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06.27 KB
頁數
5
作者
yume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2-31,离现在 5 30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 1學期 7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國文科考 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每題 3分,共 20 60 )
( )1. 下列「」中的字,何組讀音相同?
()醞」釀/魚「塭」 ()痙「攣」/山「巒」 ()「朔」望/泥「塑」 ()素「稔」/「捻」鬚子
( )2. 下列「」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兩兩相同?
()「ㄓㄨㄛˊ」情審理/民風「ㄔㄨㄣˊ」 ()「ㄐㄧˋ」安全帶/保持聯「ㄒㄧˋ」 ()心存「ㄐㄧㄠˇ」
倖/得理不「ㄖㄠˊ」人 ()絡「ㄧˋ」不絕/「ㄗㄜˊ」善固執
( )3. 在古代,音同或音近的文字有通用現象,這就是「通同字」。以下通同字的說明,何者正確?
()三人行必有我「師」:通「獅」 ()「朋」自遠方來:通「棚」 ()不亦「說」乎:「悅」 ()擇其善者
而「從」之:通「縱」
( )4. 下列「 」中的字,何組字義相同?
()「樂」此不疲/「樂」於助人 ()學而時習「之」/愛「之」 ()譬如「平」地/大幅「平」 ()三人
「行」/「行」行出狀元
( )5. 人不知而不慍的「而」字有「然而、卻」的意思。下列的「而」字,何者也是有同樣的意思?
()學「而」時習之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6. 有關飛翔的舞者一文的解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藉由名言佳句開頭,引出文章主題 ()在說明後連結個人經驗來進行說理 ()全文主在介臺灣欒樹的實用
功能 ()透過題目暗喻臺灣欒樹的外型特徵
( )7.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與愛茶人這首詩主要抒發作者的什麼情懷?
()表現作者對於煎茶品茶的喜愛,以及樂於分享的性格 ()展現作者對於生活品質的講究與重視 () 抒發作
者豁達的心境,不畏風雨的勇氣 ()呈現作者交友滿天下的人際關係
( )8. 「種子在空中飛翔的軌跡,彷彿像個舞者在落幕前奮力的躍起、旋轉、落地,那瞬間是何等優美,竟是放鬆的隨
風而行。」作者發揮想像力將飛翔的種子比擬成舞者,讓文字更有畫面感。下列文句何者也使用相同的手法?
()記得第一次看到臺灣欒樹的種子我就純然的愛上了 ()我常常幻想幻想乘坐時光機翱翔在城市裡四處冒
()臺灣欒樹的根系很深,具有穩定邊坡的功能 ()當我看到臺灣欒樹結果,就知道颱風期要過了。
( )9. 「學而時習之」一句主要所表達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文句最相近?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敏而好
學,不恥下問
( )10. 關於鮭魚產卵,力爭上游內容的說明,何者正確?
()全文採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敘述鮭魚的生長環境及洄游過程 ()作者單純敘述鮭魚洄游移棲的過程,並未
讀者有的啟 ()本文為科普文章,內容除了介紹科學知識,作者也透過文學表現的手法表達深奧的道理
()全文結構是先介紹鮭魚,再敘述鮭魚洄游的過程,最後再補述現今環境對鮭魚的苛刻
( )11. 老師要同學上臺介紹論語這本書,下列四位同學的說法何者正確?
()張文亮:論語的中心思想是「仁」 ()陳妍希:論語是道家重要的經典 ()劉濤論語中詳載孔子一生的經
()羅蘭:論語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和再傳弟子
( )12.下列「 」中文句的文意說明,何者正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強調人要慎擇良師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一個人的表情比言語更易讓
人明白他的心意 ()「君子不以人廢言」君子不會因為厭惡這個人就拒絕與他交談 ()「盡信書不如無書」
強調讀書要做到「慎思」的功夫
( )13. 下列何者最能詮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旨意?
()學海無涯,唯勤是岸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14. 哲人布雷克說:「狐狸歸咎於陷阱,而人會歸咎於自己。」孟子道:「行有不得者,皆□□□□,其身正而天下歸
之。」兩人所言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問□□□□所缺少的字,應填入下列何者?
()處之泰然 ()義憤填膺 ()光明磊落 ()反求諸己
( )15. 鮭魚產卵,力爭上游一文中,何者是作者帶著主觀感情去描寫,為個人主觀的情感投射?
()當我們做任何事遭遇挫折想要放棄時請回顧一下鮭魚洄游產卵時那種不屈不撓的毅力 ()有人認為鮭魚
的母河有一種特殊的味道 ()到了五至八歲之時鮭魚在大海發育成熟之後仍會游回出生之溪流中產卵繁殖下
一代 () 牠通常出生在溪流的上游,達一歲左右就離開家鄉
( )16. 「學習觀察植物,要從什麼時候開始?答案是今日。」這句話的涵義為何?
