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大同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91.71 KB
頁數
3
作者
MC SYSTEM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1-06,离现在 4 29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大同國民中學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歷史科試卷 八年 ___ ___ 姓名:
一、選擇題:80% (每題2)
1.近代以來,由於中國的閉關政策,使海外商品在中國的市場
十分狹窄中西貿易形成一邊倒的情勢在這種情況下「某
國」尚能維持對華貿易,其所仰賴的並非該國的工業產品,
而是鴉片。根據上文敘述,「某國」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日本 (B)美國
(C)法國 (D)英國。
2.「京張鐵路是中國自建的一條鐵路,全長雖不過 200 公里,
但地形起伏,山巒險要,許多外國工程師都深感為難。但中
國工程師詹天佑卻運用智慧將這條鐵路修建完工,而詹天佑
即為清末留美學童之一。」請問詹天佑應該是在清末哪一場
戰爭後,出國留學?
(A)英法聯軍 (B)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3.小馬參觀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導遊在導覽時說到如下的內
容。根據內容研判,北京城受到戰火波及是下列哪兩場戰爭
所致?
(A)英法聯軍、八國聯軍 (B)鴉片戰爭、甲午戰爭
(C)鴉片戰爭、八國聯軍 (D)英法聯軍、甲午戰爭。
4.清初,朝廷將臺灣視為化外之地,採取消極治理方式。時至
清末,臺灣已成為中國重要門戶。甲午戰爭後決議割臺,當
時皇帝曾說了附圖中的一段話。此位皇帝為下列何人?
(A)同治皇帝 (B)光緒皇帝
(C)咸豐皇帝 (D)道光皇帝。
5.薔希閱讀某篇史料「洋人所長在機器中國所貴在於人心。
我擔心以後大家會認為國家就是主張禮義廉恥而衰敗無用,
而認為洋學才最可貴,因此而讓那些外國人獲得利益,自始
才後患無窮。」根據上述史料推測,史料中的「我」應是指
下列何人?
(A)林則徐 (B)李鴻章
(C)慈禧太后 (D)光緒皇帝。
6.清政府時期總共建成鐵路 9,100 公里,其中,唐胥鐵路是第
一條由中國人主持修建的鐵路幹線。這條鐵路的出現是因為
下列哪個改革運動?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庚子後新政 (D)立憲運動。
7.她讀了陳天華的警示鐘後深受感動並寫賦言志「身不得,
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從此,她穿起一身男裝,接收
不少西方新思想,挑戰傳統家庭對女性的束縛,並投身於革
命的行動當中,由上述的作為顯示何種社會變化?
(A)女權意識逐漸抬頭 (B)男尊女卑思想受到重視
(C)強調女性溫婉恭順的角色 (D)重視「男主外,女主內」
的思維。
8.一位英國官員說道:「我們跟中國的貿易量十分龐大,如果
能取得□□的權利,就可以減少貨物進口到中國時所需繳納
的費用。」請問:這位英國官員提到的是什麼權利?
(A)領事裁判權 (B)協定關稅
(C)劃定租借地 (D)片面最惠國待遇。
9.曉華在網路搜尋某歷史事件的資料時,出現如附圖的詞彙。
照附圖的關鍵字來看,曉華應該是在搜尋下列哪項歷史事件
的資料?
(A)庚子後新政 (B)百日維新
(C)東南互保 (D)立憲運動。
10.清廷在英法聯軍之役戰敗後,社會中的知識分子危機感加
請問下列何者是知識分子危機感加重的最主要原因?
(A)要求全面開放通商 (B)可在通商口岸設廠製造
(C)外人勢力由沿海深入中國內地 (D)中國白銀外流。
11.李文查閱清末的歷史資料他發現在這個時期婦女地位逐漸
提高。請問:下列何者應該不是他所找到資料內容?
