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山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50.97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9-30,离现在 5 2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A
B
C
E
D
F
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109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段考七年級自然領域(生物)試卷
科目代碼:03 範圍:1-1~2-1
一、 選擇題:(50 題,每題 2分,共 100 )
【題組】小榛發現中山國中翠亨園的水池種了許多植物,包括了水竹芋、香蒲、莎草和睡蓮等,還有食用植物蘿蔓、A菜及
大陸妹,噴泉池內清澈的水中,還有許多朱文錦自由自在地游着,真是美不勝收!試回答下列15題。
( )1. 小榛發現「水竹芋」葉片會根據光線而改變,白天時葉片展開,晚上時葉片會閉合起來,此現象稱為「睡眠運動」
請問此現象與何種生命現象最相關? (A)繁殖 (B)感應 (C)代謝 (D)生長。
( )2. 透過照光、澆水與施肥,食用植物「大陸妹」的個體變大,細胞數目變多,請問此現象與何種生命現象最相關?
(A)運動 (B)生長 (C)繁殖 (D)感應。
( )3. 關於食用植物「大陸妹」個體的組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一個機能完整的大陸妹個體,是由各個器官系統相
互配合而成的 (B)器官可構成組織,表現出特定的功能 (C)一種組織的組成中,只會有一種細胞 (D)大陸妹個體包
含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
( )4. ()分子;()組織;()原子;()器官;()細胞;()器官系統;()個體,請問食用植物「大陸妹」的組成層次
,由小到大為何? (A)丙甲戊乙丁己庚 (B)丙甲戊乙丁庚 (C)甲丙戊庚 (D)甲丙戊乙丁庚。
( )5. 小榛觀察到池內睡蓮一棵完整的植株綻放著美麗的花朵但仍未見其結果實則此棵睡蓮目前包括哪幾種生殖器官
()花;()根;()種子;()果實;()莖;()葉:(A)甲乙丙丁戊己 (B)甲丙丁 (C) (D)甲丙。
【題組】小榛發現雨天時,水竹芋葉片和其他水生植物不同,雨滴不會打溼水竹芋的葉片,反而
是會在葉片上形成水珠後滾落下來,於是小榛參考相關資料後發現,原來有些植物葉片表面上有
細毛,可使雨滴凝聚成水珠後滾落,具有防水功能,此現象稱為蓮葉效應。小榛於是利用右圖一
顯微鏡觀察水竹芋的葉片,試回答下列69題。
( )6. 小榛發現她無法同時用兩眼合一觀察此時她應調整哪一個構造?
(A)構造B (B)構造C (C)構造F (D)構造E
( )7. 右圖二為小榛將葉片放置於此顯微鏡下的視野,小榛想要將水珠
移到視野的中央,請問她應該將葉片往何種方向移動?
(A)右下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左上方。
( )8. 關於此台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包括:()調整調節輪;()將葉片置於載物板上;()調整眼距調整器;()調整眼焦調
整器。小榛正確順序應為何? (A) (B) (C) (D)丙。
( )9. 下列何標本也適合用此顯微鏡觀察? (A)新型冠狀病毒 (B)口腔皮膜細胞 (C)人類紅血球細 (D)蜜蜂的翅膀。
【題組】小榛覺得蓮葉效應十分有趣!於是「在傾斜的水竹芋葉片上放置不同條件的水溶液並觀察液體滾落的速度」,將結
果紀錄於下表一,試根據下表回答 1014 題。
水溶液種類
水溶液溫度
水溶液酸鹼值
水竹芋葉面傾斜角度
甲組
清水
400C
中性
30 度角
乙組
清水
200C
中性
30 度角
丙組
清水
200C
酸性
30 度角
丁組
沙拉油
200C
酸性
30 度角
( )10. 小榛「在傾斜的水竹芋葉片上放置不同條件的水溶液並觀察液體滾落的速度」,此為科學方法的哪個步驟?
