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成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13.77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9-20,离现在 6 3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大成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七年級生物科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分數:
測驗說明】
試卷採雙面印刷共三面本次測驗總分共 100 分,有 40 每題 2.5 1-10 是非題對的選A錯的選B」。
11-37 題:選擇題。38-40 題:閱讀題。請在答案卡與題目卷上寫上答案並認真作答。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是非題:對的選「A;錯的選「B。每題 2
1. 在科學方法中若實驗結果與假說不符合我們
應該修改實驗結果以符合假說。
2. 為了避免滴管內的液體流出,應該要倒置滴管。
3. 細胞學說認為所有的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
4. 量筒的功能是測量體積,不可在量筒內配製溶
液、進行化學反應,也不可進行加熱。
5. 口腔、咽、食道、胃、腸等器官組成呼吸系統。
6. 人體中最長的細胞是神經細胞。
7. 若想觀察保衛細胞,最好取鴨跖草的上表皮。
8. 人體在睡覺時不用消耗能量。
9. 巨觀與微觀的區別為前者屬肉眼可見或更大的
事物,後者為肉眼不可見的微小事物。
10. 銀河系寬約 10 萬光年是指銀河系在 10 萬年前
形成。
選擇題
11. 在右圖的實驗裝置中,試管
內皆裝有同量的水若想
「葉片的有無」是否影響
水蒸散的速率應選擇哪兩
支試管做實驗?
(A)1 號和 2 (B)2 號和 5 (C)3 號和 4
(D)4 號和 5
12. 「胖虎吃了某種宣稱能減重的食物一個月後體
重減輕了 1公斤」,此結果可以證明此食物有減
重功效嗎?為什麼?(A)可證明有效,因為廣告
都是真的 (B)可證明有效,因為胖虎的體重確
實減輕了 (C)無法證明有效,因為 1公斤太少
(D)無法證明有效,因為進行實驗的人數太少,
且無對照組,難以下定論。
13. 關於細胞壁的描述,下列何者
錯誤
(A)虎克當
初觀察到的蜂窩狀小格子就是細胞壁 (B)主要
由纖維素組成 (C)動物細胞無此構造 (D)能控制
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
( )
( )
( )
( )
( )
( )
( )
14. 有關下列各細胞的形態及功能敘述何者正確?
選項
型態
功能
(A)紅血球
雙凹圓盤狀
攜帶養分
(B)保衛細胞
半月形
保護
(C)肌肉細胞
細長
收縮協助運動
(D)表皮細胞
扁平
光合作用
15. 含羞草碰觸後小葉閉合、葉柄下垂,是屬於何種生命
現象?(A)生長與發育 (B)繁殖 (C)感應與運動 (D)
謝。
◎下圖是植物細胞構造圖,依圖示回答 16~18 題。
16. 有遺傳物質 DNA 的地方是?(A) (B) (C) (D)
戊。
17. 能儲存水分、養分與廢物的地方是?(A) (B) (C)
(D)己。
18. 植物的保衛細胞比表皮細胞多了哪一個構造?(A)
(B) (C) (D)己。
19. 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滴入亞甲藍液可使細胞核更
容易觀察 (B)碘液加入食物後,若顏色轉變成藍黑
色,代表食物中含有澱粉 (C)本氏液可用來檢測食物
中是否有葡萄糖 (D)本氏液遇到糖後顏色變化為紅→
橙→黃→綠→藍。
20. 關於複式顯微鏡與解剖顯微鏡的比較,何者
錯誤
顯微鏡
複式顯微鏡
解剖顯微鏡
(A)最大倍率
較大
較小
(B)影像方向
與原物相反
與原物相同
(C)觀察方式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兩眼睜開
(D)影像立體感
影響較平面
影像較立體
P1
( )
( )
( )
( )
( )
( )
( )
( )
( )
( )
21. 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口腔皮膜細胞時若細胞在
視野的右方玻片應往何方移動才能使觀察物回
到視野中央?
(A)上方 (B)下方 (C)左方 (D)右方。
22. 請問下列哪個組合,能將倍率放得最大?
(A)XA (B)XC (C)XA (D)XC
23. 承上題,在此倍率下視野中景象的敘述何者正
確?(A)所見範圍最小、亮度暗 (B)所見範圍最
亮度亮 (C)所見範圍最大亮度暗(D)所見範
圍最大、亮度亮。
24. 關於顯微鏡的操作何者
錯誤
(A)解剖顯微鏡若
眼焦調整器在左眼,則先用右眼觀察 (B)鏡頭有
髒汙時要用拭鏡紙擦拭鏡頭 (C)用複式顯微鏡
觀察細胞時,可直接用高倍物鏡觀察 (D)複式顯
微鏡用低倍物鏡觀察時先轉動粗調節輪看到
樣本後,再轉動細調節輪。
25. 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氧的元素符號是 O (B)
是原子,由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組成 (C)
粉與纖維素由葡萄糖組成 (D)蛋白質由胺基酸
組成。
26. 物質由高濃度的區域往低濃度的區域移動最後
均勻分布的現象稱為?(A)呼吸作用 (B)光合作
(C)代謝作用 (D)擴散作用。
27. 下列能由細胞膜上特殊蛋白質協助進出細胞的
有幾項?
