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根據你的判斷,上述『資料一』的作者應屬於哪一立場?
(A)中國國民黨 (B)中國共產黨 (C)中國民主黨 (D)中
華革命黨。
●北伐完成後直到中日戰爭爆發前,國民政府積極推動各項建
設,史稱「十年建設」,這時期的建設不但提升國家的實力,
也奠定長期抗戰的基礎。請回答第 25-29 題:
25. 在政治方面,此時期公布下列哪一部法律,作為國家根本
大法?(A)憲法 (B)臨時約法 (C)軍政時期約法 (D)訓
政時期約法。
26. 在財政方面,為了解決清末以來貨幣混亂的情況,政府首
先公布下列哪一項政策,禁止人民使用銀兩,並確定商業
貿易的交易標準?(A)新臺幣政策 (B)法幣政策 (C)廢
兩改元政策 (D)一條鞭法政策。
27. 民國 24 年,政府更進一步推行某項財政政策,終結自宋朝
以來以白銀作為通貨使用的習慣,規定以中國、中央、農
民、交通銀行所發行的紙幣,作為日常交易、繳稅支付的
基準,請問,此項政策是指下列何者?(A)新臺幣政策 (B)
法幣政策 (C)廢兩改元政策 (D)一條鞭法政策。
28. 在教育方面,下列哪一位知識分子在河北進行平民教育,
並將此經驗推廣到其他國家,獲得「平民教育之父」美稱?
(A)晏陽初 (B)陳獨秀 (C)魯迅 (D)胡適。
29. 在外交方面,國民政府收回清末以來喪失的哪一項主權?
(A)領事裁判權 (B)租界 (C)片面最惠國待遇 (D)關稅
自主權。
30.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由於日本人口、面積均不及中國,
且軍隊、物資補給線過長,不利於持久戰爭,因此日本決
定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進攻下列哪一座城市,卻遭
到中國奮力抵抗,粉碎其「三月亡華」的野心?(A)盧溝橋
(B)上海 (C)南京 (D)重慶。
31. 1937 年面對日本的侵略,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利用中國面積
廣大的優勢,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一方面消
耗日軍戰力,一方面等待國際情勢的轉變,爭取勝利,因
此決定遷都下列哪一座城市,以備長期抗戰?(A)盧溝橋
(B)上海 (C)南京 (D)重慶。
32. 有一個城市,政治立場中立,地理位置適中,維安能力也
備受肯定,因此頗受世界各國青睞,曾舉辦各項大型國際
會談,例如 1993 年「辜汪會談」、2015 年「馬習會」,
以及 2018 年「川金會」,請問,這個城市為下列何者?(A)
香港 (B)新加坡 (C)東京 (D)馬尼拉。
33. 民國 37 年,國民政府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擴
大總統權力,使總統得連選連任。請問:此條款制定的背
景為何?(A)宣誓北伐 (B)國共內戰 (C)國民政府遷臺
(D)八年抗戰。
34. 中共在國共內戰期間以及建國之初,都曾因為實行某一項
政策,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並因此鞏固其在大陸的統治
權。請問:此一讓中共得以穩固政權的政策為下列何者?
