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20 分)
( )1.十七世紀時,荷蘭人將臺灣東北角海岸命名
為「三貂角」,是由荷蘭發音轉化而成的。
( )2.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曾經是荷蘭人的統治
中心,也是臺灣第一座城堡。
( )3.臺灣有些地名上有「紅毛」這個詞,可能與
荷蘭人或外國相關事物有關。
( )4.明
鄭時期,鄭家軍在澎湖防衛戰中失利,
鄭經投降,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
( )5.清代,隨著漢人開墾面積增加,鹿場減少,
平埔族人獵鹿的收入大受影響。
( )6.清代,民變和械鬥造成族群遷徙和分居,隨
著開墾完成,臺灣社會秩序日漸趨於穩定。
( )7.漢人的家族社會大多是以母系型態為主,非
常重視家族的紀律與秩序。
( )8.對漢人家族而言,族譜記錄著祖先對於後代
子孫的訓勉或指引,內容包括做人處事的方
法和道德品行的修養。
( )9.漢人小孩滿周歲時有「抓周」活動,父母將
象徵各種行業的物品放入米篩裡,讓小孩自
由拿取,以預測小孩未來的職業。
( )10.客家族群居住地區多為丘陵和山地,基於
食物取得不易與惜福的生活觀念,「酸」、
「辣」、「肥」是他們的菜餚特色。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20 分)
( )1.荷
西時期,西班牙人占據臺灣北部,對臺灣
的原住民族宣揚哪一種宗教? ○
1基督教
○
2佛教 ○
3伊斯蘭教 ○
4天主教
( )2.荷蘭的傳教士為了向臺灣原住民族傳教和溝
通創造了什麼文字? ○
1東港文 ○
2新港文
○
3南港文 ○
4北港文
( )3.荷
西時期,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從臺灣輸出的
貨品中都有哪一項?
○
1鹿皮 ○
2硫磺 ○
3糖 ○
4米
( )4.明
鄭時期,有「國姓爺」之稱的是指哪一位
人物? ○
1鄭芝龍 ○
2鄭克塽 ○
3鄭成功
○
4鄭經
( )5.率領清軍攻下臺灣,並說服康熙皇帝將臺灣
正式納入版圖的人物是誰? ○
1陳永華
○
2施琅 ○
3朱一貴 ○
4林爽文
( )6.有關清初臺灣土地開墾的情形,何者錯誤?
○
1墾戶必須申請許可執照才能開墾
○
2墾戶須準備農具、僱請農人進行開墾
○
3墾戶在收成後向政府納稅取得土地所有權
○
4新竹的吳沙和宜蘭的姜秀鑾都是著名墾戶
( )7.清代,「隘門」是發生什麼事件時防禦的據
點,也是族群聚落的分界線?
○
1民變 ○
2竊盜 ○
3械鬥 ○
4戰爭
( )8.
清代,臺北盆地發生漳、泉械鬥,死傷慘重
,之後設立了什麼機構讓漳、泉弟子一起讀
書,增進彼此和諧? ○
1大觀書社 ○
2孔子廟
○
3文開書院 ○
4藍田書院
( )9.下列何者不是漢人婚禮習俗中的儀式?
○
1祭拜祖先 ○
2拜別父母 ○
3背新娘
○
4討喜闖關
( )10.如果要祈求船隻渡海順利的話,人們應該
到哪一間廟宇膜拜? ○
1開漳聖王廟
○
2三山國王廟 ○
3保生大帝廟 ○
4媽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