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大同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14.71 KB
頁數
4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9-30,离现在 5 2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大同國中109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段考歷史科考卷 八年 座號: 姓名: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兩分)
1. )春秋時期的哲人孔子,曾經在回答學生的問題時
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焉。」其大意是指:只要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使
言行舉止合乎禮節,就是實踐仁道的善政。由這
點來看,孔子其實是希望恢復周朝固有的何種制
度? (A)禮樂制度 (B)郡縣制度 (C)推舉孝子
廉吏 (D)九品官人之法。
2. )志平是一位家境清寒的農家子弟,雖然沒有受過
良好的教育,但是卻十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因此博得了家鄉父老的一致讚許。當地的地方首
長聽聞了他的事蹟,便在當年度向朝廷舉薦人才
時,將他列入推薦的名單。請問:志平最有可能
是生活在哪個時期? (A)商代 (B)周代 (C)
(D)魏晉南北朝。
3. )「他早年學習法家思想,在秦孝公頒布求賢令後
由魏入秦,推動變法改革,使秦國得以富強。在
政治上,他編列戶籍加強對人民的控制,擴大徵
稅、徵兵基礎。但他在改革過程中,以嚴刑峻法
打擊舊貴族,招致極大的怨恨,結果他本人也遭
到舊貴族勢力的報復,最終身亡。」請問:這是
在描述何人的事蹟? (A)商鞅 (B)管仲 (C)
(D)孔子。
4. )中國某一時期中央派任「中正官」評定地方人士
選拔人才,選拔標準為家世背景、才幹、道德、
名聲,將人分為一品到九品,並加以評語,作為
授官的依據。依據上述內容,較有可能產生下列
哪一種社會現象? (A)百家爭鳴 (B)經學傳家,
累世當官 (C)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D)萬般
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5. )周王朝建立後,逐漸確立了許多重要的制度與規
範。下列關於西周王朝的相關敘述,何者說明正
確? (A)當時分為春秋、戰國時代,周王室的力
量衰微 (B)原先勢力位於黃河下游,取代商王朝
而成立 (C)透過封建制度的執行,期待達到保衛
王室的目的 (D)周王室的封建制度只有宗室一種
分封對象。
6. )為了打破世族特權的壟斷,朝廷改採科舉考試選
拔官員。請問:這個新的選官制度特色應為下列
何者? (A)重視孝順和清廉等特質 (B)重視門第
家世背景 (C)重視個人努力與才能 (D)重視血緣
親疏。
7. )小蓮在參加歷史研討會時上臺報告,利用投影片
播放一張東西貿易交流圖,如圖一所示,以此講
解某位歷史人物的貢獻。請問:下列何者是小蓮
最有可能用來描述此人物的字句?
圖一
()在他出使西域的過程中,雖被外族人囚禁,但
成功逃脫後卻使朝廷更加了解西域形勢,從此打
開西域大門。
()派遣大將征伐匈奴,並命人修築城牆。完成後
,抵禦游牧民族入侵,保障中原安全。
()考量原有都城缺糧,又靠近北方外族強權,國
防堪憂,於是決定將首都向南遷移至漢文化核心
區,以便將來併吞江南。
()對外採強硬態度,派大將征服外族,使國立大
振,國威遠播,一時西域各族紛紛歸順,無不臣
服欽佩。
(A) (B) (C) (D)丁。
8. )這個朝代崇尚儒家經典,使得經學的研究風氣日
益興盛,不少學者在不斷鑽研經學後得到獨特的
見解,形成一家之學,累世相傳的情況;加上通
達經書者得以任官的規定,擁有「家學」者易累