(A)在東西文化衝擊下,使中國社會傳統觀念轉變
(B)支持戊戌變法的維新人士,開啟婦女運動的思想
(C)西方傳教士興辦女校和主辦刊物
(D)主政的慈禧太后大力推動女權運動。
12.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中國周遭的國家必須例行向中國進
貢。但在哪一事件之後,這樣的進貢關係已開始轉變?
(A)牡丹社事件 (B)鴉片戰爭
(C)清法戰爭 (D)英法聯軍。
13.中國歷史上曾有一民間團體極度「仇外」號稱「不穿洋布
不用洋火,誠心用功,可避刀劍,可避槍炮」。讓當時的主
政者深信其「忠勇有術法,千真萬確」,遂賦予其「扶清滅
洋」救國救民之任務。這個團體手持符咒,舞弄大刀,殺洋
人、燒教堂、拆鐵路,這些野蠻的行徑,不但沒有達成當初
「扶清滅洋」的任務反而引起大禍。請問:上述的「大禍」
,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造成領事裁判權的喪失 (B)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
(C)外國勢力從海口深入內陸 (D)引來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14.開港通商後西方傳教士在中國設立女子學校使女性有受
教育的機會。請問:在台灣也有哪一位傳教士在淡水設立女
學堂?
(A)馬偕 (B)馬雅各
(C)林樂知 (D)利瑪竇。
15.豪豪在研讀歷史的時候發現臺灣的淡水在中國與他國簽訂
了某項條約後,開放成為通商口岸。請問:這個條約是下列
何者?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天津條約》 (D)《馬關條約》。
16.晚清時期的秋瑾一生過得轟轟烈烈革命志業未成而身先
死,為新時代女性的代表。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她的生平及主
張,應該不會出現下列何者?
(A)認為清廷的統治腐敗 (B)婚姻要聽從父母之命
(C)鼓吹男女平等 (D)女子應該解放纏足。
2
17.清末某場戰事爆發後,部分地方官員不僅沒有配合中央命
令,與列強宣戰,反而與列強另行訂定條約,下列即為該條
約的部分內容節錄:
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總督、
巡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民為主。……長江及蘇
杭內地各國商民和教士的生命、財產安全,均由各省官員依
條約保護,並在轄區內鎮壓亂民……,但各國也請勿派兵進
入……。
由其內容判斷,此一戰事應為下列何者?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18.一則資料中提到「上海自風行報紙後以各報出版皆在清
晨,故破曉後,賣報者群集於報館之門,爭先恐後,擁擠特
甚,甚有門尚未啟,而賣報人已在外守候者,足證各報消暢
之廣。」下列何者即當時較具代表性的報刊?
(A)萬國公報 (B)美麗島雜誌
(C)自由中國 (D)臺灣民報。
19.《馬關條約》對中國民生經濟影響最大的是下列何者?
(A)承認朝鮮自主
(B)割讓臺灣、澎湖
(C)外人得以在通商口岸遊歷、傳教
(D)允許日人在通商口岸設置工廠製造商品。
20.「在此改革運動中研擬將政府中的冗、冗員一舉撤除,
這樣一來便可以使行政的效率提升,但受到守舊人士的反
最終未達成其理想請問上述應該是哪項改革運動?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庚子後新政 (D)立憲運動。
21.柏榕是晚清時期居住在上海的居民他自認為他是新知識
分子,追求時尚的生活。請問:下列何者是他最不可能從事
的事情?
(A)在飯館吃西餐、看報紙 (B)穿著西裝上街
(C)研讀經書準備科舉考試 (D)遊覽西式公園。
22.自隋代以來實施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雖有促進社會階層流
動的好處,但明清以來科舉漸趨僵化,不利於士人思想之開
創。請問:科舉制度於哪個時期廢除?
(A)立憲運動 (B)戊戌變法
(C)庚子後新政 (D)自強運動。
23.連橫文教基金會最近為籌拍記錄臺灣的影片蒐集關於清朝
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有關資料,其中哪項是錯誤的?