()選好日子,就能開始觀察植物 ()觀察植物,不分種族貴賤,人人可做 ()在今天做好準備,才能觀察植物
()學習觀察植物是立刻要做的事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 1學期 7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國文科考 級: 座號: 姓名:
-------------------------------------------------------------------------------------------
2
( )17. 「成功最大的阻礙就是放棄。愛迪生曾說,全世界的失敗,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只要繼續堅持下去,原本都會成
功。」請從下列選項中找出最符合此文句中所表達的文意?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堅持到底,持之以恆 ()集腋成裘,積少成多 ()志得意滿,不可一世
( )18. 鮭魚產卵力爭上游一文中提及:「 臺灣也有鮭魚產在大甲溪的上游也就是在梨山以上的溪流中名叫櫻花鉤
吻鮭。由於臺灣河流短促,每逢冬季往往乾涸,因此這種鮭魚為了適應環境,已經喪失洄游移棲的習性,而習慣
在溪流中度過一生。」本段文字主要在說明櫻花鉤吻鮭的何種特徵?
()櫻花鉤吻鮭無法洄游是因為被高山所阻 ()櫻花鉤吻鮭仍具有洄游的習性 ()臺灣高山普遍出櫻花鉤吻
鮭的蹤跡 ()櫻花鉤吻鮭因自然環境因素,已不具洄游的習性
( )19. 「臺灣七至九月多颱風、下大雨,此時臺灣欒樹不開花、不結果,保持植株體內的養分,不做無效的工。」這句
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經歷千錘百鍊,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希望消失時,恐懼就產生 ()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
做起 ()成功需要付出代價,不成功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 )20.若以圖表來表示「天下沒有一個人從不羨慕別人只有少數人從沒被別人羨慕過這句話下列哪一張圖表最
恰當?
() ()
() ()
二、閱讀題組 (每題 2分,共 10 20 )
()
「老師香蕉為什麼長得彎彎?」他問道「你在搗亂嗎?」老師不客氣的回應「香蕉彎彎的形狀一定有代表什麼?」
他又問道。「你真的是在搗亂。閉上你的嘴,安靜翻看課本第××頁。」老師在警告他。香蕉又沒有骨頭,怎麼在重力下
又能尾部向上呢?」他喃喃低聲,不敢給老師聽到。
長大後他到高雄的旗山屏東的內埔南投的埔里臺中的豐原花蓮的豐田等地邊看香蕉邊思邊請教老農
他想總有一天,也許可以回頭告訴另一個像他的孩子,「香蕉為什麼彎彎的?」
我就是當年問這問題的孩子。
香蕉要的彎曲,是在雌花的胚胎形狀就是彎曲,那是原型,是我肉眼看不到的。但是我相信,生長初期的原型,使發
育時要持續照原型放大,仍很奇妙。香蕉每一個斷面,朝上的組織生長速度比較慢,朝下的組織生長速度比較快,側邊的
組織要上下連結,才能長成彎曲。
只有在每個生長斷面同步協調,才能整根香蕉長成弧形。而且每根香蕉的弧形曲率都微有差距,上、下兩排交互相
疊,組成三度空間的雙曲面。這是非常複雜的立體結構,又具巧妙的位置配合,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很協調。
( 張文亮 香蕉為什麼彎彎的 )
21.根據本文的寫作方式與效果,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開門見山法,直接解釋題目,讓讀者快速理解 ()名言佳句法,藉由名語、錦句來佐證
()遮蔽障眼法,故意製造懸疑,引發讀者好奇心 ()實例故事法,透過事例引出文章主題
22.根據本文,下列句子的描述何者正確?
()香蕉之所以彎曲,是受到重力影響 ()香蕉的彎曲是由因為組織生長速度一致
()香蕉的外型是在胚胎時期就已決定 ()香蕉受後天影響,所以變成不協調樹形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 1學期 7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國文科考 級: 座號: 姓名:
-------------------------------------------------------------------------------------------
3
()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衛靈公)
23.根據本文,孔子認為有哪一個字可以終身受用?
() () () ()
24.下列有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涵義,何者最正確?
