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七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25.11 KB
頁數
4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2-09,离现在 3 3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頁,共 4
北興國中11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生物科 班級: 座號: 姓名:
.單選題: (每題 3)
1.下列哪一種養分不屬於醣類
()葡萄糖 ()纖維素 ()澱粉 ()胺基酸。
2.下列物質和組成生物體相關構造最主要成分的配對,何者正確?
()纖維素:植物細胞的細胞膜 ()蛋白質:肌肉 ()鐵:牙齒 ()維生素
A:紅血球。
3.小柯出現牙齦和皮下出血的症狀,經醫生診斷後確認是營養不良導致壞血病,因此建議小柯多吃新鮮的
蔬菜水果,可以有效改善症狀,請問小柯缺乏哪一種養分?
()蛋白質 () ()維生素 C ()纖維素。
4.小紀在某株植物上取了四個條件相同的枝條,分別標示為甲、乙、丙、丁,並對枝條上的葉子進行以下
處理(已知葉片塗上白膠處的氣孔無法進行蒸散作用)
甲:不做任何處 乙:只在葉片上表皮塗上白
丙:只在葉片下表皮塗上白膠 丁:在葉片上下表皮皆塗上白膠
之後將甲、乙、丙、丁分別插入水位高度相同的量筒中,再把量筒開口處以膜封閉,如圖()所示。將四
組實驗裝置給予相同條件的環境,一段時間後記錄量筒內散失的水分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根據此
結果,下列關於此株植物氣孔位置分布的推論,何者最合理?
() ()
()平均分布於葉片上下表皮 ()要分布於葉片下表皮 ()主要分布於葉片上表皮 ()片上表皮
無氣孔分布。
5. 附圖是光合作用示意圖,圖中的橢圓形代表光合作用進行的場所,
請問是何構造?
()細胞核 ()液胞 ()葉綠體 ()粒線體。
6.下列關於光合作用的描述何者正確?
()藉由葉綠素吸收光的能量促使反應進行 ()產生的氧氣可以在細胞質中藉由酵素作用轉變成澱粉
()會釋放出二氧化碳 ()水在反應中是原料也是酵素。
7. 附圖為某生物體內酵素活性變化的示意圖,pH7是中性
pH7是酸性,pH7是鹼性。下列關於此酵素的敘述何者最恰
當?
()可能為人體內的酵素 ()在中性環境中活性最高
()其活性會一直隨溫度升高而持續增加
()酸鹼度的改變不影響酵素活性。
8. 附圖是人體內某種代謝作用的示意圖,請根據圖示,判斷下列何
項敘述最合理?
()此反應屬於合成反應 ()物質甲是酵素 ()圖可說明
酵素具有專一性 ()此圖可說明酵素活性會受溫度影響
9.唾液隨著食物進入胃後,唾液澱粉酶的活性會降低,造成此結果的原因為何?
()酸鹼性 ()光線 ()溫度 ()水分不足。
10.下列有關酵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主要成分是礦物質 ()活性大小與溫度的高低無 ()必須在生物體內才能進行反 ()進行
代謝反應後仍可保持原本的結構和數量。
2 頁,共 4
11. 將澱粉溶液與酵素甲放入試管後混合均勻,定時測量試管內澱粉的濃度,結果
如附圖。可知試管內澱粉的濃度會隨時間而改變,有關此結果下列的敘述何者
較合理?
()酵素甲能分解溶液中的水 ()酵素甲與澱粉反應後,將澱粉分解
()酵素甲隨時間增加而減少 ()酵素甲隨時間增加而增加。
12.
小祥用一條塑膠管綁住左手上臂,如附圖所示,結果發 a血管浮現,則
a 血管是何種血管
()動脈 ()血管 ()靜脈 ()消化管。
13. 下表中有關動脈、靜脈和微血管的比較,哪一個項目正確
血管
項目
動脈
靜脈
微血管
(A)
管壁厚度
最厚
最薄
次之
(B)
管壁彈性
次之
最佳
最差
(C)
瓣膜有無
(D)
血流速度
最快
最慢
次之
14.
附圖是人體的血液組成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甲具有血紅素,能幫人體製造氧氣 ()乙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
養分、廢物、二氧化碳、抗體和激素等 ()丙能對抗外來病原體
()丁不具細胞核
15.
附圖是木材的橫切面,甲為淺色區,乙為深色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是木質部,乙是韌皮部 ()甲的細胞為秋冬季節長出的
()乙是形成層 ()甲的細胞比乙的細胞老。
16.當松鼠食物不足時會啃食樹皮,許多樹木被松鼠啃掉了一大圈樹皮後乾枯而死,主要原因是莖的哪一
部分受到嚴重破壞造成根部壞死?
()韌皮部 ()木質部 ()形成層 ()表皮。
17.榕樹莖內維管束有形成層,不斷增生新的木質部和新的韌皮部,使莖加粗,於是莖內含有:甲.新的木
質部;乙.老的木質部;丙.新的韌皮部;丁.老的韌皮部;戊.形成層。以上構造由內而外排列順序為何?
()甲乙戊丙丁 ()乙甲戊丙丁 ()丙丁戊甲乙 ()丁丙戊甲乙。
18.關於植物氣孔開閉的時間,下列何者正確?
