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15 K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25,离现在 0 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一年級自然科試卷 號姓名:
依題號將最適合的答案 A~D擇一填入第 3頁答案欄
一、綜合題組、習作課本改編題
1.下列事物哪些屬於肉眼不可見的微觀尺度?
()北極星()病毒()臺灣()乳酸菌()人類()螞蟻
(A)()() ()() (B)()()()
(C)()() (D)()()
2.右圖為顯微鏡下的眼蟲照片(圖中身
長約 3公分),依圖中比例尺(1 公分)
推算,眼蟲的實際全長約為何?
(A) 25 微米 (B)25 毫米
(C) 75 微米 (D)75 毫米
3.下列何種分子可以藉由擴散作用直接進出細胞內外?
(A)葡萄糖 (B)氧氣 (C)澱粉 (D)以上皆是。
4.有關單細胞生物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單一細胞便能
表現出所有的生命現象(B)由一個細胞組成的生物個體
(C)萌芽的種子是單細胞生物 (D)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
5.滴了一滴池塘水於載玻片上,接著蓋上蓋玻片時,卻發現
載玻片上溢滿了水,此時應如何處理呢?
(A)用吸水紙將多餘的水吸乾淨 (B)滴加亞甲藍液
(C)在酒精燈上加熱 (D)直接把多餘的水倒掉
6.有關不同細胞與其形狀之配對,下列何者正確?
. . . .
(A)肌肉細胞:甲 (B)神經細胞:乙
(C)血球細胞:丙 (D)保衛細胞:丁
7.下表為某冰淇淋的營養標示,若吃下冰淇淋 100 公克可產
生多少大卡的能量?(A)70 (B)110 (C)340 (D)680
8.羽生結弦想嘗試自製泡菜,查食譜得知其中一個步驟要將
生鮮高麗菜與糖、鹽攪拌後靜置,請推論這個步驟會使生
鮮高麗菜葉肉細胞發生下列何種現象?
(A) 向外葉肉萎縮(B)分進相當
維持(C)向內
(D)水分部分滲透葉肉
9.人體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澱粉酶,但卻無法加速纖維素的分
解利用,理由為何? (A)酵素的成分是蛋白質 (B)酵素和
作用對象間有專一性(C)酵素的活性和環境的酸鹼性有關
(D)酵素的活性易受環境的溫度影響
10.羽生結弦將甲、乙、丙、丁四根試管內容物裝妥,實驗
處理如下表。試問試管內內容物顏色可能為黃褐色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試管
內容物
+碘液
澱粉液+碘液
熟米飯+碘液
芭樂+碘液
11.乳牛吃草後在體內產生牛奶,其生理作用過程為何?
(A)僅有分解作用 (B)先進行分解作用,再進行合成作用
(C)僅有合成作用 (D)先進行合成作用,再進行分解作用
12.羽生結弦將甲、乙、丙三試管內容物裝妥,實驗處理及結
果如下表。試問試管內液體顏色及其變化,表格中ㄅ~ㄊ中
應為淡藍色的共有幾格? (A)1 (B)2 (C)3 (D)4
13. ()小腸()紅血球()消化道()血液。以上四項構
造,依序由簡單到複雜的組成層次,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 (C)丙甲丁乙 (D)乙丁甲丙
14.羽生結弦將甲、乙、丙三試管內容物裝妥,並置於裝有溫
水的保麗龍盒中 30 分鐘後,各加適量碘液於試管中,實
驗處理及結果如下表。實驗結果可支持下列哪一項敘述?
(A)唾液含有葡萄糖(B)新鮮唾液中含可將澱粉轉化的物質
(C)澱粉在高溫可轉變成葡萄糖(D)水可使澱粉液呈藍黑色
15.承第 14 題,為何乙試管要放入煮沸後的唾液呢?
