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定期考查九年級自然科試題卷
9年___班座號:_____姓名:___________
※ 注意事項:
1. 本次考試採電腦閱卷,自然科代號:03。
2. 請選出一個最正確的答案,用2B鉛筆畫記於電腦閱
卷答案卡上。
單選題:總分100分,共40題(每題2.5分)
1. 在國際太空站內有一個質量為 100 公克的物體,如果
太空人用 5牛頓的力量去推它,則此物體所獲得的加
速度為多少公尺/秒2? (A)0.05 (B)5 (C)50
(D)500。
2. 小苗正在學自由式游泳,剛學會漂浮後,教練要小苗
手拿浮板以腳打水,讓身體往前漂,在水中前進,使
小苗能前進的是下列哪一種力的作用? (A)水的浮
力 (B)水的壓力 (C)腳打水的反作用力 (D)泳池
地板的反作用力。
3. 右圖為甲、乙、丙三個物體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線運
動,其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圖
,假設三個物體的受力方向
與其運動方向都在同一直線
上,且三者的質量依序分別
為2公斤、3公斤、9公斤
,請問過程中甲物體所受的
合力大小為多少牛頓? (A)8 牛頓 (B)6 牛頓
(C)9牛頓 (D)3牛頓。
4. 承上題,在此過程中乙物體所受的合力對乙物體作功
的大小為多少焦耳? (A)72 焦耳 (B)98 焦耳
(C) 144 焦耳 (D)216 焦耳。
5. 阿丹參加校慶滾輪胎趣味競賽,參加者需推著大輪胎
繞經前方的紅色交通錐後,返回出發處才能交接給下
一位選手,下列有關滾輪胎趣味競賽過程中的敘述,
何者正確? (A)競賽開始時需向前出力推動輪胎,
輪胎向前沿出力方向滾動,此過程符合牛頓第二運動
定律 (B)阿丹推著輪胎等速度向前跑時,此過程中合
力對輪胎作功 (C)阿丹推動輪胎向前滾動時,感覺手
掌受到輪胎反推的力量,此現象可用慣性定律解釋
(D)阿丹推著輪胎等速度向前跑時,作用在輪胎上的
合力不為零,所以大球向前滾動。
6. 如右圖,地面上有一個 25Kgw 的木
箱,阿嘉用 20Kgw 的力量往上抬,
但木箱仍然在地面上靜止不動,則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時木
箱所受的合力大小為5Kgw (B)此
時地面給木箱的支撐力大小為
25Kgw (C)此時木箱給地面的作用力大小為 25Kgw
(D)此時木箱給阿嘉的反作用力大小為 20Kgw。
7. 如右圖,小凡參加學校畢業
旅行,在遊樂園中搭乘輻射鞦
韆,鞦韆繞著 O點作平行地面
的等速率圓周運動,則當鞦韆
移動到 M處時,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A)鞦韆在 M處所受的
向心力方向為丁 (B)鞦韆在M
處的速度方向為甲 (C)鞦韆在
M處的速度方向為丁 (D)鞦韆在 M處所受的加速度方
向為乙。
8. 已知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大約是月球的 6倍,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A)同一物體,在地球和月球上的重
量相同 (B)同一物體,在月球上的重量約為在地球
上重量的 6倍 (C)同一物體,在地球上的質量約為
在月球上質量的 6倍 (D)同一物體,在地球和月球
上的質量相同。
9. 右圖為地球以橢圓形軌
道繞著太陽運行,當地
球在甲、乙、丙三個位
置時,與太陽的距離分
別為 R甲、R乙、R丙,此
時兩者之間的萬有引力大小分別為 F甲、F乙、F丙。若
運行的過程中,太陽與地球的質量變化忽略不計,且
R甲>R乙>R丙,則下列關係何者正確?
(A)F甲=F乙=F丙 (B)F 甲<F乙<F丙 (C)F 甲>F乙>F丙
(D)F 甲=F丙>F乙。
10. 如右圖,用固定 5牛頓向右的
水平拉力作用於 2公斤的靜止
物體上,5秒後該物體的速度
為10 公尺/秒,則該物體所受
的摩擦力為何? (A)5牛頓向右 (B)5 牛頓向左
(C)1牛頓向右 (D)1 牛頓向左。
11. 右圖為某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受
到外力作用,其速度對時間的關
係,請問該物體在哪一個時刻所
受到的合力最小? (A)第1.5 秒
(B)第3秒 (C)第4.5 秒
(D)第6秒。
12. 下列關於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敘述,何者錯誤?
(A)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B)作用力與反作用
力的方向相反 (C)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必同時作用在
同一物體上,可以互相抵銷 (D)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同時產生,也同時消失。
13. 如右圖,將一木塊靜置於水平
桌面上,若 W1為木塊所受之重
力,N1為桌面支撐木塊之力,W2
為木塊作用於地球之力,N2為
木塊作用於桌面之力,則下列
何者互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A)N2與W1 (B)N1與N2 (C)N1與W2 (D)N2與W2。
14. 右圖為一顆玻璃珠在膠帶捲內做圓周
運動的情形,當玻璃珠依逆時針方向
繞行至甲處時,其速度方向為何?
(A)a (B)b (C)c (D)d。
15. 下列哪些情況,手對書包所作的功為
零? 甲.手提書包等公車;乙.手提
書包上公車;丙.手提書包下公車;
丁.手提書包在斜坡上行走;戊.手提
書包等速率在水平道路上行走。 (A)甲戊 (B)乙丙
(C)丁戊 (D)甲丙。
16. 如右圖所示,將質量分別
為m及2m 的甲、乙兩物
體置於光滑平面上,並以
相同的拉力 F拉動 S的距
離。在此過程中,關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