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雄巿立 茂林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 社會領域 第一次段考
康軒版範圍:東北亞的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中華民國成立~抗戰結束;科技發展與風險 座號:__ 姓名:_________
地理 36 分(17 題各 2分,1題填充 2分);歷史 54 分(4格填充各 2分;23 題各 2分);公民 10 分(5題各 2分)
一、填充題(每格2分)
1. 日本群島列於_________地震帶
2. 北伐完成是民國____年
3.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元_____年結束
4. 中日戰爭是民國____年起,至民國____年
(可擇民國或西元:西元______至西元______)
二、單選題(每格 2分)
( )1. 「亂傳內容、假訊息、愛發表不當內容或誇張內容吸引他人
注意,或過度玩手遊而脫離現實……等」。 現今社會,加強哪項
倫理可以減緩上述影響?
(A)科技倫理 (B)生命倫理 (C)群己倫理 (D)環境倫理
( )2. 「new balance」是全球著名運動品牌之一,但右圖下方的標
誌,是觸犯 new balance 的哪方面智慧財產權?
(A)著作權 (B)商標權 (C)專利權 (D)人格權
( )3. 我國對於著作權的保障期限為何?
(A)為了尊重著作者,著作權保障沒有期限
(B)從著作發表日,到著作人死亡 50 年
(C)從著作完成日,到著作人死亡 50 年
(D)從著作完成日,到著作人死亡
( )4. 下列是四人對於智慧機器人的研發與運用對生活的影響。請
問,何人的說法「錯誤」?
(A)莎莎:有利於貧窮國家發展經濟
(B)阿威:可以協助危險的工作內容
(C)小光:提供較穩定的勞力來源
(D)阿海:導致某些職業被取代與失業
( )5. 下列對於智慧財產權的概念何者「錯誤」?
(A)智慧財產權屬於有體財產權
(B)保護它才能鼓勵人們發明或創作
(C)過度保護可能阻礙知識的流通
(D)觸犯著作權會有賠償或刑期處罰
( )6. 季風亞洲的傳統糧食作物為何?
(A)小麥 (B)水稻 (C)小米 (D) 玉米
( )7. 比較日本群島與朝鮮半島的氣候,為什麼日本群島的年雨量
較多、年溫差較小?
(A)日本深受海洋調節 (B)日本山地的高度較高
(C)日本的火山活動較活躍 (D)日本產業活動較早發展
( )8. 下列何者「不是」朝鮮半島的地形特色?
(A)以長白山與中國相鄰 (B)呈豸字型排列
(C)平原大多分布於西南沿海 (D)南部為蓋馬高原
( )9. 日本為了防震,傳統民居出現何種特色?
(A)溫突 (B)斜屋頂 (C)木建築 (D)磚建築
( )10. 日本和朝鮮半島為防止雪災,因此,傳統民居有何種共同特
色? (A)木建築 (B)磚建築 (C)斜屋頂 (D)溫突
( )11. 東北亞國家有用醃製、發酵的傳統食物,比如泡菜,這是受
到何者的影響?
(A)地震多 (B)雨量多 (C)平原狹小 (D)冬季寒冷
( )12. 日本與南韓均運用人工智慧、無人機等機械、資訊科技來推
動「智慧型農業」。請問,他們推動智慧型農業的主因為何?
(A)高齡化與農業人口減少 (B)兩國均是地廣人稀
(C)山多田少,只能用科技 (D)適合溫帶季風氣候
( )13. 日本和南韓均將國家特色融入到動漫、遊戲、音樂和戲劇,
並且行銷至全球。上述可見兩國均朝向何種產業發展?
(A)觀光業 (B)文化產業 (C)運動產業 (D)高科技產業
( )14. 自1980 年代後,日本為什麼會出現「產業空洞化」危機?
(A)各國原料與礦產取得不易,造成產業衰退
(B)日本已是高齡社會,科技創新能力不夠
(C)企業為求降低成本,移往海外設廠
(D)國防安全受到威脅日增,引發企業逃難潮
( )15. 下列有關東北亞的產業特色,何者「錯誤」?
(A)兩國均為粗放農業
(B)日本以汽車業為經濟骨幹
(C)南韓扶植大型財團
(D)日本與南韓的經濟關係是競爭又合作
( )16. 在南韓政府的推廣下,哪項經濟作物最為聞名?
(A)花卉 (B)咖啡 (C)人參 (D)蘋果
( )17. 清末,何人主張君主立憲,與孫文的革命主張不同,民國成
立後,更成立「進步黨」?
(A)袁世凱 (B)宋教仁 (C)汪精衛 (D)梁啟超
( )18. 「清朝政府為了向外國借款,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引發
各省人民反對,尤其四川省抗爭激烈,給予革命起事有利的機
會」。上述在四川省抗爭是指哪一事件?
(A)保路運動 (B)武昌起義 (C)二次革命 (D)五四運動
( )19. 「此人對民國建立有功,但是,他後來稱帝,建立中華帝國,
引發親信與各界反對,在歷史上留下負評。」上述是指何人?
(A)蔣中正 (B)段祺瑞 (C)汪精衛 (D)袁世凱
( )20. 民國初建,甲法律用來約束總統和規範政府。然而甲法律一
直被推翻,於是,孫文發起「護法運動」。請問,甲法律為何?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建國大綱
(C)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 (D)中華民國憲法
( )21. 中華民國成立後,為何還有發生「二次革命」?
(A)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 (B)北方政府擁立清帝復辟
(C)國民黨宋教仁被暗殺 (D)國民黨追剿共產黨
( )22. 民國初建,孫文為什麼讓「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A)壯大國民黨人數 (B)爭取歐美各國認同
(C)爭取蘇聯支援國民黨 (D)兩黨的思想很相近
( )23. 下列對於民國 6年「復辟事件」的敘述,何者「錯誤」?
(A)起因是黎元洪與段祺瑞發生府院衝突
(B)段祺瑞支持張勳,讓溥儀重登帝位
(C)復辟事件結束後,孫文發起護法運動
(D)中華民國分裂成北京政府、廣州政府
( )24. 何人死後,中國形成「軍閥混戰」時期,直到北伐完成才統
一? (A)袁世凱 (B)孫文 (C)宋教仁 (D)梁啟超
( )25. 北伐時期,日本製造哪一個事端來阻止中國統一?
(A)南京大屠殺 (B)九一八事變 (C)七七事變 (D)濟南慘案
( )26. 新文化運動中,何人創立新青年雜誌,引進西方思潮,但最
後卻醉心於共產思想,成立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A)陳獨秀 (B)蔡元培 (C)晏陽初 (D)胡適
( )27. 下列何者「不是」新文化運動主要訴求?
(A)宣揚民主與科學的理念
(B)引入西方思潮與共產主義
(C)用科學方法整理中國傳統典籍
(D)使用白話文和新式標點符號
( )28. 民國 25 年,西安事變是何人挾持並軟禁蔣中正?
(A)鄧小平 (B)毛澤東 (C)張勳 (D)張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