世為官。請問:文中朝代指的是下列何者? (A)
西周 (B)東周 (C)秦代 (D)漢代。
9.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早期歷史相當紛亂的一個時
代。下列是這個時代的相關敘述,何者說法正確
(A)為了強調國君統治權力,各國諸候依舊遵
守封建制度 (B)春秋時代各地具有軍事實力的諸
侯紛紛崛起,試圖推翻周王室 (C)戰國時代各國
征戰頻繁,導致最終國家數量達到數百個之多
(D)戰國時期有國家開始編列戶籍,強化國家力量
的整合。
10. )九品官人之法是中國歷史上曾經實施很久的特殊
選才制度。如果想要了解九品官人之法,下列哪
項敘述較合乎史實? (A)獲選七品至九品者,代
表官位愈高 (B)一直以來都重視家世、才能與品
德三個層面的評比,所以普遍而言是客觀的選才
方式 (C)「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是九品官
人之法的優點 (D)評選官員經常偏重士人的家世
背景,導致制度出現流弊。
11. )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有一群人擁有眾多土地與免
賦稅、免勞役的經濟特權。請問:這一群人稱之
為何? (A)諸侯 (B)卿大夫 (C)世族 (D)寒門
12. )明明在研究某朝代歷史時,上網找了相關資料,
如表一所示。
資料一
外邦使節紛紛來訪,
對外交流頻繁。
資料二
大多皇室成員具有胡
人血統。
資料三
對待外族與外來文化
態度開放,兼容並
蓄。
表一
請問:下列關於該朝代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君王遷首都以促進胡漢融合 (B)在此時對抗外患
以和親居多 (C)佛教約在此時傳入日本與朝鮮
(D)多數商人至歐洲與大秦貿易。
2
13. )《圖說中國史》一書中,放置了一張中國某時期
的文字演變圖表,如圖二所示。
圖二
請問:此書右上角乙時期的歷史敘述中,最有可
能會提到下列何事? (A)君王任用商鞅,變法圖
(B)封建制度遭廢,中央集權 (C)實施科舉
制度,擴大選才 (D)私人講學盛行,出現不同學
派。
14. )關於科舉制度,以下何者是正確的? (A)始於隋
,確立於唐 (B) 始於秦,確立於唐 (C) 始於漢
,確立於隋 (D) 始於漢,確立於唐。
15. )中國歷史上給六朝的正面評價為何? (A)開拓黃
土高原 (B)促成南北語言與文化交流 (C)有效經
營西域 (D)征服朝鮮半島。
16. )現今中國境內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清真寺,如廣州
懷聖寺、杭州鳳凰寺、西安化覺巷清真寺、西安
大學習巷清真寺,這些清真寺經過多次修建,但
最早建立的時間約西元七、八世紀,雖然有些清
真寺看起來和中國宮殿類似,但仍看得出來伊斯
蘭教的色彩。請問:這些清真寺最早應該是在中
國哪一朝代興建? (A)漢代 (B)唐代 (C)秦代
(D)周代。
17. )西周幽王廢申后,導致申后之父聯合西方外族進
攻鎬京,而後幽王被殺,京城遭攻陷。請問這是
那一個歷史事件? (A)永嘉之禍 (B)張騫出使西
(C)黃巾之亂 (D)犬戎入侵。
18. )承上題,請問:在這個事件後,接下來發生什麼
事? (A)新王為加強控制,實行封建 (B)周武王
任用商鞅,變法圖強 (C)齊桓公尊周王室,抵禦
外族 (D)管仲推行郡縣制,中央集權。
19. )孟姜女哭倒長城故事廣為流傳,請問關於長城的
敘述,以下何者是正確的? (A)戰國末年,長江
流域的民族開始興建 (B)秦始皇增築長城是為了
防匈奴 (C) 春秋末年,黃河流域的民族開始興
(D) 西周時,西域民族開始興建。
20. )魏晉南北朝時期來到中國的僧人菩提達摩主張:
「人皆有佛性,透過各自修行,即可獲啟發而成
佛」,僧人道生也提出「頓悟成佛」的思想。發
展至隋唐時期,此派成為最具代表性者。請問:
此一宗派為何? (A)禪宗 (B)淨土宗 (C)唯識
(D)密宗。
21. )「佛教在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盪下,起了很大
的作用。胡人君主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山崖壁上
