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 4頁
109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段考三年級地科科_____班______號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 選擇題 : 每題2分共40分
1. 固體地球的組成物質由最初熔融狀態演化成目前具多層圈的構造。關於各層圈形成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確? (A)密度最大的物質會往核心方向下沉,形成地核 (B)密度次大的物質會浮在最上層,冷卻形成
地殼 (C)密度最小的物質會被包夾在地殼與地核之間,形成地函 (D)密度大的鐵、鎳金屬一直無法冷
卻,最後聚集形成了軟流圈。
2. 沉積岩堆積時,原來是呈現下列何種狀態? (A)近乎水平狀態 (B)近乎垂直狀態 (C)由左上往右下傾
斜 (D)波浪狀起伏。
3. 關於地球內部分層構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岩石圈僅包含大陸地殼與海洋地殼 (B)軟流圈位
於地核中 (C)地函皆呈熔融狀態 (D)當地震波由地殼往下傳遞時,經過不同性質的岩層傳播速度會不
同。
4. 目前海底擴張仍然持續進行,為何全球海洋面積總和沒有明顯變化?(A)海水量減少 (B)陸地面積縮小
(C)較早形成的海洋地殼隱没入地函中 (D)海底有彈性可伸縮
5. 距地表深度約2900公里處,是地球構造中哪兩層的分界? (A)地殼和地函 (B)地函和地核 (C)岩石圈
和軟流圈 (D)軟流圈和地函。
6. 關於地球層狀結構及其主要組成的配對,下列何者正確? (A)大陸地殼:花岡岩 (B)海洋地殼:安山
岩 (C)大陸地殼:玄武岩 (D)海洋地殼:石灰岩。
7. 關於地殼性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海洋地殼主要由沉積岩構成 (B)大陸地殼平均厚度比海洋
地殼厚 (C)大陸地殼主要由變質岩構成 (D)海洋地殼與大陸地殼均浮在海面上。
8. 關於軟流圈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軟流圈以上為岩石圈 (B)軟流圈內的溫度通常比地表低 (C)
位於地核上部 (D)在地表下深度約 400~700 公里。
9. 下列何者可用來判斷地質年代? (A)各地層中之礦物種類 (B)各地層中出現的標準化石 (C)各地層中
所沉積的岩石顆粒大小 (D)各地層中出土文物的年代早晚。
10.哪一種板塊交界處會產生新的地殼? (A)聚合性板塊交界 (B)錯動性板塊交界 (C)張裂性板塊交界
(D)斷裂性板塊交界。
11.最早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及證據的科學家是哪一位? (A)柯本 (B)韋格納 (C)牛頓 (D)愛因斯坦。
12.「海底擴張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與「大陸漂移學說」這三種學說提出的先後順序為何? (A)海
底擴張學說、板塊構造學說、大陸漂移學說 (B)海底擴張學說、大陸漂移學說、板塊構造學說 (C)大
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板塊構造學說 (D)板塊構造學說、海底擴張學說、大陸漂移學說。
13.厚重的板塊運動需要動力,試問地球上板塊移動的動力主要為下列何者? (A)軟流圈熱對流的力量
(B)大氣運動的力量 (C)地球自轉的力量 (D)洋流流動的力量。
14.如右圖所示,冰島為中洋脊露出海面所形成的火山島嶼,關於冰島地質構造的相關
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是玄武岩質、乙是花岡岩質、丙是安山岩質 (B)未
來冰島的面積可能會越來越大 (C)甲區下方的軟流圈熱對流下降 (D)甲、乙、丙
的岩層年齡是甲>乙>丙。
15.根據研究,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地殼年齡不超過2億年,其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地球在近2億
年內才有海洋的出現 (B)海洋地殼會逐漸被海浪侵蝕而消失 (C)海洋地殼形成後會慢慢變成大陸地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