(A)抗美援朝 (B)金融改革 (C)軍事改革 (D)土地改
革。
35. 2015 年中共推動「一帶一路」的跨國際經濟合作政策。「一
帶」指的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從中國出發,
沿著陸上絲綢之路以歐洲為終點。「一路」指的是「21 世
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沿海出發,經印度洋到歐洲,
其範圍涵蓋亞洲、非洲、歐洲、澳洲等區域。請問,推動
此項經濟政策的中共領導人是下列何人?(A)胡錦濤 (B)
毛澤東 (C)習近平 (D)鄧小平。
36.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終於在 1943
年與美、英等國簽訂平等新約,其他各國也紛紛放棄在華
特權,中國得以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恢復自由、獨立、
平等的地位,但隨後卻因為下列哪一項條約、宣言的簽訂,
使中國被迫讓出中國東北的特權? (A)雅爾達密約 (B)開
羅宣言 (C)巴黎和約 (D)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37. 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名為中國國民黨,其主要目的為
何?(A)為了討伐段祺瑞 (B)為了討伐袁世凱 (C)為了推
動北伐 (D)為了吸收五四運動的愛國青年。
38. 民國 14 年,孫中山逝世前曾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
須努力」的遺言,從孫中山的遺言推測,當時中國仍面臨
的威脅有下列哪些?(A)中共、列強 (B)中共、軍閥 (C)
軍閥、滿清 (D)軍閥、列強。
39. 西元 197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主共和國,獲得
聯合國的代表權,此時中國大陸正值什麼階段?(A)大躍進
(B)建國初期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開放。
40. 1937 年中日戰爭前夕,日本軍閥曾提出<田中奏摺>:「欲
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滿
洲)蒙。」請問:日本在<田中奏摺>的計畫中,發動下
列何事而達成其侵略滿洲的目標?(A)西安事變 (B)九一
八事變 (C)甲午戰爭 (D)一二八事變。
41. 臺灣在馬關條約中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而抗戰期間的哪一
次國際會議中,聲明日本應將臺灣等地歸還中華民國,使
臺灣的命運出現決定性的改變?(A)巴黎和會 (B)馬歇爾
會議 (C)開羅會議 (D)雅爾達會議。
42.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國共雙方卻爆發多次軍事衝突,其主
要原因為下列何者?(A)為了爭奪北京政權 (B)為了爭取
蘇聯的支持 (C)為了爭取美國的支持 (D)為了爭奪日軍占
領區。
43. 上承第 42 題,此時有哪一個國家出面主持調停國共衝突,
卻未能成功?(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44. (甲)秦始皇 (乙)漢高祖 (丙)宋太祖 (丁)洪秀全 (戊)毛
澤東。請問:上述的歷史人物中,有哪些人曾經對知識份
子展開言論和思想的控制?(A)甲乙丙 (B)丙丁戊 (C)甲
丁戊 (D)甲丙戊。
45. 西元
1989
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北京學生聚集示威請
願,他們的主要訴求為何?(A)要求政治改革 (B)要求毛澤
東下臺 (C)要求設置經濟特區 (D)要求破四舊、立四新。
46. 在
1960
年代,幾乎每個中國人手上都有《毛語錄》。根據
研究指出,這本書冊發行量高達
50
餘億冊,是總發行量僅
次於《聖經》的出版品。《毛語錄》的狂熱現象,肇因於
哪一場運動?(A)土地改革 (B)大躍進 (C)文化大革命 (D)
改革開放。
47. 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在紅衛兵「造反有理,革命無罪」
的口號下,無數的文物、古蹟、文化被摧毀,經濟也面臨
嚴重破壞、衰退。但在此同一時期中,位在台灣的中華民
國政府,在文化上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經濟上
推動下列哪一項經濟政策,促使台灣經濟起飛?(A)十大建
設 (B)進口替代 (C)出口擴張 (D)產業升級。
48. 西元 1945 年8月某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71 年後某國領
導人訪問廣島,他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向原爆罹難者獻花
並發表感言。他表示,不忘二次大戰所有罹難者,一定要
追求無核武的世界。請問:某國是哪個國家?(A)美國 (B)
英國 (C)德國 (D)俄國。
49. 小喜正在閱讀一本描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的歷史,
她正好讀到某一時期出現的標語:「吃飯不花錢,努力搞
生產」、「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母豬像大象」
等,請問:小喜正在閱讀的是中共歷史中的哪一時期?(A)
建國初期 (B)大躍進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開放。
50. 民國 78 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和民國 8年的「五四運動」,
其共同之處為何?(A)均為反抗列強侵略而起 (B)均為學
生發起的運動 (C)均曾受到政府的血腥鎮壓 (D)均刺激
中國的改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