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幼老代間教育方案與教材教具競賽計畫書

格式
docx
大小
48.87 KB
頁數
8
上傳者
TC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3-04,离现在 1 23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幼老代間方案及教材教具競賽計畫書


  1. 背景:

隨著台灣高齡社會的來臨及家庭結構的轉變,老幼之間的互動關係與過去大家庭生活方式有相當大的差異。超高齡社會的現象,45個人中有一位是高齡者的現象將在這個世代急遽加速,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更多與高齡者相處、共事及相互照護服務的機會。但世代之間的理解是不足,如何促進代間的互動於此時此刻更顯得重要。本系目標在培養幼兒及家庭教育專業人才,亦即全方位教育人才的培力,希望藉由本競賽,喚醒更多年輕人投入對高齡者及世代互動的重視;並引發更多年輕人投入代間共學的產業並從中體會代間共學的重要性與樂趣。

本競賽旨在促進幼老教育現場及對代間教育有興趣的大學生運用創意與經驗發展代間教育方案及教材教具設計,以共同創建有益於兩個年齡層的方案和活動。

  1. 目標:

  1. 促進不同世代對代間教育的重視。

  2. 透過方案設計及教材教具的開發,促進幼兒與高齡者間的互動及相互理解。

  3. 提升各世代對高齡者的關懷和尊重。

  4. 創建有意義的跨世代活動方案。

  5. 鼓勵參與者發揮創意,設計能夠適應兩個年齡層的方案。

  1. 組織架構:

  1. 指導單位:慈濟大學。

  2. 主辦單位: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

  3. 合作夥伴:慈濟慈善教育基金會、大愛幼兒園、明禮國小、民生社區、慈中附幼、洄瀾親子館、光復親子館。

  1. 參賽對象:

  1. 以幼教及老人相關科系領域為主(但不限於此)之各大專院校學生與高中職學生之代間方案、教材教具設計及社會人士之代間方案等三組競賽。

  2. 每一位參賽者只限報名一組。

  1. 競賽項目:

  1. 以八週活動方案設計(分大專學生組及社會人士組)

  2. 教材教具設計(含學習區的規劃-大專學生組)

  1. 設計規範:

  1. 案實施對象:以幼兒園中班或大班孩子及65歲以上(go-go型的年輕長者)80 歲以上(slow-go 型的超高齡長者)尚具自理能力之長者為主,其中長者應選擇其中一類型。

  2. 案設計內容:根據案主題(課程名稱)應設計8「幼老代間學習教案-課程規劃表(內容格式詳如附件)」,單週課程時間全長以80分鐘為原則,每週教案單元名稱之間必須具有連貫性,且應有摘要說明具體內容,以清楚呈現該課程規劃的可行性。

  3. 口頭發表規範:初賽獲選口頭發表資格之隊伍,應準備10分鐘的口頭簡報(可含實際或模擬教學影片,做為決賽評分之依據。(格式不拘)

  1. 參賽繳件資料及作品格式:

  1. 繳件資料

  1. 報名表(附件一)

  2. 作品電子檔(附件二)

  3. 授權同意書(附件三)

  1. 作品格式

  1. 請以A4紙張規格繕製,中文為標楷體字型、英文為Time New Roman字型、數字及日期皆使用阿拉伯數字繕打,由左至右直式橫書編寫。字體為12號,全文採單行間距。

  2. 徵案檔名請註明【幼老代間學習教案競賽-作品課程名稱】,應同時提供Word檔及PDF檔。

  1. 競賽流程及評審程序:

  1. 競賽流程:

  1. 初賽:主辦單位於截止收件後進行作品電子檔審查作業,評選出共8組可進入決賽。

  2. 決賽:獲選決賽隊伍應至少二名隊員赴競賽現場發表作品,每隊發表時間為10分鐘,應包含:作品設計理念、課程規劃簡介、模擬教學呈現等三個部分。

  1. 評審標準:

  1. 由主辦單位邀請學者專家組成之評審委員進行評審。

  2. 評審標準包括:

  1. 意義性(占30%):對幼老的學習價值。

  2. 創新性(占30%):在符合幼老教育目標下之創新教案設計。

  3. 可行性(占20%):教案可具體實踐在幼老共學的課程中。

  4. 完整性(占10%):內容包含課程開始階段至成果發表之完整性。

  5. 連貫性(占10%):每週課程具關連性且符合邏輯。


  1. 參賽作品送件時間及方式:

參賽者即日起至 2024 4 25(星期四)下午 5 時前,請依前述規定備妥繳件資料之電子檔(Word PDF 檔),以電子郵件方式傳送至主辦單位(慈濟大學 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信件主旨為「幼老代間學習教案競賽(或教具競賽)-作品課程名稱」,並請於傳送後立即以電話確認是否順利完成繳件,逾期恕不受理。