鑿出一個又一個宏偉的佛像石窟。」請問:這最
有可能是關於中國歷史上哪一時期的敘述? (A)
商周時期 (B)秦漢時期 (C)魏晉南北朝時期
(D)隋唐時期。
22. )這位歷史人物的評價兩極。一方面,他統一了中
國的車軌、貨幣和度量衡,有助於各地的交流。
另一方面,又坑殺方士和儒生,讓學術思想受到
重創。請問:這位歷史人物是下列何人? (A)
桓公 (B)秦始皇 (C)漢武帝 (D)漢高祖。
23. )阿布斯的爺爺在過六十大壽,被稱為是見證「一
甲子」的人物,這種以「甲子」紀年的方式,從
何時開始? (A)漢代 (B)商代 (C)秦代 (D)
魏。
24. )南京市,簡稱「寧」,別稱金陵、建業、建康。
歷史上南京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自
商周時期,秦淮河流域出現了密集的原始聚落,
春秋戰國時,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了南京地
區最早的城邑。請問:第一個建都於南京的是哪
一個朝代? (A)孫吳 (B)東晉 (C)西晉 (D)
25. )「在唐朝首都可以見到各式各樣來自西域諸國的
商品,而且婦女的穿著打扮較為開放,許多婦人
穿著胡裝,甚至騎馬在大街上遊覽,街上還可以
看到許多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這個首都應位於
圖三中的何處? (A) (B) (C) (D)丁。
圖三
26. )阿中翻閱歷史書籍看到一個圖表,如圖四所示。
請問:西周到戰國時期,貴族和平民地位曲線的
變化,是下列何種因素所造成?
圖四
(A)各國國君強調「用人唯才」 (B)郡縣制度的推
(C)科舉制度的實施 (D)戰爭多而貴族負責作
戰。
27.
資料ㄧ:胡人將領侯景請
求皇帝作媒,向王姓、謝
姓兩家通婚,皇帝表示無
法辦到,要求他於朱姓、
張姓以下族找對象。
資料二:王源嫁女與寒門
滿氏,便招致沈約上奏章
彈劾,請求將王源官職革
除,禁錮終身。
請判斷這兩則資料所敘述的社會現象,最可能發
生於何時期? (A)漢代 (B)魏晉南北朝 (C)
3
(D)唐代。
28. )他在位時創立太學,設立五經博士,講授《詩》
、《書》、《易》、《禮》、《春秋》。由於五
經都屬儒家經典,使儒學大為興盛。他是何者?
(A)北魏孝文帝 (B)漢武帝 (C)秦始皇 (D)唐太
宗。
29. )圖五是某國文字與中國漢字間的關係。請問:這
是今天哪個國家的文字? (A)韓國 (B)越南
(C)日本 (D)印尼。
圖五
30. )承上題,關於這國的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
的?(A)片假名是摹仿漢字草書所作;平假名是漢
字楷書偏旁簡化 (B) 片假名與平假名皆是漢字
楷書偏旁簡化 (C) 片假名是漢字楷書偏旁簡化
;平假名是摹仿漢字草書所作 (D) 片假名與平
假名皆是摹仿漢字草書所作。
31. )「士之子恆為士,工之子恆為工,商之子恆為商
,農之子恆為農。」這句話表示當時社會階層固
定、不易流通。請問:這最可能是下列哪個朝代
的特色? (A)西周 (B)東周 (C)商朝 (C)秦朝
32. )上課時老師想要請同學討論圖六這張地圖,並將
各組的想法透過口頭報告呈現出來。請問:下列
哪一組的說法較符合史實? (A)甲:這是合乎中
央集權的概念,代表當時擁有強而有力的中央政
(B)乙:此時間點應該是西周剛剛建立時的局
(C)丙:這麼多國家同時並存,代表君主權力
龐大 (D)丁:形成這樣的局勢主要是因為封建制
度崩壞與戰爭的結果所導致。
圖六
33. )班上有幾位同學正在討論世族社會形成的原因。
請問:下列何人的說法有誤? (A)敏敏:「東漢
逐漸形成以經學傳家的世家大族。」 (B)小花:
「曹魏時開始實施九品官人之法。」 (C)軒軒:
「魏晉時期主要由世族掌控政治權力。」 (D)
兒:「南北朝時期世族勢力已消失。」
34. )西漢初漢高祖曾以三十萬大軍夾擊匈奴,被困於
平城,差點被匈奴俘虜,此後他對匈奴採取何種
手段? (A)武力攻擊 (B)採儒家治術 (C)和親
政策 (D)採法家治術。
35. )漢代的「西域」是指今日的那一個地區與中亞一
帶?