(A)是由李鴻章赴日簽訂
(B)《馬關條約》中列有割臺條款
(C)臺灣割給日本是因為清廷無力抵抗八國聯軍
(D)戰後清廷開放列強在通商口岸設置工廠。
24.歷史老師希望大家可以理解自強運動的精神所在他應該會
用哪句話來解釋自強運動?
(A)天下太平,世界大同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D)扶清滅洋,仇洋反教。
25.「……數十年之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充餉之
銀。」以上諫言是分析鴉片流通後的可怕後果,此諫言使皇
帝下令銷煙,卻也引發了鴉片戰爭。請問:當時接受此諫言
的是哪位皇帝?
(A)乾隆皇帝 (B)嘉慶皇帝
(C)咸豐皇帝 (D)道光皇帝。
26.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逐漸增強展開一連擴張行動。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日本對外侵略的事件?
(A)與中國爆發甲午戰爭 (B)併吞琉球
(C)併吞俄國 (D)殖民臺灣。
27.26 題,日本之所以推動明治維新的西化改革運動,是因
在十九世紀中期以來,遭到哪一國以武力逼迫開放通商?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荷蘭。
28.清末百姓抱怨「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犯法卻不必在中國
衙門受審?」這段對話是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後,喪失哪種
權利的情況?
(A)領事裁判權 (B)協定關稅
(C)通商口岸設廠 (D)租界。
29.日俄戰爭的結果使中國體認到君主立憲政體的優勢存在,
於是朝野開始鼓吹立憲運動,但是此運動最後卻令人大失所
望。請問: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為下列何者?
(A)立憲時間太過倉促 (B)清廷成立皇族內閣
(C)憲法的君權過重 (D)立憲的規畫不夠完善。
30.清末的通商口岸城巿吸引不少鄉村人口移居這些城巿吸引
鄉村人口遷入的原因,是下列何者?
(A)很多傳教士在此興學 (B)有廣大的可耕地
(C)有多樣性的就業機會 (D)有很多西式洋樓。
31.雅詩看到黑板上老師將以下的活動歸類在一起「百日
維新」、「庚子後新政」、「立憲運動」。請問:老師將這
三項活動歸類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屬於哪個層次的改革?
(A)器物 (B)思想
(C)制度 (D)文化。
32.清末曾有兩個國家為爭奪中國東北的權益而爆發戰爭某位
漫畫家將這件史事描繪成兩隻餓虎為了爭奪食物而大打出手
的漫畫。請問:畫中的兩隻老虎應該是代表哪兩個國家?
(A)俄、日 (B)日、德
(C)英、法 (D)美、俄。
33.甲午戰爭後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應考者於光緒 21 (西
1895 )聯合上書給朝廷,向朝廷提出訴求。請問:這些
學子的訴求應為下列何者?
(A)要求停止出兵日本 (B)要求洋人離開中國
(C)要求李鴻章下臺 (D)要求朝廷變法。
34.在晚清時期的上海由於接觸不少西方文化使得大家開始
追求「時尚」的生活表現,以突顯自己的身分地位。請問:
下列何者是當時人們認為時尚的表現? ()使用洋貨 ()
纏足 ()吃西餐 ()喝咖啡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35.美芳閱讀清代中葉後的改革活動時整理如附表的內容
問:她所整理的表格中,哪項不正確?
選項
(A)
鴉片戰爭
自強運動
(B)
甲午戰爭
戊戌變法
(C)
八國聯軍
庚子後新政
(D)
日俄戰爭
立憲運動
3
36.下列為中國歷史上依干支紀年命名的史事,若將這些史事
按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戊戌變法
()《辛丑和約》 ()庚子拳亂(義和團事件) ()甲午戰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丁甲丙乙 (D)丙乙甲丁。
37.小燕要上臺報告「慈禧太后與清末的國運」請問下列哪
一事項應該會出現在這份報告中?
(A)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獲得一致好評
(B)八國聯軍結束後,推動「庚子後新政」以挽救人心
(C)主導《辛丑條約》的簽訂
(D)發動戊戌政變,成為推翻立憲運動的主謀。
38.上課時四位學生針對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提出自己
的看法,哪一個學生的見解最正確呢?
