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下列文句何者不屬於推測語氣? A.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 B. 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
期不遠矣 C.月光餅也許是我故鄉特有的一種月餅 D.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
12. 「人,在最完美的時候是動物中的佼佼者,但是,當他與法律和正義隔絕以後,他便是動物中最壞的
東西。他在動物中就是最不神聖的,最野蠻的。」這段話的含義應為下列何者?
A.人類總是假法律和正義之名,四處為非作歹 B.人類是高高在上的動物,無須理會法律和正義
C.人類制訂法律,是為了成為動物中的佼佼者 D.人類若失去法律和正義的約束,就會變得野蠻。
13.魯迅曾說:「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
奇蹟就可以創造出來。」這段話的涵意與下列何者相去最遠?
A.志苟不立,雖細微之事,猶無可成之理,況為學之大乎
B.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C.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D.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14.「現代的手機功能可說是包羅萬象。手機除了一般通話,還有衛星導航、網際網路、生活資訊等功能,
確實帶給人們很多便利。但是,也造成人們的焦慮與隔閡:很多人沉迷於手機上的附加功能,疏忽了人
際上的溝通;不法分子甚至利用手機的強大力量,從事非法勾當。因此,科技雖然帶來方便,但是人性
的薰陶與養成仍是不可忽視。」文中「但是,也造成人們的焦慮與隔閡:很多人沉迷於手機上的附加功
能,疏忽了人際上的溝通;不法分子甚至利用手機的強大力量,從事非法勾當。」採「反面」論述,請
問下列哪個選項也是相同方法?
A.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B.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立者也
C.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 D.學之,則難者亦易矣。
15.敬詞辨識:敬詞是指語氣恭敬的詞語,用來表達對他人的敬意。請問下列何者不是敬詞?
A.會議結束後,請與會的來賓「移駕」至隔壁的宴會廳,享用美味佳餚 B.「寡人」不才,疏於國政,
愧對先皇 C.寇準對宋真宗說 :「 遼軍壓境,「陛下」應當親征,鼓舞士氣。」 D.我們這幾個大學同
學裡,只有「閣下」的成就最好,不到三十歲,就已是一家大公司的老闆了。
16.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
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
無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孫丑上)
關於以上短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A.「今日病矣」是指今天工作太累了 B.「揠苗助長」的「揠」詞性是形容詞 C.「其子趨而往視之」
的「子」意思同於「子何恃而往」的「子」 D.「揠苗助長」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捷徑。
17. 下列有關酸橘子一文的分析,何者有誤?
A.你聽說過:『強摘的果子不甜。』這句話嗎?」此句表面寫水果,實際已隱約指向本文主旨
B.主旨說明青少年應等待成熟,才能享受愛情的甜美 C.採用了「藉物說理」的寫作方法,藉由抽象
的問題,導入對實物的分析 D.「揠苗助長有害於作物;強摘果子也是一種摧折、傷害」:比喻人的成
長應循序漸進。
18.語言的使用是約定俗成而來,許多慣用語也是由於約定俗成,而在人們的口頭上成了心領神會的詞彙。
這些慣用語不能只從字面上去理解其意涵,而著重在其引申義或比喻義。以下選項中,請同學們仔細思
考「物」與「人」之間相似的特性,選出該物類適合比喻的人物類型?
A.鷹眼:非常小氣的人 B.米蟲:不合時代潮流,頑固守舊的人 C.牆頭草:反應能力很快的人
D.紙老虎:空有威勢而沒有實力的人。
19. 「一個不懂得寬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一個一味寬容別人的人,將失去自己的尊嚴。」以上文
句是使用對比手法來加強讀者的印象,請問下列何者也是採用相同手法?
A.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B.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才之敏,倍人也
C.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自敗者也 D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