氧氣
二氧化碳
葡萄糖
胺基酸
澱粉
礦物質
纖維素
(A)2 (B)4 (C)6 (D)8 項。
28. 將植物細胞放在清水中一段時間在顯微鏡下可
觀察到細胞的形狀有何改變?(A)萎縮 (B)不變
(C)膨脹且破裂 (D)膨脹不破裂。
29. 動物與植物組成層次的差異是?(A)只有動物有
組織 (B)只有植物有器官 (C)只有動物有器官系
(D)只有植物有細胞。
30. 曉華在複式顯微鏡下看到一物觀察到有複眼與
觸角還有心臟在跳動,請問他看到的屬於?(A)
氣泡 (B)雜質 (C)單細胞生物 (D)多細胞生物。
( )
( )
( )
( )
( )
( )
( )
三、
31. 媽媽今天晚餐煮了紅蘿蔔炒蛋、炸豬排、金針豬血湯
和蛋炒飯。請問今天的晚餐中缺少生物的哪一個層
次?(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個體。
32. 請依植物的組成層次由低到高排出正確順序.葉的
下表皮; .葉肉細胞; .西瓜; .榕樹。(A)
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甲丁 (D)甲丙乙丁。
33. 已知光學顯微鏡可觀察範圍為 100 奈米(nm)0.1
(cm)下列何者適合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A)
細菌長度大約為 3微米(μm) (B)病毒約 80 奈米(nm)
(C)雞蛋長 6公分(cm) (D)金原子直徑約 0.3 奈米
(nm)
34. 下列對於物體量測的呈現方式何者
不適當
(A)
101 509.2 公尺 (B)臺灣島長共 39400000 公分
(C)新生嬰兒的體重為 3220 (D)頭髮直徑 60 微米
35. 某食物中含有蛋白質 10 公克、脂質 3公克、醣類 20
公克、礦物質 0.5 公克,請問總熱量為多少?(A)147
大卡 (B)147 (C)132 大卡 (D)132 卡。
36. 承上題,何者
不能
產生能量?(A)蛋白質 (B)脂質 (C)
醣類 (D)礦物質。
37. 下列同學描述關於養分的重要性,正確的有幾項?
冠豪:澱粉、纖維素與肝糖,都屬於醣類。
敏慈肌肉頭髮與指甲都是由蛋白質構成
羽婕: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
奕愷:鐵和人體的造血功能有關。
藝騰:缺乏維生素 A會得夜盲症。
家維:缺乏維生素 C會得壞血病。
(A)3 (B)4 (C)5 (D)6 項。
閱讀題:
手指泡水皺巴巴?
2013 117 小牛頓 Enewton.com.tw
你一定也有這樣的經驗泡過水的手指頭變得皺巴
巴的。你是否也曾喃喃自語的問為什麼會這樣呢?
過去,科學家總認為這是皮膚細胞滲透作用的結
果。當人體浸泡在水裡,人體細胞的液體濃度比水高,
水會因滲透作用而流入皮膚的表皮細胞細胞因此發脹
而變形但是最近幾年的實驗觀察顯示皮膚發皺的
原因其實是神經觸發皮下血管收縮,而使皮膚組織變
形。
那麼神經為什麼要下達指令讓皮膚發皺呢?英國
紐卡斯爾大學生物學家史莫德斯大膽的假設皮膚在水
裡發皺是為了要讓手指頭在溼滑的環境中更穩地拿取
P2
( )
( )
( )
物品它的功能就像輪胎上的粗紋可以避免車子在
雨中打滑為了確認這樣的假設史莫德斯設計實
讓一群參與者用右手拿取濕滑的物體通過窄小
的孔洞再交給左手投到一個盒子裡。實驗結果證
當雙手是浸泡發皺時拿取的速度會比光滑的
手快和穩但如果是拿取乾燥的物體發皺的手指
頭並沒有比光滑的手指頭快。
這樣的結果不禁讓實驗團隊聯想到在濕滑的
地板上行走浸水發皺的腳ㄚ子是不是比較不會滑
倒?也許,你也可以在家試試喔!
38. 「為什麼手指泡水會皺巴巴?」屬於科學方法中
的?(A)觀察 (B)提出問題 (C)參考文獻資料
(D)假設。
39. 下列關於文章的敘述何者正確?(A)科學家提出
的觀點永遠是對的 (B)以往認為手指泡水會皺
是滲透作用的結果 (C)文章中提到手指泡水發
脹變形,指的是泡濃鹽 (D)現在認為皮膚發皺
的原因是神經觸發皮下血管收縮仍屬於假設階
段。
40. 史莫德斯設計的實驗中,雙手是發皺或光滑屬於
實驗中的什麼變因?(A)操縱變因 (B)控制變因
(C)應變變因 (D)不變變因。
·
☆愛因斯坦曾說:我並非天才,我只是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與問題周旋。」多動腦、多思考,才能真正體會到解題的成
就與喜悅
再檢查一次,你會發現更多!
P3
桃園市立大成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七年級生物科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三、選擇與閱讀: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D
C
C
B
A
D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A
C
B
D
B
D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A
B
A
D
D
B
B
A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