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0 學年度 第2學期 二年級 第3次段考 (歷史科)-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16.( ) 某書寫到:「此時只有軍心渙散、無法提供足夠防護力的軍人來保護美國大使館,首都市區已經陷
於火海之中,美國艦隊已經在外海待命,等的就是一聲令下,開始撤離行動。」請問:符合該書
描述的時地選項是下列何者? (A)1949 年,南京 (B)1953 年,韓國漢城 (C)1975 年,越
南西貢 (D)1978 年,臺北。(習作)
17.( ) 汪老師在課堂上展示了一張示意圖(歷史圖一),請判斷汪老師上課的內容,應與下列哪個國際組
織有關? (A)世界貿易組織 (B)東南亞國家協會 (C)亞太經濟合作理事會 (D)亞洲基礎
設施投資銀行。(習作)
(歷史圖一)
18.( ) 歷史圖二是參考某段期間中國人口死亡率估算值而繪製的曲線圖,圖中甲、乙二點之間死亡率的
變化,最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 (A)人民響應抗美援朝,參與韓戰而造成傷亡慘重 (B)大躍
進運動期間,政策失當所導致的嚴重饑荒 (C)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鬥爭造成眾多人口死亡
(D)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政府鎮壓大量抗議民眾。(習作)
(歷史圖二)
19.( ) 中共歷經十年浩劫後,經濟衰退,繼任者為求突破經濟困局,開始推動改革開放,成立經濟特區,
走有特色的共產主義路線。請問:推動經濟改革的繼任者是下列何者? (A)毛澤東 (B)鄧小
平 (C)周恩來 (D)習近平。
20.( ) 在電影《皇天后土》片中,有「紅衛兵鬥爭老師」的片段,小學生讀的課本內容是「我不愛爸爸
媽媽,我只愛毛主席」。請問:電影背景反應在中共統治下,哪一時期的社會現象? (A)國共內
戰時期 (B)大躍進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
21.( ) 小明利用網路閱讀鄧榕所寫的《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請問:書中可能寫到鄧小平的事蹟為何?
(A)推行「大躍進」運動 (B)推行「人民公社」 (C)執政期間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 (D)擔
任中共建政後的首任國家領導人。
22.(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局勢走向區域統合,東南亞公約組織便是其一。下列何者是東南亞公約
組織成立的目的? (A)達成太平洋地區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B)防止共產勢力的蔓延 (C)
促成貨幣金融的統一,達到政治的統合 (D)進行經貿的區域性合作。
23.( ) 在何場戰爭後美國和臺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藉以穩定臺海局勢及鞏固台灣外交關係?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冷戰 (C)越戰 (D)韓戰。
24.( )中共建國之初,外交上大幅傾向哪一國家? (A)美國 (B)德國 (C)蘇聯 (D)日本。
◎不結盟運動是一個鬆散的國際組織,該組織成立於冷戰時期,因不想介入美蘇之間的糾紛秉持不結盟理
念。會員國大多是新興國家或曾受到列強殖民壓迫的國家。參與的國家定期召開首腦會議,會議上會討論當
時最新的議題,如石油危機時就討論經濟議題,當美國出兵伊拉克時,多數會員國也表示反對。目前該組織
共有 120 個會員國。請回答第 25、26 題。
※新興國家:泛指二戰後建國的國家,它們可能因為脫離殖民母國或因條約而獨立。
25.( ) 不與美、蘇結盟的國家,他們堅持何種理念? (A)教育自主 (B)文化自主 (C)外交自主
(D)政治自主
26.( ) 該組織的會員國應該有下列何者? (A)蘇聯 (B)美國 (C)英國 (D)印尼。
◎2019 年夏天至今,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進行。香港人民透過抗爭、示威、閃電集會等手段,要求香港政
府進行改革。許多學者、媒體都將反送中運動和 1989 年的天安門事件作比較。這兩場運動都有類似的訴