()自己不想做的事,推給別人做 ()做錯事時,將責任轉嫁給別人去承擔
()凡事為別人著想,多體諒別人 ()別人不願意做事,我願奉獻一己之力
(三)
在泰國,大象是很有效的運輸工具,也是很友善而且聰明的工作伙伴。這些大象隻隻力大無窮,能推動重達幾噸的原
木或拖拉很重的材貨。
可是工地上往往可以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大象休息時,訓象師通常會用一段麻繩綁住一隻象腳,繩子的另一端則繫
在一截小木樁上。以大象的蠻力可以輕而易舉地扯斷繩子或木樁,但是,奇怪的是一旦套上了腳環,大象就乖乖繞著木樁
在繩子所牽制的半徑內活動從來不動脫逃腦筋這是什麼原因?原來這些大象都是從小就接受訓練象小的時候力氣小,
皮也薄,用力拉扯之後,往往弄得皮破血流,痛苦不堪。幾次後,小象就再也不會自討苦吃去掙脫腳環。以後年歲日增,
雖力氣大了,皮也厚了,可是一旦套上腳環,就自然斷了掙脫束縛的念頭而任憑主人擺布。
其實這種觀念的束縛,在貴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中,卻更加普遍。我們常會聽到:「以前試過,行不通啦!」「沒試過,
千萬不要冒險!」「現況還好,何必改變?」「這是傳統,改不了的啦!」如果能掙脫思想上、觀念上自限的框框,每個人
實在都有無限的潛力,我們的企業和整個社會也都會發現「路是無限的寬廣」(陳盛沺 大象的腳環)
25.本文的主旨是什麼?
()說明每個人都應該沿襲傳統的文化 ()勉勵人要掙脫思想、觀念上的束縛
()讚美泰國象雖力大無窮,卻很溫順 ()說明泰國象是當地人的工作好伙伴
26.泰國象被套上腳環後不脫逃的原因為何?
()喜歡套上腳環的感覺 ()反正跑不快,會被捉回去
()被固有的成見所限制 ()可趁機休息,免勞動之苦
(四)
每次遇到好玩又不專心的孩子,我都要說個故事。那是我在教育臺的非洲影片裡見到的:一群小角馬在嬉戲,其中一
隻特別活潑,忽左忽右地又蹦又跳,還一下子飛快地衝到遠處,再突然停住,頭一扭,跑回同伴的身邊。
遠處有一隻土狼,蹲在那兒,靜靜地看;牠不動,直到小角馬跑累了,停下來,土狼才突然衝過去。
在那紀錄影片裡,鏡頭拉開,成為大遠景,只見草原上成千上百隻角馬。但是土狼只追那一隻小角馬,牠認準目標,
好像面對仇人一般:「就是牠!」即使土狼從其他角馬身邊跑過,距離別的角馬比距離小角馬還近些,牠也不改變目標,
追到底。小角馬確實快,快得平常土狼絕對追不上。只怪牠先前又蹦又跳,消耗了太多體力,土狼又窮追不捨。
小角馬終於不支,被土狼一口咬死。你可以愛玩,但是要由小角馬的教訓中知道,玩耍得看時候、場合,不要因為貪
玩而耗費體力、失去戒心
你想成功就要學習土狼的專心牠不急不躁靜靜觀察等待最佳的時機才出手而且既然認定目鍥而不捨、
奮鬥到底。(劉墉 土狼與角馬)
27.文中小角馬為什麼會被土狼咬死?
()小角馬天生動作較慢 ()小角馬貪玩而消耗了太多體力
()土狼的動作既狠又準 ()小角馬因生重病,所以跑不動
28.土狼的行為給我們什麼啟示?
()速度是成功唯一的關鍵 ()想成功抓到獵物,要學習土狼尋找弱小生病的獵物才出手
()天生萬物,一物剋一物 ()專心的人只會全力向前,不會被懷疑、畏縮的情緒所干擾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 1學期 7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國文科考 級: 座號: 姓名:
-------------------------------------------------------------------------------------------
4
(五)
29.根據這張圖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東、西德統一後,開始拆除柏林圍牆 (B)柏林圍牆拆除後,西柏林人始能造訪東柏林
(C)蘇聯紅軍占領柏林後就開始興建柏林圍牆 (D)東、西德從各自建國到統一超過四十年
30.根據圖表推論,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最可能是何者?
甲、甘迺迪訪問西柏林 乙、布蘭登堡門關閉 丙、雷根當選美國總統 丁、戈巴契夫下臺。
(A)丁→甲→丙→乙 (B) 丁→甲→乙→丙 (C)乙→甲→丙→丁 (D)丁→丙→甲→乙
試題結束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 1學期 7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國文科考 級: 座號: 姓名:
-------------------------------------------------------------------------------------------
5
手寫答案卷(連同答案卡交回)
三、國字注音(一題 2分,共 510 分)
1.遷「ㄒㄧˇ
2.特「ㄓㄥ
3.疲「ㄅㄟˋ
4.「湍」流:
5.「闡」述:
四、解釋(一題 2分,共 510 分)
1.人不知而不「慍」
2.林林總總:
3.不屈不撓:
4.乾涸:
5.未成一「簣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