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山國中 九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19.2 KB
頁數
1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24,离现在 3 21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第二部分試題:地球科學]
29. ( D ) 下列關於地質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地表的岩石暴露在空氣和水中時會遭到破壞使得岩
石破碎疏鬆,這就是侵蝕作用 (B)自然界的力量,如
河流冰川海浪等將岩屑剝離崩落或溶解
對地表產生破壞的作用,即是搬運作用 (C)在學校周
圍的岩石中發現磨圓的鵝卵石這主要是受流水風化
作用而形成 (D)沉積岩是沉積物受重力作用經過長時
間的壓密和膠結而形成。
30. ( A ) 下列關於岩石與礦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礦物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化學成分且原子排列規則的
天然物質 (B)岩石分類為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
大類,主要是依據岩石的顏色 (C)礦物要成為珍貴的
寶石,通常硬度越小越好 (D)酸雨相當嚴重的城市,
則學校外部的建材最適宜使用大理岩。
31. ( D ) 臺灣南部冬天時極少下雨曾文溪的流水量沒
有夏天多可是仍然有水流入試問這些水主要來自哪
裡? (A)平地沒下雨可是山頭上細雨不斷 (B)海水
倒流補充河水 (C)地下滲出的岩漿水 (D)下雨時
入地下的地下水。
32. ( B ) 附圖是校外考察時小英畫下來的地形圖已知
此區是砂頁岩交錯出現的地區且砂岩較頁岩抗侵蝕
能力強則下列何者正確? (A) X 區為頁岩區 (B)
岩和頁岩都是沉積岩 (C)造成地形凹凸起伏的原因是
沉積作用不平均 (D)砂岩的組成顆粒較頁岩細。
33. ( B ) 由岩漿冷卻所形成的火成岩可能在地下深處
結晶也可能在地表附近結晶下列何者屬於岩漿在地
下深處冷卻結晶的岩石特徵? (A)結晶顆粒較為細小
(B)結晶時間較為緩慢結晶顆粒大 (C)在較接近地表
處形成 (D)會形成大理岩。
34. ( C ) 下列對水循環的敘述何者正確? (A)水經由
凝結進入大氣 (B)水從液態轉變成氣態的能量變化為
放出熱量 (C)人類可用的水資源,主要是水由雲層落
至地表起至流入海洋為止的期間 (D)水經由循環可再
被利用,因此我們可毫無節制地使用。
35. ( D ) 花岡岩是建築上常見的石材主要組成的礦物
為石英、長石、雲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花岡
岩為岩漿噴發至地面急速冷卻形成 (B)雲母為製造玻
璃的原料 (C)陽明山盛產花岡岩 (D)長石風化後成
為黏土礦物。
36. ( B ) 關於河流侵蝕搬運與沉積作用的敘述下列
何者錯誤? (A)流速愈快,侵蝕、搬運的能力也愈強
(B)三角洲常出現於山腳下河流流速變慢之 (C)
卵石為河流長途搬運造成 (D)在中、下游地區,河流
侵蝕常形成寬廣的河道。
37. ( A ) 下列有關河道平衡的敘述,何者錯誤? (A)
只有人為開發才會影響河道的平衡 (B)河道的平衡狀
態需很久的時間才能達成 (C)河道平衡是河流進行侵
蝕、搬運與沉積作用的結果 (D)當河道達到平衡時,
河床呈平滑狀態。
38. ( C ) 附圖中各圖形所示的景觀與其成因的配對
問何者正確?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39. ( C ) 某河川中游有一座水庫已知此河川最後流入
海洋則下列何者會直接影響此河川源頭至此水庫間的
暫時侵蝕基準面? (A)此河川某處的沖積扇面積逐年
增加 (B)此河川形成的三角洲面積逐年增加 (C)
河川的上游再興建完成第二座水庫 (D)此河川出海口
位置改變流入不同海域。
40. ( A ) 當岩石受到壓力溫度海水等因素影響
逐漸破裂而海浪長期在破裂的裂隙中反覆作用使裂
隙加大會形成一塊塊形狀像豆腐的岩石稱為「豆腐
岩」根據上述資訊「豆腐岩」的形成原因應以哪兩種
地質作用為主? (A)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 (B)風化
作用與沉積作用 (C)侵蝕作用與沉積作用 (D)搬運
作用與沉積作用。
X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