聯絡人:陳詩娟小姐

電話:03-8565301 分機 2891

  1. 評審結果公告:

2024 5 6(星期一)下午 6 時前,公告於花蓮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網站(https://lovechild.tcu.edu.tw/),並以 E-mail 個別通知入選決賽隊伍(隊長)

  1. 決賽日期及地點:

決賽日期為 2024 517 (星期五)下午1330分至17,於「慈濟大學大愛樓13樓會議廳」舉行口頭發表,將另行公告決賽流程。

  1. 獎勵:

  1. 本次競賽將每組選取8件優秀作品,頒給獎狀及獎金以資鼓勵。

  2. 各組錄取名額與給獎方式:

  1. 第一名:錄取 1 名,頒給 5,000 元獎金及獎狀,共計3隊。

  2. 第二名:錄取 1 名,頒給 3,000 元獎金及獎狀,共計3隊。

  3. 第三名:錄取 1名,頒給 2,000 元獎金及獎狀,共計3隊。

  4. 佳作:錄取5名,頒給獎狀。

  1. 各組獎項若未理想,主辦單位得視情況予以從缺。

  2. 獲選決賽之優良作品,將彙編成冊及光碟檔案,提供各校及相關單位參考。

  1. 附則:

  1. 參加競賽或入圍作品如涉及著作權、專利權等之傷害,由法院判決屬實者,追回入圍資格與獎勵,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參賽作品亦不得有抄襲或代筆之情事,若經發現,一律取消參賽資格。

  2. 繳交所有文件不論得獎與否將不予退回,請參賽者自行備份。

  3. 參賽隊伍不得抽換或更改繳交之報名相關資料,請於繳交報名相關資料前,仔細確認報名相關資料的正確性。

  4. 參賽作品將擇優集結成冊,作為日後相關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在推廣幼老代間教育與服務的參考依據。

  5. 對本競賽有任何建議,或有感權益受損,敬請直接反應給主辦單位。



附件一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幼老代間方案及教材教具競賽 報名表

方案/教具教材名稱


作者

姓名

基本資料


1

(隊長)


學校/單位名稱:(學校請加註學系名稱)

電子信箱:

聯絡地址:□□□-□□

手機:


2


學校/單位名稱:(學校請加註學系名稱)

電子信箱:

手機:


3


學校/單位名稱:(學校請加註學系名稱)

電子信箱:

手機:


4


學校/單位名稱:(學校請加註學系名稱)

電子信箱:

手機:


5


學校/單位名稱:(學校請加註學系名稱)

電子信箱:

手機:


6


學校/單位名稱:(學校請加註學系名稱)

電子信箱:

手機:

指導

老師


學校/單位名稱:(學校請加註學系名稱)

電子信箱:

聯絡地址:□□□-□□

手機:



中華民國年月日



附件二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幼老代間「方案」課程規劃表

方案名稱


方案設計者


對象

  • 幼兒園中班或大班孩子

  • 65 歲以上(go-go 型的年輕長者)

  • 80 歲以上(slow-go 型的超高齡長者)尚具自理能力之長者為主。

(長者應選擇其中一類型)

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條例式)

對於幼兒

對於長者



週次

單元名稱

內容摘要

1



2



3



4



5



6



7



8



(表格可自行延伸)











附件二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幼老代間「教材教具」 規劃表

教具名稱


設計者


領 域


對象


教學形式


幼兒

先備經驗


長者

先備經驗


教具運用目標


教學資源


流程詳案

教學資源

注意事項

  1. 轉銜活動:




  1. 引起動機:




  1. 發展活動(主要活動)




  1. 綜合活動




  1. 延伸活動(回饋評量)












(表格可自行延伸)

附件三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幼老代間方案及教材教具競賽 授權同意書

(以下由隊長代表填寫)

本隊參加「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幼老代間方案及教材教具競賽」活動,由隊長代表以下聲明:

  1. 本隊保證全體隊員均已確實了解此競賽之規範,並同意遵守各項規定。

  2. 本人暨團隊所有成員已確認上述各項報名資料無誤,以及所參加比賽之作品係本隊伍之原創著作,若非原創,已註明資料來源出處。若有不實,願自

負全部之法律責任。

  1. 本人暨團隊所有成員同意上述參賽作品相關之聲音、影像、文字、圖畫、實物之設計或所提之創意,主辦單位有權集結成冊,出版發行及公開展示。


聲明人(簽名及蓋章




中華民

(以下欄位由主辦單位填寫

作品編號


收件日期


檢核人員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