(A)觀察 (B)形成假設 (C)設計實驗 (D)分析結果。
( )11. 下列何項變因為此實驗的應變變因? (A)水溶液種類 (B)水溶液溫度 (C)水竹芋葉面傾斜角度 (D)液體滾落葉面
速度。
( )12. 因都市酸雨嚴重,小榛若想了解「酸性水溶液對蓮葉效應的影響」,應選哪兩組實驗來作比較? (A)實驗組-丙,
對照組-乙 (B)實驗組-甲,對照組-丙 (C)實驗組-甲,對照組-乙 (D)實驗組-丙,對照組-丁。
( )13. 承上題,()水溶液種類;()水溶液溫度;()水溶液酸鹼值;()水竹芋葉面傾斜角度;()液體滾落葉面速度,
此時共有幾項變因為此實驗的控制變因? (A)5 (B)4 (C)3 (D)2項。
圖一
圖二
表一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2
( )14. 小榛覺得自己的實驗數據不夠嚴謹且不夠有說服力你覺得她應該如何做才能增加實驗的可信度? (A)減少實驗的
組別 (B)增加同組實驗的重複次數 (C)修改實驗的數據 (D)找阿睿當合作夥伴一起實驗。
【題組】小榛繼續觀察池內生物發現水蘊草、水蚤、眼蟲和草履蟲四種生物,並依據其特徵製作成下圖三試根據下圖回
1517題。
( )15. 何者為單細胞生物且可行光合作用?
(A)眼蟲 (B)草履蟲 (C)水蘊草 (D)水蚤。
( )16. 何者最可能具有「器官系統」這個生物體組成層次?
(A)水蚤 (B)草履蟲 (C)水蘊草 (D)眼蟲。
( )17. 草履蟲和水蘊草的比較何者正確?
(A)單一細胞功能
(B)單一細胞大小
(C)肉眼直接觀察
(D)細胞分工
草履蟲
水蘊草
【題組】小榛接著將想觀察的細胞製作成玻片標本,使用下圖四顯微鏡觀察記錄三種物鏡所見視野如下表試回答下列
1824 題。
( )18. 由於此顯微鏡有三種倍率的物鏡:5X10X40X,但僅有倍率15X的目鏡。則視野甲的放大倍率最可能是多少?
(A)10 (B)5 (C)150 (D)600倍。
( )19. 依據表二的視野在視野中的細胞最可能是取自何種生物材料? (A)中山國中生態池水 (B)洋蔥表皮 (C)鴨跖草下
表皮 (D)人類口腔皮膜。
( )20. 關於「視野丙」所指的兩種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乙兩種細胞的構造都含有細胞壁 (B)乙兩種細胞
都可以行光合作用 (C)甲、乙兩種細胞功能皆為保護 (D)乙細胞平均分布於葉的上下表皮。
( )21. 製作此玻片標本步驟可能有()滴一滴水在載玻片()滴一滴染劑在載玻片()45度角蓋上蓋玻片()90度角
蓋玻片()將欲觀察細胞放上載玻片()以吸水紙吸取多餘液體小榛的步驟順序最可能為何? (A)甲戊丙己
(B)乙戊丁己 (C)戊乙丙己 (D)戊甲丁己。
( )22. 小榛將視野乙 內影像變成視野丙呈現的樣子過程中應較不需調整圖四何種構造? (A) (B) (C) (D)
辛。
( )23. 承上題,除了調整顯微鏡的部分構造之外小榛在過程中應會如何處理玻片? (A)將載物台上的玻片往左上方移動
(B)180度轉動玻片 (C)用手將玻片拿起並貼近物鏡 (D)不須移動玻片,調整其他構造即可。
( )24. 關於此台顯微鏡的構造與操作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構造甲有髒汙需用衛生紙小心擦拭 (B)拿取顯微
鏡時應用一手住握乙小心謹慎拿取 (C)顯微鏡使用完畢後調整構造丙將物鏡轉至最低倍率 (D)小榛是右撇
子,則應使用右眼觀看顯微鏡。
【題組】除了其他生物的細胞外小榛也想了解人體細胞於是觀察右圖五中人體四種
常見的細胞,請依圖片回答下列 2526 題。
( )25. 小榛在吃晚餐時,突然感覺到嘴巴在痛,結果發現到魚刺刺傷了她的口腔,請
問「感覺到痛」是由何種細胞來傳遞的? (A) (B) (C) (D)丁。