(A)怡華:樟腦大量輸出至英國,威脅英國經濟與財政
(B)小美:英國想占據臺灣作為貿易據點
(C)雪芙:英國欲改善貿易限制,藉禁煙衝突發動戰爭
(D)宗祐:英國以天朝上國自居,因跪拜禮節而覺被辱。
39.梁啟超在《變法通議論女學》中說「我認為國家積弱的
根本,是因為中國婦女多半不受教育,故婦女受教育與否關
係到國家強弱之根本。」由上文推論,梁啟超認為女性受教
育可以達到什麼目標?
(A)男女平等 (B)保國強種
(C)變法圖強 (D)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40.39 題,西方傳教士對女性受教育的想法,與清末知識分
子的主張,最大的不同點為何?
(A)認為女性一定可以超越男性 (B)希望女性自我尊重
(C)希望女性能得到適切的發展 (D)希望女性能報效國家。
二、題組20%(每題 2)
()自強運動和戊戌變法都是清末的改革運動,請回答下列問
題:
41.自強運動中設立了一個機構負責推動與執行外交事務使
中國逐漸邁入現代化的外交體系之中。請問:這個機構是下
列何者?
(A)海關 (B)驛站
(C)市舶司 (D)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42.關於這兩項變法運動的比較,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兩者都是著重於軍事國防
(B)前者由知識分子主導,後者則是大臣主導
(C)兩者都著重於政教制度的改革
(D)兩者都受到守舊派人士的反對。
43.戊戌變法僅維持一百天左右就結束除了下列何者以外
餘新政皆遭廢除?
(A)廢除科舉制度 (B)京師大學堂
(C)皇族內閣 (D)廢除八股文。
44.戊戌變法僅僅推動一百多天便宣告失敗參與新政的人士不
是被逮捕,便是被迫逃往海外。請問:導致新政失敗的最大
原因為何?
(A)強調軍事武器的革新不符合實際需求
(B)地方督撫各自為政
(C)外國勢力的干預
(D)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
()自地理大發現以來,中國開始面臨外患的威脅,但中國還
是自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對於對外通商並不重視,引發中
外對於外交與貿易上的觀念歧異。請回答下列問題:
45.中國並不重視對外通商因此常將通商視為是可有可無的事
情。請問:中國以往都是進行什麼貿易?
(A)平等貿易 (B)互利貿易
(C)關稅貿易 (D)朝貢貿易。
46.為了改善與中國的通商關係英國曾經在乾隆皇帝壽誕時派
遣哪位使者來華祝壽?
(A)馬加爾尼 (B)阿美士德
(C)利瑪竇 (D)馬可波羅。
47.英國兩度遣使來華最後仍舊無功而返請問任務失敗的
原因為何?
(A)朝貢物品皇帝不喜歡 (B)在跪拜禮節上起衝突
(C)要求給予英國免關稅的特權 (D)要求中國向英國朝貢。
()歷史老師在課堂上說明租界的定義:「一國在通商口岸劃
定界限,租給外國人民居住、通商的區域。租借國通常以締結
條約的方式,取得租借期間對租界的統治權,但出租國仍保有
最後的主權,可以在條約規定的期限屆滿後,將之收回。」請
回答下列問題:
48.中國最早出現租界區的城巿,應該是下列何者?
(A)上海 (B)西安
(C)南京 (D)北京。
49.租界區的設立,破壞中國的哪項權利?
(A)收取關稅的權利 (B)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性
(C)參與外交事務的權利 (D)進行國際貿易的權利。
50.這些租界區呈現與中國本土不一樣的城巿風貌請問下列
何種情景應該不會出現在租界區?
(A)西洋樓房 (B)有中國官員與洋人一起吃西餐
(C)舉行賽馬比賽 (D)有中國官差在抓捕偷竊的洋人。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