(A)因高溫會破壞唾液中酵素活性,可以和甲試管做對照
(B)因唾液中的酵素遇到高溫活性會變大
(C)能加快和碘液之間的反應(D)因為能促進澱粉的分解
【題組】下圖為植物細胞模式圖,請依圖配合,試回答下列
16~19 題的問題。
16.哪一項細胞基本構造,可找到 DNA 且為細胞的生命中樞,
若失去它,細胞將逐漸死亡?(A) (B) (C) (D)
17.哪一項為細胞內的構造是細胞的發電廠,負責轉化能量
供細胞使用?(A) (B) (C) (D)
18.哪一項為細胞內的構造,可進行光合作用,將太陽的能量
轉變成為葡萄糖養分? (A) (B) (C) (D)
19.哪一項細胞基本構造,由纖維素組成具有保護和支持的功
能,使細胞維持固定的形狀? (A) (B) (C) (D)
後面仍有試題,請翻頁繼續作答
營養標示(每份 50 公克)
蛋白質 10 公克
脂質 20 公克
醣類 30 公克
50 毫克
試管裝置
靜置 15
條件
乙試管
丙試管
2 mL 唾液+
2 mL 澱粉液
2 mL 唾液+
2 mL 澱粉液
3540℃溫水
04℃冰水
剛加入本氏液的顏色
放入溫水中隔水加熱
後的顏色
試管
內容物
碘液測試結果
澱粉液+新鮮唾液
黃褐色
澱粉液+煮沸唾液
藍黑色
澱粉液+水
藍黑色
()
()
2
依題號將最適合的答案 A~D擇一填入第 3頁答案欄
【題組】下圖為兩種不同的顯微鏡,請依圖配合,試回答下
列第 20~25 題的問題。
() ()
20.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若目標物向右上方離開視
野,應將載玻片移向何方?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21.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若想提高視野的亮度應調
整哪個構造?(A) (B) (C) (D)
22.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用高倍率物鏡觀察玻片標
本時,如果視野內的亮度適當,卻仍然看不清楚目標物,
應該調整哪一項構造使目標物的影像較清晰?
(A) (B) (C) (D)
23.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若目標物向右上方離開視
野,應將載玻片移向何方?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24.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若想要讓兩眼所觀察的視
野一致,應該調整()顯微鏡上的哪一項構造?
(A) (B) (C) (D)
25.下列何種特性的標本較適合使用()顯微鏡來觀察?
(A)單層表皮細胞 (B)透光的組織薄片
(C)蚊子的立體口器形狀 (D)水中單細胞小生物
【題組】羽生結弦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鴨跖草下表皮(圖三)
和口腔皮膜細胞(圖四),實驗觀察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
下列第 26~28 題問題:
() ()
26.羽生結弦應使用下列何種較適合方法取得()丙細胞?
(A)用咖啡攪拌棒的一端,輕刮口腔兩側皮膜 (B)用牙籤
輕刮牙齒表面 (C)用滴管吸取唾液 (D)用手指輕摳舌頭
27.依照實驗觀察結果,關於()甲細胞和乙細胞構造的比
甲細胞比乙細胞多了下列何種構造?
(A)細胞壁 (B)細胞膜 (C)葉綠體 (D)粒線體
28.依照實驗觀察結果,關於()乙細胞和()丙細胞構
造及功能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皆具有細胞壁與葉綠體
(B)兩者皆不具有細胞壁與葉綠體
(C)兩者皆具保護生物組織的功能
(D)兩者皆不具有保護生物組織的功能
二、綜合判斷、會考改編及科學素養閱讀題
29.下列關於養分、營養素的敘述,何者錯誤?(A)鐵質和人
體的造血功能有關(B)缺乏維生素 D與陽光容易得夜盲症
(C)鈣質提供建構牙齒及骨骼的主要成分(D)皮膚下層的脂
質可以隔絕熱量散失以達保溫效果
30 關於實驗安全注意事項及實驗器材的使用,下列敘述何
者錯誤?
(A)使用量筒可以測量溶液的體積,也可以配置藥品
(B)酒精燈不使用時應以燈罩蓋熄,不宜用口吹熄
(C)實驗完後,廢棄的藥品要回收分類處理
(D)試管加熱時應傾斜且試管口不宜對準人體
31.甲燒杯內含有 5%澱粉液,乙燒杯內含有 5%葡萄糖液,
將只含有水的袋子分別放入甲、乙兩燒杯中,如下圖()
所示。已知袋子的膜只能讓水及葡萄糖通過,放置一小時
後,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甲燒杯袋子外的澱粉
液濃度不變()乙燒杯袋子外的葡萄糖液濃度會降低
()取甲燒杯袋子內的液體加入碘液後呈現藍黑色()
乙燒杯袋內的液體加入碘液後呈現藍黑色
() ()
32.將酵素甲和澱粉溶液在試管中混合均勻,並定時測量試
管內的澱粉濃度。已知試管內澱粉濃度會隨著時間而改
變,如上圖()所示,關於酵素甲的敘述,何者正確?
