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2學期 年級第 1次定期考試國文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07、太平廣記記載了一則笑話:「幾個人到酒館裡小酌,可是店家賣的酒喝起來是酸的,沒什麼酒味。於是一個人搖
頭晃腦地說:『酒,何處漫行來,騰騰失卻酉。』其他人故作不解地問:『這是什麼意思啊?』那人回答:『全是□
嘛!』。 」(太平廣記.酒肆)空格處宜填入何字?
(A)錢 (B)醋 (C)水 (D)酒
( )08、「意象是構成詩的藝術之基本條件之一,我們似乎很難想像一首沒有意象的詩,正如我們很難想像一首沒有節奏
的歌。」(論意象 余光中)對於此段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創作時可藉由反覆疊沓的方法增強意象的表現,提高詩的藝術價值
(B)意象的產生是先由對外在具體物象的了解後,再透過聯想或想像其抽象情感
(C)沒有意象的詩,好比沒一首沒有節奏的歌,意象是詩之所為詩的要素之一
(D)讀者若能「由象還原意」即可讀懂詩——也就是從文本的內容,回推還原作者腦海中的意象,推論出作者本
來的語意
( )09、「對我來說,讀書真的很能讓人放鬆。我們花太多時間準備比賽,有時候需要離開令人窒息的高壓環境,透一透
氣。閱讀就是能夠帶領我逃離當下環境的好方法,同時仍然讓專注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之上。」(LeBron James)對
於此段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高強度的比賽經常讓運動員窒息,透過閱讀訓練可以提升比賽時的專注力
(B)與其讓運動員長時間處於高壓環境之中,不如花時間培養他們的閱讀的習慣
(C)對運動員而言,準備比賽是耗時且艱辛的,但閱讀就相對輕鬆得多
(D)當運動員需要調節身心時,可以藉由閱讀來抒解壓力,並仍保有穩定的專注力。
( )10、關於下列成語的應用,何者正確?
(A)因為連夜豪雨,巷口的積水未退,往來行人無不「拖泥帶水」
(B)他經過多年的打拚,終於事業有成,如今過著「垂涎三尺」的生活
(C)他們兄弟倆「情同手足」,竟然因為一點小事而鬧翻,實在令人意外
(D)工廠的機具要定期保養,否則等到「筋疲力竭」時,就會導致故障
( )11、關於下列字詞的解釋,下列何者正確?
(A)逗留:因事停留 (B)綠樹村邊「合」:集合
(C)「大去」之期不遠矣:離開、往前 (D)伺機:等待可趁的時機
( )12、「允( )」是人所說出來的承諾,「牟( )」是牛所發出來的鳴叫,「弘( )」是弓弦震盪的傳響,「鬼( )」
是會發出怪聲的鬼頭,這些字都有共同的形體「 」。(漢字樹 廖文豪)依據上述的說明,下列對於「 」的敘
述,何者最接近作者的觀點?
(A)心思意念,指事字 (B)聲音氣息,象形字 (C)行為舉止,象形字 (D)創作發想,指事字
五、題組(每題 2分,共 34 分)
(一)紋身在中國古代早有記載,早期用在罪犯上,代表一種恥辱,燙上侮辱性的記號或文字在額頭或臉部,終生不能
除掉,後來社會不斷發展,紋身已不再有侮辱含意,而純粹演變為一種審美情趣。唐代紋身風行一時,當時已有專門美
容師進行刺青工作,稱為「劄工」,先用針將圖案刺在皮膚上,再塗上石墨。唐代刺青有一特點,就是與詩歌有關,十
分詩意,西京雜俎記載了一名叫葛清的街卒,瘋狂喜愛白居易的詩,他自頸以下全身刺上白居易的詩,還配上插圖,圖
文並茂,非常另類,人戲稱他為「白舍人行圖詩」,他卻沾沾自喜。 中國男裝 陳仲輝
( )13、對於本文文意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古代紋身帶有侮辱的意思,因為紋在身上的記號多為不雅的文字
(B)至今紋身能成為一種藝術,有賴於唐代詩人將詩作與其結合在一起
(C)唐代的劄工使用石墨附著於皮膚上,將已紋好的圖案或文字呈現出來
(D)「白舍人行圖詩」是唐人最流行的紋身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