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42.樂信瓦旦是生活在日治時期的一位泰雅族原住民,以下哪個可能是他會遭遇到的生活情形?
(A)居住的部落稱為「社」,和族人安全生活在山林中不受任何干擾 (B)進入蕃童教育所就讀,教授母語
以保留原住民文化 (C)皇民化運動時期,只有漢人被迫改用日式姓名,原住民不受影響 (D)現在的賽德克
族和太魯閣族在當時因文化相似度高,而被歸類為和他同一族。
( )43.歷史老師在課堂上拿出三枚不同圖案的 10 元硬幣(如右
圖),以下四個同學對於硬幣上人物的敘述何者有誤?
(A)大大:「甲頒布了戒嚴令,丙則宣布解除戒嚴。」
(B)小小:「乙和臺灣第一個合法政黨─臺灣民眾黨的籌組有關。」
(C)左左:「丙曾經連續擔任五任總統,是因為受到動員戡亂時期臨
時條款修訂的影響。」
(D)右右:「擔任過中華民國總統的有甲和丙,而乙和其他兩人沒有
血緣關係。」
( )44.電影《KANO》: 背景設定在 1931 年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講述一支由原住民、日本人與漢人所組
成的嘉義農林棒球隊,原本實力貧弱一勝難求,但在新教練近藤兵太郎的指導之下,拿下全島冠軍並遠征
第17 屆夏季甲子園大會的故事。根據曾學過的內容判斷以下何者敘述有誤? (A)嘉義農林學校在日治時
期屬於職業教育的教育制度 (B)球隊中的學生因身分的不同,在初等教育時分別就讀不同的學校 (C)因為
中等教育以實用為原則,所以總督府鼓勵臺人就讀師範學校、醫學校與農林、工、商職業學校 (D)當時總
督府為了配合皇民化運動,實施義務教育後,提高臺灣學齡兒童的就學率。
( )45.電影《返校》:背景設定在 1962 那個寂寥而肅殺的年代,翠華中學的老師張明暉憑空消失,但
除了高三生方芮欣和高二生魏仲廷之外,竟然沒有人記得張明暉這個人的存在。於是兩人結伴尋找消失的
老師,卻發現校園逐漸從他們熟悉的世界剝離,成了鬼魅橫行的異域,最後他們被迫面對可怖的真相。根
據曾學過的內容判斷以下何者敘述有誤?(A)當時因為戒嚴的關係,所以限制了人們集會、出版、結社和
集會等自由,所以學校內不可以私下舉辦讀書會 (B)劇中方芮欣的爸爸被憲兵隊未依照法律程序逮捕,使
得一般民眾大多畏懼參與政治,這段歷史被稱為「白色恐怖」 (C)當時身為高中生的兩人有可能參與國際
人權日的遊行,並目睹美麗島事件的爆發 (D)劇中魏仲廷因被視為叛亂份子而被捕入獄,20 多年後等到
政府宣布解嚴才被釋放。
( )46.電影《天馬茶房》:背景設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年的臺灣,講述一位老婦人在茶房外與
人交易時,遭到專賣局緝查員的盤問,拉扯間婦人被槍托擊暈,引起圍觀民眾群起激憤進而爆發衝突,正
要進戲院參與劇團最後一場演出《幸福進行曲》的阿進,也中槍倒下。隔天也就是 2月28 日,不願相信
阿進已經過世的暖玉,獨自哼起《幸福進行曲》,提著行李坐在河堤旁癡心等待,因為她早與阿進約定好,
要私奔到另外一個可以呼吸自由空氣的地方……。根據曾學過的內容判斷以下何者敘述有誤?
(A)導火線是因為老婦人販賣鴉片遭到查緝專員的盤查,誤傷民眾後引發全臺各地的衝突 (B)當時各地
方人士紛紛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希望維護社會秩序 (C)中央政府透過清鄉掃蕩反政府分子,
造成許多知識份子和無辜民眾的傷亡 (D)事件後,陳儀遭到解職,成立臺灣省政府取代行政長官公署,並
派員來臺進行調查。
( )47.多多在課本上看到畫家陳澄波著名的「嘉義公園」畫作
(如右圖),她好奇地查閱這個畫家的生平相關資料如下:陳澄波
(1895~1947 年)─臺灣嘉義人,是首位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
會」的臺灣畫家。從小由祖母帶大的他,童年曾在私塾接受漢文
教育,13 歲進入(甲)小學校,後來進入(乙)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一直是日治時期臺灣的最高學府)就讀,在這時期展現了他關於
繪畫上的長才。畢業後雖然成為了教師,但因為對於繪畫上的熱
愛與追求,雖然年近三十仍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就讀,
當時(丙)由於臺灣高等教育不足,所以許多人和他一樣選擇前往
日本留學。然而在(丁)民國 36 年發生的二二八事變中,因為嘉
義民眾與軍隊的衝突越演越烈,當時身為嘉義市參議員的他被推為與軍隊和談的代表之一,豈料卻被拘
捕,甚至在火車站前遭到公開槍決,一代畫家就此殞落。請問(甲)~(丁)四個選項的敘述內容,正確的
有哪些?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