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共 4頁
12.有關河道平衡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河道愈長,達到河道平衡的時間愈短 (B)在河川濫採砂石
不會影響河道平衡 (C)當河床達到河道平衡時,地形呈崎嶇不平 (D)河流下游、出海口的坡度平緩,
易沉積成沖積平原。
13.若某礫岩層中所含的礫石表面都很平滑且外形呈橢圓形,則下列關於這些礫石形成橢圓形過程的推論,
何者正確? (A)在地殼深處,高溫、高壓將岩石壓扁而逐漸變質而成 (B)在河流中、下游,岩石碎屑
經過不斷滾動磨擦而成 (C)在火山附近的地區,岩漿流出後冷卻凝固後收縮而成 (D)在水流平靜的深
海平原,砂顆粒逐漸堆積變大聚集而成。
14.大理岩如果加以打磨,可做建材或碑石。下列有關大理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它與石灰岩做比較,兩者在岩石組織上有所不同 (B)它主要由花岡岩變質而成 (C)它主要由石英礦物集
合而成 (D)在變質成大理岩的過程中,曾經使石灰岩進入融熔狀態。
15.沙灘上鬆散的沙子,最有可能是經過下列何種過程方能成為堅硬的砂岩?
(A)沙子經過高溫或高壓的變質作用而成 (B)岩漿入侵沙子之間的縫隙後冷卻固結而成 (C)沙子與化
石外殼或骨骼融合後增加黏性而成 (D)由壓密和膠結作用增加顆粒間黏著的強度而成。
16.某地質觀察紀錄如下:「營地位於溪流旁,四周的山壁呈現一層一層的岩層,岩層組成的顆粒細小均勻,
岩層中有時可看見貝殼的化石。」此紀錄所描述的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種岩層?
(A)火成岩層 (B)沉積岩層 (C)變質岩層 (D)花岡岩層。
17.關於水資源的保護,下列何種措施最適宜? (A)在集水區造林並增加施肥,以促進林木生長 (B)地下
水雖因降雨受到持續補充,仍應限量使用 (C)於水庫內廣設水上休閒設施,以增進水庫的利用 (D)利
用放流管將工廠汙水直接排入海中,以免汙染河水。
18.「住在靠馬路的房屋,屋內地板常有很多灰塵與砂粒,可能是因馬路上的車輛行駛過去產生的風將地面
灰塵與砂粒吹起,透過開啟的窗戶進到房屋內,最後停留在屋內地板。」有關上述砂粒從馬路到屋內
的過程中所包含的地表地質作用及其順序,下列何者最合理? (A)先侵蝕後沉積 (B)先沉積後搬運
(C)先搬運後沉積 (D)先搬運後侵蝕。
19. 海水嘗起來又「鹹」又「苦」的原因,是因為海水中含有下列哪兩項鹽類?
(A)氯化鈉、碳酸鈣
(B)碳酸鈣、氯化鎂 (C)氯化鈉、氯化鎂
(D)碳酸氫鈉
、氯化鈉。
20.下列何者對地表造成的地質作用,與其他三者不同? (A)植物根部的生長,將岩石撐破 (B)冰川移動
時,在岩石表面留下擦痕 (C)河流沖蝕河道,使河床不斷加深 (D)海浪不斷拍打堤防,使堤防底部
掏空。
二、選擇題 : 每題 3分共 60 分
21.有關玄武岩與花岡岩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甲)兩者均是顏色均勻的岩石;(乙)玄武岩在地表附近
生成,花岡岩在地下深處生成;(丙)玄武岩結晶顆粒較小,花岡岩結晶顆粒較大;(丁)玄武岩冷卻速度較
慢,花岡岩冷卻速度較快。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2.下列有關”自流井”敘述,何者正確? (A)自流井的水等同於泉水 (B)自流井位於上、下封閉的頁岩層
中 (C)自流井完全是由河水來補注 (D)自流井噴出的水高於受壓地下水面。
23.有關冰川的說明,下列哪一項錯誤? (A)冰川融化可補充地下水和河水的來源 (B)高緯度或高山地區的積
雪,因重力作用移向低處而形成冰川 (C)冰川的冰雪流動緩慢 (D)台灣高山地區冬季經常下雪,所以冰川
活躍於台灣地區。
24. 如右圖,有關地下水垂直剖面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地下水不可能湧出地表 (B)地下水面的高度會隨地勢起伏而改變
(C)地下水面的高度會隨乾、溼季而變動 (D)地下水面為飽和帶與不
飽和帶的分界。
25.岩石裂縫中的水經反覆的冰凍與熔化後,有可能會造成岩石發生碎裂,這種地質作用最容易發生哪一種溫
度變化範圍的氣候條件下
﹖(A) -20℃~ -5℃ (B) -5℃~5℃
(C) 5℃~15℃
(D)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