( )26. 打哈欠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目的是為了讓大腦能獲得更多的氧氣,請問,
氧氣要由何種細胞來運送? (A) (B) (C) (D)丁。
圖四
視野甲
視野乙
視野丙
表二
甲細胞
乙細胞
圖三
圖五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3
圖八
圖九
圖十
【題組】下圖六為植物細胞的示意圖;下圖七為細胞中某構造的示意圖。AB兩箭頭代表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請依圖回
2737 題。
圖六 圖七
( )27. 圖七中的「?」構造,就是圖六中的何種構造? (A) (B) (C) (D)丁。
( )28. 承上題,組成「?」此構造的主要為何? (A)脂質 (B)蛋白質 (C)碳水化合物 (D)礦物質。
( )29. 下列何種物質無法以A方式進出細胞? (A)礦物質 (B) (C)蛋白質 (D)葡萄糖。
( )30. 若將此細胞浸泡在澱粉溶液中,澱粉是否會通過細胞膜?澱粉分子通過的方式為何? (A)是,以A方式通過 (B)
是,以B方式通過 (C)是,可以A、B兩種方式通過 (D)否,無法通過。
( )31. 若將此細胞浸泡在清水中,細胞的形態應有何變化? (A)萎縮 (B)膨脹不破裂 (C)膨脹破裂 (D)形態不變。
( )32. 已知氧氣由細胞外進入細胞內關於氧氣進出細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此現象又可稱為滲透作用 (B)氧氣
於細胞內濃度高於細胞外 (C)氧氣可經由A、B兩種方式進出 (D)此現象的原理與一家烤肉萬家香相同。
( )33. 圖六中,構成甲的主要成分,應屬於何種養分類型? (A)醣類 (B)礦物質 (C)維生素 (D)脂質。
( )34. 一般正常的動物細胞不具有圖六中那些構造? (A)甲己 (B)甲庚 (C)甲丁庚 (D)甲戊己。
( )35. 觀察細胞時利用亞甲藍液染色,染色後會使圖六中何種構造較為清楚? (A) (B) (C) (D)戊。
( )36. 植物細胞會生長,也會進行細胞分裂,而生長與分裂都需要能量的供應,試問此能量的供應,是來自於其內何種構
造的代謝作用? (A) (B) (C) (D)辛。
( )37. 下列關於「細胞發現過程」「細胞學說」的敘述,何者正確? (A)虎克所觀察到的細胞仍可表現出生命現象 (B)
虎克所見的蜂窩狀方格只剩下構造甲 (C)細胞學說是由虎克所提出 (D)細胞學說是指所有的生物體都是由多細胞
組成的。
【題組】圖八與圖九中的甲乙為 100mL 的透明水溶液已知甲、乙溶液中僅可能有三種狀況:只含澱、只含葡萄糖、
同時含有葡萄糖和澱粉韋哥取出部分的甲溶液和乙溶液分別以碘液和本氏液進行檢測結果如下請回答第 3840 題。
( )38. 根據實驗結果,韋哥應可推得下列何種結論? (A)甲不含澱粉 (B)甲不含葡萄糖 (C)乙含澱粉 (D)乙含葡萄糖。
( )39. 依據韋哥的實驗過程結果,圖中的「?」應會顯現何種顏色? (A)紅色 (B)淺藍色 (C)黃褐色 (D)藍黑色。
( )40. 一心重複韋哥的實驗,將乙溶液加入本氏液後觀察顏色變化,結果卻不是紅色,你覺得一心少做了什麼步驟? (A)
乙試管沒有搖晃均勻 (B)乙試管沒有隔水加熱 (C)乙試管沒有放置於低溫冷凍 (D)乙試管靜置反應的時間不夠長
【題組】阿佑很喜歡客家招牌菜「梅干扣肉」滷的滑順爽口的黑豬肉配上鹹香有味的梅干菜,
總是令阿佑食指大動,白飯一碗接著一碗,右圖十是阿佑網購某牌梅干扣肉的營養標示圖,試
回答下列4144題。
( )41. 請問每100公克的「梅干扣肉」中,含有多少公克的醣類? (A)0公克 (B)5公克 (C)8
公克 (D)13公克。
( )42. 若阿佑獨自吃下一份300公克的「梅干扣肉」,可得到多少熱量?