()水分充足時,白天晚上都會關 ()水分充足時,白天關閉、晚上打開 ()水分缺乏時,白天打
開、晚上關閉 ()水分缺乏時,白天晚上都會關閉。
19.小夏在運動前後同時測量脈搏和心搏,記錄於下表,卻漏填了部分資料,由測出的脈搏次數和心博次
數判斷,理論上這兩個空格由左至右該填上什麼數字
運動前
運動後
心搏
心搏
每分鐘次數
78
()
70130 ()
78139 ()
13978 ()
139139
20.關於植物體內水分及養分的運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礦物質可藉由木質部從葉片往下運送到根 ()散作用是植物體內水分雙向運輸的主要動力 ()
韌皮部可將養分由根部往上運送至花或果實 ()絨毛可以幫助根部吸收水分
3 頁,共 4
二、題組:(每題 2)
()、附圖是人體心臟剖面圖,請根據圖示回答第 21-23 :
21.關於圖中構造的名稱何者正確?
()甲為左心房 ()
c是肺動脈 ()丙是左心 ()
d是主動脈。
22.護士在小光的左手臂進行靜脈注射,藥物隨著血液流動最先抵達心臟何
處?
() () () ()丁。
23.瓣膜可以防止血液逆流,請問哪兩個構造間並非以瓣膜隔開?
()乙和丁 ()丙和丁 ()乙和 c ()丁和 b
()、附圖為葉片的內部構造示意圖,請根據圖示回答 24-25 :
24.葉片中何處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只有甲 ()甲和乙 ()甲和 ()甲和戊
25.葉片行光合作用所需之水分和二氧化碳主要由何處進入葉內?
()皆由丙進入 ()皆由丁進入 ()水分由丙進入,二氧化碳由丁進
()水分由丁進入,二氧化碳由丙進入。
() 怡君做「光與光合作用」的實驗,如圖,A
為覆蓋鋁箔區B
為未覆蓋區,將此
盆栽放置於光照下一星期的時間,接著摘下葉片,除去鋁箔紙,進行後續步
驟;請根據圖示回答第 26-30 :
26.實驗過程中的步驟包括:()滴加本氏液、()滴加碘液、()酒精中隔水加熱、()在水中漂洗
()葉片在水中加熱;請問正確的先後步驟排序應為何
()戊丙丁甲 ()戊丙丁乙 ()丁戊丙甲 ()丁戊丙乙。
27.實驗中,將葉片放在酒精中加熱,下列哪一個裝置正確?
()
()
()
()
28.將葉片放在酒精中加熱數分鐘,其主要目的為何?
()軟化葉片 ()洗去酒精 ()溶出葉綠素 ()毒殺菌。
29.此實驗結果中,圖中的
B
部分應該是呈現何種顏色
()白色 ()綠色 ()黃褐色 ()藍黑色。
30.此實驗目的在於證明光合作用與何種因素有關?
()葉綠素 () () ()二氧化碳。
()、附圖的甲~戊表示人類消化管的各器官,而 ac為食物中所含的養分,請根據圖示回答第 31-32
:
31.依養分被消化分解的過程,可推論甲~戊所對應的消化管器官,下列哪一個選項正確?
()乙是胃 ()丙是肝臟 ()是胰臟 ()戊是大腸。
32.依養分被消化分解的過程,請推論食物中所含 ac養分的類別,下列何者正確?
()a 是澱粉;b是蛋白質;c是脂 ()a 是蛋白質;b是澱粉;c是脂質 ()a 是脂質;b是蛋白
質;c是澱粉 ()a 是澱粉;b是脂質;c是蛋白質。
4 頁,共 4
()、附圖為人體的消化器官示意圖ai
是與消化作用有關的器官。保怡今天的早餐是兩片土司、一個
荷包蛋和一瓶
250
毫升的優酪乳。這些食物如何在體內被消化,請根據圖示回答第 33-36 :
33.保怡吃的荷包蛋中含有蛋白質,會先在圖中的何處被分解?
()
b ()
d ()
e ()
g
34.有關保怡今天早餐在體內的消化和吸收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優酪乳中含量最多的水主要在 h
處被吸收 ()食物中的礦物質全部在
e
處被吸收 ()荷包蛋中所
含的脂質在 d
處分解 ()c 處分泌的消化液能潤滑食物有助食物往前推進。
35.下列有關圖中
f
器官的敘述,哪一個是正確的?
()其內存放的消化液含有可分解脂質的酵素 ()出的消化液由導管運輸到 h器官的前 ()其內
存放的消化液是
g器官所分泌 ()食物會進入此處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36.有關圖中
i
器官的敘述,何者正確?
()管壁有很多絨毛,可以增加吸收的表面積 ()以吸收食物中絕大部分的水分和礦物 ()d
g器官製造的消化液會流入此處協助消化食物 ()末端的肛門可將糞便排除,故屬於消化器官。
()、宏志要探討酵素的分解作用,實驗裝置如附圖所示,將甲、乙兩試管放入
37
℃的溫水中,丙、
兩試管放入
100
℃的沸水中煮沸
3
分鐘,之後在四支試管加入
2mL
的澱粉液充分混合,接著在 37℃的溫
中靜置
20
分鐘後,各試管再加入
2mL
的本氏液,隔水加熱觀察變化,試回答下列問題。
37.剛加入本氏液而尚未開始加熱時,甲、乙、丙、丁四支試管的顏色分別為何?
()藍色、紅色、紅色、藍色 ()綠色、紅色、橙色、黃色 ()均為紅色 ()均為藍色。
38.下列哪一個實驗結果較符合實際狀況?(+表示有顏色變化;-表示沒有顏色變化)
()
試管
顏色變化
()
試管
顏色變化
()
試管
顏色變化
()
試管
顏色變化
39.由裝置中的哪兩個試管,可推論人體唾液中的酵素能分解澱粉?
()甲乙 ()甲丙 ()乙丙 ()丙丁。
40.比較哪兩個試管的實驗結果,可推論溫度會影響酵素的作用?
()甲乙 ()甲丙 ()乙丙 ()丙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