(A)新疆 (B)西藏 (C)蒙古 (D)青海。
36. )東漢的「某人」改良造紙技術,使知識流傳更為
便利,請問「某人」是誰?(A)管仲 (B)蔡倫
(C)商鞅 (D)張騫。
37. )中國在歷史的發展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規範嚴
密的文官制度。隨著時代演變,發展出不同的選
官制度,其中九品官人之法的創立,與當時何種
背景有關? (A)貴族沒落,平民崛起 (B)百家爭
鳴、學風興盛 (C)社會動盪,地方難以推舉孝廉
(D)世族沒落,國家用人唯才。
38. )商王酒池肉林,最後被「某人」滅掉。請問:「
某人」是誰? (A)周幽王 (B )周武王 (C)始皇
(D)漢武帝。
二、題組(每題兩分)
※曉華下載了一個以墓穴探險解謎的動作遊戲,在新手
教學中,曉華成功克服墓穴中的種種機關,拿到了重
要道具:墓穴主人的日記。該日記為鮮卑文寫成,目
前解讀的內容只有:「……我堂堂賀賴家的子孫,竟要
被昏庸的君主強迫改成漢姓…,為確保安全,還是不去
新都洛陽,留在舊都平城再做打算……」
( )39.請問根據墓穴主人日記的內容,這個墓穴主人
很有可能是哪個朝代的人? (A) (B)
(C)北魏 (D)梁。
( )40.承上題,墓穴主人的君主很有可能在推行什麼
政策? (A)種族清洗 (B)漢化政策 (C)尊胡
貶漢 (D)廢除階級制。
( )41.請問:下列有關遊戲背景設定的敘述,哪個與
史實不合? (A)遊戲設定這個墓穴是在廣東
(B)遊戲設定這個墓穴主人的君主漢姓元 (C)
戲設定這個墓穴主人的婚配對象可以是漢人
(D)遊戲設定這個墓穴主人漢姓賀。
※請根據圖七回答問題:
圖七
( )42.唐代因為國力強盛,周邊國家仰慕其文化而前
來學習,因此唐代可以說是文化輸出國。請問
:唐代的文化發展有何特色? (A)唐代皇帝皆
享有天可汗的稱號 (B)安南奈良的東大寺是模
仿唐式建築 (C)伊斯蘭教在此時經由中國傳入
朝鮮半島 (D)由於唐代文化豐富,鄰近的國家
紛紛派遣使節與學生到長安學習。
4
( )43.唐代與周邊國家交流頻繁,下列哪一項物品是
唐朝的輸出品? (A)葡萄酒 (B)胡旋舞 (C)
琵琶 (D)造紙術。
( )44.唐代在這個時期不僅是國際秩序上的共主,也
是東亞文化圈的核心。請問東亞文化圈不包含
以下哪個國家? (A)吐蕃 (B)日本 (C)越南
(D)新羅。
※歷史學家陳寅恪在他的研究中指出:「東晉的官員祖
籍不論南北,大多使用西晉首都洛陽的語言,但北方南
遷的平民則說當地南方民族的語言。」請根據上述資料
,回答以下問題:
( )45.文中提及「南遷的平民」,這些人南遷的原因
為何? (A)突厥入侵 (B)秦滅六國 (C)永嘉
之禍 (D)犬戎入侵。
( )46.我們從陳寅恪的描述中,能夠做出以下哪一種
推論? (A)東晉的官員是受政治考量才會使用
西晉首都語言 (B)平民使用南方語言是因為東
晉政府積極推動 (C)西晉位於中國西邊,而東
晉則是在東邊 (D) 東晉的官員經在地生活刺
激下用西晉首都語言。
※春秋戰國時代,思想百家爭鳴,其中以儒、道、墨、
法四家最盛。請問:
( )47.「凡事順其自然,不必強求」是那一家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48.「治亂世,用重典」是那一家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49.「兼愛」、「非攻」是那一家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50.孔子是何家代表?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