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題共 4頁,第 4頁
25. ( )將溫度分別為
20℃與
60℃的兩杯水混合在一起時,
兩杯水混合後的平衡溫度會在落在哪個範圍才合
理?(A)
0~20℃ (B)
20~50℃
(C)
30~60℃ (D)
20~60℃。
26. ( )平行光從空氣中入射玻璃透鏡,經透鏡折射後的光線
行進路徑,下列哪一個示意圖最合理?
27. ( )將四種不同顏色的色紙分別剪成★丶●丶■、▲四
個圖案,並放置在不透光的暗箱內,再以不同色光由
照射孔照射入暗箱,並透過觀察孔觀察。若照射紅
光時只能看到★及●這兩個圖案,照射綠光時只能
看到★及▲這兩個圖案,照射藍光時只能看到★圖
案。則關於圖案色紙吸收或反射色光的情形,下列
何者正確?
(A) ★:所有色光全部吸收
(B) ●:僅反射藍光
(C) ■:紅丶綠、藍三種色光全部反射
(D) ▲:會吸收紅光
題組:
偲彤在白紙上由左自右依序寫下「中山國中」,並將白紙置於
平面鏡前,使其與平面鏡平行,試回答下列問題:
28. ( )偲彤在平面鏡中所看到的像,應為下列何者?
29. ( )請問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性質為何? (A)正立虛像
(B)正立實像 (C)倒立虛像 (D)倒立實像。
30. ( )若偲彤將白紙向左移離平面鏡,則平面鏡中的成像
大小會如何變化? (A)越來越小(B)越來越大
(C)維持不變 (D)接近焦點變大,遠離焦點則變
小。
題組:
31. ( )水中有隻魚恰好看到陸地上有隻熊靠近,請問這隻
魚所見的熊身高會比這隻熊實際身高更加如何?
(A)更高(B)更矮(C)相同(D)要看熊的顏色而定
32. ( )承上題,魚能夠看見熊是因為下列何者?
(A)光由陸地上反射進入水中(B)光由陸地上折射
進入水中 (C)光由水中反射進入陸地上(D)光由
水中折射進入陸地上
題組:
33. ( )甲、乙、丙三圖表示蠟燭發出的光線照射到屏幕上
的情形,請問甲乙丙光線路經個別經過了何種物
品?
(A)甲:針孔,乙:凹透鏡,丙:凸透鏡
(B)甲:針孔,乙:凹透鏡,丙:凸面鏡
(C)甲:沒有,乙:凸透鏡,丙:針孔
(D)甲:針孔,乙:沒有,丙:凸透鏡
34. ( )承上題,甲、乙、丙三圖屏幕何者形成倒立實像?
(A)甲乙丙 (B)甲乙 (C)甲丙 (D)只有丙
題組:
燭火經凸透鏡成像如圖,A、B、O、C、D
各點之間的距離皆
等於焦距,根據圖示及凸透鏡成像觀察實驗結果,回答下列
問題:
35. ( )若將蠟燭置於乙區,則成像的位置與性質,下列何
者正確? (A)成像在丁區,為正立縮小實像
(B)成像在戊區,為倒立縮小實像 (C)成像在己
區,為倒立放大實像 (D)無法成實像。
36. ( )若將蠟燭由乙區移向甲區,則應如何移動紙屏?成
像有何變化? (A)紙屏向右移離透鏡,成像變小
(B)紙屏向左移近透鏡,成像變小 (C)紙屏向右
移離透鏡,成像變大 (D)紙屏向左移近透鏡,成
像變大。
37. ( )將蠟燭置於丙區,觀察紙屏上的成像,下列關於此
時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成縮小的實像
(B)成倒立的實像 (C)在紙屏上成等大實像
(D)無法使用紙屏呈現影像。
38. ( )將蠟燭放置於甲區,並將紙屏移至成像位置,然後
用不透明物體遮住透鏡的上半部,請問在遮住透鏡
前後,紙屏上的成像有何變化? (A)只剩下上半
部 (B)只剩下下半部 (C)影像大小會縮小成一
半 (D)大小形狀都與原本相同。
題組:
39. ( )如圖,有四個完全相同的量
筒,內裝不同水量。若對量
筒以湯匙敲擊,則頻率由低
到高為何?(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
丁<丙<甲<乙 (D)甲<丙<丁<乙
40. ( )承上題,若改用嘴對瓶口吹氣,則頻率由低到高為
何?(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丁<乙 試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