(A)酵素甲主要成分是由葡萄糖組成
(B)可以判斷酵素甲在酸性環境中活性最大
(C)若降低酵素甲的活性,會使澱粉的合成速率變快
(D)若提高酵素甲的活性,會使澱粉的分解速率變快
33.羽生結弦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球細胞,使用相同的
目鏡,但在兩種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現的視野分別為甲
和乙,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則甲比乙亮
()在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均可觀察到
()若玻片往右移,甲的影像會往右移而乙的影像往左移
()若在甲看到模糊影像,改換成乙就可看到清晰的影像
() ()
34.羽生結弦用複式顯微鏡作觀察,放大 40 倍看見的影像如
上圖()所示。若更換成解剖顯微鏡且放大 100 倍觀察,
則最可能會看到下列哪一個影像?
() () () ()
後面仍有試題,請換頁繼續作答
3
依題號將最適合的答案 A~D擇一填入第 3頁答案欄
35.羽生結弦要研究蠶結繭的現象,列出了甲、乙、丙、丁四
個敘述,如下表所示。若依上述探討生物現象的科學方法
步驟,有關甲、乙、丙、丁分別屬於哪一科學方法步驟的
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提出問題,丙:觀察
():觀察,丁:設計實驗
():提出假設性的答案,丙:設計實驗
():提出問題,丁:提出假設性的答案
編號
敘述
蠶為何會結出不同形狀的繭
或許是結繭環境改變了繭的形狀
藉著改變不同的結繭空間,觀察蠶所結繭的形狀
自己養的蠶結出橢圓形的繭,農場養的蠶結出平面的繭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第 3637
結弦好奇菜的養過程,在網上查資料
「豆芽菜培養方式十分簡易,首先將綠豆充分浸水,撈起後
放在乾淨的容器底部。在黑暗的室溫環境下,每天重複用乾
淨的水沖洗 2次以上。約 12天後開始萌發,約一周左右
長出幾厘米長的幼嫩莖,在長出葉、側根和根毛出現以前即
收食用。時他看到培養秘訣統上
發中的豆上壓以石塊,可使莖特別粗為了測試壓力的存
在是否真能讓綠豆芽的莖變得粗壯,他設計了以下實。將
綠豆分兩組,給予不同處理,一週後測量發芽綠豆芽(胚軸
)的長度、寬度及重量。
36.發芽的綠豆芽屬於下列哪一種生物組成層次?
(A)器官 (B)組織 (C)器官系統 (D)個體
37.關於實驗設計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光照是操縱變因(B)實驗組與對照組只能有一個變因不同
(C)豆芽長度是控制變因(D)石頭重壓是應變變因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第 38
細胞的發現:十七世紀的虎克用顯微鏡觀察軟木塞所看到
小格子,是細胞壁構成的空室,但當時虎克並不知道這些
小格子是已經死亡的細胞;與虎克紀的荷蘭家雷
文霍克利用改良後的顯微鏡,觀察到細菌等生物。
1838~1839 年,綜合德國動、植物學家許來登、許旺
兩人的研究,得出「生物體均由一個或多個細胞所組成,
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的結論,成為細胞學說最早的
雛型。後來加上德國生理學家魏修對細胞生長的研究,才
確立了細胞學說「生物體是由細胞所組成,所有的細胞均
來自已存在的細胞」
38.依據上文下列關於細胞及細胞發現的歷史的敘述何者是
錯誤的? (A)虎克觀察到的細胞應該是植物細胞
(B)雷文霍克利用改良的顯微鏡觀察到細菌
(C)細胞學說的雛型是在魏修之後才形成的
(D)許旺、許來登認為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為細胞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第 39~40
羽生結弦欲探討營養素 X和物質 Y對大白鼠體重增加量的影
響,利用一群條件相同的大白鼠,分成四組進行實驗。他先
測量各組大白鼠的原始重量,各組別再依實驗設計進行不同
的處理,如下表()所示;之後每週都記錄各組大白鼠的重
量,再把各組每週所測得的重量和原始重量相減,即為各組
的體重增加量。各組大白鼠在實驗不同週數的體重增加量,
如圖()所示。
() ()
39.根據表(),羽生結弦欲探討「在未提供營養素 X時,注
射物質 Y對大白鼠體重增加量的影響」,則他應選取下列
哪一組合的資料來分析?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40.根據羽生結弦的摘要及圖表判斷,有關營養素 X及物質 Y
在四週內會不會使大白鼠的體重增加量超過 100gw 的推論
,下列何者最合理?
(A)營養素 X及物質 Y皆會 (B)營養素 X及物質 Y皆不會
(C)營養素 X會﹔物質 Y不會(D)營養素 X不會﹔物質 Y
本試卷試題結束
號姓名:
本試卷滿分 100 計分方式如下:
答對題數 1~20 ,每題 3
答對題數 21~40 題,每題 2
答案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得分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