(A)260大卡 (B)280大卡 (C) 780大卡 (D)840大卡。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梅干扣肉 營養標示
100公克含有
蛋白質 12 公克
脂肪 20 公克
葡萄糖 8 公克
纖維素 5 公克
54 公克
維生素 15 毫克
礦物質 6 毫克
淺綠色
加碘液
加本氏液
甲溶液
藍黑色
紅色
加碘液
加本氏液
乙溶液
黃褐色
(下為己放大圖)
(下為庚放大圖)
4
( )43. 關於梅干扣肉的營養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水含量最多,故含有最多的熱量 (B)
1
大卡等於
1000
(C)
生素無法產生熱量,故為人體非必需的物質 (D)食物的熱量愈高,所含的養分愈均衡。
( )44. 下列為關於維生素、礦物質缺乏,與其可能會產生的生理機能障礙之配對:()缺乏維生素C-皮下、牙齦出血;
()缺乏鈣、磷-貧血;()缺乏鐵-骨質疏鬆症;()缺乏維生素A-夜間視力減退,請問()()哪些是正確的
(A)甲丁 (B)丙丁 (C)甲乙 (D)乙丁。
【閱讀題】鼎鼎大名的「梅干菜」究竟是如何製成的呢?
新鮮的梅干其實就是使用雪裡紅或其他芥菜類植物的莖或葉經過洗淨晾乾後在菜裡加入鹽巴搓軟放入乾燥的大甕頂端
用石頭重壓,約過一周後,可從充滿液體的大甕中將菜取出,此時軟爛潮濕的狀態稱為「鹹菜」,人工將鹹菜撈起,垂掛於
枝架上,經過約十天的風乾後才終於成為略帶黃綠色的「梅干菜」客家人稱它為「福菜」光是採收後的加工,便至少需
要半個多月的製程,是否比你想像的還要複雜呢?
其實,它的製作原理就是先利用「加鹽」創造出類似濃食鹽水的高張環境再經過「人工搓揉」破壞細胞壁,讓細胞內的水
更容易離開,最後,甕頂用石頭加壓讓流失的水難再回到乾癟的細胞內,也因此,經過一周後,原本乾燥的大甕便充滿從
植物細胞內被鹽巴引誘出來的液體而失去大量水分的雪裡紅則成了外型萎縮皺癟味道偏鹹的鹹菜待日曬後,有了太陽
的加持,不僅獲得天然紫外線殺菌,還讓食物味道更加濃郁,瞧,這是不是很有趣呢?
不僅是客家福菜,我們在餐桌上常見的醃漬小菜如「醃蘿蔔」或稱「菜餔」也是利用相同的原理,新鮮白蘿蔔加工製成;
簡單利用高鹽或高糖的環境讓新鮮的食材脫水造成食物細胞內可自由活動的水分大量減少這些水是微生物生存和繁殖
所必須因此脫水後的食物較不易有微生物大量繁衍造成腐敗可以拉長保存期限所以在沒有冰箱或是作物收成空窗期較
長的年代,加入「糖、鹽」使食物「脫水」的技巧,就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常溫保鮮常識了!
順帶一提仔細觀察醃漬前後的顏色你會發現醃漬的成品通常顏色稍偏暗黃不會有太鮮豔的色彩所以如果看到顏色
太鮮亮過度飽滿甚至是太潔白的醃漬物都要注意裡面是否添加了額外的增色劑畢竟能活用學到的知識判斷何為「健
康安全的食物」,才是最直接的學以致用啊!
( )45. 下列何者跟「梅干菜」的組成層次相同? (A)皮膚 (B)排骨肉 (C)未受精的雞蛋 (D)血液。
( )46. 製作「梅干菜」的過程與下列何者最相關? (A)染色原理 (B)代謝作用 (B)呼吸作用 (D)滲透作用。
( )47. 製作過程的「加鹽」方式讓細胞產生何種變化? (A)水分進入讓細胞膨脹 (B)水分進入讓細胞縮小 (C)水分流
出,讓細胞膨脹 (D)水分流出,讓細胞縮小。
( )48. 為什麼要在甕頂放置又大又重的石頭呢? ( (A)增加噱頭 (B)加壓讓水分不再回流進入細胞 (C)祈福 (D)將甕內
的微生物壓死。
( )49. 那些方式無法增加食物保存期限呢? (A)切丁 (B)糖漬 (C)曬乾 (D)鹽漬。
( )50. 下列對於醃漬品的敘述何者較合理? (A)醃漬品很下飯可以多吃 (B)顏色越鮮亮的醃漬品越新鮮 (C)食材做成醃
漬品可拉長保存期限 (D)醃漬品的營養成分較鮮食高。
乾燥的梅干菜
新鮮的梅干菜
試題結束,請檢查,祝大家考試順利」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