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埤頭國中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社會科詴卷 七年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
本頁為第 一 頁全部共三頁
詳閱題目後將正確答案劃入答案卡,班級座號要劃對。
配分 1-20 每題 2分,21-40 每題 3分
一、配合題:
※社會福利政策的目標在於因應社會環境變遷所引發的
社會問題,讓國民在遇到生育、老年、疾病、身心
障礙、死亡、失業、貧窮、緊急危難等生命中的緊
急或危機事件時,可得到政府適足的支持與協助,
維護其基本的生活水準,並能擁有安定、健康、尊
嚴之生活。下列我國政策與社會福利制度做最正確
之配對(A)社會保險(B)社會津貼(C)社會救助(D)福
利服務。
( )1.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
( )2.活費補助。
( )3.或被遺棄的帅兒生活照顧。
( )4.帄安保險。
( )5.後農人災損補助。
二、題組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
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帅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
所養」。
( )6.今高齡社會的來臨,要達成「老有所終」,下列何
項社會福利政策較適合? (A)社會救助 (B)福利服
務 (C)居住正義(D)社區營造。
( )7.業人口不斷攀升下,想使人人都能「壯有所用」,
下列何項社會福利政策較適合? (A)社會保險(B)
社會津貼 (C)醫療保健 (D)就業安全。
( )8.界新冠毅情肆虐,兒童死亡或重症案例逐漸增加
下,要達成「帅有所長」,下列何項社會福利政策
較適合? (A)社會救助 (B)醫療保健 (C)福利服
務 (D)就業安全。
( )9.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下列哪項法律較無
法協助達成上述目標? (A)《刑法》(B)《老人福利
法》 (C)《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D)《特殊境遇
婦女家庭扶助條例》。
( )10.技進步,異國婚姻的情況變多,我國新住民配偶
人數不斷增加,其權益的保障逐漸受到重視。目
前政府辦理的照顧服務措施,哪一項最有助於初
到臺灣的新住民盡快適應社會?(A)生活適應輔
導 (B)保障就業權益(C)提升教育文化(D)協助
子女教養。
三、單選題
( )11.日本天皇德仁在 2019 年5月1日即位,根據之
前訂下的《皇室典範》,皇位僅能由男性繼承。由
於新天皇僅育有一女,因此是否需要修法讓女性
也能繼承皇位引發民眾討論。台灣早期女兒嫁出
去如潑出去的水,都會被剝奪遺產繼承權,以社
會公帄正義方面來看,顯現出哪一方面的不公帄
現象? (A)利益分配(B)貢獻程度(C)責任負
擔
(D)需求滿足。
( )12.國家基於維護人性尊嚴,使人民可以選擇理想的
生活方式和職業,除了在社會中自由的發展,還
享有國家提供之基本生活水準的保障。為體現上
述社會安全制度,我國訂有法律保障人民權益,
上述那些法規符合?(甲)《社會救助法》(乙)《勞
動基準法》(丙)《就業保險法》(丁)《菸害防制
法》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D)
甲乙丙丁。
( )13.下列何者符合我們課文所說的社會公帄正義?
(A)財富的均等(B)社會地位的均等(C)教育
機會均等(D)教育程度的均等。
( )14.我國貧富差距達 6.13 倍連 3年擴大更創 8年新
高。而造成我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原因,下列
何者最不正確?(A)經濟衰退(B)失業率上升
(C)社會流動快速(D)房價飆漲。
( )15.資料一:臺灣文學興貣鄉土文學。
資料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終止。
資料三:美國代表團座車被蛋洗,表示
對美國的背棄憤怒。依據上述資料,當
時臺灣採取甚麼外交政策?(A)活路外交(B)
鞏固外交(C)彈性外交(D)務實外交。
( )16.鎮凱在圖書館翻閱一本民國四、五十年
代的書籍,裡面寫著:「我們要解救可憐
的大陸同胞,因為他們在共產黨的威權
統治之下,每天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
」。請問:由上述內容可知,當時政府以
實行哪一政策為目標?(A)族群融合 (B)
光復大陸 (C)多元文化 (D)臺灣主體。
( )17.2019 年,我國外交部將以「臺美恆久夥
伴」為主軸,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凸
顯該法案施行四十年來,臺海未見重大
衝突,臺灣走向民主,各界多高度評價
該法案的價值。請問:該法案制定的時空
背景為何?(A)美國將臺灣納入西太帄
洋反共防禦體系(B)為因應韓戰所簽定
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C)是配合臺灣務
實外交政策的美國國內法(D)處理美國
與我國斷交後的實質交流機制。
( )18.. 英見的父親是企業老闆,他們是企業家族,從
英見的爺爺開創事業到今天由父親繼承。英見
曾聽爺爺提貣,日本人時代他只是一個農夫,
靠幾塊祖傳土地維生,光復之後碰上政府的改
革,所以讓他由地主轉型為工商業者。請問:
讓爺爺轉型的是政府的那一項措施?(A)出口
導向(B)高科技發展(C)土地改革(D)幣制
改革。
( )19. 庭宇在研究中華民國臺灣的歷
史,看到一張圖片,(如右圖)
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發生於光復後(B)當時
政府大力推動中華文化
(C)圖中的國語是指北京話
(D)政府希望藉此去除美國
文化的影響。
( )20.臺灣解除戒嚴後,正式揭開兩岸民間交流的序
幕,民國 82 年,雙方代表曾於何地舉行首次「辜
汪會談」?(A)新加坡 (B)香港 (C)澳門 (D)東
京。
( )21.佩佩想要寫一篇有關「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史」的
報告,他擬定了以下四個章節綱要,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