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12.「事實」指的是可以被證明是真還是假的陳述;「觀點」則是表達信念、感覺以及看法的陳述,無頇證明。例如:
咖哩裡面通常會加香料,這是「事實」;咖哩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料理,這是「觀點」。新聞報導總是強調只提供「事
實」給觀眾。請問下列哪一個新聞只有「事實」沒有夾雜「觀點」?(A)大成國中巧固球小將勇奪世界盃冠軍,
可見其苦練有成 (B)桃地景藝術節倒數最後一周,荷蘭團體壓軸登場 (C)超壯觀!中壢萬人烤肉趴中秋飄
香大街小巷(D)臺灣最美的風景,大成國中師生酷熱暑熱情淨灘。
( )13.「譬喻法」是一種「藉彼喻此」的修辭法。凡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物中有相似之處,用「那」個有相似處的事物,
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就叫做「譬喻法」。請選出下列選項中,不屬於譬喻法的句子是?(A)只見母親幽幽
地說:「還是算了,強摘的瓜果不甜,強撮的姻緣不賢。」(B)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C)每一顆
銀亮的雨點是一個跳動的字,那狂熱起來的閃電是一行行動人的標題 (D)這時回頭想想,距離我上次看到他好
像是上個月的事情了。
( )14.先舉實例再說明道理來寫作的論說文有許多好處,下列何者不是先舉實例再說明道理所帶來好處之一?(A)較
具有說服力,並可使人容易了解又可強化自身論點 (B)可使抽象的概念逐漸具體明確,讓讀者更容易掌握文本
主旨(C)舉例子就像說故事一樣,可避免枯燥僵化的說教 (D)使論點進一步的完整,涵蓋層面也更加擴大,
讓人無法找出任何破綻。
( )15.「用一隻眼睛看黑暗/被你看到的地方變為光明/我有兩隻眼睛/卻要由一隻眼睛的你帶頭」依據文意判斷,這首
詵歌詠的對象應該是何者?(A)螢火蟲 (B)燈塔 (C)手電筒 (D)照相機。
( )16.雅量一文中,「就以『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就修辭而言屬於「設問」中的「激問」,也就是答案在問題
的反面,請問下列哪一句也屬於「激問」?(A)半夜不睡覺,明天遲到了豈不是咎由自取?(B)如果我沒有
申請到獎學金該怎麼辦?(C)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D)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
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17.「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這段話是在警惕我們(A)預先做好準備,凡事才能進退有據 (B)
愈偉大的工程愈需要循序漸進(C)不能停止學習,腦袋才可以保持靈活多變 (D)做事不可半途而廢,堅持才
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 )18.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根據前文選出下列選項何
者正確?(A)孔子認為讓父母享受錦衣玉食是孝順最重要的表現 (B)孔子和時人對於孝順的認知有差異(C)
最後的問句是孔子詢問子游是不是一個孝順父母的人(D)孔子希望子游在犬馬和父母之間做出選擇。
( )19.承上題,下列「」中字詞的解釋,何者錯誤?(A)今之孝者:現在所謂的孝順(B)是謂能養:先確定自己有
能力飼養(C)何以別乎:有什麼差別呢?(D)至於犬馬:對於狗和馬。
( )20.「譬如帄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這一段話的敘述與下列何者的意思最為接近?(A)泰山不讓
土壤,故能成其大 (B)一日之計在於晨 (C)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D)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 )2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根據前文選出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可看出曾子每日都從處事、待人、學習三方面來反省自己的行為。(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意同於「疑
人不用,用人不疑」,表示和朋友交往要付出全盤信任(C)曾子虛心地檢討自身缺失,最終成為四科十哲中的一
員(D)「三省吾身」表示曾子同一件事情每天至少自我反省超過三次。
( )22.承上題「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和下列哪個選項的想法最接近?(A)吾日三省吾身 (B)為人謀而不忠乎?
(C)與朋友交而不信乎?(D)傳不習乎?
( )23.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
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根據文意,句子裡的三個□應填入何種標點符號?(A),
/。/。(B)!/?/。(C);/?/;(D)。/!/。
( )24. 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所使用的「—」屬於
下列何者?(A)刪節號,表示刪去或未完結 (B)連接號,用於表示數量的多寡(C)專名號,用來標示專用
名詞 (D)破折號,表示行文中補充說明。
(答題尚未結束,同學仍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