
解
決生產勞動人力
不足的問題
○
2
維持
彼此間的家族情
感
○
3
在生活上有較
多的協助與照應
○
4
以上皆是。
2.
丁丁:母親來自東南
亞國家。
志軍:是父母的獨子
,很受
寵愛。
文心:由祖母獨立撫
養長大
。
洋洋:和兩個姐姐一
起長大
。
請問:
(
)
(
1
)
民國
60
年代
,
臺灣大部分家
庭人口組
成比較接近哪個
人的家庭狀況
?
○
1
丁丁
○
2
志軍
○
3
文心
○
4
洋洋。
(
)
(
2
)
民國
90
年代
,
臺灣父母在生
育意願上
比較接近哪個人
的父母?
○
1
丁丁
○
2
志軍
○
3
文心
○
4
洋洋。
(
)
(
3
)
丁丁
的母親剛從家鄉搬到
臺灣
時,有
可能遇到什麼問
題?
○
1
和身邊的人
語言不通
○
2
吃不慣臺灣
的食物
○
3
不適應
臺灣
冬天的低溫
○
4
以上都有
可能。
(
)
(
4
)
從國外移入
的新住民,對
臺灣
社會有
什麼影響?
○
1
提升我國的生育
率
○
2
讓國人帄均壽命
延長
○
3
加重高齡
化現象
○
4
提升臺灣
醫療技術。
五、看圖回答問題:
每題
1
分、共
16
分
1.
閱讀下圖後
,
請將
對的敘述在答
案卷打ˇ
。
▲民國
50
~
107
年臺灣出生率、死亡率變遷圖
(
1
)
這張圖的橫
軸是人數比例
千分比,
縱軸是年
分。
(
2
)
民國
50
年時,每
1000
人就有
38.3
人出生。
(
3
)
民國
90
年時,每
1000
人就有
11.7
人死亡。
(
4
)
死亡率的變化比出生率
的變化大
。
(
5
)
由於醫療進
步,死亡率每
年都逐漸
下降。
(
6
)
由此圖可以
看出少子化的
趨勢。
2.
佳嘉查詢各
鄉鎮的
人口變化情
形時,發現
了下列這張圖,請將
敘述對的畫○
,錯的打
╳。
(每題
1
分共
6
分)
▲嘉義縣
六腳鄉
人口統計圖
(
1
)
嘉義縣
六腳鄉的人口逐
年減少。
(
2
)
這裡可能就
業機會不足。
(
3
)
由於農業需
要大量人力,
因此我們
可以推測
這裡完全沒有農業
人口。
(
4
)
這裡許多年
輕人都到外地
找工作。
(
5
)
這裡的人口
變化應該是受
到雪山
隧道開通
影響。
3.
佳恩在社
群網站上
向網友提問
:
依據中華民
國憲法規定
,
人
民有哪些基本義
務與權利?下
列哪些網友的回應是
正確的
?請在答案卷上
打ˇ。
(
1
)
祐晨
:「
中華
民國的
人民都要依法納
稅。」
(
2
)
柏維
:
「不
分性別
、
種族
,
服兵役是
應盡的義
務。」
(
3
)
英如
:
「沒有見
義勇為
,
會受到法
律的制裁
。
」
(
4
)
朝榜
:「
只
要年齡符合規
定
,
人民依
法有選舉
與被選舉的權利
。」
(
5
)
奕睿:
「人民
有批評
政府施政的權
利。」
六、請在答案紙對應
的位置上填入
正確答案
(每題
2
分、
共
10
分)
家豐
一家人從台北
出發
,預備開車
到台東旅
行,請問車子從
交流道上到高
速公路,
這條高速
公路的名稱應該
是國道
(甲
:
)
號
,
聽說當初
是為了紀念
日治時期出生於
宜蘭
的一
位名人,他
的姓名是
(乙:
)
,
之後
,
車子經過
一段台灣
最長的公路隧道
,它的
名稱叫做(丙
:
)
。
家豐
全家人在宜蘭蘇
澳泡過冷泉後
繼續出發,
往南走看見公路
右側是高大的
山脈,左
側是廣大
的海洋
。請寫出這個海洋的名
稱是
(
丁:
),
這段從
蘇澳
到
花蓮
的公路名稱
叫(戊
:
)
六、回答問題:
共
4
分
請寫出兩項臺灣
東部地
區人口較少
的原因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
搜尋
市立安和國小 五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五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四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三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六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四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五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五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五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三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六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五年級 108 下學期 數學領域 數學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四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安和國小 六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放大
縮小
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