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試題:地球科學
29. 下列哪一項所描述的不是地球層圈之間的交互作用?
(A)隕石高速落下撞擊地球表面形成隕石坑 (B)火山爆
發噴出岩漿、火山灰和氣體,影響附近大氣中的空氣
(C)大量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製造出氧氣進入大氣中
(D)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滴或冰晶後‚降水落在地面
上形成河流然後流入海洋。
30. 地球上的水雖然數量不少,但97%屬於不能直接飲用的
海水,而分布在地球表層的淡水,主要是以下列哪一種
形態存在? (A)河流、湖泊 (B)冰、雪 (C)雲朵、
水氣 (D)地下水。
31. 海水中含有許多鹽類,請問關於溶於海水中的鹽類離子
的描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海水中溶入大量的
氯化鈉,所以海水帶有鹹味 (B)河水、地下水溶解出
岩石的礦物成分,以離子狀態流入海裡所形成 (C)人
類排放的廢水,以及其他生物排放的代謝產物溶於海水
中所造成 (D)海水略帶有苦味是因為溶有氯化鎂。
32. 下圖為某地附近的岩層剖面圖,今年初因為長期沒有下
雨,小苗想利用井水解決用水問題,請問在正常情形下
,哪一口井無法取到水? (A)1號井 (B) 2號井
(C)3號井 (D) 4號井。
33. 下列關於地下水的描述,何者錯誤? (A)地下水面的
高低會受到降雨量的影響 (B)當雨水滲入地下時,遇
到頁岩層後便會開始向上累積形成地下水 (C)超量抽
取地下水可能造成地層下陷,使得沿海地區發生海水倒
灌而淹水 (D)超抽地下水後可藉由高壓灌水進入岩層
,即可完全回復地層原有高度。
34. 地表的地貌是受內營力和外營力交互作用的結果,請問
下列何者不是外營力的作用? (A)風吹動沙子沉積形
成沙丘 (B)海浪拍打岸邊形成海蝕地形 (C)火山噴發
形成高聳的火山 (D)冰川移動形成U形谷。
35. 岩石經風化作用,最後變成土壤,下列何者並不是造成
風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A)生物 (B)水 (C)空氣中
的氧氣 (D)風。
36. 下列關於河流的搬運與沉積作用的敘述,何者錯誤?
(A)河水的流速越快,搬運力越強 (B)流速慢的河水無
法進行搬運作用 (C)河流的河水所攜帶之風化、侵蝕
的產物,最後大多搬運至海洋中沉積 (D)在河流出海
口附近沉積的多為顆粒較細的泥沙。
37. 夏威夷幾勞亞火山噴發,其所噴出的岩漿流入海面,經
海水冷卻後會形成岩石,有關此岩石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確? (A)此類岩石多為花崗岩,岩石內的礦物結晶顆
粒較大 (B)岩漿冷卻後,大多形成顆粒大小不一的礫
岩 (C)岩漿冷卻極為快速,大多形成顏色黝黑的玄武
岩 (D)凝固後主要是變質為大理岩。
38. 石英和方解石兩者都是常見的白色或透明無色礦物,因
此從外觀顏色不易作為分辨的依據,若想知道某礦物顆
粒是否為方解石,可用下列哪一種方法比較容易辨認出
來? (A)用酒精燈加熱 (B)照射陽光 (C)放入水中
(D)滴稀鹽酸。
39. 岩石依形成過程可分為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者
間彼此有一定的關係,當時間和地質條件發生改變後,
任何一類岩石都可以轉變為另一種岩石,這就是岩石的
循環。下圖為岩石循環示意圖:
請問圖中甲、乙、丙三類岩石依序為何?
(A)火成岩、變質岩、沉積岩 (B)沉積岩、變質岩、火
成岩 (C)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 (D)沉積岩、火成
岩、變質岩。
40. 小瑜利用假期到臺灣、澎湖各地旅行,旅遊途中她特意
去觀察野外的岩石,請問下列敘述的情形何者不會發生
? (A)到陽明山國家公園可以看到很多的花岡岩地形
(B)到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可以看到砂岩形成的海蝕地
形 (C)到屏東墾丁國家公園可以看到凹凸不平的石灰
岩地形 (D)到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可以看到六角柱狀
的玄武岩柱。
※本次段考試題到此全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